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纵隔长度和经宫颈子宫纵隔电切术后不同处理方式与二探时宫腔粘连及残存纵隔的关系。方法对107例纵隔子宫电切治疗患者进行分组,根据初次电切时纵隔长度分小纵隔组≤1.5cm和大纵隔组>1.5cm;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单纯放置宫内节育器组和节育器加用雌孕激素治疗组。术后3个月宫腔镜二探,观察对比纵隔长度和术后不同处理方式的子宫腔修复情况。结果 107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6例残余纵隔>0.5cm行二次电切;21例存在宫腔粘连。术后纵隔残存与原子宫纵隔长度显著相关(P<0.05);宫腔粘连与术后处理方式没有明确相关性。结论大纵隔手术后存在残留可能性大,宫腔镜二探可以弥补第一次手术不足,雌孕激素治疗对预防术后粘连尚无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的“开窗剥切”法,治疗多发性子宫黏膜下肌瘤8例.结果 7例一次成功完成手术,另有1例因肌瘤数目过多,患者年龄较轻且未婚,行宫腔镜电切术切除部分肌瘤.术后随访2~26个月,2例术后有轻微宫腔粘连,1例发现肌瘤复发,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月经异常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保留子宫,尤其“开窗剥切”法,在减少子宫内膜损伤方面的独特优势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行宫腔镜宫腔粘连电切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8例月经过少病人7例月经恢复正常,月经量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例;2例闭经病人术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经量偏少。复查宫腔镜,宫腔形态完全正常9例,宫腔形态基本正常27例,再次宫腔粘连8例。33例有生育要求者12例妊娠,5例足月顺产。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负压吸刮术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不孕症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鹤壁市妇幼保健院不孕症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6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腔负压吸刮术+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术后两组均随访6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子宫异常出血率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月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6个月后研究组月经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子宫异常出血率(4.17%,2/48)、复发率(2.08%,1/48)低于常规组(18.75%、16.67%,9/48、8/48,P0.05)。结论宫腔负压吸刮术+宫腔镜电切术可减少不孕症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月经量及子宫异常出血,降低疾病复发风险,远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月经量变化、妊娠结局、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月经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的月经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子宫穿孔、感染、宫腔粘连、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均为子宫下内膜息肉治疗的有效术式,宫腔镜下电切术复发率更低,妊娠结局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次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月经量正常、周期规律68例,月经量明显减少14例,绝经46倒,均未发生子宫穿孔、空气栓塞、水中毒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年无复发,妊娠38例均顺利妊娠至足月分娩,无胎盘粘连及植入。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良性占位病变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142例子宫良性占位病变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24例,内凸型子宫壁闻肌瘤22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腺肌瘤2例,宫颈肌瘤25例,宫颈息肉39例,宫颈宫腔复合占位病变22例。随诊1~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元明显手术并发症,切除瘤体直径0.5~8.0cm。宫腔电切术的手术时间15~70min,平均48min,术中估计出血量约10~130ml。宫颈电切术的手术时问3~60min,平均24min,术中估计出血量约5~50ml。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一次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治疗子宫内良性占住病变首选宫腔镜电切术,它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监视下通过宫腔镜电切中隔子宫的手术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行子宫中隔电切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嘱患者术后工具避孕6个月,术后连用3个人工周期后取环及行宫腔镜检查,16例宫腔形态正常,1例宫底残留隔样组织1 cm,行第2次手术,1例子宫前后壁轻度粘连,宫腔镜下剪开粘连并置换一枚节育器,3个周期后复查宫腔镜,宫腔形态正常。7例术后自然妊娠,2例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术后成功妊娠,避孕3例,6例未妊娠(包括1例失诊)。结论:通过腹腔镜联合宫腔镜电切中膈子宫手术的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术中、术后细致的观察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官腔镜电切术后放置T型节育器预防宫腔或宫颈管粘连。方法 行宫腔镜电切术455例,于电切手术结束应用催产素10~20u静注后观察无出血。探测宫腔深度后放置T型节育器。根据电切类型不同,于术后1~3个月取出节育器,然后行B超检测,观察宫腔内有无积液,判断是否存在宫腔或宫颈管粘连。结果 术后2个月随访并行B超检测,其中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245例,宫腔积液1例(1/245例,0.41%);电切子宫内膜78例,电切子宫内膜息肉72例,电切宫颈管肌瘤或息肉37例,子宫纵隔切除9例,宫腔粘连分离术5例,宫腔异物取出9例,B超检测均未发现宫腔积液。结论 宫腔电切术放置T型节育器对预防宫腔或宫颈管粘连有效,有效率达99.78%。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石雯  王茂彩  王敏仪  陈姗  李骁 《新医学》2022,53(12):926-930
目的 探讨重度与非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经宫腔镜确诊IUA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UA AF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重度IUA组(重度组,41例)和轻中度IUA组(非重度组,77例),并分析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与非重度组患者比较,重度组患者的孕次较多、2次以上清宫史者比例较高、宫腔镜电切操作次数较多(P均< 0.05)。2组中人工流产术后、宫腔镜下电切术后、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后宫腔操作史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重度组患者中宫腔操作次数 ≥3次者比例(85%)高于非重度组(P < 0.05);重度组患者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宫腔异常(回声不均、连续性中断、显示不清或粘连)者的比例高于非重度组(P < 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可增加IUA发生的风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IUA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手术方法与治疗的效果。方法:在腹腔镜监视下,应用持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9例子宫纵隔患者进行镜下纵隔切开术。结果:9例中均为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20min,出血少,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2例合并粘膜下肌瘤及内膜息肉一并切除,腹腔镜监视下手术能检查腹腔情况,并对腹腔病变予以处理,(1例浆膜下肌瘤,4例盆腔粘连,2例多囊卵巢,2条输卵管伞端阻塞),术后月经恢复正常。