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CD44、CD5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40例胃癌患者及13例良性病变组、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细胞CD44、CD54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的CD44、CD5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晟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且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中CD44和CD54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良性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D44及CD54在外周血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4及CD54的表达可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4变异体5(sCD44v5)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44变异体5(CD44v5)含量,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中sCD44v5含量。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6例胃癌患者术前PBLCD44v5含量并与健康组相对照。结果胃癌血清中sCD44v5含量(平均36.308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平均30.946ng/ml)(P<0.05)。无转移组sCD44v5含量(平均30.981n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胃周转移组sCD44v5含量(平均39.811ng/ml)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以及远处转移组sCD44v5含量(平均27.733ng/ml,P<0.05)。胃癌患者术前PBLCD44v5含量[(7.138±5.461)%]较正常对照组[(2.741±1.842)%]明显增高(P<0.01)。有转移患者PBLCD44v5含量[(8.130±5.834)%]明显高于无转移者[(4.167±2.159)%](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5含量及术前PBLCD44v5含量似乎与转移程度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其含量可望为判断胃癌患者有无转移、转移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胃癌患者外周血CD44v5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44变异体5(CD44v5)含量,探讨其对胃癌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胃癌患者术前PBL CD44v5含量和10例正常对照组PBL CD44v5含量.结果胃癌患者术前PBL CD44v5含量为7.61%±5.54%,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有转移的胃癌患者PBL CD44v5含量(8.77%±5.95%)明显高于无转移者(4.44%±2.33%),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 PBL CD44v5可望作为胃癌患者转移的生物学监测指标.应用FCM检测胃癌患者术前PBL CD44v5含量对胃癌转移的诊断和进展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D4 4变异体 6 (CD4 4v6 )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 3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PBLCD4 4v6含量并与健康组相对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PBLCD4 4v6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伴有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PBLCD4 4v6含量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应用FCM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PBLCD4 4v6含量对结直肠癌转移的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转移的潜在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FasL的表达,探讨HBV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蛋白印迹检测FasL表达。结果: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共检出HBV—DNA阳性24例,阴性6例。阳性组凋亡率为(38.14±5.23)%,阴性组凋亡率为(22.37±6.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FasL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FasL高表达可能参与HBV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表面 CD14分化抗原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新鲜抗凝全血 ,经 CD14单克隆抗体标记 ,采用流式细胞仪区分单核细胞及其表面 CD14的表达。结果 :哮喘患者单核细胞表面 CD14表达升高 (P<0 .0 5 )。结论 :哮喘发作期 ,外周血单核细胞处于一种更加成熟的状态 ,其表面上调的 CD14可能使其寿命延长并促进单核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及穿越血管内皮定位于气道组织 ,成为肺泡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8.
<正>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是复杂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核巨噬细胞作为重要的防御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监测功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特征性标记CD14即脂多糖(LPS)受体,与LPS结合后可与Toll样受体4(TLR4)相互作用,在各种肿瘤细胞中激活的TLR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D24和CIM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分布,分析二者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13例癌旁组织与81例癌组织中CD24和CD44的表达。结果①在癌旁组织中CD24高表达,CD44则不表达;②51例(63%)患者癌组织中CD24表达阳性,55例(68%)CD44表达阳性,不同病理类型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二者分布与病情相关。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临床分期升高CD24低表达者增多(P〈0.05),肺腺癌中CD44分布规律与CD24相同,但肺鳞癌中CD44高表达者增多(P〈0.05);④CD24与CD44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D24和CD44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郭皓  齐宇明  王海燕  胡振杰 《河北医药》2010,32(22):3118-3120
目的 观察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脂多糖受体(mCD14)、HLA-DR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重症脓毒症患者35例和健康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按预后分为生存组(25例)和死亡组(1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mCD14、HLA-DR在病后不同时间的动态改变.结果 死亡组PBMC表面mCD14、HLA-DR各点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生存组mCD14在 0-24 h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48、72 h恢复正常对照组水平;HLA-DR在 0-48 h均低于正常对照组,72 h逐渐升高但仍未恢复正常对照水平,0-24 h生存组与死亡组mCD14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8、72小时生存组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或〈0.01);0-48 h生存组与死亡组HLA-DR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2小时生存组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呈抑制状态,不同预后患者其免疫功能恢复时mCD14恢复早于HLA-DR.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肺炎衣原体(Cpn)检测的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低渗溶血法制备PBMC,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法测定Cpn-DNA,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测Cpn包涵体,测定150例冠心病(冠心病组)及55例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结果 Cpn-DNA两组阳性率分别为32.7%(49/150)、1.8%(1/55),包涵体两组阳性率分别为13.3%(20/150)、1.8%(1/5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DNA检测及包涵体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可检出肺炎衣原体的病原体,包涵体与DNA检测两者间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10月该院心内科155例因胸闷胸痛入院并行冠脉造影术(CAG)者,其中冠脉造影正常者5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52例,冠心病组(通过CAG术确诊)52例,测定其25-羟维生素D3、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白介素6(IL-6)水平,明确相关指标高低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冠脉正常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冠心病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IL-6、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IL-6、CD4+/CD8+比值、Gensini评分均与25-羟维生素D3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25-羟维生素D3可能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志富  李利娟  蒋蜀玫 《安徽医药》2023,27(12):2498-2502
