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牛造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九牛造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技术,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分离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九牛造根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戟甾醇(eupholⅠ)、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β-胡萝卜苷(β-sitosterolglucosideⅣ)、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Ⅴ)、3,3′-二甲基鞣花酸(3,3′-di-methylellagicacidⅥ)、3,3′-二甲基鞣花酸-4′-β-D-木糖苷(3,3′-di-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Ⅶ)、没食子酸(gallicacidⅧ)。结论: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Ⅱ、Ⅵ、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鸡眼睛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鸡眼睛Euscaphis japonica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柱色谱、C18反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鸡眼睛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orchoionoside C(1)、鞣花酸(2)、junipetrioloside A(3)、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4)、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5)、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6)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华旭  唐于平  龚祝南  闵知大 《中草药》2008,39(11):1612-1616
目的对广西产假奓包叶进行系统的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并运用波谱学方法对所分得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自其地上部分分得12个化合物,通过光谱解析鉴定了其结构。鞣花酸类衍生物6个,为鞣花酸(ellagic acid,Ⅰ)、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methylellagic acid,Ⅱ)、3,3′-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 ellagic acid,Ⅲ)、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Ⅳ)、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Ⅴ)、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e,Ⅵ);吡啶酮生物碱化合物1个,为蓖麻碱(ricinine,Ⅶ);香豆素化合物2个,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Ⅷ)、东莨菪苷(scopolin,Ⅸ);酚酸类化合物3个,为香豆酸(p-coumaric acid,Ⅹ)、阿魏酸(ferulic acid,Ⅺ)、原儿茶酸(vanillic acid,Ⅻ)。结论化合物Ⅰ~Ⅻ均为首次自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红鱼眼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蓝鸣生  马健雄  谭昌恒  韦松  陈路  朱大元 《中草药》2011,42(9):1712-1714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草药红鱼眼Phyllanthus reticul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4-二-O-甲基鞣花酸(2)、4,4′-二-O-甲基鞣花酸(3)、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4)、橙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基-(6→1)]-β-D-吡喃葡萄糖苷(5)、无羁萜(6)、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7)、3,3′-二-O-甲基鞣花酸(8)。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野生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余甘子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豆甾醇(2)、β-胡萝卜苷(3)、β-谷甾醇(4)、白桦脂醇(5)、没食子酸乙酯(6)、没食子酸甲酯(7)、3,4,3′-三氧甲基鞣花酸(8)、羽扇豆烷-20(29)-烯-3β,16β-二醇(9)、3-甲氧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10)、没食子酸(11)、吡喃酮[3,2-b]吡喃-2,6-二酮(12)、没食子儿茶素(13)、表没食子儿茶素(14)、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15)、3,4,3′-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化合物12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9、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8、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马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严小红  郭跃伟 《中草药》2004,35(2):125-127
目的 研究马蹄参Diplopanax stachyanthus叶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化合物。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e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 从马蹄参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白桦脂酸(Ⅱ)、齐墩果酸(Ⅲ)、熊果酸(Ⅳ)、胡萝卜苷(Ⅴ)、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Ⅵ)、3,3′,4′—三甲氧基鞣花酸(Ⅶ)、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Ⅶ)、3′—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Ⅸ)和3,3′,4′—三甲氧基鞣花酸—O—β—D—吡喃葡萄糖苷(Ⅹ)。