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营养过剩性肥胖儿童血压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290名营养过剩性肥胖儿童的体重指数(BMI)进行随机抽样及整群分层,横断面调查各自的血压及BMI,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营养过剩性肥胖儿童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BMI均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574和0.2319(P<0.05),并且各自血压值与BMI值呈正相关(P<0.05).儿童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RR)以及SBP与DBP超标率均与BMI值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和年龄对SBP和DBP值有影响(P<0.05).年龄因素修正后,体重高一级分类,患高血压的RR是低一级的2.09倍;其RR的95%CI为2.16~2.73.结论 营养过剩性肥胖儿童的SBP、DBP与BMI呈独立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代谢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伟  刘伏元 《安徽医药》2012,16(4):482-484
目的调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产后血压、血脂、血糖情况。方法对213例PIH患者的产后血压、血脂、血糖情况进行调查和随访,并与患者住院时的血压、血脂、血糖情况比较,同时对现在的血压、血脂、血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调查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与住院时SBP、DBP、甘油三酯(TG)相比明显降低(P0.05),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调查时无明显差异(P0.05);(2)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21人,高血压前期75人,高脂血症患者87人,2型糖尿病11人、空腹血糖受损各49人,肥胖40人,超重102人,且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聚集性;(3)混合型高脂血症组BMI、Glu、SBP、DBP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4)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相比血压、血糖、血脂明显增高(P0.01);(5)BMI(体质量指数)≥28组与BMI正常组(BMI24),TC,TG,GLu,SBP,DBP相比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压、血脂、血糖及BMI升高呈一定的聚集性,可能是PIH患者产后血压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2例作为老年EH组,另选正常血压老年人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匈牙利Meditech(ABPM-04)无创性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并储存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和心率(HR)值。结果老年EH组24h均值、白昼均值及夜间均值S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DBP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单纯收缩压增高为特征,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血压昼夜节律变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门诊可疑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了解全天血压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门诊就诊者SBP≥120 mmHg和(或)DBP≥80 mmHg者共计223例,分为正常组(81例)和肥胖组(142例),对其BMI以及AB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和肥胖组动态血压监测24 h SBP、DB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P和BMI有关(SBP:r=0.150, P〈0.05;DBP:r=0.289, P〈0.01)。结论对门诊可疑高血压的超重或肥胖者,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全天血压水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阳市成人高血压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18~8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等指标测定,数据采用双人、双机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完成全部调查项目共1208例,收缩压(SBP)平均值(127.6±20.5)mmHg,舒张压(DBP)平均值(82.4±10.9)mmHg。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30.2%,男性患病率35.1%,女性患病率26.3%,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年龄段男女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 TG 血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P <0.05)。结论本次调查人群高血压的发生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以及不良行为或膳食习惯有关,需加强人群健康教育,积极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规范高血压及高风险人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1例,进行颈动脉彩超和24 h动态血压检查,根据收缩压昼夜差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杓型高血压组(48例,34.0%)和非杓型高血压组(93例,66.0%),分析血压节律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结果非杓型组的年龄高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 SBP、n 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IMT高于杓型组(P<0.05),两组间d DBP、n DBP、24h DBP和24h 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n SBP、24h SBP、SBP昼夜差值百分比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受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辽宁省抚顺地区煤矿工人体质指数对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抚顺市≥35岁的在职或退休的男性煤矿一线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抚顺地区煤矿工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7.0%,超重率29.5%,肥胖率为5.3%.当BMI< 24 kg/m2时,其被调查人群平均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最低;当BMI达到超重或肥胖标准时血压均值和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增高;调整年龄等危险因素后,超重和肥胖对高血压的患病危险OR分别为1.650(1.541~ 1.766)及3.412(2.903~4.009).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煤矿工人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伴肥胖的煤矿工人提倡首推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努力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及劳动保护,以降低煤矿工人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监测并比较12例正常老年对照组、51例非老年高血压组、52例老年高血压组的ABPM各参数。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24h、白天、夜间SBP、DBP均值除白天DBP外,均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P<0.01,P<0.001)。血压负荷值老年高血压组24h、白天、夜间SBP显著增高(P<0.01,P<0.001),DBP无差异。老年高血压组呈现夜间SBP下降率减小(P<0.05)。老年高血压与非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前者DBP均值及负荷值明显降低(P<0.01,P<0.001),而SBP两组无差异。各期老年高血压比较除白天SBP负荷值有差异外(P<0.05),余参数均无差异。结论 老年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并伴有夜间血压下降率的减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太原市某矿区居民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现况调查方法,对太原市某矿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20岁以上居民5185人,糖尿病患病率为5.7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88%,女性患病率为5.26%,男女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1,P=0.351);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史、高血脂史、DM家族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太原市矿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加强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导致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更好地提出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就诊心内科的102例ISH患者和43例正常血压的老年人群,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访入选病例24个月,其中102例ISH患者根据有无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情况分成心脑血管病组23例和无发生心脑血管病组79例,所有病例入选时常规检测身高、体重、吸烟人数、饮酒人数、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空腹血糖及收缩压水平,计算BMI值、吸烟率、饮酒率及平均收缩压水平(SBP).