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Poppen入路的显微解剖,为利用该入路切除松果体区各种肿瘤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顶枕开颅Poppen入路的解剖操作,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暴露范围在矢状窦和横窦夹角,小脑幕和大脑镰夹角之内,暴露结构包括枕叶、小脑半球、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小脑上动脉...  相似文献   

2.
眶尖区显微解剖及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眶尖区及其穿行结构显微解剖,为临床该区手术及疾病诊断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在肉眼及放大16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30例(60侧)成人干性颅骨标本和18例(36侧)成人颅底湿标本的眶尖区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对成人眶尖区组织结构火棉胶包埋薄层断面观测.结果视神经管各壁长度分别为(mm):上壁8.92±1.79、下壁6.02±1.27、外侧壁7.79±1.64和内侧壁8.56±1.72.视环厚度为0.62 mm.在眶尖区断层标本上,测量额神经与滑车神经、展神经与鼻睫神经平视神经管颅口部距离分别为(mm):2.46±0.59、1.96±0.72,眶上裂中央区展神经与视神经管在颅口部的最短距离为(mm): 9.32±0.85.结论眶尖区穿行结构复杂,排列紧凑,手术操作须在显微镜下直视进行.眶尖区薄层断面能原位、准确显示眶尖区结构,有助于临床眶尖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三维CT重建在眶上“锁孔”入路设计中的作用和内窥镜经此入路到达Willis环及鞍区、岩斜区的可行性,方法:测定100例成人颅骨标本额骨颧突距同侧和对侧前后床突的距离和角度;对20例脑动脉瘤病人行颅底三维CT重建;用手术显微镜和硬质内窥镜交替使用通过4例成入尸头探讨该手术入路。结果:三维CT重建清晰显示动脉瘤及前后床突及周围结构解剖关系;通过使用不同角度内窥镜和在不同解剖间隙操作可达Willis环双侧及鞍区、岩斜区,结论:锁孔技术是一种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骨性解剖数据结果对选择手术器械长度有参考价值;三维CT重建可为手术入路提供重要解剖参考信息,窥镜辅助手术入路可达Willis不双侧及鞍区、岩斜区、配合特殊手术器械可完成上述区域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随着光纤技术、成像技术以及腔镜技术的发展,脊柱内窥镜也应运而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可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因而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而与此术有关腰椎的解剖学研究国内报道较少。为此,本文对40具成人尸体的腰椎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观测,以期为临床腰椎间盘镜手术提供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症,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2004年12月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例。结果正常生活4例,生活自理4例,需人帮助2例,卧床1例,死亡3例。结论纵裂胼胝体入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术在直视下操作,盲区小,便于保留重要结构,使病人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相关的鼻窦前颅底区域应用解剖学,为鼻内窥镜前颅底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10具(20侧)成人湿尸头标本按照Messerklinger术式开放前后组筛窦,暴露并磨开前颅底,并对涉及的结构进行鼻内窥镜解剖学观察、测量和拍照。选15例临床垂体腺瘤患者头颅CT导航数据导航下进行该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结果鼻小柱基点及基线与各解剖结构的平均距离和夹角分别为:筛前动脉58mm±4.0mm,52.0°±5.5°;筛后动脉65.8mm±3.5mm,41.5°±3.5°筛板中部53.4mm±3.6mm,50.0°±4.5°;蝶筛交界处68.2mm±5.5mm,38.5°±3.5°;视神经管颅口76.4mm±3.3mm,33.5°±5.5;两侧眶内侧壁之间距离22.4mm±4.5mm;两侧视神经管颅口之间的距离17.3mm±2.4mm;额窦口与鞍结节之间的距离40.3mm±3.6mm。结论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可以完全在内窥镜下比较容易到达前颅底区域,能够很好地暴露两侧眶内侧壁之间前达额窦口和后达蝶鞍的前颅底区域,能够充分显露和切除前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部分岩斜区侧方入路基础上,对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至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力求取得良好显露的同时,使手术入路更加简便、安全、实用,降低创伤,减少并发症.方法 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漂白的颅骨干标本10例,模拟手术操作,对入路涉及重要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拍照.结果 在4 cm×3 cm大小骨窗范围内完成所有手术操作,入路涉及重要解剖结构包括Labbe静脉、岩骨内部结构等,可较好的显露脑干腹侧间隙、岩骨背侧及桥小脑角区.结论 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能取得和Kawase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PLPA)入路等侧方入路相似或相近的显露,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鼻腔、蝶窦、蝶鞍的解剖与内窥镜下垂体手术的关系。方法 :在矢状位上测量32具尸头 ,包括用鼻牵开器测量鼻腔宽度和测量前鼻棘至蝶鞍前壁的长度 ,此外 ,通过内窥镜经鼻腔 -蝶窦入路直接观察 4具尸头的解剖结构。结果 :前鼻棘至蝶窦开口之间的距离 4.6~ 7.0 cm,平均 5 .8cm。蝶窦开口至蝶鞍前壁的距离为 1 .0~ 2 .1 cm,平均 1 .4cm。结论 :内窥镜下经鼻 -蝶窦垂体手术这一入路可以很容易地到达蝶鞍 ,对患者损伤很小 ;但操作空间狭小 ,周围毗邻许多重要解剖结构 ,需要对其解剖进行深入研究 ,并在尸头多加训练 ,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眶上锁孔入路及经鼻 -蝶窦入路的内镜局部解剖学并测量有关解剖数据 ,探讨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可行性 ,为颅底外科手术提供相关形态学参考数据。方法 :利用 2 5具成人尸头 ,模拟内镜眶上锁孔入路 ,观察所能达到的解剖部位 ,并测量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 :眶上锁孔入路可以从前方和上方达到鞍区及斜坡上段 ,清晰显露垂体、垂体柄、视交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结构 ;经鼻 -蝶窦入路可从下方显露垂体及鞍隔等鞍区结构。结论 :内镜眶上锁孔与经鼻 -蝶窦联合入路是一种微创外科技术 ,二者联合应用可治疗巨大鞍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眶上裂 (superiororbitalfissure ,SOF)及其毗邻结构显微解剖 ,为临床眶上裂区手术及疾病诊断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 ① 4例胎儿眶上裂血管铸型标本观测 ;② 3例成人眶上裂区组织结构火棉胶包埋薄层断面观测 ;③ 30例 (6 0侧 )成人颅骨眶上裂观测 ;④ 18例 (36侧 )成人颅底眶上裂的分区、穿行结构、眶内静脉与海绵窦 (cavernoussinus ,CS)前间隙交通、眼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视神经管区、筛窦外侧壁、睫状神经节及蝶顶窦观测。结果 ①眶上裂呈三角形裂隙 ,其上壁长度为 (17 6 5± 1 …  相似文献   

