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蕾  蒋瑾瑾 《中国医药导刊》2013,(6):1052-1053,1056
目的: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婴幼儿喘息及哮喘患儿(后简称喘息组)、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检测其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反复呼吸道感染组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与喘息组无明显差别(P=0.818);(2)在0~2岁及3~5岁年龄段,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及喘息组的IgG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两组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体检组(P<0.05)。在6~14岁年龄段,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反复呼吸道感染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最高的前三项为:鸡蛋,牛奶及海产品(虾,蟹,鳕鱼),将其在各年龄段及各疾病组之间进行比较,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中0~2岁年龄段牛奶的阳性率最高,在3~5岁时鸡蛋的阳性率位居第一,均与喘息组类似,,明显高于普通呼吸道感染及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6~14岁时三类食物的IgG阳性率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比较各组患儿血清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指标,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组IgE及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IgG的阳性率(P<0.01),反复呼吸道感染组的IgE阳性率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71,P=0.078)。结论:食物特异性IgG在反复呼吸道患儿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在年龄,食物种类的分布与喘息组类似。食物不耐受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在几种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几种呼吸道疾病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率.结果:肺炎、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该病原感染率高于其他几种呼吸道疾病,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MP)在几种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感染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检测几种呼吸道疾病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肺炎支原体 (MP)抗体阳性率。结果 :肺炎、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该病原感染率高于其他几种呼吸道疾病 ,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呼吸道疾病 ,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钱雄杰  沈昊 《吉林医学》2013,34(19):3808-3809
目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患儿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儿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分析病毒感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以及其与外周血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提取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2(PIV2)、副流感病3(PIV3)、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结果:1 430例URTI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53.78%,563例LRTI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18.12%。结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进行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对早期明确病原体,合理用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a(TNF a)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及其在下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4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TNF a及sIL 2R水平。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TNF a及sIL 2R水平明显增高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TNF a及sIL 2R水平变化与下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 ,其重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祁汨 《中外医疗》2013,(27):78-78,80
目的探讨何种方式利于正确诊断下呼吸道致病菌。方法对比该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底2年间采用咳痰(吸痰)、纤支镜防污染毛刷(PSB)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3种方式留取呼吸道标本共197例次患者的病原体阳率结果,从而找到容易确立下呼吸道致病菌的留取标本方式。结果 PSB及BAL标本合格率及阳性率均高于常规方式留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B及BA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B及BAL优于常规方式留取下呼吸道标本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可以及早确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道、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同部位肿瘤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定量检测对照组(40例)、呼吸道肿瘤组(40例)、消化道肿瘤组(40例)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呼吸道肿瘤组PLT、PT、APTT、TT、FIB及D-D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消化道肿瘤组PT、FIB、APTT及D-D含量高于对照组,呼吸道肿瘤组FIB高于消化道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及消化道恶性实体瘤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恶性实体瘤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无关,与肿瘤细胞自身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8.
熊维  钱柯 《重庆医学》2015,(22):3118-3119
目的:探讨分析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方法。方法选取酉阳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者,评价治疗效果。结果90例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治愈86例(95.56%)。死亡4例(4.44%)。治疗后8例(8.88%)并发症,与治疗前并发症73例(8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病情需及时诊断,解除呼吸道阻塞,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在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模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203例大鼠SAH模型的实验资料。结果:采用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前共造模87例,发生呼吸道并发症30例(34.48%),因呼吸道并发症造模失败10例(11.49%);采用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后共造模116只,发生呼吸道并发症19例(16.38%),因呼吸道并发症失败4例(3.45%)。采用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前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及造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呼吸道护理有助于减少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提高建模成功率和模型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昆明地区住院呼吸道感染儿童维生素D(Vit D)营养状况,为合理补充Vit D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6月~5岁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2、3,腺病毒,肺炎支原体;问卷调查呼吸道感染及Vit D营养相关因素。结果 (1) 523名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291名,女232名,昆明地区6月~5岁呼吸道感染儿童25 (OH) D水平呈偏态分布,25 (OH) D总体水平为(27.3±12.1) ng/mL,其中5例(0.9%) Vit D缺乏[25 (OH) D<10 ng/mL],320例(61.2%) Vit D不全[25 (OH) D 10~30 ng/mL],198例(37.9%) Vit D均衡[25 (OH) D 30~100 ng/mL],无Vit D过量,Vit D缺乏及不全总计达62.1%;(2) 52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Vit D缺乏及不全率在性别、季节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更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D3与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11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观察组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数目为92例(82.1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6例(39.02%),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郑志龙  陆击修  郝俐 《吉林医学》2011,(33):6984-6985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巨细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162例门诊患儿,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组(观察组)和普通呼吸道感染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巨细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巨细胞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RI)病毒的类型分布及所占比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标本共2751例,采用免疫荧光法(DFA)检测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51例标本中,至少检出1种病毒阳性,七项呼吸道感染病毒总阳性率为14.65%(403/2751)。