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3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椎体间放入PEEK融合器植骨融合。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并观察椎间融合情况。结果41例椎间指骨融合,融合率95.3%。结论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能发挥撑开复位和融合的双重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杨浩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82-3383
目的:探讨提高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和后路一次椎体间植骨融合率。方法:对行TSRH椎弓根螺钉系统、RF系统、SF内固定装置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25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果:25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论:应用具有撑开以及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滑脱腰椎加滑脱椎椎间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开窗减压、黄韧带切除、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方法89例临床患者、男41例、女48例;年龄45~75岁,平均63岁;病变部位L2-3间隙2例,L3-4间隙36例,L4-5间隙68例,L5-S1间隙5例,两节段椎间融合26例,三节段椎间融合10例,四节段椎间融合3例;伴椎体I滑脱28例,伴有大于15度侧凸的4例。术前常规摄腰椎正侧位、双斜位、腰椎过伸过屈动力位片、CT及MRI,了解椎管狭窄及椎体不稳程度;经腰椎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开窗椎管减压、自体骨及CAGE(PEEK材料)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术中行撑开提拉,将减压的自体椎板骨质修整,颗粒状碎骨填充于CAGE内,块状较大的骨块植入椎间隙,术后1周带腰围或佩戴支具下床活动。结果本组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术后拍片复查,随访X线片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椎体复位无丢失,螺钉无折断和松动。手术前、后椎体滑移距离和ODI指数两项参数的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开窗椎管彻底减压、自体骨混合CAGE(PEEK材料)椎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FⅡ-系统复位固定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证的疗效。方法本组采用RF-Ⅱ系统将滑脱提拉复位,椎板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其中退变型19例,峡部裂型7例,L4滑脱16例,L5滑脱10例,其中Ⅰ度20例,Ⅱ度6例。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根据Nakai分级:优2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9.6%。结论RF-Ⅱ系统复位固定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达到彻底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固定及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进行腰椎滑脱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对21例(23节段)腰椎滑脱患者进行TLIF手术,患者包括男7例,女14例;年龄42~67岁,平均53.6岁,根据Meyerding分级标准,Ⅰ度滑脱7例,Ⅱ度滑脱14例,术中选择采用SofamorDanek公司TENOR、CDHM8或BASIS内固定系统,SofamorDanek公司TELAMON或钛网,或CAPSTONEPeek材料融合器,术后随访包括JOA腰背痛评分标准评分、常规X线摄片、CT扫描。结果 21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5个月,无一例出现感染、断钉、椎间融合器下沉、后移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经药物治疗后好转。手术腰椎节段不同程度融合,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距离、腰椎前突弧度不同程度改善,融合率为90.5,腰背痛评分统计:术前(14.8±4.2)分,术后(24.9±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LIF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技术;CT扫描可以简单、精确评估椎体融合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路椎体间植骨辅以短节段复位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骨行椎体间植骨,加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撑开复位固定治疗4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随访12~60个月,定期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在术后12~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其中32例在9个月后融合。滑移复位情况:36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5%,6例小于15%。临床效果评价:优26例,良16例。结论后路椎间植骨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较好方法,具有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彻底及融合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锐 《北方药学》2012,9(8):52-53
目的:比较PLIF与TLIF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2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分别行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A组13例)和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改良的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B组15例)。结果:28例患者均达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实施PLI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36和1.48;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6.9%,术后恢复至14.6%。实施改良TuF患者,Prolo功能和症状评分分别为1.75和1.63;术前腰椎滑脱角为45.2%,术后恢复至26.3%。结论:应用腰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牢固稳定,在保持腰椎功能恢复方面,改良TLIF优于PLIF,但临床结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开窗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5年5月至2007年8日,联合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36~78岁,平均52.3岁。滑脱性质:峡部裂(真性滑脱)15例,退行性变(假性滑脱)21例。滑脱节段:L3 1例,L4 22例,L5 13例。按照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23例,Ⅱ度滑脱11例,Ⅲ度滑脱2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均获6~32个月随访。按JOA评分:优28例,良4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术后X线显示所有病例均完全复位或基本完全复位。随访椎间融合好,内固定无松动。结论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理想,能有效地解除了神经卡压,滑脱复位后不容易丢失,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 年1月,56例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接受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辅以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其中23例经腰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TLIF组),另外33例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P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5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椎间隙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PLIF组33例患者经12~38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发生硬脊膜撕裂1例,脑脊液漏1例,马尾神经及神经根一过性牵拉损伤2例.TLIF组23例经8~32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未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TLIF组与PLIF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1.3%和87.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不但技术操作可行,而且能明显降低因侵入椎管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融合或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有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本组随访21例,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滑脱椎体复位理想,8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3例Ⅱ度中有7例完全复位,6例仍有Ⅰ度滑脱。