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2 4例。绝经年龄 ( 4 9.1± 9.2 )岁 ,使用活性维生素D3每天剂量为 0 .2 5 μg ,一日 2次 :加服钙尔奇 D每天一粒 ,含元素钙 60 0mg ,疗程为 8个月。结果 :跟骨骨密度 (BMD)升高 ,血ALP ,尿HYP/Cr,用药后明显下降 ,骨痛改善率为 75 % ,跟骨BMD改善的总疗效为 87.5 %。全组未出现高血钙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表明活性维生素D3加钙剂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药物组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D+钙剂,治疗组采用阿仑膦酸钠+碳酸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种药物组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在3周左右临床症状缓解;治疗组在1周左右缓解症状。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骨痛减轻的患者中,对照组19例(38%)、治疗组41例(82%)。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年时各部位骨密度(BMD)值无明显改变,而治疗组各部位的BMD值均较治疗前明增加,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碳酸钙组合的疗效明显好于维生素D+钙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利塞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 212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成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107例。试验组患者每天服用利塞膦酸钠5mg+元素钙500mg+维生素D200IU;对照组每天服用安慰剂+元素钙500mg+维生素D200IU。治疗时间1年。观察内容:骨痛、尿N肽端交联Ⅰ型胶原(NTX/Cr)、血清骨钙素(BGP)、骨密度(BMD)、不良反应及椎体和椎体外新骨折。结果与用药前比较,试验组骨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骨代谢指标(NTx/Cr、BGP)均明显下降(P〈0.05),腰椎和髋部骨量均有显著上升(P〈O.05),L2-4骨密度上升6.667%,股骨颈骨密度上升3.412%,大转子骨密度上升4.13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利塞膦酸钠能有效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4.
张宏红  吴春维  何秀华 《贵州医药》2001,25(10):904-905
目的 对使用雌激素加钙剂与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密度进行测定分析。方法 将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症的妇女分成两组,一组75例,每天口服结合型雌激素(贝美力)0.3mg加含钙元素1g的钙剂,连脬6个月;另一组37例,每天口服含钙元素1g的钙剂,连服6个月,用以色列MYRIAD-SOUNDSCAN-2000型骨量超声测定仪检测胫骨中段骨密度。结果 口服雌激素加钙剂组骨密度总有效率100%,口服钙剂组骨密度总有效率70.3%。结论 使用雌激素加钙剂与钙剂均可以达到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使用雌激素加钙剂较单补钙剂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2月-2013年5月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服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骨痛程度及股骨颈骨密度(FN BMD)、腰2~腰4骨密度(L2~4 BMD)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FN BMD和L2~4 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N BMD和L2~4 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痛改善总有效率88.7%高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鲑鱼降钙素联合康复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骨痛症状,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钙宁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1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90例(治疗组)予益钙宁20U肌肉注射,每周1次,并合用钙剂(口服钙尔奇D,每次600mg,每日1次),疗程24周;另90例(对照组)单用钙剂(VI服钙尔奇D.每次600mg,每日1次),疗程24周。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24周后骨密度(BMD)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BMD无明显改变。用药24周后治疗组BMD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血骨钙素(BGP)在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O.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尿吡啶啉与肌酐比值(U—PYD/Cr)在治疗24周后显著下降,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用药4周后临床症状逐渐缓解.骨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对照组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益钙宁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用替勃龙与钙剂联用治疗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方法经骨密度测定为骨质疏松症的109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口服替勃龙与钙剂,56例)和B组(对照组,口服钙剂,53例)。各组均于用药前、用药后3、6个月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及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测定。结果经治疗后,A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64.16%(P<0.05)。A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均较B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口服替勃龙加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较单纯服用钙剂疗效显著,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性肾性骨病骨代谢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4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及老年组。