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70例给予综合干预治疗(西药+红花注射液),对照组70例单纯给予西药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的14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14天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92.86%、85.71%;对照组治疗14天的有效率88.57%、82.86%,两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佳,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化痰祛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50/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3%(4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中药联合西药能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的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穴压籽疗法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西医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联合耳穴压籽疗法,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2周后,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症状积分治疗后研究组降低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的变化、硝酸甘油用量方面两组相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耳穴压籽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生活质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治疗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6,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和研究组(n=56,予以维吾尔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对控制心绞痛发作和抵抗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本院2003~2005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其用药后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等情况。结果:两组间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38例疗效分析。方法:将76例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3.6%,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6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3.6%,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7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3例予以舒血宁治疗,研究组44例予以血府逐瘀汤与舒血宁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天。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67.44%(2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4%(2/44)低于对照组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静滴,2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3.81%).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小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本院2003—2005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纽(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其用药后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等情况。结果:两组间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与低分子量肝素钠联合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上均有所改善(P 0.05),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23/2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6%(19/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气滞血瘀型)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0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入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加减联合西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生脉饮加减对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彭木辉 《国医论坛》2019,34(2):24-2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我中心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祛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G、TC、LDL-C、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补心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164例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补心通络汤联合西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5.4%),且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8.0%)明显高于对照组(63.4%),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虽患者仍需使用硝酸甘油,但各组使用量明显减少,且观察组经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心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阳解翳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温阳解翳汤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症状计分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解翳汤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八珍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症状,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3.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两组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为95.6%,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1%(80/94),高于对照组的72.34%(6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