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茎疣状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呈外生型菜花状或蕈伞状,经活检病理诊断,均行阴茎部分切除术。结果:病检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术后随访1~6年,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性生活满意。结论:阴茎疣状癌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76例行手术治疗的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行肾切除术,2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0例行肿瘤剜除术(开放手术34例,经后腹腔镜行肿瘤剜除术6例).本组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RAML.平均随访52个月,仅1例肿瘤局部复发.无继发性出血.结论 根据肿瘤直径大小、部位及有无症状综合考虑,确定手术时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RAM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后腹腔镜下对直径较小的RAML行单纯剜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分析2000年8 月~2007年8 月收治的24 例小肾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4 例中全部手术治疗,18 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例行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20 例获得随访,16例无癌存活,最长已超过7 年.结论 小肾癌多为B超偶然发现,术前B 超、CT、肾动脉造影综合分析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依据具体情况采取根治性切除术(RN)或保留肾单位手术(NSS);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和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直肠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直肠类癌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肿瘤直径<1 cm10例,1~2cm 7例,>2cm1例;7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1例行根治术,3例行肛门局部切除术,7例行圈套电凝切除术.除1例瘤体直径> 2cm患者手术后出现肝转移死亡外,其余均存活.结论 直肠类癌患者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直径< 2cm的直肠类癌极少发生转移,首选局部扩大切除术;直径< 1cm者可局部切除或高频电凝切除;直径>2cm或侵及肌层或淋巴结转移者应行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1例确诊病例及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疗经验。结果 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病理结果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其中3例合并肾透明细胞癌。随访时间1~10年,肿瘤无转移或复发。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但因其易合并肾恶性肿瘤,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手术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15例经病理确诊的PCM患者的手术诊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为乳腺癌2例、炎性包块4例、纤维腺瘤2例、PCM 7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PCM。8例行局部肿块切除术、4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3例行脓肿切开引流和二期病灶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多次复发,最后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单纯乳房切除术。结论本病术前容易误诊,术中需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确诊。手术切除病灶是本病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助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手助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13例.结果 13例手助后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90~150 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70~200ml,平均120 ml;病理类型:肾透明细胞癌9例,颗粒细胞癌4例.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住院7~10 d.结论 手助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是个可选择的新的手术方式,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经B超、CT、MRI辅助检查后,对5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的35例行完整切除,13例行姑息性切除,其余4例未切除行探查活检.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良 性肿瘤17例,术后复发4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恶性肿瘤35例,术后复发8例,5例行根治术,3例行部分切除术.结论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共计29例,平均发病年龄为39.8岁;并行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 29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为12例、交界性10例、恶性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局部切除术6例,肿瘤扩大局部切除术16例,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改良根治术 3 例;随访25例,平均随访2.3年.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被认为是一系列的肿瘤疾病,术前空心针穿刺活检有助诊断.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应实施规范化的手术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术后注意局部高复发倾向,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
张宝鹏  李汉忠 《中国医药》2011,6(7):818-819
目的 提高对肾球旁细胞器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诊断明确、手术治疗的肾球旁细胞器瘤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肾球旁细胞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程序及方法、外科处理原则.结果 6例患者术前诊断为"左肾肿瘤性质待查",均行肾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肾球旁细胞器瘤.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9.2±20.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 本组6例患者均有肾球旁细胞器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高血压、高肾素、继发性醛固酮增高、低血钾);动态增强CT检查敏感性高,对诊断帮助大;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同开放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张宇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47-148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局部复发性胃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采用复发性恶性肿瘤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胃恶性肿瘤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胃恶性肿瘤复发患者,8例首次手术为胃次全切的患者再次手术时采取胃全切加淋巴结彻底清扫,5例患者采取胃床部肿瘤病灶切除术,5例患者采取胰体尾部切除术加淋巴结彻底清扫,6例患者采取腹腔干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19例患者病理结果为胃腺癌Ⅱ~Ⅲ级,5例患者病理结果为胃肉瘤。