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分析肝癌结节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并对其诊断价值作出评价。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T灌注成像及增强扫描,分析对照组正常肝实质、肝癌结节组及癌周肝实质组间的肝血流量(HBF)、肝血容积(HBV)、肝动脉灌注量(HAP)、肝动脉指数(HAI)等参数。结果三组间的HBF、HBV、HAP、HAI、HPP、MTT及PS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5)。肝癌结节组HBF、HAI、MTT及HAP高于对照组肝实质,PS低于对照组肝实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HBV与HPP与对照组肝实质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结节组HBF、HAP、HAI、MTT及HPP高于癌周肝实质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HBV及PS与癌周肝实质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癌周肝实质组的HAP、PS、MTT及HP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HBF、HBV与HAI与对照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在肝癌结节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检测方面良好的分辨力,能有效鉴别出不同性质组织间的血液灌注差异,提高了对肝癌结节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冯晓荣  吴菊芳  李锦 《吉林医学》2013,34(19):3816-3817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血液流动力学表现。方法:选择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血液流动力学的研究,并与30例健康组进行对照分析。分别采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动力学表现进行观察研究。并对反应螺旋CT灌注成像血液流动力学表现的肝动脉灌注量、肝门静脉灌注量、总肝灌注量以及肝动脉灌注指数四项指标检测分析。结果:检查后,发现肝癌组和健康组患者的肝动脉灌注量、肝门静脉灌注量、总肝灌注量以及肝动脉灌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对原发性肝癌,有较为显著的血液流动力学表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最大斜率法及去卷积法计算各灌注参数之间的可比性.方法 对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脏CT灌注扫描.采用perfusion 3软件进行灌注分析,分别采用最大斜率法和去卷积法计算肝癌组织、背景肝组织的各灌注参数,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大斜率法测得背景肝组织的HAP、HPP、HAI和HBF值与去卷积法所测得的相应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斜率算法组和去卷积算法组HAP、HPP、HB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A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种算法计算的背景肝组织灌注参数可比性较好,肝癌组织灌注参数可比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燕平 《西部医学》2011,23(4):643-64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动态电影模式扫描,所有数据经工作站软件处理并计算组织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time,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肝动脉供血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ion,HAF),比较肿瘤组织、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各灌注参数的变化。结果肝癌组织BF、HAF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而MTT明显降低,且具有显著性差异;BV和PS值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癌CT灌注参数(BF、HAF和MTT)可有效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钟群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6,13(4):245-247,215
近年来强势推出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CT,MDCT或multi—sliceCT,MSCT)的特点是扫描为密集取数,具有扫描速度快、成像时间短等特点;快速扫描方式及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应用。使得CT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形态学表达,而是进入功能成像(functional imaging)的新时代。CT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是以核医学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eiple)为理论基础,通过固定层面感兴趣区(range of interest,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计算一些评价指标.反映组织生理功能改变。适用于肝硬化的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6.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是功能成像方法之一,它可以从组织细胞水平和微循环水平来揭示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及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的改变,对脑梗死的早期和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陈恕  李琦  吴景全 《重庆医学》2007,36(12):1211-1212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像学早期诊断对患者的预后影响重大.螺旋CT增强扫描作为肺癌的常规检查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影像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由于少数良性结节和活动性炎性结节内血管床面积大,血管明显扩张、增粗,血供丰富,与含丰富肿瘤血管供血的肺癌强化常常较为相似,另一方面肺癌患者的血液循环时间等因素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灶强化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常成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和  姚振威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569-257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算法在成人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3例正常成年人行常规头颅CT平扫后,再行CT灌注成像检查。