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义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复位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t = 26.464, P < 0.001), 手术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t =2.775、2.227、9.230, P =0.007、P =0.030、P <0.001); 术后 2 周, 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5 例, 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无明显差异 (Z =-0.696,P=0.487); 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为优者13例、良者12 例、可者3例、差者2例,与对照组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为优者10例、良者11例、可者5例、差者4例无明显差异(Z =-1.140,P =0.254);术后 12 周,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中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t =2.172?2.499?2.528?3.161?4.918,P =0.034、0.015、0.014、0.014、0.002、0.001)。结论 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 能够达到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同的解剖复位效果, 且创伤更小, 可明显促进踝关节骨折愈合, 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共42例(其中91.22A1型17例,91.22A2型15例,91.22B1型1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空心螺钉组(22例)和切开复位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一般情况、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空心螺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切开复位组(P0.01);Constant-Murley评分总分及日常生活、疼痛、活动度和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χ2=4.2667,P=0.03890.05)。两组术后畸形愈合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5818,P=0.44560.05)。结论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创伤较少,患者术后恢复快,肩关节功能较佳,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与关节面台阶高度以及骨折再移位情况。结果 术后6 个月,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17 例、良者29 例、差者3 例,与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14例、良者 27 例、差者 8 例无明显差异 (Z = -1.198,P =0.231); 研究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桡骨高度明显矮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t =21.667、8.025、9.399、38.106,P均<0.001); 研究组患者中有 1 例患者出现骨折再移位,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骨折再移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χ2 =1.010,P=0.315)? 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在腕关节解剖结构复位中的效果虽不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但能够获得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同等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未增加患者骨折再移位风险,且操作更简单,患者更易接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髓内钉联合空心螺钉与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就诊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9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24~53岁,平均40.2岁;摔伤44例,扭伤35例,其他19例。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联合组(n=53)和传统组(n=45),联合组给予髓内钉联合空心螺钉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者踝关节,采用Merchant-Dietz评价系统分析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125.5±26.7)min,明显长于传统组(99.8±20.1)min(P<0.05);联合组和传统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3个月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踝关节跖屈活动度(15.2±1.6)°和(33.4±2.5)°、(17.2±1.8)°和(36.1±2.7)°,明显高于传统组(12.1±1.5)°和(27.2±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EIN)对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拟定的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91例腓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对照组(43例,钢板螺钉内固定)与观察组(48例,EIN)。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及AOFAS评分。结果观察组腓骨干骨折愈合率、术后半年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干骨折患者应用EIN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提高AOFAS评分。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 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40 例) 和对照组 (40 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肘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 6 个月, 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 30 例、良者 8 例、可者 2 例,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 14 例、良者 17 例、可者 7 例、差者 2 例 (Z = -3.664, P<0.001); 术后 6 个月, 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屈曲、伸展及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 t = 3.643、2.868、3.366、3.588, P = 0.001?0.005、0.001、0.001); 术后随访 1 年, 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0.0% (χ2 = 4.211, P= 0.040)。结论 与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相比, 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能够明显提高 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改善肘关节活动度,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RIF)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对照组35例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实验组30例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肢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皮微创钢板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与ORIF技术均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固定方式,MIPPO技术在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经踝后内侧入路结合无头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骨科共收治5例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7~62岁,平均46.2岁。单纯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1例,合并距下关节脱位者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行X线摄片及三维CT检查以明确受伤情况,待软组织条件允许后,于伤后1周左右(第4~10天)行经踝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患者定期复查X线片,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2.3个月(8~14个月)。5例均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84分(57~94分)。1例于术后1年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结论经踝后内侧入路结合无头加压空心钉治疗距骨后突内侧结节骨折安全可靠,术中可清晰暴露,复位固定良好,避免了内踝截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沈阳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后踝大块骨折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空心钉组和微型钢板组,每组各41例患者。空心钉组行空心钉固定术,微型钢板组行微型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以及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卡氏评分(KPS)及踝关节活动度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空心钉组改善率为70.7%(29/41),低于微型钢板组的90.2%(37/4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KPS评分、背伸及跖屈测量水平均升高,内翻、外翻测量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型钢板组AOFAS评分、KPS评分、背伸及跖屈测量水平均高于空心钉组,内翻、外翻测量水平均低于空心钉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上均高于微型钢板组(P<0.05)。