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观察氧化雾化后翻身叩背腹部冲击法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64例颈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氧化雾化吸入后进行翻身叩背、配合腹部冲击法排痰;对照组予以传统超声雾化吸入排痰。在不同方法干预并排痰5次后统计对比患者血氧饱和度、肺部听诊、咳嗽能力的变化。结果排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例次(u=74.99,P<0.01),肺部听诊显效、好转例次(u=30.04,P<0.01)及咳嗽能力主观评价达完全、部分能力的例次(u=16.82,P<0.01),均优于对照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9.4%vs37.5%,P<0.01)。结论氧化雾化后进行翻身叩背,配合腹部冲击法排痰,能提高颈髓损伤患者的排痰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部冲击法对促进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颈髓损伤康复期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冲击法促进排痰,观察血氧饱和度( SaO2)上升幅度、肺部听诊体征、咳痰能力改善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SaO2上升幅度,肺部听诊体征评分和咳痰能力评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x2=0.071;P>0.05).结论 在常规呼吸道护理基础上应用腹部冲击法能够有效促进颈髓损伤患者排痰,有效性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配合雾化吸入在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B组行常规呼吸道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雾化吸入及机械排痰,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排痰护理前后的SpO2、白细胞计数、咯痰能力、胸片情况以及肺部听诊情况,并统计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经排痰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A组患者的SpO2高于B组,白细胞计数、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B组;A组患者的咯痰能力、胸片情况以及肺部听诊情况均显著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机械排痰配合雾化吸入在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呼吸道护理中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部血液循环,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雾化吸入后腹部冲击法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后腹部冲击法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82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J0例.试验组除进行叩背、呼吸训练等常规排痰措施外,调整雾化吸入和腹部冲击法的实施顺序,雾化吸入后紧接着进行腹部冲击法排痰.而对照组雾化吸入与腹部冲击法的实施间隔时间为30-60min.评价两组患者排痰前后的肺部听诊情况,记录患者对咳痰能力的主观评价,调查需经鼻导管吸痰的例数、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和肺不张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排痰后肺部听诊情况的改善、患者对自身咳痰能力的主观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需经鼻导管吸痰的例数、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雾化吸入后进行腹部冲击法的顺序进行操作能提高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雾化吸入开胸术后排痰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胸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高,严重时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为了防治并发症,以往开胸术后常采用鼓励患者咳嗽、排痰,轻拍患者背部协助其排痰和超声雾化吸入法等措施。但据文献报道:超声雾化吸入法具有加快患者呼吸、心率变化,导致刺激性呛咳反应等缺点。近年来,氧气雾化吸入法在临床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合序贯排痰法在颈髓损伤( CSCI)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外伤性CSCI患者8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序贯排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排痰。评价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情况及人工气道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2,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9, 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使用率为7.0%,对照组为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9, P<0.05);观察组使用人工气道患者的带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90,P <0.05)。结论复合序贯排痰法可有效促进CSCI患者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降低人工气道使用率并缩短平均带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8.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因素影响,患者呼吸道黏液分泌紊乱、纤毛清除障碍,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等,为此临床常给予湿化排痰药,以稀释溶解痰液,促进痰液排出.肺组织具有吸收面积大;吸收效率高;全身不良反应小等特点,经肺给药已被临床认可并广泛应用.雾化吸入是经肺给药的常见方法之一,雾化吸入湿化排痰药是临床排痰治疗中一种很好的方法.本文就雾化吸入排痰用药、雾化吸入方式、促进雾滴在肺深部沉降措施及雾化后护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间歇雾化吸入与持续雾化吸入对神经外科术后病人排痰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神经外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观察采用两种吸入方法病人的排痰情况。结果:采用间歇雾化吸入的病人有效排痰时间早于采用持续雾化吸入组,副作用发生情况也少于持续雾化吸入组。结论:间歇雾化吸入治疗更适合神经外科病人预防术后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与体位引流相结合的排痰效果。方法:随机将102例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患者分为A、B、C3组各34例。A组单纯体位引流;B组单纯雾化吸入;C组在体位引流前雾化吸入。观察记录患者每日的痰液排除量,体温恢复天数,住院天数,以此为临床疗效指标。结果:C组患者的每日排痰量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体温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较A组和B组缩短(P〈0.05)。结论:雾化吸入与体位引流结合提高了排痰效果,加快了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25%碳酸氢钠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排痰的辅助疗效。