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结果 发生部位 :胃 14例 ,空肠 7例 ,回肠 5例 ,直肠 3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 :肿瘤呈均匀等密度 17例 ,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或低密度 12例。增强扫描 :病灶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13例 ;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其中可见小囊状改变 6例 ;病灶中央大片状坏死 ,周边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3例。2 9例中 13例病灶直径小于 5cm ,边界清楚 ;16例恶性病灶多大于 5cm ,边界清楚 ,其中伴囊状坏死出血 2例。结论 CT检查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准确 ,对良恶性亦很有诊断价值 ,但无明显特异性表现 ,确诊有赖于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肿瘤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胃10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3例,回肠5例,小肠系膜2例.22例GIST中,良性占7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清楚,密度多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恶性GIST有15例,其中9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多不清楚,密度不均匀,边缘有分叶,强化不均匀,6例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结论:CT对GIS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析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共46例,术前均施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应用价值。结果:46例胃肠间质瘤病变位于结肠1例、回肠2例、食管3例、空肠5例、十二指肠8例、胃27例。经病理诊断良性12例,交界性8例,恶性26例;以病理结果为对照,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准确率为91.30%。观察胃肠间质瘤的CT表现,其良性与交界性及恶性病灶在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强化的占比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生长方式的占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为肿瘤病灶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8例良性,7例交界恶性,3例恶性,2例发生肝转移。12例位于胃,7例位于小肠,1例位于结肠。间质瘤大小为2cm~18cm;8例形态不规则,12例为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6例为混合性生长,境界不清,3例为腔内生长,11例为腔外生长。肿瘤密度均匀、不均匀,轻-重度强化,1例见钙化。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期间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病例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表现。结果:CT平扫显示肿瘤位于腔内或腔外生长,密度均匀,内发生囊变坏死、钙化、出血致肿块密度不均,增强后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不均匀。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本文分析了胃肠道问质瘤发生于胃8例,小肠3例,升结肠1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生长方式以腔内生长者1例。腔外生长者7例,跨壁生长者4例,平扫:肿瘤成密度均匀者5例,密度不均者6例,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者4例,不均匀强化者8例。良性者7例,恶性者5例。结论:胃肠问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胃肠间质瘤的定位准确对肿瘤的良、恶性的判断很有价值。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该组病例中肿瘤位于胃12例、十二指肠6例、空肠3例、回肠1例、结直肠2例、肠系膜1例、腹膜后2例。按危险性分级,极低度1例,低度6例,中度9例,高度11例。极低度及低度GIST直径〈5cm,边界清楚,大多密度均匀,强化均匀,中高度GIST直径〉5cm,大多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可有钙化、出血、囊变,强化明显。结论:64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GIST的CT表现临床资料。结果30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24例;发生于胃14例;小肠8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系膜5例。CT表现为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明山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01-102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癌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重新阅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结果:32例甲状腺癌患者平扫CT共显示病灶35个,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灶,7例可见肿瘤内钙化,增强CT扫描显示病灶呈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可见瘤结节过度强化,甲状腺包膜破坏等征象,转移淋巴结略强化。