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芦荟膏对拔牙创早期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60只Wister大鼠建立拔牙创动物模型.选每只右侧上颌磨牙拔牙创为实验组,将300 s/L的芦荟膏放入拔牙创内;左侧同名牙的拔牙创为对照组,拔牙后按常规处理创面.通过肉眼观察软组织的愈合情况、测量创口面积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创口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拔牙创愈合比对照组平均提前15~20 d.结论:芦荟膏具有明显的促进拔牙创组织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治疗拔牙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施必止局部应用 ,明胶海绵拔牙创填塞及拔牙创缝合等不同方法治疗拔牙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拔牙术后出血病例 188例。分别采用施必止局部应用、拔牙创缝合、明胶海绵填塞拔牙创等方法处理。并对三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施必止局部应用组与拔牙创缝合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施必止局部应用组、拔牙创缝合组与明胶海绵填塞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施必止局部应用与拔牙创缝合是治疗拔牙术后出血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腔组织补片和富血小板血浆(PRP)处理阻生齿拔牙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拔除下牙阻生齿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完成拔除术后,甲组:口腔组织补片置入拔牙创;乙组:PRP置入拔牙创;丙组:口腔组织补片+PRP置入拔牙创;丁组:空白对照组。术后观察四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3个月观察x线结果,以Digra分析比较牙槽窝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补片+PRP组对于预防术后出血、干槽症的发生以及促进牙槽骨的生长有意义(P〈0.05)。结论:口腔组织补片和PRP联合应用对于阻生齿拔除后预防术后出血以及干槽症有一定疗效,同时对牙槽骨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复济(bFGF)对拔牙创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对59例患者拔牙后创口愈合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拔牙后1,3,6,8周摄X线牙片观察牙槽骨骨密度改变情况。结果:局部应用bFGF的实验组拔牙创上皮愈合较对照组早,X线牙片观察拔牙窝内新骨生长量较对照组多,速度较快,拔牙后8周骨密度即趋于正常。结论:拔牙后局部应用贝复济(bFGF)具有良好的促进拔牙创骨愈合的作用,使用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孟氏溶液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建  吴新  夏金星 《口腔医学》2005,25(6):376-377
目的观察孟氏溶液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随机选择需拔除下颌两侧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20例,分次拔除,一侧为观察组,拔牙创内放入浸有孟氏溶液明胶海绵,一侧为对照组,拔牙创常规处理后咬消毒棉卷。结果观察组120例拔牙创未见干槽症发生,对照组120例拔牙创有13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10.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孟氏溶液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笔者用血余炭处理拔牙创264例,经临床观察疗效尚属满意。方法和疗效观察:1.血余炭系人发洗净后,经烘焙干燥煅制而成,研末装入青霉素小瓶内,高压消毒后备用。2.拔牙并刮除腔内的牙石,碎牙碎骨以及根端和瘘管的肉芽组织后,去除口腔内的血液,用棉纤醮适量血余炭粉撒入拔牙创内,出血旺盛者可反复撒2~3次,成功的标志是:拔牙创内即刻有凝血块形成,并无血液继续从创腔内渗出。  相似文献   

7.
樟灭海绵在拔牙创处理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志平  董显进 《口腔医学》1997,17(2):99-100
樟灭海绵在拔牙创处理中的应用观察浙江省玉环县人民医院曾志平董显进拔牙术后使用药物预防术后反应和并发症已成常规,本文通过自行配制的樟灭海绵在拔牙创局部应用的观察,探讨拔牙术后避免全身用药的可能性: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50例门诊拔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  相似文献   