结果 一般情况中,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是发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值、总胆固醇水平、LDL-C值、空腹血糖是发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SH患者中血中胆固醇水平是导致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值、吸烟、饮酒均不是直接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单纯性高血压是影响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严重时可发生心脑血管病等,早期干预及诊断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市常住人口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7 155名健康体检者测量BMI、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按BMI值分为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比较两组之间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情况,分析BMI分布状况及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的相互关系。结果青岛驻地城市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检出率41.2%,其中男性47.2%,女性41.5%。在2060岁,超重/肥胖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超重/肥胖的人群(P<0.01)。BMI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年龄、危险因素聚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危险因素聚集的检出率均随着BMI的增高而上升。结论青岛市健康体检者超重/肥胖人群检出率较高。超重/肥胖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应该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超重/肥胖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洪斌  苏艳玲  肖蕾  张政 《中国医药》2013,8(9):1216-1218
目的 分析遗传因素对青少年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2所初级中学和2所高级中学的11~ 17岁4175名在校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父母高血压史,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调查时发现血压超过正常水平的调查对象,在1个月内复测血压.结果 参加调查的学生共4175名,其中女性2183名(52.3%),男性1992名(47.7%);血压正常者占72.5%(3025名),女性76.3%(1666名),男性68.3%(1361名),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占18.0%(750名)[女性14.2%(310名),男性22.1%(440名)];1级高血压为8.3%(344名)[女性8.2%(179名),男性8.3%(165名)],2级高血压为1.3%(54名)[女性1.3%(28名),男性1.3%(26名)].女性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6.7%(147名)和3.0%(66名);男性为13.7%(271名)和6.3%(125名),男女超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和/或母亲有高血压史者占13.0%(541名),男性为12.6%(251名),女性为13.3%(290名).高血压遗传背景的检出率在各级血压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遗传因素对青少年高血压无明显影响,超重和肥胖可能与血压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探讨合肥市高校体检人群血尿酸与某些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为制定高尿酸血症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合肥市高校来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1287名成人,测定其血尿酸及其它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2.69%,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高尿酸血症及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01)。患高尿酸血症的女性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及尿酸高于未患者,男性年龄、BMI、收缩压、甘油三酯及尿酸高于未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女性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与尿酸有相关性;男性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与尿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 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高尿酸血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尽早发现尿酸水平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各型高血压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湖北省部分地区2811名年龄≥35岁中老年人采用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2.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发生有联系,OR为1.096(1.080~1.114);在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中,女性发生的风险低于男性,OR为0.556(0.414~0.748);体重指数(BMI)和不洁饮用水与患IDH有联系,OR分别为1.694(1.392~2.063)和1.512(1.128~2.028);年龄、BMI和父母患高血压与SH+DH发生有联系,OR值分别为1.702(1.489~1.946)、1.040(1.029~1.050)和1.462(1.304~1.640);厨房中安装通风设备对SH+DH有预防作用,OR为0.684(0.567~0.825)。结论:年龄、性别、BMI、父母患高血压、不洁饮用水和厨房中安装通风设备是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医院体检中心3404名健康体检人群的BMI、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重检出率为33.84%,肥胖检出率为15.54%;随BMI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检出率亦增高。结论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超重、肥胖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关系密切,需早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相似文献   

16.
上海烟草储运公司员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烟草储运公司员工2012年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本公司职工健康体检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血糖水平(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的相关性。结果本公司员工2012年脂肪肝患病率为41.4%,男性高于女性(P〈0.05),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有增高趋势(P〈0.05)。与非脂肪肝组相比,脂肪肝组BMI、BG、SBP、DBP、TG和TC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本公司员工脂肪肝患病与年龄、性别、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生时体质量与肾脏体积、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高血压组,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血压、肾脏体积,计算体质量指数,询问出生时体质量。结果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BMI、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出生时体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但经体表面积校正肾脏体积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时体质量影响成年时高血压的形成,但不是通过减少肾脏体积介导的,BMI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中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合并症和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社区所有入选对象进行血压、静息心率测定,根据静息心率的测量结果分为4组,同时检测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身高,统计有无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异常等合并症,比较不同的静息心率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DP)、脉压(PP)、体质量指数(BMl)、血糖、血脂以及合并症构成比的差异性。结果随着静息心率的增高,SBP、DBP、PP、BMI、血糖、血脂以及合并症构成比均增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合并症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伟 《上海医药》2016,(12):56-57
目的:了解大团社区老年人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的患病情况,探索肥胖、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4月—6月对大团社区7203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体重、身高、血压及血脂等,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高血压、肥胖症、中心性肥胖症、超重以及高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41.60%、15.99%、44.29%、39.23%、32.75%。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体质指数、腰围与高血压的发生相关,OR值分别为1.449(1.343-1.564)和1.428(1.280-1.594)。结论: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体质指数及腰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方法 4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他健康指标,对其中男357例,女125例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3.29±5.81)μmol/L显著高于女性(9.68±4.71)μmol/L(P〈0.001),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等因素后,男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0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男性73.1%高于女性29.6%(P〈0.001),调整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等因素后,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性别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