结论:CT强化扫描能够为甲状腺癌提供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为甲状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CT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共发现28个肿瘤,最大径0.5~2.6 cm,平均1.8 cm;14个肿瘤呈乳头状,11个呈菜花状或海藻状;23个带蒂,5个无蒂;其中78.6%(22/28)位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颈部;平扫肿瘤与膀胱壁密度相比多呈等密度(23/28),增强扫描呈中-高度均匀持续强化。术前误诊为膀胱癌9例,提示实性占位或良性病变12例,仅有4例考虑内翻性乳头状瘤。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密切结合临床,可减少误诊;最终确诊需依赖术后病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18例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17~76岁,中位数46岁;均表现为患病部位疼痛,其中13例可触及软组织肿块、5例邻近髋关节活动受限、2例邻近骶髂关节疼痛。18例均行CT平扫,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CT表现,探讨该病的CT表现特征。结果:①CT平扫结果。肿瘤位于髂骨体4例,髂骨翼14例;肿瘤累及邻近骶骨与骶髂关节3例,累及邻近髋关节2例。溶骨型11例,表现为骨髓腔内斑片状骨质破坏,骨皮质破坏明显,边缘清楚,未见骨膜反应,可见软组织肿块与髓腔相连;浸润型3例,表现为斑点状、虫蚀样骨质破坏,皮质不光整、毛糙,边缘模糊或有硬化区,与正常骨组织间分界不清;混合型4例,表现为小斑片状骨质破坏,周围骨质硬化明显。16例有明显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大于骨质破坏的范围,并包绕病骨;无明显软组织肿块2例。软组织肿块密度均稍低于周围肌肉组织,其中密度均匀10例、混杂密度8例;软组织肿块直径3.0~15.0 cm,中位数7.2 cm;平扫CT值15~58 HU,中位数35 HU;肿块内均未见瘤骨及钙化。18例肿块周围软组织均受压、移位,其中2例病灶边界不清,累及左侧髂腰肌、臀肌、输尿管及髂血管;2例盆腔内见多发肿大淋巴结。②CT增强扫描结果。动脉期软组织肿块呈轻度至显著不均匀强化,CT值32~116 HU,中位数55.5 HU;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肿块呈持续不均匀强化,其中7例肿块较均匀强化、5例肿块周边强化而中心病灶坏死囊变区无强化。结论:髂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多为溶骨型或混合型骨质破坏,且多合并较大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脑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5月~2008年5月经临床诊治和CT检查的脑转移瘤78例。结果:CT显示病灶位于幕上60例,幕下6例,幕上、幕下并存4例。肿块结节状41例,36例少数病灶周围水肿较轻,6例平扫呈等离密度肿块影,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肿型19例,19例患者病灶全部为坏死囊变;水肿型有10例。行碘海醇静脉团注增强扫描时,肿块均有强化,其中肿块均匀强化41例,不均匀强化8例,环状及花环样强化11例,10例水肿型增强扫描均显示强化瘤体。结论:脑转移瘤CT诊断的要点为年龄是中老年人,并有身体其它部位的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病灶大多位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区;CT平扫为类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灶及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呈均一强化或环状强化,边界清,中心凹凸不平,靠近脑皮质的壁较厚:病灶周围脑水肿及占位征象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胃肠道间质瘤MSCT表现,研究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由手术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8例的一临床资料,整理并予以回顾分析,对相关病例给予了MSCT增强扫描,对患者的CT表现与病理诊断相对照。结果:25例患者共计有25个肠胃道闻质瘤,具体地,12为患者的间质瘤位于胃部,9例患者肿瘤位于小肠,位于肠系膜的患者有3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的有1例。而属于恶性肠胃道间质瘤的有15例,主要的CT表现为:其中有9例患者的肿块直径≥5cm,12例患者间质瘤瘤体内存在低密度坏死,且有3例患者的肿块边缘呈分叶状。良性10例,良性病患的间质瘤肿块直径〈5cm,瘤体密度均匀,且边界清晰。CT检查对于确诊胃肠道间质瘤100%敏感,定位的准确率为88%(22/25),定性准确率则达84%(21/25)。25例患者间质瘤属内生性的有12例,外生性的8例,内外性生长的则有5例。结论:CT可作为一般胃肠道间质瘤的基本检查方法,其对于胃肠道问质瘤的敏感度、定性的判断、定位的判断以及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指导治疗有着重要价值,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评价MSCT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过去1年在我院就诊的47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胃部肿瘤24例,小肠肿瘤14例,肠系膜肿瘤7例,大肠肿瘤2例;其中有恶性GIST病例28例,CT表现为:肿瘤的直径5cm以上19例,瘤体内坏死5例,肿块边缘分叶状4例;良性19例,肿瘤直径在5cm以下,边界十分明显且清晰,密度相当均匀。所有病例都有CT检查敏感性,准确定位93.6%(44/47),定位的准确达到87.2%(41/47)。结论:GIST病例具有影像特点。GIST的检查方法是CT检查,CT检查可对GIST进行准确定位与定性,以此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气钡造影和CT对胃肠间质肿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均行胃肠气钡造影和CT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1例中发生于胃6例,空肠3例,回肠2例,良性间质瘤4例,恶性间质瘤7例。