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阳散火汤治疗发热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宁子 《新中医》2009,(5):93-94
升阳散火汤始见于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原文为“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问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也。又有胃虚,过食冷物,郁遏阴气于脾土之中,并宜服之”。药用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人参各五钱,炙甘草、柴胡各三钱,防风二钱五分,生甘草二钱。方中“柴胡以发少阳之火,为君;升、葛以发阳明之火,羌、防以发太阳之火,独活以发少阴之火,为臣,此皆味薄气轻上行之药,所以升举其阳,使三焦畅遂而火邪皆散矣;  相似文献   

2.
升阳散火汤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阳散火汤由防风、升麻、葛根、独活、白芍、羌活、人参、柴胡、生甘草组成,创于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该方以“火郁发之”为立法宗旨,适用于“血虚”及“胃虚火郁”而致的“热”证。该段所论述的关键是“火”,笔者从“火”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存贞 《光明中医》2022,(17):3255-3258
查阅1998年至今相关文献,总结升阳散火汤病机特点、临床应用指征及应用范围,为升阳散火汤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现代中医临床主要以该方加减治疗发热(不明原因高热、持续性发热、顽固性低热、腹胀发热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复发性口腔溃疡、咽炎、唇炎、鼻窦炎;痤疮;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其他各种符合阴火病机的疑难杂症(丘疹、便秘、头晕、牙痛、灼热足、白细胞减少症、过敏性紫癜、干燥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4.
胡文弟  胡瑛  胡晓梅 《陕西中医》2003,24(4):350-350
笔者近年来用此方 ,治疗腹胀发热 ,热如火燎 ,扪之烙手 1 5例。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 5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大的 64岁 ,最小的1 9岁 ,平均年龄 38岁 ;腹胀发热 1 0 d以上者 4例 ,1年以上的 1 1例 ;所有病例均通过 X光及辅助检查 ,排除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以升阳散火汤为基础方 :防风、厚朴、白芍、独活、羌活各 1 5 g,柴胡、葛根各 2 0 g,草果仁、升麻各 1 0 g,红参 1 2 g,炙甘草 5 g。随症加减 :血虚手足麻木 ,加当归、鸡血藤 ;口淡无味 ,或大便溏薄加焦姜 ,土炒白术 ;舌尖有…  相似文献   

5.
<正>痤疮又名“粉刺”、“粉花疱”、“肺风粉刺”、“面庖”等名称,好发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常见病损部位为面部,唇周,前胸,后背。给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影响。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转变,本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医一般认为本病由于肺胃炽热,或风热外袭,或湿热阴虚等邪热内蕴上蒸于面部,内热不能透达,热盛动血,久而致瘀。  相似文献   

6.
浅谈升阳散火汤的临床应用方本荣(绍兴市中心血站312000)毛水泉(绍兴市中医院312000)升阳散火汤创于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原文为:“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  相似文献   

7.
陈宽厚 《新中医》2015,47(2):306-307
升阳散火汤由防风、升麻、葛根、白芍、独活、羌活、人参、柴胡、生甘草组成,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立方依据于"火郁发之"之理论。李东垣创造性地将"火"分为阴火、阳火,并创立阴火论,升阳散火汤中所涉及之火即为阴火,由脾胃虚陷所致。笔者谨守病机之旨,以升阳、散火、补中为基本治则,在临床中治疗多种疑难疾患,颇感应手,兹举隅如下。1发热案张某,男,36岁,2011年8月20日初诊。自诉发热1月余,初因贪凉饮冷,后即出现身热,手足尤甚,烦躁、测体温38℃左右,血常规未见异常,曾输注头孢噻肟钠、病毒唑、  相似文献   

8.
陈锡林 《四川中医》1998,16(3):52-53
升阳散火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人参、防风、羌活、独活、柴胡、葛根、升麻、生熟甘草、姜、枣组成,具有散风寒、疏郁火、升清阳的作用。笔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获效颇佳,试举数例。1.头痛周XX,女,48岁,1995年4月7日就诊。患者于18年前即感头痛,始服去痛片等药可缓,后每次发作,大把大把吃药亦无效(患者语),痛苦异常。刻下:患者满头皆痛,昏沉,神疲乏力,时恶寒,时发烧,口干渴饮冷,日苦,鼻子,睛酸胀,纳差,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舌质紫暗偏红,苔薄微黄腻,脉弦数。首诊辨为阴虚肝阳上亢,予滋…  相似文献   

