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腹横肌阻滞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24 h的镇痛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术前经皮穴位电刺激30min+术毕超声引导下以0.37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阻滞,每侧20mL;B组:术毕超声引导下以0.375%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阻滞,每侧20mL;C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3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患者术后2h、6h、8h、12h、24h的静息及运动(咳嗽)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BCS舒适度评分,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及24h内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泵24h总用药量和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h内A组各时点静息和运动(咳嗽)VAS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P<0.05)而BCS舒适度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A组迟于B、C两组(P<0.05);自控镇痛有效按压次数A组少于B、C两组(P<0.05);镇痛泵24h总用药量C组大于A组和B组(P<0.05);镇痛期间A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 罗哌卡因腹横肌阻滞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曹敏芳 《海峡药学》2012,24(6):123-12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各种疾患且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醉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在行全身麻醉方法基础上给予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照组只行全身麻醉不给予其他麻醉药物或手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12,24h疼痛评分(VAS),以及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3,6h两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12,24h两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镇痛的疗效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脊柱手术后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脊柱手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各20例。罗哌卡因组手术结束缝皮前,于切口两侧逐层应用0.5%罗哌卡因40ml浸润麻醉,利多卡因组手术结束缝皮前,同法、同量应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两组术后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静息与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各时段自控镇痛(PCA)药液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术后6、12小时的静息VAS评分,术后4、6、12小时的活动VAS评分均低于利多卡因组,术后4~6、7~1 2小时的P C A药液使用量少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结论 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在术后4~12小时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4小时以内和12小时以上的镇痛效果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阎静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5):165-166+16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65例,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A组34例: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B组31例:接受罗哌卡因TAPB,术后均进行PCIA,分析两组感觉阻滞时间,术后4、8、12、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舒适度(BCS)、Ramsay镇静评分及PCIA累及按压次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A组感觉阻滞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8、12、24h A组VAS评分低于B组,BCS评分高于B组(P<0.05)术后4、8h A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B组(P<0.05),但术后12、24h A组Ramsay镇静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h A组PCIA累及按压次数低于B组(P<0.05);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A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等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APB及术后PCIA应用于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者,可延长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多模式镇痛中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行开腹结直肠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加速康复外科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R1组:0.5%罗哌卡因20 mL术毕切口局部浸润;R2组:0.375%罗哌卡因20 mL术毕切口局部浸润.术后均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分别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0、2、4、6、24、48 h各组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Prince-Henry疼痛评分;记录术后首次追加舒芬太尼时间,术后6、24、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及患者实际按压PCIA泵次数;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长;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方式及术中补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备时间点VAS、Prince-Henr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组与R2组比较,首次追加舒芬太尼时间延长[(60.97±20.79) min vs.(37.74±33.14) min],6h舒芬太尼消耗量减少[(16.80±1.74) μg vs.(21.62±2.62) μg],6h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2(1 ~3)次vs.12(10~ 14)次];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提前[(21.47±2.45)h vs.(27.47±3.10)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模式镇痛中复合0.5%罗哌卡因20 mL术毕切口局部浸润,可为开腹行结直肠手术患者提供早期良好的术后镇痛,同时减少术后早期PCIA舒芬太尼使用量,加速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组(B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各25例.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满意后,B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加1 mg布托啡诺混合液20 ml,R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置入套管并固定.