11.
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切取背阔肌皮瓣最大程度保留肌肉功能的方法和效果。方法①选用16具32侧成人躯干标本,对胸背神经、血管进行显微解剖观测。②在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保留胸背神经的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和头面部大块软组织缺损共4例。结果①从胸背神经一级分支分叉处向近心端至见到内侧支和外侧支之间有神经纤维交织处长度为(25.12±3.19)mm。胸背动脉起始部外径为(2.32±0.15)mm,总干长为(56.75±4.99)mm。胸背神经起始部干径为(2.14±0.29)mm,总干长为(61.22±8.51)mm。胸背神经与胸背动脉之间的最宽距离是(2.98±0.08)mm。②3例移位皮瓣、1例吻合移植,术后皮瓣完全成活。保留背阔肌的外形良好,肩关节内收、内旋、后伸功能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保留胸背神经的部分背阔肌皮瓣移植,可根据缺损情况随机切取肌肉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背阔肌的功能,是躯体大块组织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鲁广华  赵大聪 《四川医学》2010,31(8):1184-1185
目的探讨FLAIR序列在胼胝体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全部患者采用GE Signa Profile0.2T磁共振扫描仪,头部线圈行轴位常规T1WI、T2WI、FLAIR及矢状FLAIR序列扫描,比较其对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 34例中非出血性胼胝体挫伤26例,出血性挫伤8例。T1WI、T2WI诊断敏感性分别为26.4%、64.7%,FLAIR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为100%。结论 FLAIR技术的应用,能准确、全面地观察病变部位、形态、信号变化,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节的显微解剖学特点,为球后麻醉提供详尽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28例成人眼眶标本大放大16倍显微镜下,对睫状神经节进行逐项解剖观测。结果:睫状神经节位于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呈长方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分别测得睫状神经节与视神经,眼球后极,眶下缘以及眶上裂的平均距离。结论:熟悉此区域的显微解剖,术中可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提出球后麻醉进针的深度宜为32-36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后间隙的解剖基础及其在肝脏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尸肝进行解剖,测量肝后间隙的相关解剖数据.经肝后间隙入路行11例巨大肝癌、8例血管瘤切除.结果:肝后间隙的长度平均为(55.43±9.65)mm,肝后间隙上口(膈面)的宽度平均为(20.04±6.88)mm,肝后间隙下口(脏面)的宽度平均为(18.17...  相似文献   

