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亚飞  徐君球  黄芳 《疾病监测》2011,26(9):714-715,742
目的 分析浙江省舟山地区妊娠合并梅毒及围生儿梅毒感染情况,为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08-2009年分娩的6366例孕产妇梅毒检测结果和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结局与随访情况。 结果 6366例孕产妇梅毒感染46例,感染率为0.72%,均为隐性梅毒;设梅毒感染孕产妇46例为感染组,6320例未感染孕产妇为对照组。妊娠梅毒感染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比例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孕期对梅毒感染进行治疗的孕产妇,其新生儿梅毒筛查阳性的比例低(P0.05);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抗梅毒治疗,经随访其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利用婚检和孕前保健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孕产妇早期检测及时发现梅毒感染者并对其进行规范治疗,可以降低先天梅毒婴儿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襄阳市中医医院1 635例门诊及住院孕产妇进行孕产三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筛查和检测,以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的传播,采取措施阻断患有以上传染病孕产妇的母婴传播,给予相关医学建议,确保母婴健康。方法采集1 635例门诊及住院孕产妇的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抗-HIV、梅毒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635例门诊及住院孕产妇,检出HBsAg阳性128例;梅毒抗体阳性4例;抗-HIV阳性并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1例;HBsAg阳性合并梅毒抗体阳性1例。结论通过对1 635例门诊及住院孕产妇开展母婴阻断三项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及早治疗,这是预防控制母婴传播的关键,同时可减少和避免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对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对入院待产孕产妇 1 3978例进行检测 ,梅毒感染有 1 1 0例 ,并随机抽取 1 30例正常分娩的孕产妇作为对照 ,对两组孕产妇产褥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孕产妇梅毒感染率为 0 .79% ,两组孕产妇的产褥感染比较结果显示 :梅毒组产褥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分娩后产褥感染率高 ,应引起妇产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李有敏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18-119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发病情况和传播途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住院病历。结果:梅毒孕产妇发病率有所增加,孕期筛查比例不高,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危险。结论:梅毒孕产妇的逐步增多,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梅毒的治疗和消毒隔离有积极意义,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发生梅毒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计分析孕产妇梅毒和HIV感染流行情况,以便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对1594名孕产妇进行梅毒和HIV抗体血清学检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梅毒和HI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56和0.结论 孕产妇的梅毒及HIV感染率相对较低,部分妊娠妇女缺乏妊娠早期的传染病血清学检查的意识,应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孕产妇HBsAg、梅毒和HIV的阳性率,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障母要健康和安全.方法 对2087名孕产妇进行HBsAg、梅毒、HIV抗体血清学检测及分析其阳性率.结果 HBsAg、梅毒、HIV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1.93%、7.86%和0.结论 感染HBsAg、梅毒的孕产妇比率较高,应早诊断早治疗;用RPR和TP-ELISA两种方法组合能最大限度检出梅毒及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孕产妇感染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的现状,以便对孕前优生咨询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清溪社卫中心做乙肝两对半、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测的孕产妇1203例。结果 1203例孕产妇中感染乙肝的有134例,占11.14%;梅毒抗-TP阳性有9例,占0.748%;丙肝(抗-HCV)阳性的有2例,占0.166%;艾滋病(抗-HIV)检测阳性者1例,占0.083%。孕产妇组与对照组的乙肝感染阳性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孕产妇组与对照组的梅毒、丙肝和艾滋病抗体阳性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孕产妇中做好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的筛查,对预防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又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亦是全身性疾病,病期长,可侵犯人体的系统,临床症状复杂,发展过程时隐时现,在长期病程中,多数时间又处于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由于梅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深圳市卫生局下发文件,对在深圳生育的孕产妇免费进行梅毒与艾滋病的检测。我院从2002年7月17日2003年11月30日共查孕产妇3342例,其中梅毒阳性(后经确诊)23例,阳性率达0.68%,故在当前,加强梅毒与艾滋病的监测和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孕产妇HIV、梅毒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孕产妇近两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的感染情况,阻断和降低HIV/梅毒经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预防、控制艾滋病和梅毒的蔓延。方法对我院妇产科门诊作孕期保健和孕妇孕期未做检查的待产妇、包括(死胎、死产、自然流产)进行HIV/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1706例孕产妇,发现1例HIV阳性孕妇,阳性检出率为0.01%;4例梅毒孕妇,阳性检出率为0.22%;HIV阳性孕妇终止妊娠,4例梅毒孕妇经定期随访、治疗,所生新生儿均无感染梅毒。结论孕产妇实施产前HIV/梅毒血清学检测能有效阻断HIV/梅毒经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梅毒等性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由于取消强制婚检,孕期梅毒的发生率也有明显增高趋势。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还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可引起胎儿先天梅毒或死胎,对胎儿危害极大,并严重危害母亲的身心健康。做好孕产妇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小组模式对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检测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4月在妇产科门诊首次建立产前检查本(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1 0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比较2组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自愿咨询率和检测率。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Z=-6.114,P<0.001; Z=-7.517,P<0.001),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自愿咨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4.853,P<0.001;χ2=43.381,P<0.001;χ2=32.869,P<0.001),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检测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211,P<0.001; χ2=11.940,P<0.001; χ2=60.658,P<0.001)。 