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从进入中国以来,由于它的优越性,得到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及化疗患者的青睐。但它的使用也带来许多并发症,如静脉炎、PICC相关血流感染(置管48 h内)、导管相关感染(维护或导管使用相关)、PICC相关血栓(超声验证)、导管移位、导管异位等,导管异位在其并发症中并不多见,它主要发生在插管过程中,导管误入颈内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右心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专业护士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及地、市以下医院外科护士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培训,规范妇科肿瘤患者携带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出院的维护操作规程。方法PICC专业护士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同时举办省级PICC导管维护继续教育学习班。结果有效地降低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使PICC技术在我科得到了较快的推广。结论通过专业护士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以及举办省YLPICC导管维护继续教育学习班,提高了妇科肿瘤患者携带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出院的维护水平,降低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从而达到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PICC)社区护理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加强护理培训,在社区医院开展PICC标准护理,对37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进行日常维护。结果37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达9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PICC社区护理方式,可以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满足患者的日常维护需求,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促进PICC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这种护理方式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施早产儿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符合PICC置管指征的85例为对照组,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7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学(第五版)常规导管维护方法,观察组采用根据《2011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定》,科室制定的新生儿PICC导管维护标准化流程实施维护。比较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静脉炎、导管脱出、穿刺部位感染、堵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部位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早产儿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提升护士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效的提升了早产儿PICC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穿刺成功率高,维护操作简单、留置时间、安全性高、感染发生率低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肿瘤放化疗患者[1]。PICC定期的维护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极易引起局部压疮,因此,正确的维护及导管固定方式尤为重要。1引起PICC导管相关性压疮的原因1.1留置时间:PICC导管可以长期留置,使用时间可达1年,常规维护需要1周更换1次贴膜,正确的固定方法尤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和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了解输液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12月本科336例行IVAP植入术患者和214例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的病例资料,对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IVAP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间隔周期、导管维护操作时间、置管期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无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及静脉血栓;PICC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穿刺点血肿、穿刺点感染、皮疹、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IVAP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AP安全有效,简单可行,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毒、无痛性的输液通道,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每7d需要维护1次,出院后患者的导管维护尤为重要。本文对社区开展PICC管路维护的方式、内容、并发症影响因素和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化换药流程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114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使用普通换药包遵循常规换药流程,观察组改良换药包及细化换药流程,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及全身症状.结果 两组导管局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无明显区别(P>0.05);两组导管平均置管天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导管病原学送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尖端检出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采用细化换药流程,加强PICC导管的维护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PICC导管相关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医院内感染控制技术在极低体质量儿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对2014年3~8月在该科收治的10例极低体质量儿行PICC,全面实施医院内感染控制技术。10例均置管成功,平均留置时间为27.83 d。经X线片确认导管位置位于上腔静脉9例,位于右心房1例。在治疗结束后拔管,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建立完善的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增强对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意识,通过正确维护PICC导管和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在对极低体质量儿行PICC的临床护理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接受PICC维护地点分布、置管维护的方便情况、维护意向等.结果 发放问卷共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75.4%的患者认为PICC置管后带来不便,57.7%的患者希望在大医院接受维护,如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具有相同的PICC维护技术,50.8%的患者愿意到社区医院接受维护.结论 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固定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1]。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科室,具有维护简单、操作简便、留置时间长、安全有效等特点[2]。PICC技术为需要长时间输液的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输液通道,有效保护血管。我院从2011年6月开始采用PICC技术,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凤  孙仁芳  景琦  毕淑梅 《贵州医药》2023,(10):1671-1672
目的 观察延伸护理模式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PICC出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延伸组,各60例。普通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延伸组提供延伸护理模式,比较两组PICC认知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维护依从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延伸组患者对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导管护理、带管活动、并发症预防知识的认知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干预后延伸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延伸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延伸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延伸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PICC健康教育中,可显著提高患者认知水平,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 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PICC技术,因该技术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具有危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能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等特点[2-3],目前已被广大护理人员和患者所接受.但PICC应用过程中常引发一些并发症,置管后导管的良好维护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现将PICC的应用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楠  唐仕芳  史源  李华强  刘蕾 《重庆医药》2009,38(16):2067-2069
目的介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在危重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探讨PICC导管的维护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对18例危重早产儿,选用美国公司生产的Intravascular Catheter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将导管置于上腔静脉进行PICC置管连续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将PICC技术用于危重早产儿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留置导管时间(37.1&#177;12.0)d,13例顺利完成治疗。PICC的技术操作相对于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简单,可供穿刺的外周静脉较多,穿刺成功率高,易固定,保留时间长,有利于对危重儿的抢救与救护。本组5例在带管期间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深静脉置管术,操作较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CC维护的最佳消毒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A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不脱碘在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维护;B组为研究组,采用灭菌生理盐水脱碘在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维护,对两组皮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及病人接受率进行对比的临床研究。结果两组导管的相关感染发生率约为1%-1.03%,差异无显著性,但研究组皮炎的发生率为21%,对照组皮炎的发生率为50.5%,研究组的皮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研究组的病人的接受率为78%,对照组为43.3%,病人接受率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对PICC进行恰当的维护可保障导管的正常使用与安全,采用灭菌生理盐水脱碘在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PICC)维护能降低皮炎的发生率,更适合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规范操作和维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行为,加强专项技术的安全管理,笔者所在医院于2011年06月成立PICC专项技术维护管理小组,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设组长1名,组员4名(均取得全军、全国颁发的PICC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书),均为年资高、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较高的技术骨干,负责医院PICC维护资质准入及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临床应用广泛[1-2].我国目前尚无完备的PICC日常维护质量评价体系[3-4],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简称静疗)护士及医务管理人员来说,缺少客观细化的指标,易造成PICC维护质量下降等不良后果[5].因此急需建立规范的PICC维护评价体系.本研究依托我院静脉输液委员会,通过德尔斐法(Delphi)[6-8],构建PICC日常维护考核评价标准,并应用于我院肿瘤外科病房PICC日常维护质量监督,以及静疗护士培训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自我管理指的是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自我管理能力是指PICC置管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导管的防护、带管运动的管理、日常导管的观察、导管异常情况应对、导管维护信息获取、维护依从性管理、使患者树立PICC导管管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杨英珍  杜华 《安徽医药》2010,14(12):1518-1519
目的分析患者PICC置管的主要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该科2007年4月~2010年6月143例PICC置管患者发生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11例,导管堵塞9例。自2009年7月始全面采用3M换药包维护后PICC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只发生1例。结论首选贵要静脉穿刺;采用正确方式维护,可使PICC置管并发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PICC留置致静脉炎的原因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及防护。方法就PICC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及防护进行讨论。结果PICC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可以长期使用的无痛性输液通道,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结论正确的维护和及时发现、处理静脉炎等并发症,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能够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