4例已妊娠,结论: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电切术57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术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运用5%甘露醇液或5%葡萄糖液膨官,宫腔镜下行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除术283例,子宫内膜切除78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197例,纵隔子宫电切5例,其他宫内良性病变切除15例。结果官腔镜下电切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植入胎盘(陈旧性)宫腔中度多发粘连、子宫纵隔术后完全满意率100%;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术后完全满意率96.1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疗效好,可以替代传统的某些子宫切除手术,微创,痛苦少,保持了器官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电切术过度水化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过度水化综合征(TURP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12月中宫腔镜电切术发生过度水化综合征的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电切术3例,肌瘤直径>5 cm,均为内凸型,约2/5位于肌壁内,术中肌层破坏面积大;子宫内膜电切术1例,因患者子宫过度后屈,宫腔深达9.5 cm,手术难度大,内膜创面广;宫腔重度粘连电切术1例,宫腔重度肌性粘连,分离后大量血管暴露,创面大。5例经补钠、利尿处理后,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过度水化综合征的发生与复杂的宫腔操作导致的子宫内膜、肌层的破坏程度有关。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良好。而缩短手术时间,控制宫腔压力,减少灌流液的吸收则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宫腔镜诊治1069例宫内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宫腔镜及宫腔镜电切术在宫腔内疾病诊治中的意义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选择1069例可疑宫内病变者采用宫腔镜检查,确诊者在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电切术(TCR)。结果 774例患者存在宫内病变。对642例行TCR,90.97%(584/642)月经恢复正常及异常出血减少;9.30%(12/129)不孕症患者怀孕。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及周围脏器损伤。结论 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电切术是诊治宫内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术中B超监护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开窗后切除对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25例予以直接切除法,研究组25例予以开窗后切除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减低程度、膨宫液用量、血清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雌激素(FSH)水平、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子宫内膜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减低程度、膨宫液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LH、FSH、E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子宫肌层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子宫内膜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子宫内膜创面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妊娠率(64.00%)显著高于对照组(36.00%)(P0.05)。研究组首次妊娠距宫腔镜电切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采用开窗后切除法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水囊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完全纵隔子宫可行性.方法 对31例完全纵隔子宫患者采用水囊指示法下宫腔镜电切术,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妊娠率及足月产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均在腹腔镜监视下1次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宫腔镜手术时间2.3~10.2 min,平均(6.7±3.3)min;出血量极少;术后住院天数3~6d,平均(3.4±1.7)d;术后3个月再次宫腔镜检查发现1例(3.2%)有轻度宫腔内膜状粘连;术后2年妊娠27例(87.1%);足月产19例(61.2%).结论 水囊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完全纵隔子宫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回顾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5例,其中0型17例,Ⅰ型8例。结果 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月经异常症状改善,不孕5例中3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在保留子宫及避免子宫疤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宫腔镜下分离术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经量评分及宫腔粘连评分,两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4个月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月经量评分、宫腔粘连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宫腔粘连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4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分离术后Foley球囊置入治疗重度宫腔粘连,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月经量及宫腔粘连情况,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李帅 《临床医学》2020,40(12):25-2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及术后雌激素用量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4例,均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雌激素用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小剂量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及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49%,32/37)与对照组(70.27%,26/3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治愈率(51.35%,19/37)明显高于对照组(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和术后雌激素治疗,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测量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粘连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并在术后联合大剂量雌激素连续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此类患者术后再粘连形成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子宫功能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0.
应用宫腔镜实施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肌瘤膜汽化术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汽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27Fr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和汽化电极,对经宫腔镜确诊的子宫粘膜下肌瘤2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6例患者实施汽化手术。结果:手术时间最短15min,最长65min,术中出血平均为15mL,且无1例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治愈率100%。结论:宫腔镜汽化 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不会发生电切综合征,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