胃肠造影表现为黏膜皱襞变平或破坏11例,管腔偏侧性狭窄4例,腔内充盈缺损或软组织肿块5例,肿块内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3例,CT表现为与胃肠壁相关的软组织肿块7例,密度不均匀者6例,肿块内出现气体或碘水影者3例,增强扫描均有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胃肠气钡造影和CT是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小肠腔偏侧性狭窄、窦道样溃疡和密度不均匀的不规则腔外肿块对定性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平扫和动态增强的多层螺旋CT表现,总结CT 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要点,提高与其他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3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与增强后的表现.结果:共检出36 个病灶,28例为单发病灶,4 例2个病灶.CT 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轻微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强化,其中19 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病灶呈等密度;17 个病灶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CT 正确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对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明显地提高与血管丰富的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等的鉴别诊断能力,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诊疗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5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患者,通过肉眼观察、镜检和免疫组化标记等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肉眼观察发现6例发生于子宫黏膜下,肿瘤直径为2.4~5.0cm,4例位于子宫肌壁间,直径为5.0~8.0cm,25例位于子宫体,直径为3~18cm;镜检结果显示24例表现为低度子宫内膜间质肉瘤,5例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此两者由近增生期肿瘤细胞构成,伴较为丰富螺旋小动脉,6例为未分化的子宫内膜瘤,该类缺乏螺旋动脉,具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免疫组化显示CD10和Vim的阳性率均为100.00%,ER的阳性率为31.43%,PR阳性率为37.14%,inhibin的阳性率为25.71%。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具有多成分化表现,临床上可以通过其病理组织和免疫组化分析来进行确诊,需与其它诸如平滑肌肿瘤、上皮样肿瘤相区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骶尾部脊索瘤与骨巨细胞瘤的MRI和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住院治疗的3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骶尾部脊索瘤和骨巨细胞瘤患者的MRI和CT影像资料。脊索瘤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53.5±9.8)岁;骨巨细胞瘤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2.1±10.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骶尾部包块、疼痛及双下肢麻木、排便障碍等。病程2个月至5年,中位数16个月。分析、比较2种肿瘤的MRI和CT影像特点。结果:34例患者均行CT、MRI平扫,行CT增强扫描25例,行MRI增强扫描18例。脊索瘤大小7.5 cm×6.3 cm至4.6 cm×3.9 cm,骨巨细胞瘤大小8.1 cm×4.5 cm至4.7 cm×3.8 cm;19例脊索瘤中侵入盆腔或臀部18例;骨巨细胞瘤主要位于骶骨内,15例骨巨细胞瘤侵入盆腔或臀部3例。脊索瘤主要位于S3椎体及以下的骶骨中线位置,骨巨细胞瘤多位于S2椎体及以上偏离中线位置;骨巨细胞瘤多累及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脊索瘤与骨巨细胞瘤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CT影像上脊索瘤多见不规则残留骨或钙化影,而骨巨细胞瘤多见不完整骨壳。MRI上脊索瘤病灶内可见低信号分隔或"反引号"征,而骨巨细胞瘤均无这2种征象。T2加权像上脊索瘤多见高信号影,骨巨细胞瘤多见等信号影;而T1加权像上,两者均多见等信号影。MRI增强扫描,脊索瘤多呈轻中度持续延迟强化,低信号分隔延迟强化会出现蜂窝征;而骨巨细胞瘤多呈显著快进快出强化。结论:除发病年龄有差异外,在MRI和CT影像上,脊索瘤多位于S3椎体及以下的骶骨中线位置,多有不规则残留骨或钙化,病灶内低信号分隔和"反引号"征是其特征表现;骨巨细胞瘤多位于S2椎体及以上偏离骶骨中线位置,骨破坏多表现为不完整骨壳,多累及骶髂关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胃间质瘤(G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上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胃间质瘤有特异性,三期动态增强与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9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边缘清楚或模糊,增强表现在门脉期强化,呈病灶边缘部分强化或病灶内结节状强化。其中5例表现为病灶周围肝组织强化,4例见病灶内纤维间隔。结论平扫加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特征性尚不是很强,确诊仍需要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