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19例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当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肌梗塞史、吸烟并伴有冠脉血栓(冠脉内充盈缺损、偏心Ⅱ型狭窄或多发不规则狭窄)、严重心肌缺血、微小心肌损害、新近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结论发病早期评价其发生心脏事件的危害性,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19例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当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肌梗塞史、吸烟并伴有冠脉血栓(冠脉内充盈缺损、偏心Ⅱ型狭窄或多发不规则狭窄)、严重心肌缺血、微小心肌损害、新近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结论发病早期评价其发生心脏事件的危害性,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30天后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及出血事件。结果替罗非班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少于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替罗非班可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改善心功能,不增加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4.
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3月 ,笔者对我院心血管科、急症科就诊和收住院的 17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浓度进行了检测 ,发现与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71例患者 ,男 99例 ,女 72例 ,年龄 39~ 6 8岁 ,平均 (5 7± 12 .3)岁。均在近 4周心绞痛发作加剧或休息时心绞痛发作 ,除外心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剔除合并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肝硬化、恶性肿瘤患者。同时分别调查统计患者的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者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QT离散度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 (QTd)变化与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不稳定性心绞痛 1 0 6例 ,根据Braunwald分级按危险度分为Ⅰ、Ⅱ、Ⅲ级。分别比较其QTd的变化。观察不同QTd患者住院期间心脏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分析了QTd值增大对UAP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BraunwaldⅠ级、Ⅱ级、Ⅲ级的QTd分别为 3 8 3± 6 6ms、5 0 2± 7 4ms、73 3± 1 2 4ms两两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 2 2 2 % ( 1 /45 ) ,2 2 85 % ( 8/3 5 )和 46 1 5 % ( 1 1 /2 6)。BraunwaldⅡ级和Ⅲ级与Ⅰ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度增大时 ,QTd随着增大 ,并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分析,并与37例正常人比较,结果:UAP组SDNN,HRVI较正常组显著缩小(分别为73.54±17.62ms,22.17±6.27,对126.78±21.62ms,40.27±8.40,(P〈0.01)。认为:UAP患者心脏迷走神经功能减退及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HRV变小。HRV分析对UAP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肌钙蛋白I在评估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升高在评估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9月期间于我科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59例。患者入院后给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入院即刻、发病后4、12、24hcTnI检测,所有患者均采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要求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结果cTnI升高组比正常组近期发生非致死性心脏缺血事件的危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可作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近期危险性评估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思团 《实用新医学》2006,7(8):728-72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东。方法根据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性别、年龄、发作诱因、时间、梗死部位、合并症,以及早期治疗进行分组研究。结果PIA发生率30.7%,PIA与梗死前心绞痛、ECG有无异常Q波、溶栓、梗死部位、心功能有关。结论应分析PAI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变化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与其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赵卿祯 《当代医学》2010,16(33):86-8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与心绞痛(PIA)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时间、梗死部位、梗死前心绞痛、溶栓、心功能、心率失常以及合并症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该组患者中PIA的发生率为29.4%(15/51),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的发生与PIA的发生率无关,P〉0.05;而溶栓、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心功能、ECG有无异常Q波与PIA的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周会军 《中外医疗》2011,30(14):31+33-31,3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与心绞痛(PIA)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比较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时间、梗死部位、梗死前心绞痛、溶栓、心功能、心率失常以及合并症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该组患者中PIA的发生率为29.4%(15/51),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率失常的发生与PIA的发生率无关,P〉0.05;而溶栓、梗死前心绞痛、高血压、心功能、ECG有无异常Q波与PIA的发生率有关,P〈0.05。结论充分了解和正确分析AMI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加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 随访CTO患者272例,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A组共167例(非事件组)和B组共105例(事件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程度及治疗情况并随访,用统计学方法 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两组间,LDL-C、EF、Gensini评分、病变支数、闭塞支数及成功PC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条件Logist回归分析得出Gensini评分与发生心血管事件呈独立相关性(P=0.01).结论 Gensini评分对CTO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各危险层的疗效。方法采用Braunwald对UAP的危险度分级法,对84例UAP患者分为:I级19例,II级35例,III级30例。对各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疗程6个月,对照组不给予氯吡格雷。所有患者均予以阿司匹林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洛克片剂治疗。观察6个月的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塞,顽固性心绞痛)。结果对I级患者,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级患者在顽固性心绞痛事件上差异有显著性(P<0.0001)。III级患者在心肌梗塞、顽固性心绞痛上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01,P<0.001)。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II级、III级患者,均需要予以氯吡格雷强化治疗,以减少患者远期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冠状动脉造影的病变特征,以决定治疗方案。方法对62例UAP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加以分析,包括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病变特征。结果UAP大部分为三支及双支病变,且同一血管有多处病变,狭窄程度严重,有一部分为慢性闭塞病变且有侧支循环形成。结论UAP患者绝大部分为多支病变,且狭窄程度严重,指导早期血运重建,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诊断和治疗中,患者接受越早,预后越好,心早确立UAP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很大的意义。方法:目前用于诊断AMI和UAP的血清学指标在AM和UAP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cTnT,它具有特异性高、心肌中含量高、心肌损伤后释放入血早,在血中维持阳性的时间长等优点,故是早期诊断AMI和UAP的良好指标,另外,cTnT可用于评估UAP患者的预后:cTnT阳性之UAP患者预后较差,且cTnT值越高,预后越差。结果:肌钙蛋白(tropouin,Tn)是与心肌和骨骼肌收缩有关的调节蛋白,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时,心肌肌钙蛋白大量释放入血,可使血液可肌钙蛋白的水平明显升高,具有高度的心肌特异性。结论:因此经可作为心肌损伤的一种特异指标,特别是近年来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中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心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 ,由于其可发展为AMI,已列入冠心病急危症。本研究选择住院的行冠脉造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84例 ,观察不同临床分型病人造影病变类型的发生率 ,评估临床分型、静息心电图、三支血管病变、左主干血管病变、血管完全阻塞对住院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心脏科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的UA病人 84例 ,其中男 60例 ,女 2 4例 ,平均年龄 ( 65± 1 1 )岁 ,平均住院…  相似文献   

17.
王洪有 《当代医学》2009,15(2):62-6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性别、年龄、发作诱因、时间、梗死部位、合并症,以及早期治疗进行分组研究。结果PIA发生率30.7%,PIA与梗死前心绞痛、ECG有无异常Q波、溶栓、梗死部位、心功能有关。结论应分析PIA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综合征,有10%~20%的患者在一年之内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肌钙蛋白T(TnT)是微小心肌坏死的敏感而特异指标。本研究旨在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TnT的变化特点及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志强  马静萍 《实用医技》2007,14(36):5024-5025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病情变化迅速,极易发展为AMI或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故早期对UA预后做出相应的预测,通过积极的干预,将会大大的降低其恶化及病死率。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血清肌钙蛋白T(cT-nI)比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检测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加之目前肌钙蛋白T检测试纸条的应用,已使cTnI快速床边检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