目的 检测肺结核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水平和血清中血脂的水平,并分析CD36与机体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广安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肺结核病人8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88例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病人根据是否耐药分为非耐药肺结核(52例)和耐药肺结核(36例);根据痰涂片结果分为痰涂片阴性(40例)和痰涂片阳性(48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36的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水平;Pearson法分析研究组CD36的表达水平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36表达水平1.80±0.42显著高于对照组1.06±0.32(P<0.05),血清TG、TC、LDL-C、HDL-C、ApoAI和Apo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耐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5(Toll-like receptor 5,TLRS)在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扩增法(RT-PCR)的方法检测50例CHD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PBMCs TLR5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C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5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793±0.284)和(0.211±0.319)(P<0.01).结论:TLR5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施春花  王友莲  付强  杨明峰  尚可  皮慧 《江西医药》2014,(11):1131-1134
目的:通过研究microRNA-155(miR-155)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55与疾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在RA发病及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抽取50例初发RA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分离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和纯化miRNA,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55的表达,以小分子RNA U6作为内对照,对miR-155的表达量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同时收集RA患者有关的临床参数,统计分析miR-155的表达水平与RA合并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对RA活动组中,随机分为甲氨蝶呤(MTX)单药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单药治疗组,两组随访观察12周,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miR-155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RA患者中PBMC中miR-155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同时RA患者miR-155的表达与患者活动度有关,与肺间质病变等无明显相关,RA患者TNF-α抑制剂单药治疗组中,miR-155的表达较治疗前下降,而在甲氨蝶呤治疗组中无明显下降。结论 miR-155在RA的PBMC中异常高表达,且与RA的活动度相关,提示miR-155可能可作为RA诊断及RA活动的一个预测指标。 miR-155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参与了TNF-α的致炎过程。  相似文献   

16.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urvivi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urvivin的表达,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临床分期间的关系。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进行期组、静止期组、退行期组,将健康志愿者设为健康对照组,每组1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3ml分离单个核细胞。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标本中Survivi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的相对表达:进行期组(0.936±0.010)>静止期组(0.559±0.007)>退行期组(0.079±0.004)>健康对照组(0.017±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参与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不同临床分期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马莹  何晓松  王念跃 《江苏医药》2008,34(12):1205-1207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端粒酶活性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TRAP-ELISA法检测HCC、慢性肝炎和健康人PBMC端粒酶活性.结果 HCC患者PBMC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血清AFP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但与门静脉侵犯和术后1年内复发显著相关.结论 PBMC端粒酶活性的高表达是HCC术后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54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红梅  刘若英 《贵州医药》2000,24(3):136-137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即CD54)间的关系。方法 用APAAP桥联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冠心病病人CD54阳性单个核细胞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病人CD54阳性率显著增高,正常人单个核细胞经内毒素,人高水平LDL血清处理后增高的CD54阳性率可达CHD病人水平,经凝血酶处理后CD54性率无显著变化,而内毒素还可使CHD病人单个核细胞表达CD54再度增多。结论 提示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冠心病病人外周血微RNA-133b(miR-133b)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于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就诊的冠心病病人95例,其中稳定性冠心病(SACD)病人54例为SACD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41例为ACS组,另选同期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33b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33例)和预后良好组(未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62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血清miR-133b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33b水平对冠心病病人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SACD组、ACS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吸烟史及血脂异常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Gensini评分、病变支数≥3支占比高于SACD组(P<0.05)。ACS组、SACD组血清miR-133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