其中流感病毒A型(IFV-A)34例(8.44%),流感病毒B型(IFV-B)4例(0.99%),副流感病毒1型(PIV-1)25例(6.20%)、副流感病毒2型(PIV-2) 4例(0.99%)、副流感病毒3型(PIV-3)48例(11.91%),腺病毒(ADV)29例(7.20%)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 SV)259例(64.27%);IFA-A、PIV-1、ADV、RSV感染中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IFA-B、PIV-2、PIV-3感染中男女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项呼吸道病毒的快速诊断有利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明确诊断及针对性用药,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肠道病毒所致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艺 《中国医刊》2004,39(3):28-30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原以病毒居首位,其中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引起的ARI已得到了较广泛的认识及研究.但对于肠道病毒(EV)这种非呼吸道病毒在儿科ARI中的作用及其引起的ARI及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等,在世界范围内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国内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用溶菌板分析法测定了老年人长期下呼吸道感染者肺泡灌洗液(BALF)中溶菌酶(Lym)的水平,发现长期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人 BALF 中的 Lym 明显低于非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人(P<0.05),同时显示老年非下呼吸道感染者明显低于中青年对照组(P<0.05),中青年下呼吸道感染者明显高于非下呼吸道感染的同龄人(P<0.01)。说明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长期肺部感染时更加重了细胞免疫功能的损害。这可能是老年人易感染,不易治愈和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测定长期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 BALF 中的 Lym 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免疫状况,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呼吸道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京霞  李淑兰 《医学综述》2006,12(22):1353-1355
在诸多肺部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存在呼吸道重塑。呼吸道重塑是指呼吸道上皮下纤维化、基质改变以及呼吸道平滑肌层肥厚等呼吸道壁结构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呼吸道重塑密切相关,本文就MMP-9来源、生物学特性、调节以及与这三种疾病的关系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对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 在中国7省市(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天津、重庆和陕西)城乡40岁及以上人群的COPD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对COPD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对入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的FEV1/FVC<70%作为COPD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疾病.患者自我报告经常有咳嗽、咳痰、气喘或气促症状之一,定义为有呼吸道症状.结果 20.5%的被调查者曾经职业接触粉尘和烟雾超过1年.多因素分析显示,职业粉尘烟雾暴露是罹患COPD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为1.20(1.04,1.39),其中谷尘为COPD可能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为1.48(1.18,1.86);职业粉尘烟雾暴露、采矿、采石、水泥粉尘、油漆、化工和其他职业暴露为患呼吸道症状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37(1.25,1.49)、2.31(1.67,3.20)、1.71(11 09,2.70)、1.92(1.47,2.52)、1.46(1.16,1.84)、1.58(1.37,1.83)和1.46(1.29,1.64);职业粉尘烟雾暴露与吸烟存在协同作用,可使患呼吸道症状的危险度增加(P=0.006);职业粉尘烟雾暴露对患COPD和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分别为3.94%和7.05%.结论 职业粉尘烟雾暴露与患COPD和呼吸道症状有关;职业粉尘烟雾暴露与吸烟对患呼吸道症状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及其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 将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儿科门诊或住院患儿中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设为观察组60例,体检为健康者设为对照1组30例,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设为对照2组60例,对三组儿童的25-(OH)-D3水平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测定,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组检测25-(OH)-D3结果与体液免疫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组患儿25-(OH)-D3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G、IgA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不同的维生素D水平患儿的IgA、Ig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组患者IgG、IgA水平均低于低于正常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维生素D缺乏高于正常儿童,而IgG、IgA水平降低可能与维生素D的缺乏有关,低水平的25-(OH)-D3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原体核酸环介导恒温扩增芯片法 (Loop-mediated amplification, LAMP) 十三联检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深部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样本122例, 分别采用LAMP技术、病原体分离与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 技术检测病原体, 应用SPSS软件及Kappa检验将检测结果按标本类型、年龄段及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1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 痰液病原体阳性率 (55.56%) 高于肺泡灌洗液阳性率 (46.88%) , 病原体种类分别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ASA) 和肺炎支原体 (MP) 为主 (P<0.05) ;高年龄段 (≥60岁) 以检出MASA为主, 而低年龄段 (≤20岁) 以检出MP为主 (P<0.01) ;LAMP十三联检阳性检出率 (50.00%) 高于病原体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36.67%) , 2种检测方法对肺炎克雷伯菌 (Kpn) 和鲍曼不动杆菌 (CSAB) 的检出率具有一致性 (Kappa>0.4) , 而其它病原体阳性结果的一致性较低 (Kappa<0.4) ;LAMP与实时FQ-PCR法对MP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Kappa>0.7) .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LAMP十三联检具有快速、灵敏、高效、特异及病原体覆盖面广的优势, 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依据.呼吸道标本类型及检验方法不同, 其病原体检验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 各具优缺点, 需要临床医生给予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 ,呼吸道感染一直以来位居医院感染之首 ,革兰氏阴性菌为下呼吸道分离的主要病原菌 ,由于多重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及呼吸道感染易反复迁延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为此 ,对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进行培养 ,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菌群分布及常见菌药敏试验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2 0 0 1年 1月 - 2 0 0 2年 12月间 ,我院住院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晨痰标本 ,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为 :(1)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 ;(2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3)胸部X线片有炎性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