术毕通过该套管连接电子镇痛泵行患者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即刻,术后2、4、8、24、48 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两组患者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及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术毕即刻、术后2、4、8、24、48 h,B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组(DR)和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组(MR)两组,两组镇痛药配置为:DR组0.225%盐酸罗哌卡因+0.005%地佐辛(100 ml);MR组0.225%盐酸罗哌卡因+0.003%吗啡3 mg( 100 ml).术毕给予负荷量5ml镇痛泵复合液,开启PCA,背景剂量为2 ml/h,PCA为0.5 m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分别记录两组术后1h、4h、8h、12 h、24 h、36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舒适度评分(BCS)、Ramsay镇静评分、PCEA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BC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EA的有效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R组患者恶心、呕吐、瘙痒的发生率较MR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P组)、喷他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组(P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 3组镇痛方案如下:P组 PCIA泵配方为喷他佐辛15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泵总量100 mL;PR组手术结束前,术者向胆囊床喷洒0.50%盐酸罗哌卡因10 mL,然后每穿刺孔浸润2.5 mL(标准4孔),随后连接PCIA泵,配方同P组;F组泵配方为芬太尼1.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 mL. 记录术后2,4,8,12,24 h 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A键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并评价术后镇痛满意度. 结果3组患者术后24 h 镇痛、镇静基本满意,但术后2,4,8 h 的镇痛评分P组高于PR组(P<0.05),术后2,4 h 镇痛评分F组高于PR组(P<0.05). 术后24 h内患者PCA键按压次数PR组、F组低于P组(P<0.05). 3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但P组、PR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F组(P<0.05). 术后镇痛满意度PR组高于P组和F组(P<0.05). 结论 喷他佐辛PCIA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内应用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应用安慰剂对照和双盲的研究方法,将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以0.5%罗哌卡因逐层浸润各切口并喷洒腹腔。B组为手术结束时以0.5%罗哌卡因先喷洒腹腔再逐层浸润各切口。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记录术后1、3、6、24hVAS评分。3、6、24h腹腔内和切口疼痛VRS评分。结果A、B组术后6h内VAS低于对照组,A、B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3h切口和腹腔疼痛VRS评分A、B组低于对照组,A、B组间无差异,术后6hA组腹腔内疼痛VRS评分显著低于B组及对照组。结论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结合腹腔内喷洒可明显降低腹腔镜手术后早期VAS评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术前与术后给药对镇痛效果无明显影响,但术前腹腔内浸润在减轻腹腔内疼痛方面可能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10.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相应不良反应。方法择期经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ASAI或Ⅱ级,按术后硬膜外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研究组)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Ⅱ组(对照组)0.15%布比卡因+舒芬太尼0.4ug/ml。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剂量2ml/h,自控剂量0.5ml/次,间隔时间15min。分别于术毕、术后2h、术后4h、术后24h观察和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镇痛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镇痛的满意优良率〉92%,不良反应Ⅰ组好于Ⅱ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0.15%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0.4ug/ml混合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PCEA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和多瑞吉贴膜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纳入81例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例。A组(多瑞吉组)入手术室时,胸前贴多瑞吉透皮贴剂;B组(罗哌卡因组)缝合切口前以0.5%罗哌卡因喷洒胆囊床,再以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每个切口;C组(联合组),胸前贴多瑞吉透皮贴剂,罗哌卡因用法同B组。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常规监测心率、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术后进行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B、C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1),疼痛明显缓解。术后4~48 h,A、C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镇痛效果显著。C组在各个监测点的VAS评分均最低,镇痛效果最为显著。三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多瑞吉贴膜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术毕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局部浸润组和对照组各30例,局部浸润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用1%罗哌卡因5 mL在手术切口周围做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患者不做局部浸润麻醉处理.记录术后4、8、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两组切口渗血程度、切口拆线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并于术前、术后4、24 h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其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术后4、8、12、24 h局部浸润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渗血程度、切口拆线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h的血浆皮质醇浓度较术前明显增高,且对照组高于局部浸润组(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者术毕切口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对术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局部浸润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实验组手术结束后用罗哌卡因在切口两侧逐层浸润。B组为对照组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在切口两侧逐层浸润。两组患者术后接静脉PCA泵,(0.9%ns190ml+布托啡诺10mg+氟哌啶5mg)给药速度为5ml/h,若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可15min后自行按镇痛泵按钮追加药物2ml。