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毒是传染性强、对人体危害大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增长较快,感染人口众多。临床大多表现为早期,晚期梅毒较为少见。梅毒具有反复、潜伏、再发等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是梅毒的基本治疗原则。从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1941年弗洛里和钱恩始用于临床以来,青霉素至今一直是梅毒的首选治疗药物,文献也未见耐药报道。对于极少数青霉素过敏者,头孢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梅毒螺旋体也敏感。梅毒的治疗无需特殊方案及特殊药物。但对梅毒的治疗应及时、正规,充分重视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否则会加重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损害,造成梅毒螺旋体的传播和扩散。下面就谈谈驱梅治疗后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神经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侵犯软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持续感染。近20年来梅毒在全国各地又重新出现,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在未治的HIV(+)梅毒患者中,神经梅毒发生率为23.5%,它可以发生在梅毒感染的各个时期,现阶段根据患者病史,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敏感性特异性逐渐增高的梅毒血清学,CSF联合检查(尤其是CSF检查)提高了神经梅毒的早期检出率。青霉素仍是治疗神经梅毒的首选有效药物。该研究拟就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覃艳梅 《华夏医学》2005,18(6):931-931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中的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生活接触传播.近年来,其发病率增长较迅速.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以青霉素为主,但也有头孢菌素类治疗梅毒的报道.笔者采用苄星青霉素与海曲松两种药物分别治疗早期梅毒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125例梅毒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和血清学特征.方法 对1125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非婚性接触是主要传染来源;一期梅毒129例,以外生殖器硬下疳为主;二期梅毒357例,以掌跖暗红斑、扁平湿疣为主;早期潜伏梅毒178例、晚期潜伏梅毒174例、不能确定病期的潜伏梅毒285例.1125例梅毒患者中107例(9.51%)合并其他性传播感染,绝大多数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31例(2.75%).除一期梅毒外,其余各期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实验、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敏感性均超过97%.结论 潜伏梅毒发病率高,晚期梅毒发病率低,青霉素仍然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论赫氏反应与药物治疗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cdln)也叫暂时性矛盾反应,原指在治疗晚期梅毒时,如开始即用青霉素或砷剂等抗梅毒螺旋体作用较强的药物,在注射后24h内可发生局部和全身反应,使原有症状加剧。这是由于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螺旋体,释放较多的异性蛋白或毒素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 96例早期梅毒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曲松治疗组和青霉素治疗组。治疗后追踪观察 1年 ,并对所有病人作RPR、TPHA复查 ,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梅毒均有显著疗效 ,两组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曲松是治疗对青霉素过敏梅毒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文将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给予水剂青霉素10万U/kgd.每天2次分2次静滴,连续14天,同时保肝治疗.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应通过防止感染、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喂养指导、出院指导以及预防接种等多方面完成.结果 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经上述治疗及护理方法,于4天后皮疹消退,住院23天后抗体滴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准予出院,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现象,出院12个月后随访未发生转阴现象.结论 先天梅毒治疗应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患儿,因母亲可经胎盘将非螺旋体及螺旋体IgG抗体传递给胎儿使先天梅毒诊断变得复杂,所以对有梅毒,接受过青霉素不规则治疗或青霉素以外的药物母亲,婴儿一出生即使无症状也应纳入治疗范围.对于难以确认的婴儿皮疹,应提高警惕,必要时作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苄星青霉索在临床上的疗效。方法:选用60例梅毒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选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而B组则选用阿奇霉素。两组的疗程均为15天。结果:苄星青霉素临床治愈率100%,阿奇霉索临床治愈率80%。结论:治疗时应首选青霉素,青霉素有较多的种类,对梅毒螺旋体抑制作用最稳定的是苄星青霉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妊娠梅毒的发病及治疗结果。方法采用苄青霉素或红霉素在发现时和分娩前各治疗一次。结果 35例未终止妊娠患者均治愈,所分娩新生儿正常。结论高危人群在妊娠时作相关检查可及早诊断,及时治疗以防止梅毒螺旋体对胎儿的影响,教育患者减少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心。  相似文献   

10.
