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313例,其中因重型颅脑损伤死亡12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其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血红蛋白(Hb)、体温(<36 ℃或>38.5 ℃)、ISS评分、GCS评分、损伤后时间、胸腹部联合损伤、休克为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因素(P均<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P<0.05指标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ISS评分、GCS评分、损伤后时间、胸腹部联合损伤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b低、ISS及GCS评分低、损伤后时间较长、胸腹部联合损伤是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庞继彦 《海南医学》2014,(21):3222-322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状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扩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E)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是患者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状况较差,与年龄、入院瞳孔直径、受伤至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及CT值等因素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朱勇  孟祥伟  余跃  曹飞 《海南医学》2015,(2):239-241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的不同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收缩压水平、基础疾病、GCS评分、ISS评分、伤后时间、血小板计数水平、血糖水平、伴有胸腹部损伤、并发休克等因素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8.0 k Pa、有基础疾病存在、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以及并发休克等7个变量为影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明确收缩压、基础疾病、GCS评分及ISS评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以及休克等情况对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预后评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我科收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时根据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和预后不良组(1~3分),比较患者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类型、GCS评分、血肿量、有无脑疝、伤后血压、血氧饱和度、ISS评分、有无误吸、有无低体温、有无酸中毒、有无凝血改变、血糖、白蛋白、手术距受伤时间、住院日、住ICU日、通气带管日、气管切开否、白细胞、鼻胃管否、是否使用肠外营养、有无肺炎等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ISS分值、血糖偏高,体温、GCS分值较低,脑干伤、脑疝、误吸、血肿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可独立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的预后;综合应用年龄、GCS、血肿量、有无脑疝、ISS、入院是否误吸、低体温、血糖等因素,可有效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提高其救治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收治的2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存活患者和死亡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发生休克人数、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距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和血糖升高人数等项目.结果 患者存活215例(77.9%),其中恢复良好132例,中残46例,重残29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61例(22.1%).死亡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低于存活组患者,休克人数多于存活组,受伤至入院时间和受伤距手术时间较存活组多,白细胞计数和血糖升高人数比存活组多(P<0.001).结论 基层医院应充分发挥急救中心的作用,规范和优化颅脑损伤的救治模式,不断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最大限度地保障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与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印岁以上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68例中57.7%伤前伴有慢性疾病,27.4%同时合并其它脏器损伤,38.7%伤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恢复良好60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84例。k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CS评分、年龄、不同入院时间、血肿类型、合并伤及原发病、伤后并发症均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伤预后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生理、组织结构等不同,合并伤、并发症发生率高,救治困难,预后差。缩短确诊至治疗时间、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及防治并发症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2月,88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我科进行诊治,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对这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死亡46例(52.3%),仍存活的42例(47.7%)。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GOS有效率为45.5%。单因素分析发现分别按年龄、GCS评分、合并伤、受伤后的入院时间、血肿类型、合并症分组,各组间的GOS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GCS评分、年龄、受伤后的入院时间、血肿类型及合并症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CS评分、年龄、受伤后的入院时间、血肿类型及合并症是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桂益 《广西医学》2009,31(3):359-360
目的探讨重型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后12h内取静脉血检测血糖,观察血糖浓度与GCS评分、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型脑损伤后患者血糖值均增高,GCS评分3-5分组(19例)血糖平均值高于GCS6-8分组(49例),死亡组血糖平均值〉残疾组〉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越高,预后越差。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德兴市人民医院行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73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随访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GOS 3~5级)与预后不良组(GOS 1~2级)。对比2组基线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73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其中,5例死亡,17例植物生存,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0.14%(22/73);预后不良组瞳孔散大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脑中线结构移位大于预后良好组,血肿量多于预后良好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受伤至手术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瞳孔散大、中线结构移位大、血肿量多、术前GCS评分低、受伤至手术时间长可能是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心肌酶的变化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12月受伤后24 h内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8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3组,GCS 3~8分组(n=24)、GCS 9~12分组(n=33)和GCS 13~15分组(n=41),行心肌酶检测,并了解预后情况.结果 98例患者中有67例心肌酶异常,其中GCS 3~8分组患者心肌酶明显升高,GCS评分越低,心肌酶含量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98例患者中病死8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论 颅脑损伤可致心肌损害的发生,心肌酶检测可作为早期判定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参考血液化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曾德福  黄国洲  石齐芳 《广西医学》2014,(4):498-499,502
目的探讨首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9分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352例首诊轻-中型颅脑损伤(GCS评分≥9分)患者,其中预后不良患者72例(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患者280例(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大,颅内复合伤比例、CT阳性率、颅骨骨折率、合并伤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颅内损伤类型、合并伤及并发症是首诊GCS评分≥9分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年龄、复合颅内损伤、合并伤、并发症是首诊GCS评分≥9分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衣服新  赵志新  徐其龄   《中国医学工程》2011,(5):110-111,113