[方法]将83例 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复方异丙托溴胺和氨溴索雾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24 h 排痰量、1周后肺功能情况、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第3天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住院1周后肺功能检测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 P<0.01);观察组病人临床症状控制所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血常规正常所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碳酸氢钠联合异丙托溴胺、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提高COPD病人气道湿化排痰效果,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带固定对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4例恢复期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应用腹带固定以促进其呼吸功能的恢复,对照组不采用腹带固定,其余护理措施相同。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活量、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改善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有较好的实际意义。结论:对于恢复期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可以应用腹带固定促进呼吸系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颈脊髓损伤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52例颈脊髓损伤伴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26例,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训练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MVV水平、SCIM-Ⅲ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颈脊髓损伤伴有呼吸功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和肺功能指标,促进患者呼吸功能和脊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病人振动排痰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法,对照组采用手工叩击排痰法,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在R、SaO2、PaO2、PaCO2以及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用于机械通气病人明显优于手工叩击排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病人振动排痰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法,对照组采用手工叩击排痰法,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在R、SaO2、PaO2、PaCO2以及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用于机械通气病人明显优于手工叩击排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68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系统护理)与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6个月的SCIM-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系统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颈脊髓损伤患者22例的临床观察和康复指导,总结护理要点和康复护理措施。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其余21例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出现感染或压疮,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胚胎脊髓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胚胎脊髓移值修复成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的能力。方法成鼠胸髓损伤后分别移植孕14d胚胎脊髓(FSC组)、游离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P+F组)、带血管蒂正中神经加胚胎脊髓(V+F组),术后8周行组织学检查。结果V+F组胚胎脊髓与受体融合佳,体积增长速度、神经纤维和神经元数目显著高于P+F、FSC组(P<0.01),细胞分化比较好,突触较成熟,界面区也无明显的胶质增生。结论带血管蒂周围胚胎脊髓联合移植,对FSC的生长发育、对损伤神经元的再生能力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0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口服托特罗定每日 2次 ,每次 2mg ,共治疗 12周。通过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和排尿日记的数据分析 ,评价托特罗定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 12周后 ,患者平均每次排尿量从 (113 .95± 2 6.5 9)ml增加到 (176.5 8± 3 7.86)ml (P <0 .0 1) ;平均功能性膀胱容量从(2 17.63± 3 3 .76)ml增加到 (2 3 1.3 2± 3 9.72 )ml (P <0 .0 5 ) ;排尿间隔时间从 (12 6.5 8± 2 1.41)min延长到 (15 1.0 5± 19.83 )min(P <0 .0 1) ;第一次收缩时膀胱容量从 (62 .62± 3 6.3 7)ml增加到 (12 6.75± 3 4.64 )ml (P <0 .0 1) ;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从 (74.81± 2 8.60 )cmH2 O降至 (61.90± 16.2 2 )cmH2 O (P <0 .0 5 ) ;最大收缩波幅从 (4 7.2 4± 3 0 .42 )cmH2 O降至 (3 9.3 6± 2 5 .2 8)cmH2 O (P <0 .0 5 )。结论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安全有效 ,且依从性良好 ,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脊髓压迫对脊髓损伤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脊髓压迫时间对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自行设计一种犬的运动—静止压迫型SCI模型,选择T13为损伤中心,压迫脊髓,当 CSEP波幅下降达基础值的 50%时,维持静止压迫。将28只犬随机分为A、B、C、D 4组,A、B、C组脊髓分别受压30 min、90 min和180 min,D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的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和行为学变化。结果 损伤组脊髓组织学均有损害,MRI显示损害程度随脊髓受压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 P<0.01);至术后28 d,各损伤组动物后肢功能均有恢复,BBB分级评分法评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SCI后持续性脊髓压迫能加重损伤程度,应尽早解除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