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念珠菌506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念珠菌临床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鉴定白念珠菌临床株,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即以前的NCCLS)推荐的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MIC值测定。结果共收集白念珠菌506株,检测出氟康唑耐药株3株,剂量依赖性敏感株1株,耐药率为0.59%;伊曲康唑耐药株18株,剂量依赖性敏感株269株,耐药率为3.56%;其中1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交叉耐药。结论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有耐药及交叉耐药现象的发生;伊曲康唑耐药率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3年来我院检出酵母样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用沙氏培养基分离菌株,API生化鉴定菌种;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药敏。结果338份标本分离培养出238株酵母样菌,阳性率71.41%,其中白念珠菌占68.69%;其次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别占9.66%、8.82%和5.04%。70株酵母样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上,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1.43%和10%;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高达18.25%和25.92%。结论白念珠菌仍然是我院第一位的机会性致病真菌,且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有较高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类别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常规念珠菌培养方法和API 20CAUX方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方法.结果22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为主,检出172例,占78.18%,其次光滑念珠菌17例,占7.73%.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分别为97.73%、96.82%、94.09%、88.64%、73.64%、66.82%、42.32%、23.64%.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但与以往相比比率有所下降.检测的220株念珠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对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E-test检测念珠菌和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白念珠菌ATCC90028为标准质控菌株,用E-test方法与NCCLS M27-A方法同时检测137株临床分离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5种药物敏感性,观察两所测得结果符合率。结果: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MIC和MIC50值小,与M27-A方法测得结果的总符合率均为94.2%;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酮康唑的MIC和MIC50值最大,出现一定耐药性,总符合率分别为83.0%、74.5%和79.6%。结论:E-test法检测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与NCCLSM27-A参考方法符合率较高,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口腔念珠菌感染与带菌者分离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念珠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科室同期住院患者口腔分离的念珠菌菌株242株,采用微量稀释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方案)测定临床菌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结果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9.20%、10.34%、5.75%及0%,非白念珠菌组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9.70%、11.76%、7.35%,1株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结论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有一定的耐药性,无两性霉素B耐药;非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耐药比例高于白念珠菌,尤其是对氟康唑,少数非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出现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微量稀释法检测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敏感性.方法采用NCCLS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对19株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和3株标准株进行氟康唑和伊曲康唑药物的敏感性观测.结果19株临床分离株发现氟康唑耐药株7株,敏感株8株,剂量依赖的敏感菌株4株;伊曲康唑耐药株9株,敏感株8株,余2株为剂量依赖的敏感菌株;3株标准株结果符合.结论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适合于临床检测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在白念珠菌中存在较高的耐药率和交叉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93例女性生殖道念珠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药敏。方法:收集93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分泌物,采用Sabouraud琼脂培养基进行菌落培养,血清芽管试验及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菌株的筛选,DL-96 FUNGUS念珠菌鉴定系统进行念珠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菌种构成分布依次为白念珠菌81株(87.10%),光滑念珠菌8株(8.60%),都柏林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各1株(1.08%)。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100.00%,其它依次为伏立康唑(93.83%)、氟康唑(85.19%)和伊曲康唑(62.96%)。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为100.00%,其它依次为伏立康唑(87.50%)、氟康唑(62.50%)和伊曲康唑(25.00%)。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念珠菌主要菌种是白念珠菌,敏感率最高的药物为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8.
真菌病     
20091816 两种培养基在ROSCO真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胡丽华(浙江省皮防所检验科),陶亦帆∥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4).-247~248将141株念珠菌用改良Shadomy琼脂和亚甲蓝M-H琼脂和4种丹麦Rosco抗真菌药敏片,分别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两种培养基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100%,46.81%,83.69%和92.20%,敏感性分别为100%,53.19%,80.85%和94.33%,两种培养基对氟康唑和氟胞嘧啶药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则无统计学意义。认为两种培养基在两性霉素和伊曲康唑敏试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氟康唑、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NCCLS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氟康唑、特比萘芬及伊曲康唑对22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结果22株白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9株,敏感12株;对伊曲康唑耐药7株,敏感8株;对特比萘芬耐药12株,敏感3株。结论3种药物中氟康唑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但仍有耐药现象,氟康唑与伊曲康唑存在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10.
100株临床分离致病酵母外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 评价临床致病性酵母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27-A微量稀释法对临床致病性酵母作了氟座唑、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及桐康唑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65株念株菌属的MIC范围为:氟康唑0.125~64μg/mL,95.38%(62/65)敏感,2株耐药,占3.08%;伊曲康唑0.03~2μg/mL,63.08%(41/65)敏感,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都柏林念珠菌在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通过45℃生长试验,区分都柏林念珠菌和白念珠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都柏林念珠菌对氟康唑等6种药物的MIC。结果:都柏林念珠菌在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分离率为13.74%,25株都柏林念珠菌的MIC范围:氟康唑0.25~64μg/mL,伊曲康唑0.06~8μg/mL,5-氟胞嘧啶0.25~64μm/mL,酮康唑0.06~8μg/mL,咪康唑0.015~4μg/mL,特比萘芬0.06~8μg/mL。结论:都柏林念珠菌在阴道念珠菌病有较高的临床分离率,多数都柏林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部分都柏林念珠菌可产生剂量依赖敏感或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抑菌浓度的唑类药物体外诱导白念珠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将质控株及敏感白念珠菌在含不同抑菌浓度的氟康唑(FCZ)、酮康唑(KCZ)、伊曲康唑(ICZ)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人工传代诱导耐药。结果:敏感白念珠菌在高浓度的唑类药物培养基中能诱导耐药,且为交叉耐药,而在低浓度中经传20代仍不能诱导耐药;诱导后的耐药菌株在无药物培养基中传代可恢复敏感性。结论:唑类药物能诱导耐药白念珠菌的产生,但与诱导药物的浓度有关,且为不稳定耐药。  相似文献   

13.