分别测定血清完整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BGP)、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钙(Ca)、磷(P),并测定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对部分有腰痛症状进行X线检查,各组分别给添生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加钙剂,治疗3个月后重复进行X线检查,结果:老年性肾性骨病患明显低钙,骨转化不平衡,骨折发生率高(22%),非老年组无骨折发生,老年组患BMD及BMC明显减低。其iPTH、NTX及BGP均明显下降(P<0.01及<0.05)。而老年患有活性维生素D治疗抵抗,加用钙剂后,iPTH、NTX明显下降,血钙升高(P<0.01),效果明显增加,结论:老年性肾性骨病的骨代谢有其特征性,在治疗上,除应用活性维生素D外,必须加用钙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9年3月~2012年6月,将本院收治的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分别为治疗组、观察组。两组均服用葡萄糖酸钙6 g/d,维生素D3 0.25μg/d,治疗组加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治疗前后定期测定腰椎,髋骨骨密度值(BMD)。结果治疗3年后,腰椎,髋骨处骨密度值均显著提高。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前臂骨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与骨密度的变化。方法研究前臂骨折患者48例,均为不慎跌倒,非外伤所致,应用二磷酸盐及钙加维生素D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与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前臂健侧BMD较治疗前骨密度明显升高(P〈0.05),且所对应的腰椎2~4(L2-4)、股骨均值BM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TRACP5b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前臂骨密度与年龄、女性绝经年限、TRACP5b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9、-0.418和-0.542,P〈0.01),与BMI呈正相关(r=0.513,P〈0.01)。结论血清TRACP5b与骨密度监测能够有效评估前臂骨折治疗前后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依普黄酮对防治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对4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服用依普黄酮,治疗2个月后,对治疗前后患者的骨痛进行评价,测定血生化指标碱性磷脂酶(ALP)、钙(Ca)、磷(P)和晨尿羟脯安酸(Hop/Cr)的比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使用依普黄酮治疗后,患者疼痛状态明显缓解(P〈0.01或P〈0.05).而且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髋部的BMD分别增长了4.5%、5.1%、4.8%和3.9%(P〈0.01或P〈0.05);ALP、磷和晨尿羟脯安酸水平均显著下降,而总钙含量明显的升高(P〈0.01或P〈0.05)。结论依普黄酮能够促进骨的形成,对预防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尔奇D和骨化三醇对高龄患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仙灵骨葆+钙尔奇D+骨化三醇)30例,对照组(钙尔奇D+骨化三醇)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间的VAS评分、SF-36评分、BMD、血Ca、血P、ALP、TRACP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BMD明显升高,对照组BMD变化不大,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Ca和血P均变化不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LP明显升高,对照组ALP变化不大,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RACP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治疗组降低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钙尔奇D和骨化三醇治疗高龄患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通过检测血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骨钙素(BGP)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结合蛋白(IGFBP-3)的水平来探讨二磷酸盐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钙剂组40例(仅给予钙剂治疗)、阿仑膦酸钠组40例(在给予钙剂治疗的同时每周口服阿仑磷酸钠1片)。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都用DX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左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值,同时测定空腹血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BGP及IGF-1、IGFBP-3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阿仑膦酸钠组BMD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腰椎为3.08%,左股骨近端5.05%(P〈0.01),其NTX水平下降(P〈0.05),BGP水平升高,而IGF-1、IGFBP-3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钙剂组BMD有下降(P〉0.05),且NTX水平升高,BGP水平下降(P〈0.05),而IGF-1、IGFBP-3均下降(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明显升高BMD值,降低NTX,增加BGP的水平,并且可能通过提高IGF-1的活性达到促进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98例确诊为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L,每周1次,5周1个疗程;B组为试验组,除了使用玻璃酸钠外,加用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VAS、BMD,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疼痛缓解B组优于A组(P〈0.05),骨密度检测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加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综合药物治疗方案结合运动锻炼来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观察其疗效。