结论胃恶性肿瘤局部复发患者如能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延长患者术后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DPT)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1994年4月-2004年11月26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行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十二指肠乳头癌13例,乳头腺瘤10例,非典型增生3例.13例良性病变术后均恢复良好.13例乳头癌中11例获随访2~12年,其5年生存率为72.7%(8/11),1例于术后1年腺癌复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结论 对于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及早期中高分化腺癌,局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颌面部皮肤基底鳞状细胞癌(BSC)的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颌面部皮肤BSC资料.结果 5例均手术切除病灶.M期邻近皮瓣修复,并经病理检查均诊断为混合型BSC,术后伤口Ⅰ期愈合,皮瓣成活100%.随访1~6年.1例复发再次手术;其余病例未发现肿瘤转移及局部复发,面部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BSC临床表现同基底细胞痛,病理切片检查是唯一的诊断方法.采用术中快速病理监控下的病灶根冶,同期邻近皮瓣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行前列腺电切术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440例患者的资料,术后病理诊断前列腺癌15例,14例行睾丸切除术并内分泌治疗,1例给予内分泌治疗,随访观察。结果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为3.41%,所有患者随访8个月至8年,未见前列腺癌转移及致死病例。结论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低于国内相关报道,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有赖于术后病理,多数患者可采用手术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肿瘤直径2.0~4.5 cm.对侧肾功能正常者5例,2例对侧肾功能轻度受损;对侧肾脏有结石者3例,对侧肾脏有囊肿者1例.术后病理:5例为肾脏透明细胞癌(T1N0M0),2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果 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4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00 ml,术后1例出现尿漏,2周后自行愈合.术后所有透明细胞癌病例短期随访3~15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肾脏肿瘤,尤其是直径小于4 cm肾癌的一种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15例肺类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术8例,全肺切除术4例,袖状切除术2例,楔形切除术1例,7例术后行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本组患者术后均经病理学确诊.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类癌的最有效的方法,病理学是确诊的重要方法,临床要做好诊断和鉴别诊断.本病预后好,放化疗的作用目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7月~ 2 0 0 1年 5月间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 46例。结果 :术前正确诊断 7例 ,诊断率为 15 .2 % ,术中诊断 16例 ,诊断率为 34 .8% ;2 1例行患侧腺体及峡部全切除 ,8例行一叶全切及对侧次全切 ,7例行联合根治术 ,6例行双侧腺体次全切除术 ,2例行一侧叶全切除术 ,1例行一侧叶次全切除术 ,1例行甲状腺全切除 ;乳头状癌 39例 ,滤泡状癌 6例 ,1例混合癌 ,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 2 0例 ,甲状腺腺癌 2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微小癌的关系密切 ,在结节性甲状腺的手术中应想到并存微小癌的可能 ;就单纯微小癌的治疗来讲 ,行单侧叶及峡部切除即可  相似文献   

18.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尚武  沈洪  章久武 《安徽医药》2011,15(11):1406-1408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诊治资料,7例均行手术治疗,4例行肾切除术,3例行肾根治切除术。结果 7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确诊1例,其余6例均为术后病理确诊,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术后随访1~4年,未见复发。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术前诊断困难,易误诊为其它肾脏疾病;晨尿离心沉渣涂片有泡沫细胞、CT值为低密度值为该病特点,确诊主要靠病理检查。术前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的患者予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有指导意义。治疗上可根据临床分期、病变部位等采取肾切除术为主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PTP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SPTP位于胰头部1例(占20%)、胰体尾部4例(占80%)。5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l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l例行保留脾脏胰尾部切除术,3例行局部肿瘤切除术,均未行淋巴结清扫。无手术死亡。术后胰瘘2例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2~7年,患者均存活,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 SPTP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预后相对良好,胰痿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周韬  莫军扬  黄平  庄亚强  朱其一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224-225,227
目的 通过对本院 40 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诊断、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强调外科手术对其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 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结果 40例患者中,有16例(40%) 曾误诊为乳腺纤维瘤或巨纤维瘤,局部扩大切除术12例,全乳切除术22例,全乳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6例(术后病理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3例),局部复发3例,死亡1例.随访 2~10 年,5 年生存率为97.5%.结论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检查,对可疑患者应行术前穿刺活检,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手术是治疗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叶状囊肉瘤预后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