8.
拔牙后即刻临时固定桥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拔牙后即刻行固定临时修复,观察拔牙创愈合后固定永久修复的时期和修复率,及对固定永久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患者,拔除25颗牙齿。制作固定临时修复体。40分钟后,试戴固定临时修复体,2-3个月后再次牙体预备(龈下边缘)行固定永久修复。结果:固定临时修复对拔牙创具有保护作用,利于拔牙创自洁和愈合;对基牙牙髓无不良刺激;对基牙牙周组织无不利影响义齿美观且功能良好。结论:拔牙后即刻固定临时修复,利于患者的美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贝复济(bFGF)促进拔牙创早期愈合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拔牙创早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8只家犬拔牙创动物模型,拔牙后前5天,在一侧拔牙创局部喷涂贝复济,为实验组,每日三次(每次约含bFGF 300AU),另一侧不作处理为对照组。拔牙后0,5,7,10天测量创口面积,第7天和14天各处死一组动物作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拔牙后早期的创口面积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观察其创口内新骨形成数目比对照组多,成骨速度较对照组快。结论:贝复济(bFGF)具有显著促进拔牙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生长,有利于牙槽新骨形成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拔牙创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0.
拔牙术是口腔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术,术后所产生的拔牙创其愈合过程常常未必顺利,临床上仍有不少待解决的问题。过去,关于拔牙创的研究主要是组织学方面的研究以及简单的临床观察。有关拔牙创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锂盐对大鼠拔牙创愈合过程中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取20只Wistar大鼠,拔除左侧上颌第二磨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从拔牙前7d起至拔牙后第3天每天腹腔注射LiCl,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NaCl。拔牙后3d、7d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定量分析新骨的形成,BrdU标记增殖细胞。采用Image-Pro Plus生物图像分析系统对增殖细胞及新骨量作半定量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牙后3d,拔牙创内间充质细胞增殖,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BrdU阳性细胞数为对照组的1.8倍,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拔牙后7d,拔牙创底部新生骨小梁生成,相对新骨量实验组为27.0%±6.5%,对照组为12.7%±5.1%,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大鼠拔牙创愈合中,前期给予锂盐可促进间充质细胞增殖,使新骨形成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C57BL/6雌性小鼠拔牙创模型,观察第一磨牙拔除后的愈合过程。方法    采用自制器械拔除小鼠上颌第一磨牙,应用体式显微镜、Micro-CT及HE染色等方法观察并记录拔牙后1、3、7、10、14、21、28、35 d共8个时间点拔牙创软组织及骨组织的愈合情况。结果    小鼠拔牙后14 d拔牙窝表面软组织完全愈合;拔牙后7 d拔牙窝底部出现新生骨质,14 d时牙槽窝被新生骨质充填满,21 ~ 28 d时拔牙窝新生骨质继续改建,骨密度显著增加,35 d时新生骨质完成重塑改建。结论    本研究详细阐明了正常小鼠上颌第一磨牙拔牙创愈合过程的阶段特性及时间,为利用小鼠拔牙创构建各种疾病模型的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活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聚乳酸材料(AnHAC/PLA)促进犬拔牙创早期愈合及减少牙槽嵴吸收的效果。方法 将小块状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聚乳酸材料(nHAC/PLA)、AnHAC/PLA、自体牙槽松质骨植入犬拔牙创中,并设空白对照。术后4周、8周、12周通过大体观察测量、HE染色和M asson′s三色法染色来观察比较拔牙创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及牙槽嵴的吸收情况。结果 AnHAC/PLA材料修复拔牙创骨缺损及减少牙槽骨吸收的能力强,与自体牙槽松质骨组类似,nHAC/PLA材料的能力较弱,但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AnHAC/PLA可早期修复拔牙创,减少牙槽嵴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胶原蛋白海绵填人拔牙创后胶原蛋白海绵对牙槽窝早期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建立兔拔牙模型,左侧拔牙创内植入胶原蛋白海绵为实验侧,右侧拔牙创为空白对照侧.拔牙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骨密度检测和组织学检查评价拔牙创牙槽窝愈合情况.应用SPSS12.0软件包对组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富血小板血浆局部应用对抗凝治疗患者拔牙术后出血及拔牙创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抗凝治疗需拔牙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另外随机选择从未经抗凝治疗拔牙患者20例作正常对照。拔牙前均行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率检测。拔牙术后实验组拔牙创置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拔牙创行明胶海绵填塞、可吸收线缝合或填塞加缝合处理,比较三组术后出血情况及拔牙创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轻度出血1例,对照组术后中度出血1例,轻度出血3例,正常对照组术后轻度出血1例,三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病例;10 d后拔牙创软组织愈合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局部应用能有效预防抗凝治疗患者拔牙术后出血,促进拔牙创软组织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6.
梁红  陈宁  栾明亮  沈铭 《口腔医学》2010,30(5):276-279
目的 探讨内源性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对小鼠拔牙创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PTH基因敲除小鼠(PTH-/-)和野生型小鼠(PTH+/+)各18只,拔除小鼠双侧上颌第一磨牙,拔牙后第7、14、21天分3批处死小鼠,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骨总胶原染色、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组织学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TH基因敲除的小鼠拔牙创骨小梁纤细,排列不规则,骨量少,拔牙创愈合延迟,骨面上破骨细胞总长度占骨面长度的百分比降低。结论 内源性PTH缺少可以影响小鼠拔牙创愈合。?  相似文献   

17.
拔牙创愈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认识拔牙创的正常及异常愈合过程,对于减少拔牙创伤、保护血凝块及予防、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EuhIer最早研究拔牙创愈合。以后人们又将拔牙创愈合过程归纳为:①血块形成;②血块机化;③创面长入上皮;④新骨代替结缔组织;⑤成熟骨代替新  相似文献   

18.
干槽症是常见的拔牙后并发症,国内外一些学者已通过各种方法来进行防治。本文目的是通过210例阻生牙拔除后,口服硫酸锌加复方磺胺甲基异(?)唑来观察其预防干槽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者自 1996年开始观察以可溶性止血纱布填塞拔牙创预防干槽症 ,取得满意效果1 .材料及方法 :河北省高阳新兴医用保健敷料厂生产的“可溶性止血纱布”。病例来自本院门诊拔除下颌智齿的患者 2 30例 ,患者不分性别、年龄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15例。实验组在拔除下颌智齿后均以可溶性止血纱布填塞拔牙创 ,而后咬棉卷 ;对照组在拔除下颌智齿后直接咬棉卷。拔牙后医嘱相同 ,要求患者不服任何抗生素 ,所咬棉卷半小时吐出 ,当日不刷牙漱口 ,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2 .诊断标准 :拔牙后 2~ 3天开始发生明显自发性疼痛并向耳颈部或下前牙放射 ,拔牙创…  相似文献   

20.
许竞 《广东牙病防治》2003,11(3):195-196
目的 了解下颌第三磨牙骨性拔牙创的渗血量。方法 收集测算拔除牙后单位时间内的骨性拔牙创渗血量 ,对下颌第一及第三磨牙骨性拔牙创的渗血量做出比较。结果 下颌第三磨牙拔牙创渗血量大于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创渗血量 ,拔牙后下颌第三磨牙牙槽窝与下颌第一磨牙牙槽窝不存在明显的容积差异。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骨创渗血较多 ,间接提示该区血运较为充沛 ,应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