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8例(168双眼)非干眼症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84双眼)。对照组患者接受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组接受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比较术前、术后第1周、术后第4周及术后第12周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结果  术后第1周,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第4周与第12周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较透明角膜切口术后短期干眼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术式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62例62眼行白内障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32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30例(30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ner I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干眼症状明显,术眼角膜荧光素染色明显增加、SIT程度下降、BUT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SIT及BUT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 相对于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短期干眼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白内障超声乳化三联术)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对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7岁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两组,A组46例(51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三联术;B组45例(47只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三联术.分析两种不同术式白内障超声乳化三联术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无显著性差异,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存在差别.术后并发症有角膜内皮水肿、前房轻度至中度前葡萄膜反应等.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三联术与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比较,前者不但术后视力恢复迅速,能良好的控制眼压,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显著,并发症少,而且在青光眼并存白内障情况下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及比较巩膜隧道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76例(78只眼)白内障,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切121的方法,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ld、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49只眼(62.82%)、58只眼(74.36%)、62只眼(79.49%)、67只眼(85.90%),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平均角膜曲率分别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巩膜隧道切口,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均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和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对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后角膜散光变化的影响。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69例(83只眼),根据切口位置分为两组:1组为透明角膜切口39眼;2组为巩膜隧道切口44眼,分别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于术前、术后1周、1、3月行Orbscan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散光。结果:术后1周、1月手术源性散光1组均大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1组散光>2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手术源性散光,比上方巩膜隧道切口大,但术后3月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表面麻醉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17例(21只眼)虹膜后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等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前房反应轻.结论 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透明角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硬质人工晶体植入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表麻及Tenon’scapsule麻醉,透明角膜缘隧道切口,对26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泡等情况。结果随访3~6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滤泡形态无改变。结论经透明角膜缘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17例(332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巩膜隧道切口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组、巩膜隧道切口联合球面人工晶体组、透明角膜切口联合非球面人工晶体组及透明角膜切口联合球面人工晶体组.对比观察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角膜Q值以及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角膜Q值较术前略小(P=0.013).采用巩膜隧道切口与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Q值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o.462);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较植入球面人工晶体可显著降低角膜Q值,差异有显著性(P <0.001).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患者的角膜Q值减小;这和手术切口的位置无关,而和植入晶体的类型有一定关系;非球面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优于球面IOL植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和其角膜Q值改变更接近于正常眼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角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9例161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在角膜上方角膜后0.5mm做长约4mm角巩膜隧道切口的方法,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同时植入丙烯酸酯类三片式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62.6%、76.6%、92.5%和88.8%。结论角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兼有巩膜隧道小切口和透明角膜小切口手术的优点。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洪艳  蒋晶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84-2485
目的: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对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方法:对33例(33只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6只眼达0.8,10只眼达0.6,4只眼达0.5,6只眼达0.3,4只眼达0.25,3只眼0.15以下。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高眼压6例,后囊膜破裂4例,虹膜炎1例。结论:在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疗效好,降低成本,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乳晕小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术后美容效果的分析,寻找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8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患者乳晕小切口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术后局部外形、切口瘢痕及乳头乳晕等情况进行术后效果的综合评价。18例采用传统手术组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18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乳晕无内陷,乳头感觉无异常可正常勃起,乳头及乳晕均显示正常,术后所有患者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未出现感染、皮下气肿、血肿、乳头乳晕坏死等术后并发症,手术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相比较于传统手术组,环乳晕手术组在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瘢痕宽度以及乳房外观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经乳晕小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手术疗效较好,术后胸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率高,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Saber切口与锁骨上切口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8例锁骨骨折患者,分为锁骨上切口者56例,Saber切口者8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ber切口组优于锁骨上切口组。结论锁骨骨折患者术中使用Saber切口优于使用锁骨上切口。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评价Pfannestiel横切口在剖宫产术中的价值.方法:将202例Pfannestiel横切口剖宫产与168例纵切口剖宫产分为横切口组和纵切口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横切口组手术时间与纵切口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横切口组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显著减轻(P<0.05).术后切口甲级愈合100%,明显优于纵切口组(P<0.05).结论:Pfannestiel横切口行剖宫产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保证与传统胸部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前提下,探索保留胸部肌肉的胸部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连续336例肺肿瘤随机分为胸部小切口组(184例)和传统切口组(152例).胸部小切口长度平均12.7cm,比较两组单肺叶切除手术病人的术中术后资料,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等。结果 胸部小切口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1),小切口组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 胸部小切口对胸部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等优点。该切口能满足肺叶切除手术的需要,可作为肺肿瘤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保证与传统胸部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前提下,探索保留胸部肌肉的胸部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连续336例肺肿瘤随机分为胸部小切口组(184例)和传统切口组(152例),胸部小切口长度平均12.7cm,比较两组单肺叶切除手术病人的术中术后资料,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等。结果 胸部小切口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1),小切口组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 胸部小切口对胸部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等优点。该切口能满足肺叶切除手术的需要,可作为肺肿瘤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及同轴微切口2.2 mm与2.8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白内障病人112例(112眼),随机分成小切口组(38例38眼)、2.2 mm组(37例37眼)和2.8 mm组(37例37眼).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人术后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1);术后1周、1个月,3组病人视力提高幅度为小切口组>2.2 mm组或>2.8 mm组(P<0.01).3组病人术后角膜散光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术后1周、1个月时3组病人角膜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裸眼视力好、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在胸心外科手术中,运用腋下小切口52例,切口为7~13 cm;运用胸壁侧切口32例,切口为6~12 cm。结果 84例胸心外科行胸部小切口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76±24)min,手术全程未再次输血,术后胸引时间为(4.1±1.3)d,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 h后即可轻微活动手术上肢,伤口有轻微痛感。52例患者行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术野暴露良好,平均11 cm×15 cm。患者术中出血均少于80 mL,其中37例患者出血量在30 mL以内,开胸时间为8~15 min,关胸时间为14~16 min,开、关胸手术时间均在16 min以内。32例患者胸壁侧切口手术,联合腹腔镜进行辅助手术,有11例患者关胸前充分鼓肺,肺膨胀效果好,未留置胸腔引流。结论胸部小切口手术术野暴露效果好,切口小,便于操作,对神经、血管、肌肉损伤小,瘢痕小,切口隐蔽,美观效果好,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les术腹部、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行Miles术切除的距肛缘6cm以下的直肠癌和肛管癌共53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切口Ⅰ期缝合感染3例,会阴部切口Ⅰ期缝合感染5例,两切口均感染2例,经换药治疗痊愈。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术后合理的切口保护,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思想上和经济上的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梁艳楠  刘颖  贾慧贤 《黑龙江医学》2008,32(12):933-933
目的探讨分娩后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2000-2006年间,收治的20例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例,均有剖宫产手术史,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所有病例均有典型周期性局部疼痛、肿块,术前能够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吻合。手术切除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复发。结论局限性子宫内膜细胞移植,是腹壁及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典型症状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伴肿块,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彻底手术是惟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病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尽量减少或避免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壁纵切口及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为A组,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58例为B组,对两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壁及盆腹腔重度粘连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腹腔轻、中度粘连及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粘连较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首次手术选择腹壁纵切口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