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灌肠中医综合疗法配合盆腔操缓解慢性盆腔炎下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慢性盆腔炎伴有下腹痛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用本院自制方剂进行中药外敷、灌肠的中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进行八式盆腔操运动。[结果]两组均取得较好的缓解疼痛效果。治疗7d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1.7%,治疗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8.3%,治疗组为9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外敷、灌肠的中医综合治疗配合盆腔操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盆腔炎下腹痛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简便实用,病人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盆腔操干预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采用中医综合标准化治疗(即鱼腥草50ML静滴Qd+丹参液20ML静滴Qd+复方毛冬青保留灌肠Qd+四黄水蜜外敷下腹部Bid)。治疗组60例加用盆腔操进行干预,两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和93.3%,显效率分别为30.0%和65.0%。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盆腔操可以有效地改善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疼痛的症状,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张菲辉  李惠君 《现代护理》2005,11(13):1044-1045
目的 探讨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有慢性盆腔炎的62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双柏散外敷下腹双附件区加红外线照射,对照组31例采用红外线照射双附件区。结果 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0.65%和93.55%;对照组9.68%和61.29%,经X^2检验,P均〈0.05,表明两组病人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优于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腔操在缓解患者慢性盆腔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符合盆腔炎诊断有盆腔疼痛症状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做盆腔操2次/d,坚持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盆腔操可明显缓解患者盆腔痛的症状,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患有慢性盆腔炎的62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双柏散外敷下腹双附件区加红外线照射,对照组31例采用红外线照射双附件区.结果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0.65%和93.55%;对照组9.68%和61.29%,经X2检验,P均<0.05,表明两组病人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柏散外敷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优于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加隔姜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慢性盆腔炎常规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慢性盆腔炎常规治疗方法+中药保留灌肠+针刺与隔姜灸治疗方法.比较2组病人腹痛、腰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隔姜灸能明显缓解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病人易于接受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lOO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50例。西医组口服氧氟沙星和替硝唑加盆腔注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加中药保留灌肠,两组均配合微波理疗。[结果]西医组总有效率为78%,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微波治疗仪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68例慢性盆腔炎的住院病人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抗感染和口服中药治疗,现察组采用按方煎药并浓缩至100 mL灌肠同时配合微波治疗.[结果]现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现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 4.12%、64.71%,观察组有效病人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结合盆腔康复操运动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将我科住院的盆腔炎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本院自制的方剂进行中医内服、外敷、灌肠的中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盆腔康复操运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优于对照组的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结合盆腔康复操可提高盆腔炎的治疗效果,且简便实用,病人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6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和桂枝茯苓胶囊配合微波理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盆腔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和桂枝茯苓胶囊配合微波理疗,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志调护三联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情志调护三联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症状分值明显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虽有降低,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两组痊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情志调护三联法干预可明显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分值,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医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自拟盆腔炎方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观察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两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对100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两医传统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自拟盆腔炎方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观察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两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道癌侵袭和转移螺旋CT征象与癌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平扫、增强的食道癌患者,观察每个病灶的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VEGF及MMP-9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螺旋CT征象的关系。结果螺旋CT征象上肿瘤的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与VEGF及MMP-9蛋白表达有关(P〈0.05)。结论食道癌侵袭和转移CT征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VEGF及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自拟盆腔炎方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观察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盆强化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6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骨盆强化训练,治疗前和治疗8 周后采用Biodex Gait Trainer 2 步态分析系统对患者的平均步长、肢体负重时间比、3 min 步行距离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步长、肢体负重时间比、3 min 步行距离均较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采用骨盆强化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步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补肾活血中药结合导管介入治疗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PCS),观察其近期及远期效果,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水平。【方法】将50例P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5)行补肾活血中药结合导管介入,对照组(n=25)仅用导管介入。【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和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粘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后,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3例。【结论】两组近期效果相近,但治疗组远期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有效性,PF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后早期盆底康复训练的初产妇2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个研究组:低风险组(n=98)、高风险组(n=92)和PFD组(n=94);3个研究组根据是否行盆底康复治疗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盆底康复治疗前后PFD的发生及改善、盆底肌肉的肌力变化情况,分析阴道分娩后PF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结果表明:低风险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变化及PFD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风险组及PFD组治疗后盆底肌肉的肌力及PFD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会阴侧切、阴道助产、会阴裂伤、巨大儿、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尿潴留比较,高风险组和PFD组明显高于低风险组(P0.05);高风险组与PFD组比较,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巨大儿、第二产程延长、产后尿潴留比例明显提高(P0.05);3组分娩镇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是否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第二产程是否延长、产后是否发生尿潴留是PFD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而分娩镇痛与PFD发生无相关性。结论:对阴道分娩存在PFD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早期盆底肌肉训练及电刺激康复治疗,可预防阴道分娩后PFD的发生,是PFD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药联合辨证施膳对慢性盆腔炎病人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药联合辨证施膳,7d为1疗程,总共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疗效、症候评分、生活质量以评估病人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盆腔炎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药联合辨证施膳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减轻病人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