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血液回流速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火针疗法,取患侧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穴,采用速刺法,进针1~1.5寸后迅速拔出,不留针。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针刺5次,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患者患侧下肢静脉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峰流速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下肢血流峰流速及治疗前后峰流速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NIH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可提高脑梗死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液回流速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帖氏"飞针"配合常规西医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活血化瘀类中药、神经营养药物及对症处理等,大面积脑梗死或颅内压增高者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飞针"疗法,上肢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患侧环跳、髀关、伏兔、足三里等,每天治疗1次,1周治疗6 d,共治疗2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针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巴氏指数(Bathel index,B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评分、BI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帖氏"飞针"配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确切,在改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痛感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辅助西医综合干预治疗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急性期疗效及对脑组织血流灌注、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12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助西医综合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GCS评分、LOTCA评分、病灶中心区相对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炎性细胞因子水平、HIF-1α及Caspase-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GCS评分及LOCT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灶中心区相对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及IL-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IF-1α和Caspase-3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辅助西医综合干预治疗溶栓时间窗外脑梗死急性期能够显著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和昏迷程度,改善认知水平,增加病灶区域血流灌注量;而其对于炎性细胞因子、HIF-1α及Caspase-3合成分泌拮抗效应可能是较西医单用疗效更佳重要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肝素等抗凝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四妙永安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7天健患侧肢体肿胀差值、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T、APTT、Fib、PLT、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PT、APTT、Fib、PLT、DD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髌骨上、下15 cm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7天两组患者髌骨上、下15 cm周径差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小(P0.05),观察组髌骨上、下15 cm周径差在第3、7天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治疗7天后观察组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妇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下肢肿胀程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并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方法: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2例。两组均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加用中药外敷分型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0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愈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祛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后遗肌力异常疗效及对强腓肽、神经肽Y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急性脑出血后遗肌力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祛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博格平衡量表(BBS)评分、傅格-梅尔评分(Fugl-Meyer)、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巴塞尔指数(BI)、肌力分级情况以及强腓肽与神经肽Y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头晕目眩、言语謇涩或不语、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及脉弦滑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B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FAC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肌力分级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肌力分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强腓肽和神经肽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祛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后遗肌力异常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和肢体功能异常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强腓肽和神经肽Y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并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但降低幅度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与治疗前明显优化(P0.05),研究组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刺血醒脑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的西医治疗与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血醒脑法。观察比较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中医证候评分的不同,以及两组在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所产生的变化,并评价刺血醒脑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及F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提高,F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 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FCA评分提高更明显(P 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两组在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中,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刺血醒脑法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仅出现少数几例轻微头痛、恶心等不适。结论刺血醒脑法能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Barthel指数,提高FCA评分,同时降低其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头针丛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血管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西医规范对症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合头针丛刺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脑血管储备功能、屏气指数、平均血流速度上升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促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6%(P 0.05);两组治疗后主要证候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脑血管储备功能、屏气指数、平均血流速度上升率、VEGF和Ang-2水平均显著高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头针丛刺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可有效减轻神经系统损伤,改善生存质量,提高脑血管储备功能,并有助于上调VEGF和Ang-2表达。  相似文献   

12.
郭现军 《新中医》2020,52(6):53-55
目的:观察化瘀汤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风痰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中医主症、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两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型脑卒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西医预防护理对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采用中西医预防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产妇焦虑自量表评分和抑郁自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产妇股静脉血流峰速与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预防护理能大幅度降低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产妇股静脉血流速度,并能有效减少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另40例接受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治疗总疗效为95.00%(38/4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3例,治疗总疗效为60%(24/4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辅助治疗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2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静脉血流速度及患肢周径变化情况,统计2组术后第1,2,3天伤口引流量和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PT、APTT、FIB及患肢周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静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1,2,3天伤口引流量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凝血功能,加快血流速度,减少伤口分泌物量,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委中穴配合自制中药膏按摩对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2016年至2018年入住我科符合临床观察纳入标准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屈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采用床边PT、肢体按摩和中频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委中穴配合中药膏按摩,治疗30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下肢屈肌张力、神经缺损程度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患者的NIHSS、Fugl-Meyer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Ashworth评定分级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NIHSS、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的Ashworth评定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委中穴配合自制中药膏按摩能有效提升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屈肌张力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能有效降低下肢屈肌张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实验组加用中药、针灸、推拿治疗。结果: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残障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残障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缺血性脑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有降压、降脂、改善脑部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康复锻炼等对症支持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服用大秦艽汤,治疗2月后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变化、肢体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评分)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结果:治疗2月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减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疗效9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两组上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结果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升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QOL-74评分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各方面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大秦艽汤配合依达拉奉用于缺血性脑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治疗中,能减轻患者中医症候,改善肌张力,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溶栓、祛聚、活血化瘀、促进静脉淋巴回流消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观察2组治疗10 d后综合疗效,比较2组健患侧下肢周径差变化,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D-二聚体水平,统计2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内复发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10 d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健患侧下肢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0 d后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较快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罗明玉 《河南中医》2020,40(4):525-528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有效率为78.9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Fugl-Meyer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加味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