9.
升阳散火汤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崎  龙家俊 《江苏中医》1995,16(2):34-35
升阳散火汤为李东垣创制,根据“火郁发之”治则组方,主治中气不足,阴火内伏,阳气抑郁病症。文中列举医案4则以印证。  相似文献   

10.
升阳散火汤为李东垣创制,根据“火郁发之”治则组方,主治中气不足,阴火内伏,阳气抑郁病症。文中列举医案4则以印证。  相似文献   

11.
徐某,男,4岁,1986年3月6日初诊.患儿肢体发热,喜凉,双下肢疼痛,活动尤剧已半年多,虽经治疗,效果不佳,故来求诊.诊见患儿神疲体倦,四肢肌肉萎软乏力,双下肢疼痛以活动时为重,手触肌肤有热感,心烦,咽干  相似文献   

12.
李东垣所创升阳散火汤,为治内伤发热的名方。然而此深达"火郁发之"之旨的名方不仅仅用于内伤发热。本文介绍了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咽喉疼痛、口腔溃疡、腹泻等症的临床体会,进一步总结了应用此方的指征,说明此方实乃治疗土衰火郁的良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升阳散火汤治疗口臭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口臭患者全部采用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治疗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2例,好转9例,无效0例。结论:采用中药对症治疗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升阳散火汤源于东垣《脾胃论》,由防风、升麻、柴胡、葛根、独活、白芍、羌活、人参、生甘草、炙甘草组成。原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扪之烙身”等症。东垣遵《内经》“火郁发之”之旨而制成此方,以矫正见热投凉时弊。功能健脾益气,升阳散火,是治疗饮食生冷,劳倦伤脾,阳气伏郁,抑遏阳气于脾胃或中气虚而风火郁结,表热里虚所致的病症。笔者在临床上对属于以上病机的儿科杂证用此方治疗,每获效验,兹录病案数例。1.慢性咽炎王某,男,8岁,患急性咽炎十余日,经注射青霉素针剂和服清热泻火解毒药后,…  相似文献   

15.
方证对应是中医历代医家创立的经验传承体系,和辨证论治一样,是中医临床处方用药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本文以李东垣治疗内伤发热名方升阳散火汤为例,从方源、方义、方证、方药、临床运用五个方面对之进行了方证解析,并阐述了阴火的病机及祛风药在升阳散火汤中运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升阳散火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羌活、防风、升麻、柴胡、葛根、独活、人参、白芍、甘草组成,是东垣治疗内伤热中证的代表方剂。笔者反复研习东垣气火失调理论,临床运用升阳散火汤化裁治疗多种病证,每获良效。兹举验案二则。1血管神经性头痛男,62岁,1997...  相似文献   

17.
升阳散火汤共有二方,分别见于东垣之《脾胃论》和陶华之《伤寒六书》。笔者临床20余年,遇有数例以发热或自觉发热为主证的患者,以老年患者为多,余用东垣之方治之,屡治屡验。病例介绍:王×_×,男,75岁,1983年2月6日就诊。患项背部发热五年余,多方求医,不见效果。始时有热感;现时有如火燎其背,必用凉水浇之或其背靠墙方舒;伴有少眠多梦、头晕不爽、咽干欲饮、  相似文献   

18.
迁延不愈的午后低热症,临床以阴虚证最为多见,但有滋阴清热,补阴养血治法不效者,应注意气虚发热证可能性。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目前被用治多种临床疾病。导师推崇名家名方,临床运用颇有心得,疗效突出。苗青主任医师通过辨证应用升阳散火汤治疗顽固性低热案例1则,根据火郁发之的理论,以补中气、升阳气、散火郁为法,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升阳散火汤是金元四大家之补土派代表人物李杲的代表方之一,载于《内外伤辨惑论》,由升麻、葛根、独活、羌活、柴胡、防风、人参、白芍、甘草等药物组成,能"发散郁火",治疗"血虚"或"胃虚火郁"症见"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1]现代文献报道,该方可用于治疗由于脾胃气虚或湿气下流[2],导致郁而生热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慢性咽炎、顽固性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20.
升阳散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