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地药材"道地性"与其活性成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地药材"或称"地道药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特定产区的名优正品药材的特称。它们在保证医药质量,保障药材供给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其活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均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其药效的差异。本文列举并分析了几个对不同产地同种药材的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道地药材与其活性成分间的密切关系,部分地揭示了道地药材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论药材道地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 ,从九个方面探索了药材道地性的研究方法 ,并指出药材道地性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3.
“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探讨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道地药材”的生物学内涵、形成的生物学原理及研究时具有的生物学问题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居群遗传学和居群生态学的方法进行阐述。结果:通过对“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探讨,指出“道”是生物学上的“居群”,它的形成是由基因型和环境饰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数量、空间、遗传和药效等特征。结论:对目前已在开展的“道地药材”研究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道地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郭宝林  林生  冯毓秀  赵杨景 《中草药》2002,33(12):1113-1116
目的 研究丹参主要居群的遗传关系及药材的道地性问题。方法 选择丹参主要产地样本44个(包括9个居群样本),进行RAPD分析,得到的扩增条带用NTSYS-pc和AMOV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从100多个引物中选择出11个多态性强和重复性好的引物,扩增得到129条带;(2)不同居群内多态位点比率为20.9%-55.0%;(3)用UPGMA法得到所有样本的聚类图,可分为6个主要分支组和3个组外个体,其中四川中江居群的5个样本聚为一组,并与其他样本遗传距离较大;(4)按产地分组,遗传差异的80.44%存在于居群内,8.29%来自于组内居群间,11.27%的遗传差异来自于组间。结论 (1)丹参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2)山东和河南的栽培居群栽培种源来自于当地野生居群,尚没有进行人工选择,丹参酮ⅡA等成分的减少的原因主要是栽培条件不理想;(3)地区间居群的遗传分化不均衡,四川中江和河北承德居群与其他居群距离较远;(4)丹参的道地性的确定应当依据现代的优质药材评价系统,山东和河南产的丹参也可主为是丹参的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5.
浙贝母是“浙八味”之一,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等功效,是治疗风热、痰热咳嗽、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等病证的主要药物。浙贝母原产于浙江宁波的象山,故有“象贝”之称,现产于宁波的鄞州。有关浙贝母道地性迁移的原因一直未有定论。整理浙贝母道地性迁移的资料,分析变迁的原因,对继承和发展浙贝母这一道地药材的传统、保证和提高浙贝母药材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就道地性迁移问题分别对象山和鄞州作了初步的调查和研…  相似文献   

6.
道地药材特指具有地域特色、质优效高的中药材。老中医开方多在药物的学名前冠以产地,如浙贝母、滁菊花、云茯苓、南三七、北沙参等。这是因为,不同产地的地理环境对药物有效成份有着明显的影响。现代研究表明,这种药物生长环境对药效的影响还能“传宗接代”,已有实验证明,将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药材种子播种在完全相同的生态环境中,结果是道地药材产地的种子长出的药材质量好,因为这样的种子具有产生高含量有效成份的遗传因子。由于道地药材质量功效的独特性,形成了某味药物一地产多地用的局面,由此促进产地种植规模扩大,成为该药材集散地,…  相似文献   

7.
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地理产区,品种优、品质好、产量大,生产加工规范,临床疗效显著,世所公认的久负盛名的优质正品药材。道地药材的“道地性-功效”内在规律的研究是道地药材研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文章从优良种质资源、适宜生态环境、规范生产加工、显著临床疗效、优秀中华人文诠释了“道地性-功效”的科学内涵;从六要素揭示了道地性与功效的多维关系;通过质量标志物、生物标志物、遗传标志物建立了“道地性-功效”标志物的评价体系;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探索了道地性功效的形成机制。并以附子、广藿香、鸡血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践探索。从而揭示了道地药材“道地性”与“功效”的内在联系规律,有助于揭示道地药材临床“优效性”的科学内涵,促进道地药材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药材肉苁蓉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药材肉苁蓉的开发。方法:研究药材肉苁蓉的化学成分。结果:研究活性成分:麦角甾苷、松果萄苷、肉苁蓉苷A、甜菜碱和甘露醇。结论:药材肉苁蓉有良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厚朴药材道地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斯金平 《中药材》2000,23(7):373-375
采自浙、闽、川、杜、湘、赣、鄂等厚朴主产区7省11县药材样品,以及在浙江景宁种源试验林中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厚朴酚类含量。结果表明,衡量厚朴药材质量的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含量、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比值等4个太,在产地与相应种源测定定值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且厚朴的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也有显著的遗传性。传统观点认为质量上乘的川朴(川都产厚朴)实际上应归功于地方的品种,即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梁飞  李健  张卫  张瑞贤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1455-1457
道地药材是中医学在数千年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确立的一种特色,以深厚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具有悠久的历史.“道地”一词,源于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强调了特定地区所产物品的优良品质;中医典籍中,最早应用“道地”一词的是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而“道地药材”现存最早出处为明末《牡丹亭》.临床疗效是道地药材的根本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麦冬类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红祥  曾宪武  庄金山 《中药材》2001,24(5):313-315
在测定6个不同产地麦冬药材样品中14种成分含量的基础上,以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各成分指标的权数,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这些药材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正品麦冬质量优于代用品山麦冬,正品麦冬中尤以萧山产者为最佳。中国药典仅收载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Ker-Gawl.的块根做麦冬的基原,以及传统认为杭麦冬为道地药材的观点是合理的。本评价结果也可以为优质药材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金生 《中药材》1990,13(7):43-45
  相似文献   

