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42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主要经过肾脏排泄。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长期高尿酸血症易诱发痛风 ,还容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本文就高尿酸血症与X综合征、嘌呤代谢与尿酸的消除、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学研究、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逐年增多。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高度相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通过回顾高尿酸血症的高危因素、治疗药物的种类,以及近年来中药领域在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研究成果,认为中药现代化将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方面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一些中草药以及方剂在促进尿酸排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生成尿酸,防治高尿酸血症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中药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受众群体,其治疗高尿酸血症以及因高尿酸引起的多种疾病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4.
陆海波  鲁传华 《安徽医药》2016,20(4):626-630
高尿酸血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黄嘌呤氧化酶(XO)是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重要靶点。随着黄嘌呤氧化酶晶体结构的解析、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高通量筛选等技术的运用,近年涌现了许多具有良好的XO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中药也是我国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一种主要方式,对天然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也是寻找新化合物的重要方法。该文基于高尿酸血症的产生机制,对具有良好XO抑制活性化合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危害严重,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病因,而高尿酸又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降低血尿酸水平是治疗痛风,预防痛风复发的重要措施。目前,抗高尿酸血症药物主要有3类,分别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和尿酸氧化酶类似物。对现有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希望对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所致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不仅是引起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而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针对其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关注热点。本文阐述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并从抑制尿酸合成与促进尿酸排泄两个方面介绍了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示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富含蛋白质和嘌呤的食物摄入量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易诱发痛风,还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同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等疾病相关.如今,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老年人群血尿酸(UA)水平,分析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抽取6180例青年、5632例中年和5338例老年人静脉血,检测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HUA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UA水平和HUA患病率均高于中、青年人(P<0.01),且随体重指数(BMI)增加而升高;老年男性的UA水平和HUA患病率均高于老年女性(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人UA水平与年龄、BMI和TG呈正相关(P<0.05),与FBG和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TG和超重或肥胖是HU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而高FBG和高HDL-C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HUA是老年人的高发病;其危险因素为年龄、高TG和超重或肥胖,保护因素为高FBG和高HDL-C。  相似文献   

9.
孙焕珍  左翔  袁慧 《安徽医药》2017,21(4):587-59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群MS患病率高达25.5%,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MS是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代谢异常于一体的临床症候群,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MS发病机制尚缺乏明确认识,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目前控制MS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HUA)不仅是痛风的主要诱因,且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MS主要组分密切相关,是MS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鉴于此,笔者从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着手,就HUA与MS的关联性作一综述,探索采用血尿酸筛选MS高危人群的可行性,为MS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HUA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HUA病理机制和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该文综述了目前药物研究中常用的HUA实验动物模型,介绍了模型的造模原理、制备方法、物种选择和相关检测技术等,为应用该类模型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活性成分抗肝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药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己成为其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综述近年来中药治疗肝癌方面的相关实验研究文献,中药抗肝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类(真菌多糖;植物多糖等)、黄酮类(黄酮和黄酮醇;黄烷酮醇;异黄酮;查耳酮等)、皂苷类(三萜皂苷;甾体皂苷)、萜类(倍半萜;二萜;三萜;多萜等)和挥发油、生物碱类(异喹啉生物碱;甾体生物碱等).  相似文献   

12.
