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9,(6)
<正>近年来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乳腺疾病的60%~85%~([1,2]),在所有乳腺良性疾病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3]),乳腺纤维腺瘤的恶变率极低,为0.1%~0.3%~([4])。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5]),传统的切除手术往往会遗留较大的疤痕,影响乳腺美观,临床治疗时不单需确保疾病成功治愈,还需要保护乳腺功能及其美观~([6])。近年来,微波消融及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逐渐应用于良性乳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乳腺纤维腺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探讨其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分析二者超声图像特征,以及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比较病灶与正常组织.结果 常规超声确诊35例(72.9%);形态规则者12例,形态不规则者36例;33例内部回声均匀,15例内部回声欠均匀、内见分隔;血流AlderⅠ级32例,AlderⅡ级16例;阻力指数(RI)<0.7者43例,RI≥0.7者5例.超声造影确诊46例(95.8%),40例呈稍高、点条状增强,8例为高增强;20例不均匀性增强,28例均匀性增强;48例界清,血管走行规则,造影前后大小无变化.病灶与正常组织间TIC各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能提高乳腺纤维腺瘤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青春期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青春期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青春期乳腺纤维瘤六例8个声像图均为低回声,较大一个内部回声稍增强,8个肿块后方回声均无衰减,其中1个>10.0cm,2个3~5cm,5个<3cm。结论青春期儿童最常见的乳腺肿块为乳腺纤维瘤,儿童的乳腺组织对射线敏感,对触诊乳腺异常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尚局限于超声。 相似文献
5.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本组应用超声检查282例,经病理证实58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乳腺纤维腺瘤58例,共71个肿块,均为女性,年龄13~50岁,平均年龄约29.5岁。肿瘤发生在双侧乳腺者8例,单侧乳腺者50例;单发者53例,多发者5例。5例多发患者中右侧乳腺发现3个包块1例、4个包块1例;左侧乳腺发现4个包块1例、5个包块1例、2个包块1例。见表1。1.2仪器与方法:使用麦迪逊SA8800MT超声仪,探头频率5~7MHz。检查时常规取仰卧位,必要时变换体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采用直接检查法,以乳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方法:本组患者全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并行手术切除肿块,标本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病理检查,1.26%是恶性肿瘤。结论:乳腺纤维腺瘤治疗的唯一办法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2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对比造影前后肿块的超声表现。结果造影后,14例乳腺纤维腺瘤大小测值无明显变化,4例测值增大,5例乳腺癌大小测值无明显变化,7例乳腺癌者大小测值增大;造影后,纤维腺瘤肿块内血管数大部分无明显变化,血管形态较狭窄平直,沿肿块周边走行,乳腺癌肿块内血管数明显增多增粗、迂曲,并有血管进入肿块内。结论超声造影对显示肿块实际大小优于普通超声,造影后肿块大小测值变大、血管数增多、血管不规则走行等以乳腺癌多见。超声造影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指南》2019,(28)
目的分析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中选100例。研究中根据双盲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有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于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瘢痕评分以及整体外观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通过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10.