结论 对孕产妇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知识教育,可提高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的检测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三峡地区孕产妇梅毒感染率及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胎儿健康的影响,探讨孕妇梅毒血清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4月的2 123名三峡库区孕产妇做血清学梅毒检测,并对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追踪其妊娠结局,活新生儿做梅毒螺旋体筛查试验。结果三峡地区孕产妇中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12%(45/2 123);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成功分娩率为71.1%(32/45),流产、死胎及死产发生率分别为6.7%(3/45)、4.4%(2/45)和6.7%(3/45)。活产新生儿早产率和梅毒发生率分别为46.9%(15/32)和7.1%(2/28)。结论 1)应当对三峡地区孕妇早期进行梅毒筛查,及早诊断;2)梅毒母婴传播危害大,如不经早期诊断、全程梅毒治疗将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3)母亲梅毒阳性易导致婴儿发生先天性梅毒,宜对这些新生儿做梅毒筛查以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预防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服务工作的流程,探讨阻断梅毒感染孕产妇垂直传播的防控技术。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四会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 095例孕产妇,按服务流程免费检测梅毒,对确诊梅毒感染的孕妇进行有效干预治疗和追踪监测。结果 3 095例孕产妇中确诊梅毒感染17例。孕妇梅毒筛查率100%,梅毒感染检出率0.55%(17/3 095),成功阻断率94.12%(16/17),梅毒干预治疗用药率82.4%(14/17)。结论积极实施预防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服务流程工作,显著提高阻断效果,其防控技术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洪  邓通洋  赵敏  姜米佳 《疾病监测》2014,29(4):291-293
目的了解浙江省瑞安地区流动孕产妇HBV、HCV、梅毒及HIV的感染情况,为本地区相关部门制定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住院分娩的16 209名流动孕产妇,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筛查和相关确证试验。结果 16 209名孕产妇中,HBsAg阳性1038例(6.40%),抗-HCV阳性39例(0.24%),梅毒抗体阳性133例(0.82%),抗-HIV阳性8例(0.05%)。结论瑞安地区流动孕产妇以HBV感染为主,梅毒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户籍地孕产妇且低龄孕产妇阳性率也较高,应引起关注,建议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产科门诊首次建立产前检查的20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研究组采用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孕产期宣教。比较两组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阳性孕产妇治疗依从性、随访率,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阳性孕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各自健康教育满意率。结果研究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阳性孕产妇及新生儿治疗依从性和随访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阳性孕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各自健康教育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工作中,采用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能够获得阳性孕产妇的认可,提高孕产妇检测率和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朱元浩  邵健锋  高峰  张书豪  高爽 《疾病监测》2022,37(12):1536-1541
目的 分析广东省梅毒感染孕产妇的特征及其母婴传播影响因素,为广东省消除母婴传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1日广东省发生胎传梅毒的感染孕产妇为病例组,另以同地区、同分娩年度为匹配条件,筛选出未发生胎传梅毒的梅毒感染孕妇为对照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20岁年龄组的孕产妇相比,21~25岁(OR=0.537,95%CI:0.341~0.845)、26~30岁(OR=0.43,95%CI:0.272~0.679)、31~35岁(OR=0.322,95%CI:0.202~0.512)和≥36岁者(OR=0.321,95%CI:0.194~0.532)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均较低;既往未发现患梅毒的孕产妇发生母婴传播的风险较高(OR=1.837,95%CI:1.352~2.495);同在孕期就已经诊断患病的孕产妇相比,产时和产后诊断患梅毒的孕产妇发生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均较高(OR=2.026,95%CI:1.472~2.790)、(OR=1.951,95%CI:1.333~2....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341例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住院期间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分娩期隔离、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护理和随诊,认为给予妊娠期梅毒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降低梅毒的母婴传播率,并能有效地防止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减少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南通地区77例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本地区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特征及预后状况,为制订预防和控制妊娠梅毒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77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无死胎、畸形儿,并且在早产、高危分娩率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方面均低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对孕产妇进行梅毒螺旋体(TP)血清学检验,对诊断为梅毒的患者尽早采取规范治疗措施,可改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364-2366
目的 分析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母婴阻断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检查确诊的梅毒感染孕产妇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临床病例资料完整并全程随访,按照是否接受干预措施分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后的健康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后的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产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可以及时的检查出梅毒感染孕产妇,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母婴传播,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该地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及新生儿梅毒患者的发病趋势 ,并探讨新生儿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该地区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梅毒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统计指标主要包括孕妇及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结果、青霉素治疗史、孕妇户籍及文化程度等.结果 2011~2014年以来该地区孕产妇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依次为5 .20‰ 、5 .58‰ 、6 .09‰ 、6 .49‰ ,整体呈升高趋势 ;新生儿梅毒发病率依次为3 .78‰ 、4 .09‰ 、4 .21‰ 、4 .63‰ ,增高程度较孕妇梅毒发病率低.在38例新生儿梅毒患者中 ,母亲是梅毒患者未接受规范化青霉素治疗、流动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农村户籍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梅毒新生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近4年来该地区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但新生儿梅毒发病率近年来增长趋势缓慢.孕产妇感染梅毒 ,且未接受规范化青霉素治疗、流动居民等是新生儿梅毒的主要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