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诱发痛风的生物化学基础。由于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其在尿酸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等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丙磺舒和苯溴马隆)以及促进尿酸降解药物(拉布立酶和普瑞凯希),但这些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仍存在使用缺陷。综述高尿酸血症及其治疗药物与肾脏疾病的关联性,以期为临床中具有肾脏获益的新型降尿酸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免疫分析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更适用于生产及生活中方便、快速、准确的实际需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食品安全性检测以及环境有害物检测中。近年来免疫分析法在中药活性成分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应用也逐年增多。本文分别阐述了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免疫亲和色谱法、免疫层析法、免疫印迹法、免疫芯片、免疫传感器等免疫分析法在中药有效成分检测分析中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近年来靶向垂钓技术(主要为配体垂钓和靶标垂钓)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面的进展,并做相关总结。方法 以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为依据,对靶向垂钓-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的筛分与鉴定进行了综述。结果 目前常使用靶向垂钓技术筛分不同种类的中药活性成分,该方法具有筛分速度快、设备简单、操作简单及特异性好等优点。结论 对复杂多样的中药混合物进行分析时,利用靶向垂钓-液质联用技术可以较好地筛分目标物并鉴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四妙散方联合非布司他降低尿酸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作用,评估中药方联合非布司他降尿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治疗、年龄18~75岁、CKD 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用降尿酸中药方联合半剂量非布司他(20 mg,qd),对照组单用非布司他(40 mg,qd)降尿酸治疗。分别检测治疗0、3、6个月患者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尿蛋白等指标,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降幅>10%、进行透析、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为观察终点事件。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的eGFR升高[(28.01±13.37)ml/(min·1.73 m2)vs(23.36±10.80)ml/(min·1.73 m2)]、血尿素氮下降[(12.52±4.58)mmol/L vs(14.62±4.99)mmol/L],血尿酸下降[(325.32±43.45)μmol/L vs(543.53±54.75)μmol/L],24 h尿蛋白下降[(1624.32±1153.00)mg/d vs(2156.01±1322.43)mg/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患者到达终点事件;对照组有3例患者到达终点事件,其中1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降尿酸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3%和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结论:降尿酸中药方联合半剂量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尿酸,提高eGFR,明显改善CKD 3~5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表明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 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尿酸 ,1h后取血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尿酸 12 5、2 5 0、5 0 0、10 0 0mg·kg-1,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尿酸 2 5 0mg·kg-1ip ,10min后小鼠血尿酸达高峰 ,高尿酸血症维持 4h以上。结论 小鼠腹腔注射尿酸可以形成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 ,以 2 5 0mg·kg-1剂量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 CiteSpace 6.2.R6 对“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中文及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探讨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为将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作为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中文文献的检索平台,英文文献以 Web of Science(WOS)为检索平台,不限制文献发表时间。应用 CiteSpace 6.2.R6 版软件对文献作者和机构进行合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以此提取可靠信息。结果 通过检索共得到 395 篇中文和 48 篇英文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年均发文量表明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研究并不多。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显示作者之间存在交流合作,但是较为分散,合作不够密切,该领域主要由国内学者进行研究,机构间合作相对独立,主要单位为国内中医药大学及其当地医院,缺乏跨省交流,更没有跨国合作。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直接作用器官为肾脏,中药同高尿酸血症肾病联系比较密切,提示了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更多方向和可能。中文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该项研究多集中于临床层次,缺乏基础性研究。英文关键词聚类展示了与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相关性比较大的两种分子,分别是白细胞介素-1(IL-1)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 pyrin 结构域蛋白3(NLRP3)。分析总结出该研究未来趋势更趋向于先应用生物医药大数据来探寻中药同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相关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这也反映该项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结论 中药已经应用于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治疗中,对疾病起着一定作用,但是缺乏对其深入的基础性研究,因此限制了临床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EEPR)中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活性部位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方法昆明小鼠分别ig给予别嘌醇0.04 g.kg-1(阳性对照),EEPR 0.128,0.256和0.512 g.kg-1,EEPR的石油醚部位0.079和0.158 g.kg-1,乙酸乙酯部位0.051和0.102 g.kg-1,正丁醇部位0.052和0.104 g.kg-1和水部位0.042和0.084 g.kg-1,每天1次,连续12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ig给予等体积含0.3%吐温-80的水溶液。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ip给予次黄嘌呤0.6 g.kg-1。1 h后眼眶静脉丛取血,用磷钨酸比色法测定血清尿酸水平,酶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活性部位进行GC-MS分析,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别嘌醇0.04 g.kg-1,EEPR 0.256和0.512 g.kg-1可明显降低该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P<0.05),分别由模型组的(464±143)μmol.L-1下降到273±80,346±85和(302±72)μmo.l L-1(P<0.05)。EEPR中石油醚部位0.079和0.158 g.kg-1可显著降低该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分别由模型组的(446±139)μmo.lL-1下降到328±100和(314±112)μmol.L-1(P<0.05),其他部位各剂量组对血清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石油醚部位0.158 g.kg-1可明显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由模型对照组的(18±8)U.L-1下降到(11±5)U.L-1(P<0.05)。GC-MS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部位的脂肪酸中,反式十八碳烯酸甲酯占60.77%,十六烷酸甲酯占18.99%,十六碳烯酸甲酯占9.31%。结论 EEPR中石油醚部位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不饱和脂肪酸为石油醚部位脂肪酸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