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指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属高血压急症[1]。临床早期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本文分析15例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36~69岁,平均52.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h~4d,平均22h。13例(86.7%)有高血压病史,其中10例未进行正规降压治疗;马凡氏综合征1例(6.6%),糖尿病3例(20%)。1.2临床表现持续剧烈胸部、肩背部疼痛9例(60%);胸部隐痛3例(20%);上腹部疼痛3例(20%);晕厥2例(6.6%);左下肢疼痛1例(6.6%);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3例(20%);血尿1例(6.6%)。1.3辅助检查①心电图:除1例外,其余均异常,7例出现Ⅱ、Ⅲ、avF ST段抬高,1例出现V1-V4ST段抬高,3例出现下壁异常Q波,3例有非ST-T改变(无动态演变);②心肌酶:除4例肌酸激酶(CK)升高(250~360u/L)外,其他11例均正常;③影像学检查:本组13例胸部X线片提示主动脉及纵隔影增宽9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AD患者临床特征。方法AD患者84例,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诊断。结果A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胸背部疼痛或腰腹痛可为首发症状,常有伴随症状,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实验室结果为D-二聚体(D-dimmer)阳性,总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从40%~100%不等。CTA和MRI阳性率100%。结论对于高血压和突发撕裂样胸背痛患者应警惕本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患者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明军  陈菊明  李萌 《北方药学》2013,(11):173-173
1病历资料男性,59岁。突发胸痛、抽搐8小时。患者上午9时许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痛,以胸骨后为主,呈压迫性,持续不能缓解,伴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双眼上翻。立即送至当地医院,行心电图考虑急性前壁心梗,予地西泮10mg静推,阿司匹、氯吡格雷各300mg嚼服,肝素4000U静推处理,并送至我院继续诊治。既往有吸烟30余年,约20支/天。查体:BP 140/39mmHg,R 20  相似文献   

4.
夏菁 《中国乡村医药》2013,(10):62-62,66
目的探讨外周血早期标志物在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观察组的D-二聚体检测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在观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而对照组无D-二聚体阳性表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中D-二聚体比对照组高,表明可能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为防止误诊误治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2月期间收治并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溶栓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床旁超声检查提示升主动脉内膜光滑,未发现升主动脉撕裂样改变,破口位于主动脉弓前壁。于急诊全麻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1个月随访,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随访6个月无不适症状。结论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水平,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并不与其相符的病例进行分析,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AD与AMI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5例AD患者及随机抽取的4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AD患者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而AMI患者血D-二聚体不高或仅轻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病变越严重,D-二聚体水平越高。结论 AD患者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若D-二聚体水平正常可基本排除AD。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36例患者进行均分,各组18例。将使用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将未使用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对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D-二聚体含量进行对比。结果对参照组入院时、入院后24 h、48 h的D-二聚体含量进行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 0.05)。对比其实验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2 h、6 h、24 h的D-二聚体含量,组间数据差异存在(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对其体内D-二聚体含量进行测定,D-二聚体含量可将溶栓效果予以充分的反映,是判定溶栓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刘满 《河北医药》2011,33(19):3039-3039
患者,男,48岁。主因“间断性心慌、胸痛3年余,加重2h”入院。患才3年来无明显诱因自觉心慌、间断性胸部隐痛,每次持续3~5min经休息后自行缓解,由于疼痛较轻一直未系统诊治。2h前因饮少量白酒后上述症状加重,胸闷较剧,自觉向咽喉部上冲、心慌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舌下含服复方丹参滴丸无效而急送我院。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 患者,男,50岁,因”突发胸痛1h”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h步行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伴大汗、胸闷不适.休息不能缓解,无头晕、头痛、肢体活动障碍.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病史.体格检查:神清,血压110/65 mmHg,颈软,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心率47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异常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水肿,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10.
邱怀香  王琦 《江西医药》2005,40(4):220-220
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急,死亡率高,临床上极为少见.易漏诊误诊。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11.
卢娟  李薇  王强  吴定志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12-1013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鉴别诊断率.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明确诊断的5例AAD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主动脉夹层3例,腹主动脉夹层2例,其中胸腹主动脉夹层联合病变1例.结论:AAD早期确诊,及时处理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就本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现将其诊治过程总结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乐  毛朝亮 《贵州医药》2009,33(7):634-635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旧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指内因或外力作用下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通过内膜口渗入主动脉壁的中层而形成血肿,血肿沿主动脉壁中层延伸剥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1]。本病因病变部位和范围各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易漏诊、误诊,急性期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就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住院我科诊断为主动脉夹层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5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模式。方法对我院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5例急性主动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通过心理护理,严密观察临床症状,做好相关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5例患者均能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及时治疗,其中治愈7例(46.7%),好转3例(20%),总有效率为66.7%。结论完善的急救护理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性 ,4 5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 1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1h休息中出现心前区刀割样疼痛伴大汗 ,面色苍白 ,无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含服硝酸甘油 0 .3mg无效而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 5 a。查体 :血压 10 0 / 80 m m Hg,急性病容 ,面色、口唇苍白 ,心界扩大 ,心音低 ,律齐 ,心率 76次 / m in,主动脉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向颈部传导 ,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可闻及枪击音。肺腹无异常。心电图示 :V1 ~ V4 ST段弓背向下抬高 0 .2 m V,无异常 Q波。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16 U/ L、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4 0 U / L、…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5例AD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AD患者由于夹层受累部位、范围、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影像学UCG(超声心动图)/CT检查结果是正确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并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裂状态,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大多呈腹背部疼痛,较剧烈,疼痛难受,与心肌梗死疼痛特点类似,且疼痛时伴血压升高,有些患者以胸  相似文献   

20.
<正>男,58岁。因突发胸痛10 h入院,患者2014-08-28-10:00在下棋时感胸痛,以剑突下及上腹部闷痛为主,逐渐加重,持续不缓解,伴一过性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不伴咳嗽、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四肢抽搐,意识丧失、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16:00在当地卫生院给予速效救心丸含化,口服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后,为求进一步诊疗,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