空心钉组与微型钢板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0%(9/41)和4.9%(2/4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空心钉内固定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疗效更显著,可加快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对患者损伤小、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踝大块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后踝大块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后踝固定效果、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后踝固定优良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后踝固定优良率66.67%,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13±10.75)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8.10±1.42)周,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8.45±10.03) min、骨折愈合时间(9.74±1.61)周,两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为(98.13±8.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AOFAS评分(80.45±8.03)分,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后踝大块骨折患者的后踝固定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增强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颌骨坚强内固定技术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别介绍了几种颌骨坚强内固定技术及其固定颌骨骨折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几种接骨板的基本特点及大致的适用范围 ,并强调了规范的操作技巧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尽管加压内固定技术已臻于成熟 ,小型、微型接骨板作为主流、正趋于流行 ,可吸收接骨板是发展方向 ,但也不可忽视传统方法、颌间固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肋骨骨折诊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的常见疾病,但对肋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胸部x线及CT扫描是肋骨骨折诊断的基本手段。肋骨骨折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或内固定手术治疗。本文针对内固定手术的指征、方法、器械进行综述。针对患者合体化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周颖 《西南军医》2012,14(3):417-419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颌骨骨折患者,按上、下颌骨折和具体的骨折部位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颌间固定技术治疗即颌间固定组,另一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分别记录上、下颌骨折患者治疗所需的固定周数、有无口臭和咬合错乱。并对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治疗的接骨材料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接骨材料医生和患者的评价。结果上、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固定治疗和坚固内固定治疗均可治愈,但坚固内固定技术所需固定的平均周数,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口臭的例数,咬合错乱的例数均低于颌间固定。结论坚固内固定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可以更高效,人性化的治疗颌骨骨折,但医生应注意适应症和接骨板材料的选择,及在术中正确安放的接骨板位置。坚固内固定可作为颌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杂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供合理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例枢椎骨折患者,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34岁.根据枢椎骨折的类型及其相邻寰枢关节、C2/3椎间的稳定情况,分别采用以下手术方式:(1)前路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2)齿状突螺钉固定;(3)后路C1~2椎弓根、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或联合前后路手术,稳定上颈椎.结果 21例全部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佩戴颈围3个月,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5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枢椎骨折,在确定骨折的类型及准确判断相邻寰枢关节、C2/3稳定性受破坏程度的基础上,通过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皮骶骨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前环钢板内固定和后环骶骨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Tornetta复位情况评价表评估复位情况,应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 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3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闭合复位骶骨钉内固定骨盆骨折后环不稳术后疗效满意。结论掌握C臂引导下骶骨置钉技巧,应用骶骨钉固定骨盆骨折后环不稳,手术效果良好,手术操作简单,适于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骨盆外固定和内固定术分期分阶段治疗陈旧性CⅠ、Ⅱ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7月共收治6例陈旧性CⅠ、Ⅱ型骨盆骨折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4-62岁,平均55岁。道路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受伤时间3周-2个月,均合并有不同程度其他组织脏器损伤。X线及CT检查示耻骨联合分离,其中2例分离间距&gt;2.5cm,骶骨骨折未有骶髂关节分离脱位CⅠ型4例;骶骨骨折伴骶髂关节分离脱位CⅡ型2例。一期先采用外固定支架逐渐加压复位前环,纠正旋转不稳定,同时配合骨牵引纠正垂直不稳定,二期再行前后环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患者主观感觉均较术前好转,骨折骨性愈合。术后对复位情况按Matta评分:优4例,良1例,中1例;对功能恢复情况按Majeed评分:优4例,良1例,中1例。结论联合应用骨盆外固定分阶段加压复位前环以及纠正垂直移位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以及髂腰间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CⅠ、Ⅱ型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复杂枢椎骨折合并相邻节段不稳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供合理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1例枢椎骨折患者,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34岁.根据枢椎骨折的类型及其相邻寰枢关节、C2/3椎间的稳定情况,分别采用以下手术方式:(1)前路C2/3椎间盘切除及植骨、颈前路钢板固定;(2)齿状突螺钉固定;(3)后路C1~2椎弓根、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或联合前后路手术,稳定上颈椎.结果 21例全部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佩戴颈围3个月,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伸屈侧位片显示颈椎稳定,无内固定松动、脱出及断裂,无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5例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枢椎骨折,在确定骨折的类型及准确判断相邻寰枢关节、C2/3稳定性受破坏程度的基础上,通过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枪伤致四肢长骨干严重粉碎性骨折一期修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8例枪伤致四肢长骨干严重粉碎性骨折,采用早期彻底清创,一期整复骨折,并采用自行设计的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固定。对合并的神经、血管损伤均予以一期修复。结果所有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随访时间5~18个月,14例获良好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8周,有4例出现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无骨髓炎发生。结论对枪伤致四肢长骨干严重粉碎性骨折,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一期整复骨折并内固定是可行的。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对该类骨折的固定具有独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6月-2008年9月对46例移位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15例,横行伴后壁骨折11例,"T"形骨折8例,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前柱伴后壁骨折4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后联合入路进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46例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8年(平均3.9年).按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23例,良14例,一般7例,差2例,优良率为80.4%.术后发生脂肪液化2例(4%),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2例(4%),股骨头坏死3例(7%),异位骨化3例(7%),创伤性关节炎4例(9%),无手术死亡或骨不愈合发生.结论 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入路,以及术中良好的复位和内固定是提高移位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髋臼后壁骨折88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髋臼后壁骨折手术内固定的临床结果与X线平片分级、年龄以及髋关节脱位复位时间的关系。方法 对88例手术内固定患者进行为期2.0~7.4年的随访,采用Matta改良分级系统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骨折复位达解剖复位者81例,7例不完全复位。临床结果:优51例,良18例,一般8例,差11例。X线平片:优59例,良12例,一般13例,差4例。结论 临床结果不佳的危险因素包括髋脱位延迟复位(≥12h),损伤时年龄≥50岁,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等。X线平片分级与临床结果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髋关节脱位复位越早越好。老年人和伴有广泛粉碎性骨折者出现较差结果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