13.
板蓝根药材道地性初步研究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盛  谢华  乔传卓 《中药材》2001,24(5):319-321
为了探讨板蓝根药材道地性的问题,从资源调查、性状特征、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居群的药材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显示板蓝根道地性确实存在。种内居群间变异形成的种质差异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环境因素次之。  相似文献   

14.
孟祥才  李晓颖  姚杰  孔玲  关瑜 《中草药》2022,53(5):1587-1594
道地药材以优质而著称,其质量受环境影响较大.中药材由野生转为栽培,导致药材质量下降.药材质量的科学评价是中药产业的基石和传统中医药健康发展的保证,然而中药含有大量不同功效成分和功效相同的多种成分,难以评价质量.根据人体与植物的异同点,对道地药材质量形成机制、道地药材质量复杂性的本质原因以及目前评价药材质量的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栀子道地药材遗传关系的ISSR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栗  王益  赵阿曼  朱培林  周世良 《中草药》2009,40(1):116-120
目的 分析来自江西省樟树、丰城、新干等3个栀子GAP基地的样品在DNA水平上的差异,了解栀子的遗传变异及其相互关系.为栀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实地考察.结果 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58个位点,其中32个位点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值为55.1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0.005 ~0.167,Shannon信息指数(J)变化范围在0.008~0.254,居群内变异占总变异的75.12%,居群间变异占总变异的24.88%,用NJ法建立聚类图大体上可以将栀子样品分为两组:第一组由樟树的样品组成,而第二组主要由新干和丰城的样品组成,内含樟树的个别样品.结论 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样品.遗传距离比较近·遗传上比较相似,说明栀子种源基本上来自当地,ISSR分子标记大体上可以将不同地方的栀子分开,产于樟树的栀子遗传多样性最高,可能种源相对比较广,丰城和新干的样品地理距离比较远,但是遗传距离却比较近,可能是各地之间存在相互引种现象,有少数樟树的样品在遗传上更接近丰城或新干的样品,除了种源交流外,在种下水平平行遗传突变也可能导致这种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道地性”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中药的“品牌”,是中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建青黛的道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黛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之功效[1]。建青黛的原植物为爵床科植物马蓝。从马蓝茎叶中加工提取的蓝色泥浆状半成品为蓝靛,再经精制干燥后的蓝色粉末,即为青黛。福建省仙游县种植马蓝加工青黛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宋代的《仙志》中就有记载。由于  相似文献   

18.
道地药材多指特定区域所产的历史悠久、品质佳、疗效好的药材。然而药材的道地区域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大部分均存在产地变迁,这为道地药材产地的确立及其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该文以黄芪和丹参为例,对各历史时期本草著作所记载的产地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药材产地变迁的诸多原因,从人文、社会、自然3个方面解释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的原因,为优质道地产区的确立提供本草学依据,也为道地药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史学文献的角度推断药材栀子的道地产区,总结栀子药材现代科研成果、提炼文献中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化梳理与分析。方法:考证不同时代的本草著作,对栀子药材历代道地产区进行归纳研究,结合古籍原文推断栀子道地产区;针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从性状、化学两方面分别制定专业检索策略,在CNKI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炼归纳不同产地栀子药材性状及化学成分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栀子化学成分含量数据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本草考证相关古籍10本、近代典籍1本,提炼古代产区14个,对应现代地名(省) 7个,结合频次统计结果与文献相关描述推断河南南阳、江西樟树、湖北江陵、福建建瓯为栀子药材的道地产区;检索到性状文献106篇,化学1461篇。根据性状数据总结道地产区栀子药材性状特征;化学数据多指标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江西省、河南、四川省样品质量差异较大,其他产区差异相对较小。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4. 181%,得到可反映栀子各产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函数:F=(22. 63×F1+15. 383×F2+14. 735×F3+11. 433×F4)/64. 181。聚类分析将10个产地来源的栀子药材划分为3大类。综合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江西为栀子最优产区,河南、湖北、福建、四川次之,其余产区栀子质量不佳。该结果与本草考证所得栀子道地产区颇为一致,为栀子药材道地性评价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一方水土出一方药。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北狭长,长江淮河横贯其中,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道地药材荟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该文梳理了安徽省的历史地理沿革、"皖"作为安徽简称的历史依据、安徽境内道地药材的兴衰浮沉。该文认为安徽虽然建省的历史始于清朝,但安徽省境内道地药材的历史沿革始终一脉相承,品种清晰可考,产区稳定。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安徽省境内道地药材时有变迁,但是其核心品种及其要素一直沿承至今。道地药材"皖药"不仅是当前安徽境内道地药材的统称,也应包括历史时期安徽著名的道地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