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腔致鼾因素,并探讨其致鼾机理。方法:排除非鼻腔致鼾因素,对1025例鼾症包括OSAS患者进行鼻腔检查,记录鼻腔解剖异常,鼻腔解剖异常合并鼻腔病变和单纯鼻腔病变情况;用鼻腔阻力理论解释其致鼾机理。结果:鼻腔致鼾原因第一位是鼻腔解剖异常,第二是鼻腔解剖异常合并鼻腔病变,第三是单纯鼻腔病变。鼻腔解剖异常致鼾原因依次为鼻中隔软骨偏曲、鼻中隔前脱位、后缘偏曲;鼻腔解剖异常合并鼻腔病变依次是鼻中隔偏曲并中鼻甲息肉样变、鼻中隔嵴突并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并鼻息肉;单纯鼻腔病变依次是肥厚性鼻炎,鼻息肉和鼻翼塌陷。结论:鼻腔解剖异常特别是鼻中隔偏曲,是致鼾的主要原因;鼻腔病变缩小鼻腔横截面积,增加鼻腔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分两次分别进行鼻中隔偏曲整形术和鼻窦开放手术;观察组在鼻内镜辅助下一期进行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的患者实施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急性鼻窦炎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预防、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对同1例患者的两侧鼻窦做配对比较,记录其鼻中隔偏曲两侧鼻窦(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炎的发病情况,并对严重度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结果]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鼻腔、急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及鼻窦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鼻腔,急性鼻窦炎的易感性、严重程度相同;单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并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鼻窦炎;对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需同期评估和处理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代偿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鼻窦炎的发生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以往认为鼻中隔偏曲引流不畅,是引起鼻窦炎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值得商榷。方法通过对73例鼻中隔偏曲并发单侧鼻窦炎者,行鼻窦轴位和冠位CT扫描及鼻窦内窥镜观察。结果鼻中隔偏曲造成的鼻腔宽侧的鼻窦炎发生率高于鼻腔狭侧。结论认为鼻腔狭侧阻塞并不是造成鼻窦炎的原因,鼻中隔高位偏曲(D、F组),中鼻甲受压向中鼻道移位,中鼻道狭窄明显或阻塞,妨碍鼻窦的通气与引流是造成鼻窦炎的主要原因,鼻腔宽大侧的下鼻甲,钩突和中鼻甲代偿性增生肥大,鼻腔以外侧壁为主的结构均代偿性的肥大,肥大的结构阻碍了鼻腔鼻窦分泌物的引流,鼻窦炎很容易发生,同时鼻腔宽大侧鼻腔黏膜纤毛的输送功能的下降也可能是造成鼻窦炎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内窥镜鼻窦手术中是否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和术后鼻腔粘连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85例(31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病变的患者行内窥镜鼻窦手术,其中92例(147侧)行单纯内窥镜鼻窦手术(对照组);另93例(163侧)在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同时行改良鼻中隔高住偏曲矫正和中鼻甲整形术(处理组)。术后对这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以上,处理组鼻腔粘连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处理鼻中隔高住偏曲及中鼻甲整形对于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粘连,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的治愈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及对鼻腔鼻窦解剖的深入了解,人们认识到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之间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观察鼻中隔偏曲与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鼻窦炎病变的关系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前瞻性连续收集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患者71例,男39例,女32例,年龄17~76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和鼻窦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中隔偏曲整形术和鼻窦术分两次进行,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值、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联合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进行手术,患者疗效不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且不增加术后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鼻内镜下鼻中隔和鼻腔鼻窦联合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杜奕  何静  陈彤 《宁夏医学杂志》2022,(7):597-599+576
目的 应用鼻窦MSCT观察鼻中隔偏曲(NSD),分析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鼻窦炎(CRS)及下鼻甲肥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确诊的鼻中隔偏曲患者,根据有无慢性鼻-鼻窦炎分为CRS组(150例)和非CRS组(50例),结合其鼻窦CT影像学表现,分析鼻中隔偏曲角度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相关性。测量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分析鼻中隔偏曲角度与下鼻甲肥大的相关性。结果 CRS组鼻中隔高位偏曲、重度鼻中隔偏曲占比均高于非C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S组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及额窦,窄侧鼻腔与宽侧鼻腔Lund-Mackay CT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S组与非CRS组鼻中隔偏曲角度与下鼻甲内侧黏膜、外侧黏膜及下鼻甲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鼻中隔偏曲角度与CRS组下鼻甲内侧黏膜厚度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鼻中隔高位偏曲和重度偏曲与CRS呈正相关,宽窄侧鼻-鼻窦炎严重程度不同;鼻中隔偏曲角度与宽侧鼻腔下鼻甲内侧黏膜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中隔高位偏曲与前组鼻窦炎的关系.方法:59例鼻中隔高位偏曲与前组鼻窦炎患者作为实验组,42例无鼻中隔偏曲无鼻窦病变为对照组,比较前组鼻窦炎在两侧鼻腔的发生率,CT检查两组鼻腔中鼻甲、钩突和下鼻甲的横断面积在各自鼻腔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宽窄两侧鼻腔鼻窦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T检查中鼻甲、钩...  相似文献   

10.