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选取基底节及其相邻层面,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同时开始连续50s的四层动态扫描,重建的198幅动态图像使用CT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所选脑内感兴趣区的血流量、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显示正常成年人脑灰质灌注高于脑白质,脑灰质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54.7±11.3)ml/(min·100g)、(2.9±0.5)ml/100g、(3.4±0.6)s;脑白质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27.9±6.9)ml/(min·100g)、(2.4±0.4)ml/100g、(3.9±0.5)s。结论: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算法较其他模式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优势,同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技术为测量正常人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常成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脑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正常人脑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4例正常成年人,常规头颅CT平扫后,选取基底节及其相邻层面行CT灌注成像检查,所得图像经CT灌注软件包进行后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的血流量、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4例正常人基底节区灌注高于灰质区,灰质区灌注高于白质区.正常人灰质的CBF、CBV、MTT分别为(52.8±10.0)ml/(100g·min)、(2.7±0.6)ml/100g、(3.7±0.9)s;白质分别为(22.0±3.3)ml/(100g·min)、(1.3±0.4)ml/100g、(5±1.2)s.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为测量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乳腺肿块性病变患者(22个病灶)行多层螺旋CT电影模式灌注扫描,其中乳腺癌9例,良性肿块8例.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所得数据按乳腺癌与良性肿块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BF(35.92±8.36)mL/(min·100g),BV(12.79±3.13)mL/100 g,MTT(15.37±4.45)s,PS(19.72±5.08)mL/(min·100g);良性肿块组BF(16.83±5.36)mL/(min·100g),BV(5.35±2.43)mL/100g,MTT(16.54±4.19)s,PS(5.47±2.83)mL/(min·100 g),两组BF、BV、PS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的血流量、血容量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高于良性肿块,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杨秀勇  杨秀军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10):1089-1091,F000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与表现。方法 12例脑卒中患者行了脑4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检查,在工作站生成脑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局部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色阶图,并测量兴趣区这些参数值,以t检验比较分析。11例于12h至5天内作了CT复诊。结果 动态CTP显示了11例局部脑组织低灌注区和1例可疑病灶,主要表现为相应区域脑组织BF、BV数值下降、MTT数值增加及其彩阶图异常,12例患者均出现了局部脑组织MTT延长,其中BF、BV、MTT均异常者6例,局部脑组织BF、BV、MTT彩阶图异常范围大于实际缺血区。梗死或可疑梗死灶中心、周边区及对侧相应区域测量的BF、BV、MTT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早期诊断价值,其中MTT是缺血性脑卒中反应最为敏感的功能与形态学定量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结节(与肺门关系密切,直径在30 mm之内)CT灌注成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支气管镜、临床治疗证实的中央型肺结节的CT灌注成像资料。结果:8例结节中,炎性4例,肺癌4例。全部结节均强化:4例炎性结节全部表现为肺动脉及主动脉双重血供。4例恶性结节的3例强化峰值出现在主动脉峰值后,1例出现肺动脉及主动脉双重血供。4例炎性结节表面通透性(PS)≤15ml/(100 mg.min)。4例肺癌结节PS≥15 ml/(100 mg.min)、血容量(BV)≥5 ml/100 mg。4例炎性结节中3例急性炎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TDC)表现为速升速降型,1例慢性炎性结节TDC表现为速升缓降型。4例肺癌结节TDC表现为速升缓降或缓升不降型。结论:中央型肺结节的部分CT灌注成像参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不同扫描模式对灌注参数及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头颅灌注成像患者中检查结果正常者21例,其中使用轴扫模式(Axial full1.Osee)扫描8例,间断曝光,间隔时间1s,电影模式(Cine full 1.0sec)扫描13例,在50S内连续曝光扫描。两组其他扫描参数一致,扫描范围均为20mm。对两种扫描模式所测得灌注参数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闻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使用两种不同扫描模式所测得灌注参数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影模式辐射剂量的DLP为2085.02mGy.cm,轴扫模式患者的辐射剂量为DLP为1065.38mGy.cm,比电影模式降低48.9%的辐射剂量。结论两种扫描模式所测得脑灌注参数没有差异,同时还能降低辐射剂量48.9%。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成像技术评价胰腺癌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 ADW4.1工作站,使用Perfusion-3软件包分析。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结果胰腺癌组的BF、BV明显小于正常组,PS、MTT大于正常组。胰腺癌组与正常组之间的BF、BV、MTT和PS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的血流灌注参数中BF、BV、PS值随着Hemrick CT标准分期的增高而明显增加,呈明显的正相关。