目的探讨GCS评分、年龄、性别、低氧血症等因素对儿童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97例急性儿童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依据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和预后差两组,分析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手术治疗时机、伤前有无疾患、伤后有无低血氧、低灌注、复合伤及并发症等9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97例颅脑损伤患者中:预后良组与预后差组的GCS评分、手术治疗时机、伤前有无疾患、复合伤及并发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伤后有无低血氧、低灌注、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时GCS评分、手术治疗时机及并发症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Xz-55.810,P〈0.05)。结论 GCS评分、手术治疗时机及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残的主要原因,是判断儿童重型颅脑损伤预后最有价值的临床指标,系统了解相关因素有助于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造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死亡因素和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死亡的15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结果:156例死亡病人中,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占首位;死于脑挫裂伤、脑肿胀、颅内血肿导致颅高压131例(84.0%);死于合并伤7例(4.5%),其中胸部外伤4例(2.6%),休克3例(1、9%);死于并发症18例(11.5%),其中多器官衰竭9例(5.8%),肺部感染6例(3.8%),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1.9%);入院时合并缺氧63例,合并休克34例,入院后合并高热70例,合并高糖66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与受伤原因、院前急救、伤情严重、二次损伤、合并伤、并发症等多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治疗、积极处理合并伤、预防并发症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死亡4例,院内死亡15例,死亡率为27.94%,存活49例,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较,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GCS评分和受伤至救治时间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迅速的院前急救和合理的院内治疗可减轻GCS评分及受伤至救治时间等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胡永光 《西部医学》2009,21(5):798-79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伴休克的救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21例重型颅脑外伤伴休克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GCS≤8分,ISS评分平均32.6分。抢救按照损伤控制外科的原则进行,以抢救生命为主,抓住呼吸、循环及脑受压三个重要重要环节,颅内血肿、脑疝伴其他部位损伤并休克者两个部住同时手术。全部病例术后均入住EICU,重点进行生命体征监护,保护脏器功能,控制感染,重视早期肠道营养,防治MODS发生。结果治愈48例(39.67%),轻残11例(9.09%),重残30例(24.79%),植物生存7例(5.79%),死亡25例(20.66%)。死亡原因:脑疝晚期中枢神经功能衰竭3例,不伴脑疝的严重创伤性休克11例,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11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并休克救治重点是颅内血肿、脑疝、休克和呼吸功能障碍,在治疗中应统筹兼顾,遵循损伤控制外科的原则,必要时进行两个部位同时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强调了新急诊模式及EICU在抢救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与GCS评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住院病人(肺部感染发生时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小于等于8)按GCS评分分为3-5分(特重型(6-8分(重型)二组进行临床和胸片观察,结果3-5分组:肺部感染1周内得到有效控制和未得到有效控制病人的死亡率分别为42.85%和80%,6-8分组:肺部感染1周内得到有效控制和未得到有效控制病人的死亡率分别为15.63%和77.78%;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人的预后与GCS评分显著相关(P<0.05),肺部感染未得一有效控制病人的预后与GCS评分不相关(P<0.05),结论:重型颅型损伤并发肺部感染1周内得到有效控制病人的GCS评分越高,其生存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心电图(EKG)异常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关系。方法选择92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重型颅脑损伤组(GCS3~8分,34例),中型颅脑损伤组(GCS9~12分,19例)和轻型颅脑损伤组(GCS13~15分,39例);入院24h内、72h、7d和15d抽晨血测定CKMB、cTnI,并行EKG检查;住院治疗2周时进行早期预后评分(GOS),分为死亡或植物生存组(GOS1~2分,23例)、残疾组(GOS3~4分,18例)和预后良好组(GOS5分,51例)。研究颅脑损伤患者不同发病时间CKMB、cTnI、EKG的异常变化以及发病早期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与GCS评分和GOS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病24h内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率分别为35.9%、50.0%和51.1%,72h异常率达到高峰,分别为54.5%、55.7%和68.2%,以后逐渐下降。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CKMB、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中型和轻型颅脑损伤组(P均〈0.05),中型颅脑损伤组血清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轻型颅脑损伤组(P均〈0.05)。死亡或植物生存组血清CKMB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和残疾组(P均〈0.05),cTnI和EKG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残疾组血清CKMB、cTnI异常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普遍存在血清CKMB、cTnI异常升高和EKG异常,其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血清CKMB、cTnI监测和EKG检查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预测多发伤严重度、预后的有关指标及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入ICU的137例多发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方法、早期血乳酸及离子钙水平、ISS评分,同时按ISS评分、预后及有无合并颅脑损伤分组。结果多发伤主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82例,59.85%)、坠落伤(27例,19.7%);主要受伤部位颅脑损伤(43例,31.4%)、腹部和骨盆损伤(38例,27.7%)、胸部损伤(22例,16.1%);死亡组患者早期血乳酸水平、IS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1),死亡组患者早期离子钙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患者(P〈0.01),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多发伤致病因素复杂,早期血乳酸离子钙水平和ISS评分对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以损伤控制为主导的综合治疗特别是重视颅脑损伤的治疗是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管饲个性化管饲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沂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分别给予实验组早期鼻肠管个性化管饲液和对照组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预后。结果实验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及预后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重症颅脑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管饲个性化管饲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肖宗健 《中外医疗》2012,31(18):66+68-66,68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对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6例,设立为观察组,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余32例设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的GCS评分、预后情况、死亡原因等。结果术后随访显示,观察组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GCS评分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好,患者死亡率低,预后好,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