记录术后1、3、6、12、24hVAS评分。记录术后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观察术后恶心,头晕,心悸,出汗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3、6、12h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高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哌卡因术后切口浸润可明显降低手术后早期VAS评分,可用于术后镇痛。可减少布托啡诺的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陈慧  闫薇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787-178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组(A组)30例和氟比洛芬酯联合生理盐水局部浸润组(B组)30例。两组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术后补救镇痛例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4、8、12 h HR、MAP、VAS均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B组有7例患者给予曲马朵补救镇痛,出现恶心、呕吐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6/30),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中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姚景  金光辉 《海峡药学》2009,21(8):127-128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未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相同浓度罗哌卡因作比较。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R组(0.15%罗哌卡因组)和S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1舒芬太尼)。手术结束时开启镇痛泵,参数设定:背景剂量4mL/h,自控给药量0.5mE/次,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4h、8h、12h、24h、48h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用Bromage评分观察术后下肢运动情况,观察并记录术后各时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h、8h、12h、24h、48hS组的VAS评分明显低千R组,S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组;术后两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罗哌卡因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口浸润麻醉复合高乌甲素静脉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在气腹前将0.375%罗哌卡因20ml在打孔部位行腹壁局部麻醉,同时静脉注射高乌甲素8mg。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浸润,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评定患者术后0、2、4、8、12、24h各时点的疼痛程度和镇静效果。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Ramsay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结论切口浸润麻醉复合高乌甲素静脉镇痛效果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可乐定行连续肌间沟臂丛阻滞在上肢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效应。方法选择上肢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复合低浓度可乐定镇痛组(K1组)以及罗哌卡因复合高浓度可乐定镇痛组(K2组)。术后三组都使用便携式患者自控镇痛泵行患者自控镇痛,泵内液体分别为0.15%罗哌卡因,0.15%罗哌卡因+1μg/ml可乐定和0.15%罗哌卡因+2μg/ml可乐定。分别记录术后0、6、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K1和K2组镇痛效果均佳(VAS〈3),组间无明显差别;R组疼痛评分在术后0h、4h时与K1组和K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h、12h、24h均较高,与前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1组血压降低,口干和嗜睡发生率轻于K2组,P〈0.05。结论连续肌间沟臂丛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中是一种合理的方法,0.15%罗哌卡因+1μg/ml可乐定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上肢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 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组( D组)。所有患者术毕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R组每侧注射0.35%罗哌卡因20mL,D组每侧注射0.35%罗哌卡因+地佐辛0.1mg· kg -1混合液20mL;两组均行PCIA,分别记录术后2、4、8、12、24h的VAS评分和BCS舒适度评分,第一次按压镇痛泵时间、PCA按压有效次数、按压总次数,舒芬太尼的总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8h的VAS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h的 VAS评分:D组明显低于 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结论地佐辛可增强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延长镇痛时效且显著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部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0.0004%芬太尼+0.2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B组20例:0.0004%舒芬太尼+0.2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观察两组不同时段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PCA按压次数与1分钟肠蠕动次数.在麻醉前及术后48 h静脉采血测定剖宫产患者血浆泌乳素(PRL).结果:术后8 h、16 h的VAS评分B组低于A组;术后24h B组VAS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术后8 h、16h、24 h的镇痛药用量B组低于A组;术后8 h、16 h的实际PCA按压次数B组低于A组,术后24 h分钟肠蠕动次数B组多于A组.术前、术后48h测定的血浆泌乳素(PRL)B组高于A组.结论:0.0004%舒芬太尼复合0.25%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富产术后PCEA组中较A组的镇痛效果更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术后PRL的分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采用纳布啡作为佐剂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其术后疼痛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0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R组(n=30)与RN组(n=30),R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TAPB,RN组采用纳布啡+罗哌卡因混合液进行TAPB。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恢复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静息时,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时,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R组术后6、12、24、48 h时VAS评分高于术后3 h,术后24、48 h时的VAS评分高于6 h,术后48 h时的VAS评分高于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组术后3、6、12、24 h的VA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RN组患者术后6、12、24 h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