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琪 《吉林医学》2014,(9):1925-192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出现药物性肝炎的结核病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结核类型、肝功能损害时间及治疗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同患者年龄、性别、结核病类型、初治或复治、HBV感染情况等有关,及时处理后预后良好。结论: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难免发生药物性肝炎,在临床治疗中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结核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治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显得更为迫切。由于抗结核药物应用随之增多,多药联用及用药时间相对较长,使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机会增加,如何解决其治疗矛盾是结核病化疗面临的特殊问题。1990年1月~2004年11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共215例,其中发生药物性肝炎25例,现对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5例中男18例(72%),女7例(28%),男女之比为2.6∶1;年龄16~35岁者4例(16%),35~60岁者8例(32%),≥60岁13例(52%);体重<50 kg者14例,>50 kg者11例。HBV-M(1、3、5项)阳性2例(8%)、HBV-M(1、4、5项)阳性6例(24%),HBV-M…  相似文献   

3.
覃永红 《华夏医学》2005,18(6):954-95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住院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65例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患者有肝损害副作用,轻者不需停用抗结核药而加用保肝药物,重者减量或停用抗结核药物而综合保肝治疗.结论:掌握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种类、剂量、时间、程度、防治措施,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停用或调整抗结核药物,确保抗结核治疗全程进行,达到化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段爱玲 《大家健康》2016,(5):287-288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及其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接受抗结核治疗所致药物性肝炎32例患者护理效果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了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有效护理,使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的预后良好。结论: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科学服药方法、合理的饮食及有力的心理支持,能够明显减少药物性肝炎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全程间歇短程化疗中5种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督导化疗的34例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均发生在抗痨后2个月以内,其中以利福平最多见,其次为异烟肼.结论 在抗痨治疗的前2个月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到药物热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9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南生 《华夏医学》2008,21(2):244-24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对肝功能的损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结核病8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3S(或E)HRZ/6HR730例,用2S(或E)HR/4H3R3126例,确诊肝功能损害患者共99例。结论: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均可以损害肝细胞,治疗前应常规检查肝功能及乙肝二对半,慎重选择抗结核药物和剂量,注意保肝、解毒治疗,尽量减少肝损害而又不影响抗结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3例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过程中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时间分布及类型均不同。结论:多数抗结核药物均可引起不良反应,通常较轻,不必停药,反应特别严重者可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或一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对80例对抗结核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抗结核药物能引起药物性皮疹,而且部分患者同时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过敏。结论抗结核药物易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同时过敏,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总结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的情况 ,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调查 1994~ 2 0 0 3年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病 176例 ,并分析 10年来每年的发病率、变迁及临床情况。 结果 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致本病的发病率是 2 16% ,10年来每年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平均发病时间是68 98d ,1月内发病的占 68 71% ,2个月内的占 80 2 9% ;2 0 8例中无症状者占 43 75 % ,有症状者占 5 6 2 5 % ,治疗前后ALT、AST、TBI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抗核药物治疗结核病时应重视本病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2月进行诊治的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国家推荐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在治疗后不同时间随访,对比两组的肝功能、HBV-DNA阴转率、治愈率、失败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损伤总发生率、AST、ALT、TBIL和TBA分别为19.51%、(98.42±21.53)μ/L、(121.46±26.38)μ/L、(31.62±3.25)μmol/L、(17.42±4.15)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4%、(326.79±143.92)μ/L、(453.27±146.28)μ/L、(61.42±13.79)μmol/L、(35.12±8.4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HBV-DNA阴转率和结核病治愈率分别为21.95%、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4.88%、68.29%(P0.05),失败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76%、2.70%、26.8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1%、10.71%、56.10%、7.31%(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减轻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所引起的肝损伤,具有较高的HBV-DNA阴转率和治愈率,且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较低,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751例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药物性肝损伤与年龄、饮酒史、乙肝病毒携带、治疗方案有关.年龄>60岁占58.8%(47/80).且患者年龄越大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越高,有饮酒史占47.5%(38/80),乙肝病毒携带占45.0%(36/80).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药物治疗方案比较显示,四联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最高(50.0%).结论 抗结核药能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均能迅速恢复正常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肝损害问题。