15.
腰骶部脊神经根硬膜外间隙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腰骶段脊神经在硬膜外间隙内的行程变化、不同部分的解剖学情况 ,为在硬膜外间隙实行SPR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的固定和未固定尸体 2 6具 ,在放大 5倍的情况下观测L1~S2脊神经根的解剖学资料。结果 腰骶部脊神经根在硬膜外间隙长度短 (脊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点到相应神经节近端的距离为 4 .3± 1.3~ 9.9± 1.5cm ,小儿按身高比例缩短 ) ,且显露困难。结论 从理论上提出硬膜外间隙施行SPR手术是可能的 ,但难度较大 ,如果做此手术应从肌痉挛范围较小的部位试做 ,最好从L5或S1支配区肌痉挛试做。  相似文献   

16.
胰管的应用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胰腺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解剖观测 60例胰腺标本。结果 :胰管至少有 6种类型。主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在十二指肠壁外者占 82 .7% ,在壁内者占1 7.3% ,汇合角度绝大部分为锐角 ( 4 5°左右 ) ,主胰管开口内经为 0 .2~ 0 .4cm平均为 0 .3cm。胰、胆管共同通道的长度约 0 .5 cm,其开口多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中、下 1 /3交界处后内侧壁大乳头处。结论 :了解胰管的变异类型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d The expanded endonasal approach (EEA) is used sparingly by surgeons for resection of lesions in the ventrocranial base. Herein, we examined the anatomy of the ventrocranial base by endoscopy and comment on the use of EEA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Twenty artery-injected adult cadaveric heads were studied under surgical conditions using the endoscopic EEA. The extent of the surgical exposure, the endoscopic anatomic view and the maneuverability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about the suprasellar region were studied by the endoscopic EEA. Results The EEA by endoscope can reach the suprasellar region. In this approach, the optocarotid recess, supra and infra-optic chiasm interspace, the ophthalmic artery and others were important anatomical landmark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prasellar region. Conclusions The endoscopic EEA can be used to remove many types of lesions in the ventrocranial base. The microanatomy observed using the endoscope provides important anatomical information on the suprasellar region for neurosurgeons.  相似文献   

18.
经鼻泪囊手术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和经鼻泪囊手术对泪囊和鼻泪管的影响。方法:利用游标卡尺、圆规、量角器等,对23具(46侧)成人尸头的泪囊窝和鼻泪管各壁的构成、厚度、倾斜角度进行测量。结果:泪囊窝中部的骨性构成中上颌骨额突所占比例略大于泪骨,泪囊窝后壁与冠状面呈大约20°角;鼻泪管上部横截面多为圆形,部分近似扇形,可分为前壁、内侧壁和后外侧壁。测得骨性鼻泪管各壁的走行与鼻底成角不同,鼻泪管前壁骨质较厚,内侧壁和后外侧壁骨质较薄。结论:鼻内窥镜泪囊手术时应尽量扩大骨窗,特别是纵轴方向;鼻泪管后骨壁较薄,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口扩大时不宜过于向前以免损伤鼻泪管。  相似文献   

19.
国人乙状窦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耳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察乙状窦沟 (GSS)的形态、位置及GSS上曲在颅骨表面的标志点 ,测量GSS的宽度、深度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距离。结果 GSS呈“乙”字型 ,83 33%的顶乳突缝前角投影在GSS上曲处。GSS的宽度左侧平均为 (10 92± 1 80 )mm ,右侧平均为 (12 0 0± 1 6 5 )mm ;深度左侧平均为 (4 15± 1 4 0 )mm ,右侧平均为 (5 2 7± 2 2 7)mm。GSS宽度及深度均有显著的侧别差异。GSS前外侧缘到前庭导水管外口、内耳门下后缘、后半规管、外耳道后壁的距离分别为 (7 85±2 4 7)mm、(2 1 6 9± 4 97)mm、(8 5 4± 2 74 )mm、(12 4 2± 2 4 6 )mm。结论 GSS为颞骨岩部后面的一个重要的骨性结构 ,顶乳突缝前角处可 (作为GSS上曲定位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