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1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笔者所在医院2005-06~2010-09对136例患者采用乳晕切口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6例均为女性,年龄17~62岁,平均42岁。肿瘤最大直径63 mm,最小直径4 mm,距乳晕距离最远为70 mm。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彩色B超检查,了解肿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可行性及优点,为乳腺下缘入路治疗乳腺多发纤维腺瘤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通过乳腺下缘切口治疗的33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经传统切口治疗的19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两组术中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比较两组手术切口设计、手术步骤及手术效果。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手术后切口瘢痕及乳腺外形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切除纤维腺瘤,切口隐蔽,美容性较好,在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瘢痕及乳腺外形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能一次性切除肿瘤,缩短手术时间,且切口隐蔽,美容性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多发纤维腺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43例195个临床诊断乳腺多发纤维腺瘤的疗效,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及其随访情况。结果 43例195个乳腺病灶被准确完全切除,切除足够组织用于病理诊断;B超监测195个病灶均被完全切除,全部为良性,其中乳腺纤维腺瘤151个,纤维腺瘤样增生44个;3例出现局部血肿,5例出现乳房皮下淤血,均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时复查,血肿完全自行吸收,皮肤淤血消失。结论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乳腺微创技术,对乳腺多发纤维腺瘤能够进行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殊类型乳腺纤维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合并有乳腺增生病的特殊类型乳腺纤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间52例临床资料,采用传统术式瘤体连同增生组织整块手术切除28例(对照组),术前配合中成药治疗后择期行单纯瘤体切除24例(治疗组),对2组术后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组均达到全部治愈效果,治疗组仅施行单纯瘤体切除,其创伤小,技术难度低,术后乳房外形明显优于纯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最大限度保留了乳腺组织,降低了手术创伤与技术难度,且不再需要乳房重建整形,对年轻女性尤其重要,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髓样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153例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乳腺纤维腺瘤(81例)与乳腺髓样癌患者(72例)。对比上述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 ,总结两种病症的确诊条件和方法。结果乳腺纤维腺瘤符合率90.1%;乳腺髓样癌符合率95.8%。乳腺髓样癌患者1~3级血流检出率为90.3%(65/72),其中血流情况为2级及以上患者53例,占73.6%;乳腺纤维腺瘤1~3级血流检出率为53.1%(43/81),其中血流情况为2级及以上患者为21例,占25.9%。两种疾病类型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腺瘤PSV、RI、P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是一种准确性高、区分效果好,对人体基本无害的检测技术。该技术重复性较高,可综合彩色图像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提高诊断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射频治疗的37例肝癌患者的资料,应用四川绵阳立德LDRF-120S多极射频消融仪,最大功率为90W,电极张开成伞形,为旋转式集束多弹头电极,治疗功率及电极张开大小由计算机实时监控,肿瘤消融完全后,阻抗达到最大,功率降低为零,治疗自动停止。对直径超过5cm的肝癌患者首先采用经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直径小于5cm肝癌,直接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皆随访3年,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彩超、增强CT或MRI及AFP随访。结果⑴彩超、增强CT或MRI复查,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7%、56.8%和51%。⑵甲胎蛋白(AFP):13例治疗前后均不升高,24例治疗前AFP在(641±61.24μg/L)术后1个月下降(136.41±52.23μg/L),其中16例降至正常范围。⑶并发症:术后3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4-39℃。恶心呕吐1例,腹痛,右肩背痛3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微创治疗技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253例肝癌患者,共计384个癌灶,肿瘤大小为1.1~8.5 cm。采用彩超、CT及血AFP检查综合评价疗效。结果射频消融治疗术后347个癌灶完全被灭活,灭活率为90.3%(347/384)。5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脓肿,1例胆瘘。结论超声引导RFA对肝脏恶性肿瘤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规范的手术操作可避免RFA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后间隙入路行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切除术(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手术方法,为临床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32例,采用乳腺后间隙手术入路,切除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对其手术切口设计、手术步骤、手术疗效等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切除全部肿块,18例患者放置引流,术后引流量小于5ml后48—72h拔除,所有病例无积液和积血,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切口呈线状且隐蔽,乳腺外观形态良好,乳腺未扪及硬块和结节,乳头感觉良好无凹陷。结论乳腺后间隙入路手术行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切除方法可行,效果满意,可供临床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和单纯性黏液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2例单纯性黏液腺癌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围的血流分布以及多普勒频谱,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和单纯性黏液腺癌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3.75%和72.7%。92%乳腺纤维腺瘤可见包膜,内部回声大多数较均匀,单纯性黏液腺癌无包膜,内部回声大多数不均匀,杂乱分布;纤维腺瘤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为37.5%,而单纯性黏液腺癌ⅠⅡ级血流检出率为37.5%,而单纯性黏液腺癌ⅠⅡ级血流检出率高达72.7%,二者的血流分级和阻力指数(RI)差异均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和单纯性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