方法 对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院的1 464例肺结核病患者中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损害的1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高发年龄为20~60岁,占70 .3%,消化道症状出现和肝功能改变发生于用药后8周内强化治疗期的占73. 8%,轻者加保肝药治疗可不需停用抗结核药物,重者须停药并着重保肝治疗。157例(91 .3% )恢复正常, 13例(7 .6% )好转, 2例恶化出院, 41例( 23. 8% )需减量或停药,对化疗效果产生影响。结论 应用抗结核药物易发生肝损害,体重<50kg的老年男性、既往已有肝损害或嗜肝病毒感染、饮酒、合并肺外疾病、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药联用等为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吉林省复治肺结核患者对一线药物耐药情况,为吉林省结核病防控策略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来自吉林省复治肺结核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及乙胺丁醇(EMB)四种一线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 154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四种一线药物总体耐药率为53.2%,对INH、EMB、RFP、SM的任何形式耐药率分别为30.5%、14.9%、32.5%、33.8%,耐多药率21.4%,多耐药率为9.1%。结论 吉林省复治肺结核病患者对一线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加强结核的防控工作,动态监测耐药水平,为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干预作用的效果。方法:在线检 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 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干预作 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1.0软件对入选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5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967例(其中试 验组564例,对照组403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ALT,AST, TBIL值及HBV−DNA载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合并的标准化均数差(95% CI)值分别为−2.58(−3.55,−1.60),−2.43(−3.33, −1.54),−1.56(−2.18,−0.94)及−6.91(−8.90,−4.92),而反映肝功能损伤情况的OR值的合并效应量为0.11(95% CI: 0.06,0.19),且各合并效应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 引起的肝损害的干预作用效果良好,且可降低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07-109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抗结核药物使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情况。结果 不同性别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情况男性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8.82%(3/34),女性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11.54%(3/26)。男女性别间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情况中,60岁以下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5.56%(2/36),60岁或以上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16.67%(4/24)。不同年龄段间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下年龄患者ALT、AST、T-BIL、γ-GT、ALB等指标优于60岁或以上年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较高,老年人高发,密切定期检测早期诊断和治疗药物性肝损害,防止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初治和复治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的耐多药(MDR)情况,了解抗结核药耐药现状和形势。方法:选取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阳性患者395例,按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菌种鉴别试验。采用WHO推荐比例法对阳性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计算每种一线药的耐药率及4种一线药的MDR情况。计算初、复治患者的MDR率。结果: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顺位依次为链霉素(93/395,23.5%),异烟肼(88/395,22.3%),利福平(58/395,14.7%),乙胺丁醇(23/395,5.8%)。初治和复治组患者耐药均以耐链霉素和异烟肼为主,且耐药顺位一致,复治组患者利福平耐药率(17.4%)高于初治组(6.9%)(χ2=6.714,P=0.010)。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者33例,总MDR率为8.4%,复治患者MDR率(10.2%)高于初治患者MDR率(2.9%)(χ2=5.263,P=0.022)。初、复治组患者MDR形式均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为主,分别为2例(2.0%)和13例(4.4%)。结论:结核分枝菌痰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频度顺位依次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复治组患者利福平耐药率、MDR率均高于初治组。初、复治组耐多药形式均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肺结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 年6 月-2016 年6 月 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76 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该院收 治的576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肝组织病理结果及肝组织学 Ishak 积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白细胞分化抗 原CD57+T 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患者白蛋白、胆碱酯酶、CD20+T 淋巴细胞、CD8+T 淋巴细胞及CD4+T 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比较有差异(P <0.05); 两组患者的纤维化分期比较无差异(P >0.05)。观察组碎片状坏死、汇管区炎性改变Ishak 积分及总分均高于 对照组(P <0.05)。结论 肺结核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造成损伤,临床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肝功能 各项指标,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二次住院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措施,以规避多次住院情况的发生。方法:选择鹤壁市传染病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二次住院肺结核患者54例,对其住院原因进行分类分析。结果:54例二次住院的患者中,以中年及老年患者为主要人群,占85.1%。因药物性肝损害二次住院者33例,占61.1%,比例最高。结论:抗结核治疗中因药物性肝损害再次住院者较为常见,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中年及老年人再次住院比例较高,应加强对此年龄段人群的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20.
梁彦玲  张全会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78-1379,1390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抗病毒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HBVDNA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GGT、ALP、TB的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2.2%,对照组为4.44%,在治疗过程中抗病毒组无因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者,而对照组有8例(17.8%)因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结论 肺结核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化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有重要意义.对改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