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薛秋玲 《全科护理》2013,(18):1677-1678
[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泵在妇产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病人满意度情况。[方法]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400例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的病人作为观察组,400例采用传统肌肉注射镇痛剂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使用镇痛泵的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控静脉镇痛泵尤其适用于妇产科手术。其止痛效果明显,病人高度满意。  相似文献   

2.
黄泽云 《护理研究》2007,21(20):1842-184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产妇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需行剖宫产孕妇根据自愿选择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不使用镇痛泵,观察两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疼痛问题,促进早泌乳。  相似文献   

3.
刘敏  黄桂荣  叶书奇 《全科护理》2014,(26):2456-245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两种镇痛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使用硬膜外导管镇痛泵镇痛(PCEA),观察组病人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镇痛(PCIA),均给予相应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 VAS 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 与 PCIA均是胃癌根治术的有效镇痛方法,可明显减轻病人的术后疼痛,PCIA的镇痛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黄泽云 《护理研究》2007,21(7):1842-184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对产妇镇痛效果及术后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需行剖宫产孕妇根据自愿选择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不使用镇痛泵,观察两组产妇切口疼痛程度、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剖宫产术后产妇切口疼痛问题。促进早泌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在混合痔术后病人早期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术后中重度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法进行疼痛干预,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曲马多镇痛,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0min、1h、2h、4h、6h观察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干预后30min、6h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能有效缓解混合痔病人术后早期中重度疼痛,且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模式镇痛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进行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麻醉诱导,术后连接电子镇痛泵进行镇痛,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措施基础上,于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并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泵镇痛的多模式预防性镇痛措施,观察两组病人的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肝癌肝部分切除术病人应用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可有效降低病人围术期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泵(PCEA)与恒速静脉镇痛泵(PCIA)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使用自控镇痛(PCA)剖宫产术病人随机分成PCEA组40例和PCIA组40例,采取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两组镇痛效果、镇痛时间、尿潴留、术后首次尿自解时间及在镇痛泵管道脱落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镇痛时间、尿潴留、术后首次尿自解时间及在镇痛泵管道脱落情况与PCI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病人使用PCIA效果肯定,可延长镇痛时间、降低尿潴留发生率,镇痛泵管道不易脱落,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后硬膜外和静脉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普外科腹部手术病人68例,术后分别采用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观察记录其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硬膜外镇痛组恶心呕吐、瘙痒、下肢麻木等发生率均高于静脉镇痛组,静脉镇痛组头晕嗜睡者高于硬膜外镇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均能有效缓解腹部手术后疼痛,但不良反应表现有所差异,护理重点也应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付嘉清 《全科护理》2011,(8):690-690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注射泵在胸外伤病人予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ICC联合注射泵持续输注,对照组采用留置针和普通钢针,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和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外伤病人治疗中应用PICC联合注射泵持续输注芬太尼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布托啡诺与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4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1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接受相同的手术麻醉,对照组术后采用布托啡诺进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则应用地佐辛进行静脉自控镇痛。对比两组孕产妇术后按压镇痛泵次数、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术后48h内按压镇痛泵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h、12h、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布托啡诺,镇痛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B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TAPB组麻醉后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定位明确后,缓慢推注0.3%盐酸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推注等剂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术后不同时刻疼痛程度、术后镇痛药物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术后不同时刻免疫功能情况,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AP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1、24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总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TAPB组术后24 h NK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 0.05);TAP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APB应用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用量,镇痛效果更佳,且具有免疫功能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程兰  何静 《全科护理》2014,(16):1448-1450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食管癌术后病人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4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护理,即术前行疼痛知识宣教,术后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法定时评估病人疼痛,根据评分行针对性镇痛处理;观察组在常规镇痛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超前镇痛知识宣教,术后在执行各临床操作前行预见性疼痛评估,根据评分行预见性镇痛处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4h,48h,72h内疼痛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前镇痛可减轻食管癌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硬膜外与静脉持续镇痛用于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镇痛效果及护理特点。方法:将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n=28例)和静脉镇痛组(Ⅰ组,n=22例)。记录术后6,12,24,48 h两组病人的静止和运动镇痛评分、副作用以及镇痛满意度整体评分,持续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结果:术后两组病人的静止镇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运动镇痛评分在术后12,24 h时点疼痛评分比较E组优于I组(P0.05);且术后镇痛满意度整体评分E组优于Ⅰ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镇痛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仅在术后6,12 h时点,I组的呼吸频率高于E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用于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舒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护理上应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管理,以提高食管癌手术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共计2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分组法,奇数100例为对照组,偶数100例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对照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对两组产妇的术后疼痛程度、舒适度、血清因子、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各时点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时点B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产妇血糖、皮质醇、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h后,观察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辅助开胸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辅助开胸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A组)20例于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常规镇痛组(B组)20例于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C组)20例不给予帕瑞昔布钠.3组患者术后均行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分别记录术后1、2、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曲马多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1、2、4、8、12 h VAS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曲马多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1、2、4、8、12 h VAS评分,术后24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曲马多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于胸腔镜辅助开胸术超前运用,能减少术后PCIA曲马多用量,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帕他莫超前镇痛配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综合平衡序贯法将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69例拟行外科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观察组给予丙帕他莫超前镇痛+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比两组术后1h、4h、8h、12h和24 h疼痛程度和认知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 h两组VAS和MME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8 h、12 h和24 h观察组VAS和MME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4 h、8 h和12 h均较术后1 h显著升高(P<0.05),术后24 h均较术后1 h显著降低(P<0.05),术后24h均较术后4 h、8 h和12 h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较对照组的25.71%显著降低( P<0.05)。结论采用丙帕他莫超前镇痛配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可以显著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还可改善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应用舒芬太尼,观察组应用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4 h,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24及48 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12、24及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12、24及48 h的自控镇痛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背景:硬膜外持续镇痛曾被认为是下肢术后镇痛的金标准,其效果确切,全身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普遍采用。但此法有低血压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且患者在术后常规需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可能性,限制了硬膜外镇痛的临床使用。目前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技术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 目的:评价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2组: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和连续硬膜外镇痛组(n=30)。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均接受预注量,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经髂筋膜间隙注入0.25%罗哌卡因30 mL,连续硬膜外阻滞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20%罗哌卡因10 mL,均留置导管。待镇痛效果明确后,全麻插管。术毕两组分别经髂筋膜间隙、硬膜外连接镇痛泵持续给药,未使用术后自控镇痛单次给药。若疼痛难以忍受时,视其疼痛程度,予补救镇痛(帕瑞昔布20-40 mg/次)。记录目测类比评分、帕瑞昔布补救剂量、麻醉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与结论:目测类比评分、额外追加的镇痛药量、Harris 评分、住院日两组无明显差别。但是下床时间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早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而且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并发症明显低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两种镇痛方式均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髋关节功能可得到良好的恢复;但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并发症少且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于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塞来昔布在手部手术围手术期的镇痛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术前1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后当天口服200mg,术后1~5天,每日两次,每次口服200 mg;对照组予安慰剂,两组术后均不限制使用患者自控镇痛、肌注或口服阿片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 VAS)评分、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3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和第四、五天两组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当天至术后第五天内观察组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部手术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而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