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通过前鼻镜、鼻内窥镜、鼻窦冠状位CT检查,观察鼻中隔偏曲患者鼻腔、鼻窦情况及慢性鼻窦炎患者鼻中隔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5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高位偏曲38例,其中16例患鼻窦炎,低位偏曲15例,其中4例患鼻窦炎,96例慢性鼻窦炎中,38例鼻中隔偏曲,其中29例为高位偏曲,9例为低位偏曲。结论: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位偏曲与鼻窦炎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杨汉霞 《四川医学》2013,(11):1698-1700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联合手术疗效.方法 39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鼻窦炎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内镜鼻窦开放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鼻中隔矫正居中,无1例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或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联合手术方式有效,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潘安妮 《右江医学》2011,39(1):47-48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中矫正鼻中隔偏曲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来伴有鼻中隔中、重度偏曲的内镜鼻窦手术9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行鼻窦手术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的48例设为矫正组,只行鼻窦手术未处理鼻中隔偏曲的48例设为非矫正组,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病例术后情况。结果矫正组术后1个月发生鼻腔粘连4例,3个月后发生鼻腔粘连0例,非矫正组术后1个月发生鼻腔粘连13例,3个月发生鼻腔粘连7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鼻窦手术中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有利于减少术后鼻腔粘连的发生,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鼻中隔多切口粘膜下矫正的方法,选择性对鼻中隔多部位偏曲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双侧或单侧鼻中隔多部位偏曲的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鼻中隔多切口、在粘膜下局限于切除偏曲结构的方法对鼻中隔偏曲予以矫正,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鼻中隔得到了矫正,鼻腔通气等症状明显改善,没有鼻中隔摆动、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鼻中隔多部位的偏曲,只要偏曲部位之间有足够的间隔距离,采用多切口手术不但可以达到矫正鼻中隔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对鼻中隔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留鼻中隔的正常结构,更好地保护鼻中隔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青少年中的应用.方法 对45例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中尽量保持微创,选择性地切除或矫正鼻中隔偏曲部分,同期对肥大的下鼻甲行根部骨折外移.结果 45例青少年患者术后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飘动,鼻腔通气良好,促进鼻腔鼻窦黏膜的恢复.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对青少年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病例资料:2001年3月~2004年3月,共收治存在高位中隔偏曲、鼻中隔后端偏曲及鼻中隔矫正术后不理想的患者100例,部分合并鼻窦炎、鼻息肉。20例曾在额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但高位和(或)后段的偏曲并未被矫正,术后仍反复出现发作性的鼻窦炎症状,并有15例发生鼻腔粘连,23例为高血压并鼻中隔高位、后段偏曲患者,术前曾反复出现大量鼻出血,每次出血时因偏曲部位过高、太靠后,填塞止血都相当困难。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未能获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按常规行术前检查,排除心肺肝肾等疾患,有条件者术前行鼻腔鼻窦冠状位CT扫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对鼻腔结构异常致鼻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27例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病变的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或术式组合(包括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骨折外移、等离子部分消融、黏膜下切除、部分切除术、鼻窦开放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3~36个月,显效率为75.59%,有效率为24.41%,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处理鼻中隔偏曲、慢性肥厚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等鼻腔结构异常致鼻塞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伴鼻窦炎一期手术的作用。方法 对186例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伴鼻窦炎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一期鼻中隔矫正、鼻息肉切除、钩突切除、鼻窦开放手术。结果 鼻内窥镜下行鼻窦手术186例,其中185例一期手术治愈。结论 在鼻内窥镜下鼻腔及鼻窦手术一期完成,配合服用中药,可节约医疗费用,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横轴位及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观察鼻窦炎患者与对照组(无鼻窦炎人群)的鼻中隔及鼻腔鼻窦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鼻窦炎组的鼻中隔高位偏曲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非高位鼻中隔偏曲发病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高位偏曲与鼻窦炎发病关系密切,且偏曲两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0例鼻中隔偏曲症病人分析认为鼻中隔偏曲症宜在未导致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之前矫治。手术体位可采仰卧位。在行鼻中隔偏曲症粘骨膜下矫正术的同时,治疗鼻腔继发性疾病。对术后并发症,如鼻中隔脓肿,出血及穿孔等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在凡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225-2226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同期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同期处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鼻粘连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鼻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病变患者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治疗的同时配合鼻中隔高位偏曲和中鼻甲整形处理,对降低鼻粘连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