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分析健脾化浊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25例)和联合治疗组(25例)。单药治疗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药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健脾化浊消脂方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疗效、肝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IL-6、IL-8、TNF-α、ALT、AST、GGT水平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64.00%)(χ~2=3.947,P0.05)。结论健脾化浊消脂方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32-2133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健脾化浊法治疗,对照组予益肝灵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健脾化浊法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泄浊化瘀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西医诊断标准,中医分型属于浊瘀内积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泄浊化瘀方,对照组用硫普罗宁片合壳脂胶囊,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肝脏B型超声及上腹部CT,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检测肝功能与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化瘀方治疗浊瘀内积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而且能有效恢复肝功能和改善血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达9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7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综合内二科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疏肝健脾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肝纤四项。结果试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疏肝健脾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肝脂消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控制饮食、适当有氧运动等一般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肝脂消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脂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总有效率57.1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脂消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中成药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2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40例给予调脂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130例给予东宝肝泰,3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和肝功能、血脂、肝脏彩超结果,判断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调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良好疗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清浊化脂方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和多烯磷脂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浊化脂方内服并配合肝病治疗仪外治。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1.9%、88.4%,对照组分别为21.4%、66.7%,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G、TC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清浊化脂方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脂肝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以生活方式治疗为基础,治疗组服用脂肝消胶囊,对照组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肝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5例,分别予降脂理肝汤、水飞蓟宾胶囊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血脂及影像学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健脾祛湿,化痰泄浊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脂化浊汤联合地衣芽胞杆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9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地衣芽胞杆菌治疗,治疗组给予降脂化浊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清转氨酶(AST、ALT、GGT)及血脂(T G,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降脂化浊汤联合地衣芽胞杆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降脂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溶于5%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B组(N=30),在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基础上加用降脂化浊汤口服,两组均30d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药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3.3%、86.7%。血脂下降B组较A组明显(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降脂化浊汤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症状和体征、降低甘油三脂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脂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化脂保肝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硫普罗宁和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2%,对照组为8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及辅助检查指标积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化脂保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李淑芳  毛明华  袁超 《陕西中医》2014,(10):1379-138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理气化痰类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消脂平肝胶囊(党参、白术、半夏、陈皮、丹参、何首乌、山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6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血脂、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血脂指标明显下降。结论:消脂平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益气活血、理气化痰的功效,症状及体征及B超显示脂肪肝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方法: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实验组56例。两组均给予水飞蓟宾胶囊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祛脂方加减辨证施治,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100%,对照组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血脂代谢紊乱,修复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自拟疏肝健脾降脂方,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比较患者肝功能、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其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脾祛浊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祛浊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浊方佐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和氧化应激状态,可作为优选方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57-235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TGF-β1及肝纤四项的影响。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疏肝健脾方治疗组40例,易善复对照组40例,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超声学及血清TGF-β1、HA、LN、CIV、PIIINP。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疏肝健脾方组B超总改善率为90.00%,易善复组B超总改善率为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HA、LN、CⅣ、PIIINP含量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除LN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可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趋势,对疾病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平肝活血方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为51例,分别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给药治疗与平肝活血方治疗措施。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与平肝活血方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活血方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改善患者肝功能的同时,降低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肝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特点,探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方法。方法:将6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口服平肝活血方,对照组30例口服护肝片,疗程均为3月。治疗前及停药后观察患者肝功能、肝脏B超以及中医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均能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脏B超表现及肝功能得到改善。在部分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肝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健脾化浊法治疗,对照组予益肝灵治疗,比较胰岛素抵抗改善情况。结果:健脾化浊法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BMI、WHR、SBP、DBP、ALT、AST、TG、TC、FPG、FINS、HOMA-IR,提高IAI,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结论:健脾化浊法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