结论 化合物Ⅰ~Ⅵ和Ⅸ都是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壮药羊开口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MCI gel、Sephadex LH-20、反相C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和薄层色谱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羊开口的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Ⅰ)、白桦脂酸(Ⅱ)、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没食子酸甲酯(Ⅴ)和没食子酸(Ⅵ)。结论:化合物Ⅱ、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安痛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岩白菜素(Ⅰ),3,3',4'-三甲氧基鞣花酸(Ⅱ),β-谷甾醇(Ⅲ),没食子酸(Ⅳ),3,3'-二甲氧基鞣花酸(Ⅴ)。结论化合物Ⅰ,Ⅱ,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Ⅱ和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目的 :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波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中分离得到 11种成分 ,鉴定为牛蒡子苷 (Ⅰ )、连翘苷(Ⅱ )、连翘酯苷 (Ⅲ )、甘草苷 (Ⅳ )、甘草素 (Ⅴ )、染料木素 (Ⅵ )、芒柄花素 (Ⅶ )、大豆素 (Ⅷ )、6 甲氧基大豆素 (Ⅸ )、3,3′ ,4 三甲氧基鞣花酸 (Ⅹ )和绿原酸 (Ⅺ )。结论 :染料木素、大豆素、6 甲氧基大豆素和 3,3′,4 三甲氧基鞣花酸为首次从银翘散群药中获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苗药乌桕的酚性成分。方法:综合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对苗药乌桕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基于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对比的方法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乌桕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9个酚性成分,其结构分别为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1)、6,7,8-三甲氧基香豆素(2)、7-O-甲基东莨菪内酯(3)、东莨菪内酯(4)、3,3′-O-二甲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5)、3,3′-O-二甲基鞣花酸(6)、栗木酯苷(7)、3,3′-bisdemethylpinoresinol(8)和没食子酸乙酯(9)。结论:化合物5、7、8均为首次从乌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石心红  徐德然  孔令义 《中草药》2009,40(5):686-689
目的 研究新疆产准噶尔大戟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95%乙醇提取后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梯度萃取,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纯化等方法 进行分离.结果 对分离得到的8个化合物用波谱方法 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Ⅰ)、邻苯二甲酸(2,5-二甲基己基)二酯(Ⅱ)、秦皮素(Ⅲ)、4-O-β-D-吡喃葡萄糖-3,5-二甲氧基-2E-苯丙烯醇(Ⅳ)、秦皮苷(Ⅴ)、3-甲基鞣花酸-3'-O-β-D-木糖苷(Ⅵ)、3,3'-二甲基鞣花酸硫酸酯(Ⅶ)和(+)异落叶松脂素-9-O-β-D-木糖苷(Ⅷ).结论 化合物Ⅶ为一新天然产物,其余7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宽苞水柏枝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瑛  袁怡  崔保松  李帅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8):1019-1023
目的:研究宽苞水柏枝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宽苞水柏枝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yricarin A(1),myncarin B(2),3α-羟基-14-taraxeren-28酸(3),myricadiol(4),trans-fendic acid 22-hydroxydoco-sanoic acid ester(5),docosy1-3,4-dihydroxy-trans-cinnamate(6),3,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7),3,5,4′-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8),3,5,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M(9),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0),3-羟基-4-甲氧基-反式桂皮酸(11),3,5-二甲氧基-4-羟基-反式桂皮醛(12),香草醛(13),丁香醛(14),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结论:化合物5,6,12,13,14,15,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金锦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友兴  杨丹  马青云  李宁  程忠泉  周俊 《中草药》2011,42(6):1061-1065
目的研究金锦香Osbecki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锦香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3-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2″-乙酸酯(8)、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6″-二-E-(4-羟基)-肉桂酸酯(9)、4′-hydroxyflavone-3-O-(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10)、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E-(4-羟基-)肉桂酸酯(11)、3β-hydroxy-9(11)-fernen-23-oic acid(12)、1,2-dihydroxy-9(11)-arborinen-3-one(13)、cholest-5-ene-2,3,21-triol(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结论除化合物5和16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安痛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痛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Ⅰ)、羽扇豆醇(Ⅱ)、正二十六烷酸(Ⅲ)、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胡萝卜苷(Ⅴ)、3,3′-二甲氧基鞣花酸(Ⅵ)、β-谷甾醇(Ⅶ)、岩白菜素(Ⅷ).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0,(4)