融合节段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症起到协同作用,为神经减压后的脊柱提供理想的复位和固定的力量,利于植骨融合,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椎弓钉系统加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腰椎滑脱患者椎弓根螺钉系统作滑脱复位后椎间植骨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JOA评分,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6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疗效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0%.9例Ⅰ度滑脱患者术后全部解剖复位;45例Ⅱ度滑脱患者5例留有Ⅰ滑脱;4例Ⅲ度滑脱患者1例留有Ⅰ度滑脱.术后与术前比较,滑脱率,滑脱角,复位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椎弓钉系统和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针对临床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患有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的60例患者有关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采用有限减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固定椎弓根及植骨融合术的3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腰椎经临床手术治疗后的JOA评分、VAS评分、Prolo评分及治疗前后患者腰椎滑脱率情况。结果在产生滑脱度不同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JOA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VAS评分、Prolo评分、滑脱度等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具有更为显著地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器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年龄35~79岁,平均51.8岁,行腰椎后路病变节段附件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椎间植骨融合。随访1~7年,观察JOA评分、融合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术后1年及最终随访时临床恢复率分别为73.53、82.35和85.29。最后一次随访的融合率达98.53,1例未观察到可靠的融合,并在术后3年出现内固定的断裂而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82,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1。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椎间植骨融合器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隔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和措施。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管狭窄的老年患者6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TLIF),对照组采取经后路椎间体融合术(PLIF);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损伤、术后植骨融合、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中损伤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视觉疼痛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植骨融合率分别为,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应用于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椎间管狭窄的治疗能迅速缓解腰腿疼,尤其是单节段病变,具有损伤小、可较完整保留组织结构,降低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F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单枚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例腰椎滑脱病例,采用RF系统对滑脱椎行撑开提拉复位,以恢复椎体正常序列和椎间高度 彻底减压椎管和神经根管 从椎间后外侧斜放单枚填塞自体骨的BAK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全部病例平均随访10个月(6~18个月)。原腰腿痛症状消失,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早期疗效满意。结论RF系统和单枚BAK椎间融合器联合应用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有效和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传统开放手术(PLIF)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不同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90例L4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传统开放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有45例(开放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的有45例(微创组),对两组在手术之前和末次随访的众参数变化进行比较,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LL)、滑脱度(SP)、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骶角(LSA)、L1铅垂线与S1距离(LASD)以及滑脱角(SA),并分析上述参数之间相关性。结果微创组的末次随访SA(3.24±3.78)°, LL(42.83±12.89)°低于手术之前(5.98±3.84)°、(49.84±13.26)°;微创组的ΔSP是(35.37±50.68)%,明显低于开放组的(68.31±32.34)%;微创组的ΔLASD是(3.25±8.91)mm,比开放组的(-3.97±12.74)mm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前的SP和LASD以及ΔSA和ΔLL呈正相关,ΔPT和ΔLL呈负相关。结论轻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 TLIF与PLIF都能明显复位, PLIF复位率更高。TLIF使 LL和SA减小,融合的节段出现相对后凸现象, PLIF使LASD减小,可改善矢状位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新术式微创可扩张通道下峡部截骨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开放TLIF和PLIF进行对比。方法2008年7月-2012年7月,292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93例行PLIF(A组),102例行开放TLIF(B组),97例行微创可扩张通道下峡部截骨TLIF(C组),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记录术中植入椎间融合器高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随访术后腰腿痛VAS、ODI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手术节段构成、术前腰腿痛VAS和ODI评分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末次随访ODI和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明显优于A、B组(P〈0.05),C组植入椎间融合器高度明显优于A、B组(P〈0.05)。结论微创可扩张通道下峡部截骨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能达到有效的减压效果,而且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椎间隙高度恢复理想、术后腰痛残留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后路椎体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6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加椎体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手术前及随访时的椎间融合情况,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疗效评价。结果获骨性融合59例(91.8%),融合失败行翻修手术2例(3.3%)。术后随访患者椎体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椎屈伸活动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采用后路椎体间隙颗粒骨打压植骨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TLIF手术在腰椎退行性滑脱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12例。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椎间融合器未见移位、松动,内固定无断裂、滑脱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22-29分,平均28.2分,满意率91.7%。结论TLIF手术入路在椎管外,椎管内干扰小,避免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具有固定牢固、卧床时间短、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整体切除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结果62例患者6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平均1.6年,所有患者均获得融合。2例椎弓根螺钉断裂,取出内固定,复位未丢失。1例患者术后4d出现原症状加重,对症治疗3周后症状消失。8例患者术后有腰部僵硬感。结论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