潘艺梅 《大家健康》2013,(7):164-165
目的本文将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进行临床观察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从而总结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措施,提高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给予水剂青霉素10万U/kg.d。每天2次分2次静滴,连续14天,同时保肝治疗。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应通过防止感染、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喂养指导、出院指导以及预防接种等多方面完成。结果 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经上述治疗及护理方法,于4天后皮疹消退,住院23天后抗体滴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准予出院,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现象,出院12个月后随访未发生转阴现象。结论先天梅毒治疗应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患儿,因母亲可经胎盘将非螺旋体及螺旋体IgG抗体传递给胎儿使先天梅毒诊断变得复杂,所以对有梅毒,接受过青霉素不规则治疗或青霉素以外的药物母亲,婴儿一出生即使无症状也应纳入治疗范围。对于难以确认的婴儿皮疹,应提高警惕,必要时作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牛军 《中外健康文摘》2012,(31):167-169
目的梅毒性心血管病是由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梅毒螺旋体可以侵犯任何部位的动脉,但以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最常受累.目的:讨论梅毒性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单纯主动脉炎可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抗梅毒治疗;若有主动脉瘤则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阻断妊娠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阻断妊娠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综合干预治疗;注射苄星青霉素G 2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4次;青霉素G静滴,从最小量320万单位到最大量1 200万单位逐渐增大剂量;定期复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结果:早期诊断、足量正规治疗,胎传梅毒发生率两组对比,未治疗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经治疗观察,在孕34周以后接受治疗者,胎儿将有50%~70%的机会感染梅毒,未经治疗孕妇几乎100%通过胎盘将病原体垂直传给胎儿。结论:早期诊断妊娠梅毒是阻断、改善妊娠梅毒结局和降低胎传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通过综合干预治疗、阻断母婴传播,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荧光PCR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钟洙  王传敏 《吉林医学》2009,30(9):769-771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FQ-PCR技术检测硬下疳、一期横痃、二期梅毒皮损、梅毒患者全血、室温保存1~3年半的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以及部分生活污染品中的梅毒螺旋体DNA含量。结果:该技术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分别为一期梅毒100%,二期梅毒90%,早期梅毒全血为20%,无症状梅毒全血为0%,其敏感性主要受到治疗药物和梅毒病程的影响;与梅毒口腔黏膜斑密切接触的污染品中1个茶杯获得阳性结果;室温保存的梅毒螺旋体DNA阳性标本均阳性。结论:FQ-PCR技术适用于确认未经治疗的形态各异的早期梅毒疹;对一期梅毒后期或二期梅毒早期患者血中梅毒螺旋体DNA检查有价值;梅毒螺旋体DNA在常温下可长期保持稳定;该技术对探明梅毒间接传播途径可能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青霉素治疗胎传先天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胎传先天梅毒共计26例,采用水剂青霉素钠盐(5-10)μg/(kg·d)肌注,连用15天。结果:26例患儿经过治疗血清梅毒螺旋抗原试验(TPPA)25例全部阴转,1例(12岁女童)晚期先天梅毒未转阴。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RPR)26例全部转阴。结论:胎传先天性梅毒采用水剂青霉素治疗疗效快,安全,治愈率高,值得首选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疗方法.方法:对7例确诊为先天性梅毒病例的诊疗过程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均为阳性,母亲血TPHA均为阳性,经青霉素1个疗程驱梅治疗,治愈好转出院.结论: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经青霉素充分治疗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观察苄星青霉素与水剂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44例患者接受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每周1次,其3次,38例接受水剂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4次,共15天。结果:一年后苄星青霉素治疗组RPR阴转率90.9%,水剂青霉素组为86.6%(P>0.05)。结论:水剂青霉素是治疗早期梅毒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7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及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0年6月~2005年3月在我院皮肤科诊治的早期梅毒患者7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梅毒患者在头孢曲松钠治疗后,RPR(非螺旋体抗原试验)阴转率,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后分别为19.2%、67.9%、83.3%、89.7%和100%;并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备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殷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86-1786
目的观察苄星青霉索治疗早期梅毒临床的疗效。方法选用108例梅毒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54例,B组54例。A组选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而B组则选用阿奇霉素。两组的疗程均为14d。结果10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苄星青霉素临床治疗早期梅毒的治愈率为100%,一年内血清学痊愈率为97.2%。阿奇霉素临床治疗早期梅毒治愈率为71.9%。一年内血清学痊愈率为67.2%。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苄星霉素对梅毒螺旋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早期梅毒治疗时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诸岩  徐子刚  张立新  马琳 《北京医学》2013,35(9):771-773
目的 总结早期先天梅毒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收治58例早期先天梅毒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21例;年龄:生后2h~2岁.本组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损害52例(89.7%),梅毒性骨膜炎44例(75.9%),肝大43例(74.1%)和脾大26例(44.8%)等.结果 56例予静脉滴注水剂青霉素G治疗,1例予口服红霉素治疗,1例予肌注苄星青霉素治疗;皮疹多于治疗7~10 d缓解或消退.42例获得随访,疗效均较好.结论 早期先天梅毒临床表现多样,但以手足脱屑等皮肤表现为主,青霉素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例1,男婴,出生14h,第一胎,第一产,32周孕,出生 1minApgar评分8分,体重1700g,母亲有吸食海洛因史 3 年,有时静脉用药,量不详.母孕7月时,查血清梅毒螺旋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以青霉素治疗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