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逐渐上升.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肝功能异常以及门静脉高压症,其手术难度较无肝硬化患者高.肝硬化曾一度被认为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相对禁忌证[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外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报道日渐增多,本次研究对4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LC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呼兵  任文杰 《临床医学》2001,21(8):16-17
目的:解决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手术问题。方法:把56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肝硬化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4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平均禁食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高压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A组为该院1998~2005年13例门静脉高压症的胆囊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为随机抽取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病人手术顺利,无术后再出血及中转开腹。A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日长于对照组。A组病人术后胆囊床积液及发热高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正确选择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胆囊结石病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行L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接受LC的5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成功50例,中转开腹7例.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年9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63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结果 57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6例中转开腹.结论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恰当的处理,绝大多数的Child-A和Child-B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可以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胆囊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胆囊结石行手术治疗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2例、胆囊大部切除术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一期行胆囊切除术具有可行性,主要危险在于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术后肝功能衰竭;胆囊大部切除术既缓解症状,又减少手术风险,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胡琦  陶科  蒋建龙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518-15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作为目前胆囊切除手术的标准术式,因创伤小、康复快,巳广泛应用。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差,且多合并门静脉高压,行胆囊切除的风险较常人高。本院2000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同时有血吸虫病肝硬化的胆囊炎、胆石患者90例行胆囊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4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患者手术成功52例,中转开腹2例(术中出血、镜下止血困难1例,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1例),手术成功率为96.3%。腹腔镜手术时间(60.0±20.5)min,术中出血(100.0±30.0)mL,术后出血〉300 mL者2例,均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术后住院(6.0±2.5)d,均痊愈出院。结论把握手术指征及加强围术期的处理,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LC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胆囊疾患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点和围手术期的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胆囊结石均属普外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增多。我们至2000年9月至2006年4月,开展此类手术8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及个性化饮食指导。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5.7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及合理的饮食指导是胆囊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顺利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常是治疗上的难题,肝硬化胆囊切除术被认为是一高危因素,手术病死率达7%~26%,值得临床上高度重视。近年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其手术的危险性较无肝硬化者更高。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发生率可达28.1%~30.8%,较无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7.26%)高,为健康人的4~5倍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轻、对机体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文献报道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肝硬化者,约为无肝硬化者的2~5倍[1],而且胆囊结石反复发作及并发感染可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因此,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胆囊切除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轻、术野显露好、手术[2],但长期以来,合并肝硬  相似文献   

15.
卢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99-3300
目的 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对南京市第一医院浦口分院收治的29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2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例,2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中转开腹,其中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3例,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1例,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1例,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 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重视术前术后处理和术中的正确操作可减少中转开腹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附4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病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肝硬化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时间18~95min,平均34.2min。术中出血20~350mL,平均45.3mL。术后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住院3~9d,平均4.2d。结论术中出血的处理是肝硬化胆囊切除成功的关键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ChildA和B级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是安全的,对ChildC级患者应审慎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0年5月治疗的82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白蛋白、门静脉血流速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86.97±26.12) ml,少于对照组的(284.71±34.81) ml,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6.83%,术后白蛋白为(34.68±4.75) g/L,高于对照组的(31.28±4.52)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对肝功能影响小,且能够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可为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合并巨脾术式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优点和风险。方法:收集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间50例合并肝硬化的症状胆囊结石手术病人。所有病人分成LC组和OC组,测定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LC组有3例中转开腹手术。LC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较OC组少(P<0.05)。结论:在治疗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病人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风险也小,可安全用于合并肝硬化(ChildA、B级)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疾病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58.2±16.3)m in,术中出血平均(81.3±25.6)m l。3例因出血无法控制或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晰而中转开腹。术后仅1例术后有较明显出血情况,经保守治疗控制。无切口感染、切口疝、腹腔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Child A、B级的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但要灵活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9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并观察胆囊壁厚度,胆囊结石位置、大小,胆总管内径,肝内胆管,胆囊三角,肝中静脉等。结果:989例患者中,胆囊结石868例,胆囊息肉121例。胆囊炎急性发作75例,胆囊颈或胆囊管嵌顿结石69例,萎缩性胆囊炎93例,胆囊穿孔2例,合并肝硬化15例,肝癌3例,肝中静脉分支和胆囊床紧邻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969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15例合并肝硬化患者转内科治疗,3例肝癌及2例胆囊穿孔行开腹手术。结论: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手术难易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