MTT值随着Hemrick CT标准分期的增高而明显下降,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MS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血流变化的分析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从而加强SPN良恶性的鉴别区分,提高定性诊断水平。 方法 选取笔者收集的经病理证实的SPN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常规16排螺旋CT机对患者行灌注扫描,应用GE ADW 4.3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及Perfusion3-body tumor软件对结节进行分析,对所获得的SPN的CT灌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SPN的效能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恶性SPN和炎性SPN的BF、BV和PS值均明显高于良性SPN,良性组与恶性组SPN的BV(P=0.000)、BF(P=0.000)及PS(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组与炎性组SPN的BV(P=0.027)、BF(P=0.000)及PS(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与炎性SPN各项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V≥5ml/100g为恶性SPN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72.2%、79.2%、81.3%。设PS≥15ml/(min·100g)为诊断恶性阈值,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66.7%、80.0%、85.7%。设BV≥5ml/100g且PS≥15ml/(min·100g)为诊断恶性阈值,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72.2%、80.8%、92.9%。 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SPN的鉴别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对良恶性的鉴别缺乏特异性。设定BV≥5ml/100g且PS≥15ml/(min·100g)为诊断恶性阈值时,其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设定单个参数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正常人脑血流动力学定量研究的价值,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该项检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无颅脑疾病的健康志愿者30例,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灌注成像软件得到额、颞、顶叶皮质及白质、豆状核和丘脑的脑血容量( CBV)、脑血流量( CBF)、平均通过时间( MTT)和峰值时间( TTP)等参数,利用统计软件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健康成人平均脑灰质血流量为(46.3±2.52)ml/(100mg·min),平均血容量为(4.0±0.19) ml/100mg,平均通过时间为(4.7±0.21)秒,平均峰值时间为(20.7±0.7)秒;脑白质平均血流量为(28.8±4.4) ml/(100mg·min),平均血容量为(2.8±0.2) ml/100mg,平均通过时间为(6.3±1.0)秒,峰值时间平均为(20.9±0.9)秒;基底节平均脑血容量为(47.2±1.4)ml/(100mg·min),平均血容量为(3.8±0.2)ml/100mg,平均通过时间为(4.9±0.3)秒,峰值时间为(20.6±1.2)秒。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颅脑灌注扫描可以获得正常成人脑血流动力学信息,为评价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2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主要包含肝脏各叶、主动脉、脾脏及门静脉层面,对比两组各项CT灌注参数及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CT灌注参数,主要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脏血流量(T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及总肝灌注量(TLP)。结果:观察组HAP、TBV、MTT及HPI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VP和TL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判定标准,114例肝硬化患者中,A级32例,B级45例,C级37例;A级、B级及C级患者HAP、PVP、HPI及TLP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级、B级及C级患者TBV和MTT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患者HAP和TLP水平均较C级低,PVP和HPI水平均较C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可获取肝硬化患者肝脏形态及功能信息,明确肝脏供血情况,还可判定肝硬化患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参数使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层医院开展脑灌注有利于患者及时诊治,但实际工作中常因对比剂注射速率过高致检查失败,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针对8层螺旋CT脑灌注的参数进行优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材料与方法选择脑缺血病变急性期、脑外伤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病例进行CT脑灌注成像图。对比剂使用优维显300mg/ml,掌背静脉或肘前区浅静脉注射,速率4.0ml/s。根据总剂量将图像质量分为欠佳、一般、注射速率也将图像质量分为一般、良、5mm,扫描模式cines 1.0s,80kV,200mA回顾性重建层厚10mm,间隔10mm。结 果速率4.0ml/s。总剂量35ml,图像质量欠佳量一般;总剂量45ml…  相似文献   

19.
赵忠 《中外医疗》2010,29(35):187-188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的出现,为临床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手段和判断依据。本文的目的是对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归纳总结方法,得出该技术在脑功能检查方面的临床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徐进  杨春爽  高春雨 《中外医疗》2008,34(34):133-133
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CTP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观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峰值增强(PE)等各灌注参数彩色图像.早期准确显示急性缺血存在与否,及部位、范围,对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