目的:研究东方肉穗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东方肉穗草的乙醇提取物高极性部位进行色谱层析,通过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7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3,3′-二甲氧基鞣花酸-4′-鼠李糖苷(Ⅰ)、鞣花酸(Ⅱ)、阿魏酸(Ⅲ)、异阿魏酸(Ⅳ)、咖啡酸(V)、3,4-二羟基苯甲酸(Ⅵ)、对羟基桂皮酸(Ⅶ)。结论:化合物Ⅰ、Ⅲ、Ⅵ、Ⅶ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MCI柱、HSCCC等色谱方法对半枫荷茎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半枫荷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2)、lyoniside(3)、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α-L-鼠李糖苷(4)、ssioriside(5)、nudiposide(6)、灯盏花苷C(7)、1-hydroxy-3,4,5-trimethoxyphenyl-1-O-[6′-O-(4″-carboxy-1″,3″,5″-trihydr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8)、虎杖苷(9)、虎皮楠苷(10)、白藜芦醇(11)、(E)-resveratrol-3-(6″-galloyl)-O-β-D-glucopyranoside(12)、dehydroconiferyl alcohol(13)、2,3-bis[(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methyl]-1,4-butanediol(14)、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15)、(+)-松脂素(16)、(+)-表松脂醇(17)、5,7,4′-tri-O-methylate-(+)-catechin(18)、arjungiucosideⅡ(19)、4-(α-rhamnopyranosyl)-3,3′,4′-O,O,O-trimethylellagic acid(20)。结论:其中,化合物5~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20,(2)
目的:研究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半制备HPLC等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旋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翻白草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赛醇(1)、3,3′-二甲氧基鞣花酸(2)、齐墩果酸(3)、2α-羟基乌苏酸(4)、高良姜素(5)、8-甲基-5,7-二羟基二氢黄酮(6)、对羟基苯甲酸(7)、3-O-甲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8)、3,3′,4-O-三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10)、3,3′-O-二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13)、没食子酸(14)、原儿茶酸(15)。结论:其中,化合物5、6、9~11、13、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大戟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对新疆产准噶尔大戟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硅胶薄层制备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鞣花酸(ellagic ac id)(1),3,3′-二甲基鞣花酸(3,3-′d i-O-m ethylellagic ac id)(2),3,3′-二甲基鞣花酸-4′-O-α-D-阿拉伯糖苷(3,3-′d i-O-m ethylellagic ac id-4′-O-α-D-arab infuranoside)(3),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3-′d i-O-m ethylellagic ac id-4′-O-β-D-xylopyranoside)(4),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 i-O-m ethylellagicac id-4-O--β-D-glucopyranoside)(5),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 ethylellagic ac id)(6),3-甲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3-O-m ethylellagic ac id-4′-O-β-D-xylopyranoside)(7),3,3,′4-三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4-tri-O-m ethylellagic ac id-4′-O-β-D-glucopyranoside)(8),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9)和短叶苏木酚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 carboxylate)(10)。结论:上述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6,(8)
目的:研究化香树果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化香树果序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烷(1)、熊果酸(2)、二十六烯(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2,5,8-三羟基-3-甲氧基-1,4-萘醌(6)、3,3'-二甲氧基鞣花酸(7)、鞣花酸(8)、4'-羟基异黄酮-7-O-β-D-半乳糖苷(9)、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木糖苷(10)、没食子酸(11)。结论:其中,化合物1、3~6、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京大戟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侨丽  戴传超  吴启南  高羽  蒋继宏 《中草药》2008,39(12):1779-1781
目的研究京大戟的化学成分,为寻找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以及为大戟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合适对照品。方法用95%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确定结构。结果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八烷醇(octadecanol,Ⅰ)、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octadecanyl-3-methoxy-4-hydrox-ybenzeneacrylate,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正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Ⅳ)、2,2′-二甲氧基-3,3′-二羟基-5,5′-氧-6,6′-联苯二甲酸酐(2,2′-dimethoxy-3,3′-dihydroxy-5,5′-oxo-6,6′-biphenylformic anhydride,Ⅴ)、大戟醇(euphol,Ⅵ)、tirucallol(Ⅶ)、京大戟素(euphpekinensin,Ⅷ)。结论化合物Ⅰ、Ⅳ、Ⅵ和为首次从京大戟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