生殖器念珠菌病致病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生殖器念珠菌病的致病菌种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73例包皮龟头炎和外阴阴道炎患者临床标本进行菌种分离和药敏检测.结果:73例生殖器念珠菌病的前三位致病菌为白念珠菌(72.6%),近平滑念珠菌(10.96%)和热带念珠菌(6.85%).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69.86%)、5-氟胞嘧啶(67.12%)、两性霉素B(64.38%)、氟康唑(35.62%)、酮康唑(28.77%)、伊曲康唑(21.92%)、咪康唑(16.44%).结论:本研究显示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白念珠菌.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唑类药物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致病菌种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沙保罗琼脂平板、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酵母样真菌鉴定卡(ID 32C)、酵母样真菌药敏卡(ATB FUNGUS3)对包皮龟头分泌物进行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227例患者共培养出356株念珠菌,阳性率为29.0%。其中,白色念珠菌297株(83.5%)、光滑念珠菌41株(11.5%)、热带念珠菌14珠(3.9%),其它念珠菌4株(1.1%)。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8%、100%、97.3%、61.3%、100%和95.1%、100%、19.5%、12.2%、95.1%。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主要致病菌种,不同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5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对念珠地丝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观察用药后念珠地丝菌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5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为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委员会修订的M27?A2方案及相关文献,测定各药物对念珠地丝菌的MIC值。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特比萘芬作用后念珠地丝菌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5种药物对念珠地丝菌的MIC值依次为:特比萘芬0.01 μg/ml、两性霉素B 0.4 μg/ml、氟胞嘧啶2 μg/ml、氟康唑2.69 μg/ml、伊曲康唑 0.25 μg/ml。念珠地丝菌对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均敏感,对伊曲康唑为剂量依赖性敏感。扫描电镜可见,经特比萘芬作用后念珠地丝菌菌体表面出现粗糙、皱缩、不规则缺损及孔洞,甚至呈碎片状。结论 特比萘芬对念珠地丝菌的抗菌活性最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特比萘芬浓度越高,念珠地丝菌被破坏的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高危人群阴道念珠菌带菌情况及抗真菌药物药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为了解性病高危人群酵母菌的带菌情况和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67例特殊职业的性病高危女性人群进行了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检测,对分离出的临床菌株进行了8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结果:性病高危女性人群中阴道念珠菌带菌率为12.1%,优势主要菌株仍以白念珠菌为主。结论:伊曲康唑、氟康唑,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益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和5-氟胞啶的的药物敏感性显示,前4种均属高度敏感,后4种药物有不同程度的中度敏感与耐药。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E-test法、M27-A2法和MTT法三种药敏试验,测定43株临床分离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的分布范围,并分别计算三法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结果:三法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总敏感率分别是86.0%、93.0%、93.0%,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伊曲康唑的总敏感率分别是51.2%、69.8%、67.4%,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氟康唑的总敏感率略高于伊曲康唑,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往往对伊曲康唑也耐药。三种试验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4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①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方案中的E—test法测定9株临床分离PM的酵母相对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②治疗方法:根据病情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联合用药或单独给药。结果:①体外药敏试验:伊曲康唑、酮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是0.002-0.064μg/mL、0.012-0.250μg/mL,无耐药株。氟康唑耐药株1株,敏感株8株.MIC值范围是1.500~32.000μg/mL。两性霉素B的耐药株4株(44.4%),MIC值范围是0.047~2.000μg/mL。②临床疗效:6例患者(其中2例合并艾滋病)接受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联合用药,共4~12周,好转率达66.67%。好转后口服氟康唑及伊曲康唑0.5~1年。3例患者予口服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好转率达33.33%。结论:受试菌株对唑类抗真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差。但对病情严重的播散性PM病患者如尽早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及伊曲康唑联合治疗,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或酮康唑0.5~1年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伏立康唑与其他5种抗真菌药在体外抗深部致病念珠菌的活性。方法按NCCLS推荐的M27A方案(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伏立康唑等6种抗真菌药对6种共52株深部致病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在体外的抗真菌活性。结果对受试菌株总体而言,伏立康唑的活性最高(MIC90≤0.5μg/ml)。伏立康唑对6种念珠菌的MIC90从小到大依次为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法氏念珠菌。伏立康唑对各受试菌种的MIC90均低于氟康唑和特比萘芬;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MIC90低于伊曲康唑;对克柔念珠菌和法氏念珠菌的MIC90低于两性霉素B。结论伏立康唑在体外能有效抑制深部致病念珠菌的生长,其抗菌谱较广,尤其对唑类药耐药的两种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也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部分菌种抗真菌活性甚至优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疑似外阴阴道炎患者念珠菌菌种的分布及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性监测。方法:常规分离菌株并鉴定,药敏采用E—test方法测定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阴道分泌物分离念珠菌419例,其中:自念珠闲348株(83.1%),光滑念珠菌35株(8.4%),近平滑念珠菌17株(4%),热带念珠菌8株(2%),清消念珠菌4株(1%),克柔念珠菌5株(1%)。419株中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分别有13株(3%)、66株(16%),双重耐药7株占2%。结论:在疑似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患者分离的念珠菌中,仍以白念珠菌为优势菌株。念珠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显示逐年增高趋势,不同念珠菌对常川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部分菌种存在交叉耐药,非白念珠菌交叉耐药明显高于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