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8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86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3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43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解基严 《北京医学》2012,(7):517-519
正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我国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中合并慢性心功能障碍的成年患者逐年增加,如何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外科治疗效果,是心脏外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构成特点1.病因学及构成特点:1980年至2000年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构成谱发生了变化,据对10省市15518人调查显示,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特点为: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心力衰竭的最主要病因;女性高于男  相似文献   

3.
徐健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1):1193-1194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诱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的诱因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的诱因以感染为主,有15例,占50%;心律失常次之,有3例,占10%;其次是体力活动过度2例,妊娠2例,各占13.3%。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的诱因进行探讨,不仅能够保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之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尽可能的避免这些诱因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状态,是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其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恶性肿瘤。经过长期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因而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也得到了革命性的进步,为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将近5年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概括,着重论述了利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以及各医家为慢性心力衰竭所创制的专方经验方。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近5年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概括,着重论述了利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以及各医家为慢性心力衰竭所创制的专方经验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T冠脉成像(CTA)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5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CAG检查显示病因为冠心病者4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者1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A检查,对比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TA参数和血管铃腔狭窄程度,评估CTA在慢性心力衰竭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冠心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A)水平均低于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冠心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TA检查血管管腔狭窄程度高于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CTA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的诊断结果与CAG诊断结果一致性为Kappa值=0.840,一致性高。结论 CTA可有效鉴别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终末阶段的一组症候群,国内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为0.9%,其5年死亡率与肿瘤相似,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历史悠久,方法独特,具有临床疗效。五苓散加减方是中医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经典方剂,其疗效得到多数医家的肯定。文章从利水消肿、温阳化痰、活血化瘀三个方面,综述近30年五苓散加减方在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在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0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在140—159g/L时病死率最低,≥160g/L时病死率回升。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和血红蛋白浓度过度增高时病死率均增高。对于血红蛋白〈160g/L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是CHF预后的保护因素,心功能分级增高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发病高危因素,并总结临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慢性肾衰竭但未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相关高危因素。结果依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得结果提示,年龄、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血液透析缺乏规律性及C反应蛋白水平异常为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发病可能与年龄、高血压、代谢紊乱及机体炎症状态有关;临床医师应当有效控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压,纠正酸碱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保证规律透析,以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所选例数为100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回访干预,实验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分析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臧琦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621-362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诊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根据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给予多方面的护理,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炼油厂社区居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07年10月-2010年3月克拉玛依炼油厂社区年龄>35岁常住成人作为调查对象,统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问卷收集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共抽取年龄>35岁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居民3821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3%,男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4%,女性为0.2%,男性高于女性。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4%,汉族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高于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男性各年龄组间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新疆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存在民族差异。对新疆不同民族人群的心衰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于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社区干预及减少患病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参麦联合洋地黄序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洋地黄类药物序贯治疗,而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洋地黄序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体征.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8.91±0.43)mg/L及(54.26±5.46)%均优于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0.05).结论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参麦联合洋地黄序贯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的观察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以期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缓解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1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89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出院回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9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全部临床康复,疗程8-20天,平均住院12天。结论: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诱因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22-122,135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诱因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2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愈后出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诱因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复发率。结果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诱因干预,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增加,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慢性心力衰竭一直是预后不良的严重状态,虽经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4年病死率仍较高,已构成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有学者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不用辛伐他汀者预后有所改善[1]。我们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会进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并贯穿心力衰竭疾病的全过程,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对其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所选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30例,发生率为15.00%。随着年龄增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逐渐提高。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男性。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逐渐提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主要与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有关,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应对,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是否可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衰加重而再次住院的发生率。方法对我科2007年-2008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实施家庭护理。结果实施家庭护理3个月~6个月后再入院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家庭护理可以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入院的发生率;家庭护理为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社会负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