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2 d内、7 d、14d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VEGF和bFGF水平,利用头部CT或MRI测量梗死灶最大直径,3个月后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患者于发病后2 d内、7 d、14 d的血清VEGF和bF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急性期VEGF水平持续升高,高峰发生在7 d,以后逐渐下降,至14 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血清bFGF水平在发病后2 d内达高峰,发病7 d呈逐渐下降趋势,14 d仍高于正常。(2)血清VEGF和bFGF水平与脑梗死面积有关,血清VEGF和bFGF水平愈高,脑梗死面积愈大(P0.01)。(3)VEGF和bFGF水平与脑梗死的预后有关,VEGF和bFGF越高,预后越好(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和bFGF浓度的变化与病程、梗死面积大小及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VEGF和bFGF浓度与脑梗死后新血管形成关系密切,二者可作为判断梗死面积与预后的新外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EPCs、VEGF及SDF-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 对照组给予活血祛瘀、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NGF肌肉注射治疗,30 μg/次,1次/d; 2组均治疗21 d,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梗死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9%(P<0.05); ②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梗死面积、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GCS 评分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③2组治疗前外周血EPCs数量、VEGF及SDF-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EPCs数量、VEGF及SDF-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 mNGF 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EPCs、VEGF及SDF-1水平表达,从而有效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共10d。2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CRP和UA水平,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CRP、UA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及UA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为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尤瑞克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Scale(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定2组疗效,并随访半年评定Barthel指数(BI)分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NIHSS、MR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尤瑞克林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8)和对照组(n=58),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脑复康,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两组疗程均为14 d.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残障水平(mRS),监测用药期间血压变化,并随访90 dmRS.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mRS评分均降低(全部P<0.01),治疗组NIHSS、mRS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全部P<0.05);治疗组90 d mRS与治疗结束相比显著降低,与对照组90 d mRS相比也显著降低(全部P<0.01);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尤瑞克林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3-2016-04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在注射用尤瑞克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29%,明显低于观察组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高于观察组,NO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6—2015-06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改善脑循环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静滴,观察2组治疗后近期疗效及其对CGR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为(3.07±0.4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CGRP为(44.11±5.04)pg/mL,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显著升高CG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侧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急性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尤瑞克林治疗,疗程14d。在治疗前、后分别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两组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cerebralvascular dynamics indexes,CVDI),比较两组之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脑循环动力学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尤瑞克林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P<0.01),外周阻力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量的增加及外周阻力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管特性阻抗显著降低(P<0.01)。结论 尤瑞克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动力学指标,降低脑血管的阻力,增加脑动脉的供血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尤瑞克林0.15PNA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1次/d,使用14d。治疗前、治疗后14d分别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治疗后14dNIHSS和ADL评分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均未见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降低致残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及血清中VEGF、BDNF、bFGF水平变化。方法选取符合标准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40例治疗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和4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ADL量表)评价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中3种因子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3种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3种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增高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增高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1)。结论丁苯酞可提高ACI患者血清BDNF、VEGF、bFGF的表达,疗效优于常规药物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关系。方法 对 3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 40例健康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进行测定。患者采血时间为病后第 2天或第 3、4天 ,取均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3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VEGF含量为 (2 95 .0 4± 3 5 .73 ) pg/ ml,对照组为 (13 7.71± 11.5 3 ) pg/ m 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VEGF升高 ,提示 VEGF是脑梗死急性期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改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确诊91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和脑保护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滴尤瑞克注射液,连续治疗14d后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综合疗效和后侧支循环开放率。结果治疗14d末2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软脑膜侧支循环开放率71.74%(33/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1%(2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改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侧支循环开放率和改善预后,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压积(HCT)及凝血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6月~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根据是否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压积及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CT明显下降(T=4.543,P<0.0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延长(P<0.05),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T=3.988,P<0.01),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可明显降低HCT和FIB水平,这不仅能降低患者血液黏度,改善异常的血流动力学,而且间接反映了该药具有增加脑血流灌注和促进侧支循环开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依达拉奉组加用依达拉奉60 mg/d静脉滴注14 d.治疗前、治疗后14 d及28 d应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 SSS)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发病3d、7d及14 d血清VEGF及TNF-α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4 d及28 d时S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0.01),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VEGF及TNF-α水平发病后各时间点较正常值明显增高,发病第7d时明显高于第3d和第14 d(均P<0.05);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减轻脑梗死后自由基导致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ELISA法检测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发各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仍维持在高水平。血清VEGF水平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最高,小面积脑梗死者最低,中等面积脑梗死者居中;大血管受累者,显著高于累及小血管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者,显著高子未并发者。血清VEGF水平与外周血WBC呈正相关,与血糖、血脂、血压值无关。结论:血清VEGF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有关,并与外周血WBC呈正相关,提示VEGF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EGF水平与外伤性脑梗死(TC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01—2014-12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25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行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2组治疗前后及不同预后患者的VEGF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VEGF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VEGF水平越高随访中GOS评分越低,同时VEGF水平越高,NIHSS评分越高,神经缺损严重程度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治疗后的VEG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水平及GOS评分水平均呈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65、0.71,P0.05)。结论 TCI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且患者VEGF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提示VEGF可作为TCI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ELISA法检测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仍维持在高水平,血清VEGF水平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最高,小面积脑梗死者最低,中等面积脑梗死者居中,大血管受累者,显著高于累及小血管者;并发缺血性心脏病者,显著高于未并发者。血清VEGF水平与外周血WBC呈正相关,与血糖,血脂,血压值无关,结论:血清VEGF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有关,并与外周血WBC呈正相关,提示VEGF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组通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对血清VEGF、TNF-α进行测定,观察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7、14d的血清VEGF和TNF-α,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1、7、14d的血清VEGF和TNF-α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与急性梗死面积、神经功能评分有关,与部位、族别无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提示VEGF和TNF-α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早期的修复病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现将我科应用尤瑞克林治疗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0-01—2012-09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2.5岁。并经CT或MRI证实,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2分,且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无严重过敏史,既往无严重出血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颅脑CT或MRI确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尤瑞克林静滴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NIHSS评分及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等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水平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能改善脑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