方法对54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能否接受系统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鲑鱼降钙素鼻喷剂+阿法D3钙剂组)和对照组(单纯阿法D3钙剂组),两组再根据能否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再分为运动组和非运动组两个亚组,疗程12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骨密度变化情况、疼痛改善情况以及骨折率。结果 "综合药物+运动组"的骨密度增加程度和疼痛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疗法+非运动组",骨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疗法+非运动组"。结论综合药物治疗方案可提高骨密度、改善疼痛,运动锻炼可提高骨质量,增加骨强度,从而降低骨折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评价强骨饮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强骨饮组,基础用药组和仙灵骨葆组,每组30例。基础用药组口服碳酸钙D3和阿法骨化醇;仙灵骨葆组在基础用药组的基础上加仙灵骨葆口服;强骨饮组在基础用药组的基础上加强骨饮口服。均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各组骨密度、骨转化指标、VAS及SF-36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各组VAS及SF-36评分均有变化(P〈0.05);强骨饮组和仙灵骨葆组经治疗后骨密度和骨转化指标均有改变,优于基础用药组(P〈0.05)。结论强骨饮不仅能有效减轻PMOP患者疼痛,而且可提高患者骨密度,提升生存质量,降低骨转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HRT)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69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联合组)、雌激素替代治疗组(雌激素组)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23例。联合组每2周服尼尔雌醇片1mg,每3个月末10d加服安宫黄体酮6mg/d,同时给予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1次口服。雌激素组为安慰剂+尼尔雌醇片和安宫黄体酮,阿仑膦酸钠组为安慰剂+阿仑膦酸钠。所有受试者均加服钙尔奇D600mg/d(每片含元素钙600mg和VitD125IU)。观察各组治疗后患者腰椎骨密度、血钙、血磷等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过1年治疗,3组患者的L1~4骨密度均有显著上升,其中联合组骨密度的上升更为明显(P<0.01),骨痛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100%,联合组的显效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HRT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较单独用药更能有效地改善骨痛,提高骨密度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肽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和钙剂口服,同时给予补充维生素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肽(50 mg)+250 ml 0.9%NaCl注射液以及葡萄糖酸钙(10%,20 ml)+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痛改善情况、腰椎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L2-4骨密度水平为(0.78±0.10) g/cm2,左侧股骨颈骨密度水平为(0.58±0.02) g/c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肽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骨痛,提高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于趋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探究不同剂量及不同时期口服阿司匹林对骨质疏松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取42只6个月龄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A),余36只作为去势组。去势组分为阿司匹林预防组:去势对照组(B),去势阿司匹林(8.92 mg/kg)组(C),去势阿司匹林(26.75 mg/kg)组(D)和阿司匹林治疗组:去势对照(E),阿司匹林(8.92 mg/kg)组(F),阿司匹林组(26.75 mg/kg)组(G)。预防组于去势后3 d给予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灌胃,治疗组于去势后12周灌胃。对42只大鼠双侧股骨干进行取材,对双侧股骨干行生物力学测定,右股骨干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观察骨密度变化。结果①骨密度:预防组B组的骨密度值较A、C、D明显下降;治疗组E组的骨密度值较A、F、G组明显下降(P<0.05)。②生物力学:预防部分与治疗部分的去势对照组较假手术组、去势8.92 mg/kg组及去势26.75 mg/kg的三点弯曲载荷显著降低(P<0.05)。预防组与治疗组同剂量间比较,预防组的最大破坏应力指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司匹林能增加去势大鼠的骨密度,增加骨质生物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20.
蔡尾玉  蒋煜文  徐红 《中国药房》2012,(42):3995-3997
目的:评价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Ⅰ型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100例Ⅰ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成A、B组,A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mg,每年1次,共2次;B组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每周1次。2组均补充碳酸钙D3 600mg·d-1,治疗时间均为18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值和血钙(Ca2+)、碱性磷酸酶(ALP)等生化指标,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OI指数)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除治疗12、18个月后AL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12、18个月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8个月后腰椎、髋部BMD值都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后腰椎BMD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髋部BMD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均能使Ⅰ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显著改善功能并减轻疼痛,增加腰椎、髋部BMD值,长期使用均不影响肝、肾功能,且唑来膦酸比阿仑膦酸钠为更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