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患者女性,5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短阵室性心动过。X线胸片示心脏增大;心脏超声示左心增大,左室前壁及前侧运动幅度明显减低,二、三尖瓣返流。在进行抗凝。扩冠孤同时给予心房起搏治疗。术后患者闷,气短,头昏等症状消失,血压上升,随访3个月未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复查心脏超声示室壁运动恢复,返流消失。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6岁,主因"阵发性心悸伴胸闷、气短2年"收住入院。心悸发作时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心脏彩超示右房右室内径增大,右室流出道内径增宽。心脏核磁共振示右室室壁信号不均匀,呈高、等、低混杂信号改变,心室游离壁及下壁变薄,右室流出道扩张,右室室壁运动减弱,左室如常,符合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给予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治疗,术后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1次。  相似文献   

3.
1病历报告 患者,男,64岁。反复心悸8年,于2002年5月21日来我院诊治。超声检查示心脏大小正常,室壁运动异常。动态心电图:心动过速,QRS呈宽一窄二种波型,反复连续交替,其次数约占心率的67%,多数QRS波增宽。留取体表心电图(图1)和食管心电图(图2)分析。临床诊断: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患者男性,68岁,主因"反复胸骨后疼痛6个月,加重8 h"来诊。患者于6月前,劳累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闷样疼痛,每次持续约5 min,经休息后可缓解。8 h前患者无诱因突然出现胸骨后憋闷样疼痛,伴出汗,即入我院急诊,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aVL导联T波低平,提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既往矽肺、阑尾炎切除病史明确。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吸烟30余年,7~8支/d,戒烟5年余。入院查心脏超声示:左室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轻度返流,左房增大,心室结构正常(LAD 40 mm、LVDD 50 mm),左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5.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主因间断气促1个月入院。1个月前起始爬两层楼或平卧时出现气促,休息后或坐起后症状好转,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外院查肌钙蛋白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心脏超声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43%,全心增大,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为进一步诊治于2020-12-02就诊我院。既往吸烟7年。否认糖尿病、长期饮酒病史。患者的小姨有“心律失常右心扩大病史”。体检:生命征正常,心界扩大,向左下扩大为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的病变程度与超声心动图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61例已确诊的ARVC患者,根据心脏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将其按病变侵犯部位分为右心室局部病变组(A组)、右心室弥漫病变组(B组)、累及左心室的双心室病变组(C组),分析比较3组间的超声心动图.结果 心脏MRI结果示,A组患者19例(31%),B组28例(46%),C组14例(23%).共15例(25%)患者超声心动图结果正常(A组13例,B组2例).A组患者中均无右心房增大、右心室室壁变薄、右心室室壁运动减弱.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心室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增宽、右心室室壁变薄及室壁运动减弱均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而左心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无症状或局部轻度病变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容易漏诊,应当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并进行心脏MRI检查.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中右心参数可以判断病变进展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1例男性,29岁的发作性心悸患者,休息时发作,紧张和运动时减少或消失。超声示心脏扩大,第1次行电生理检查时诱发出心房扑动,消融右房峡部成功。但仍有心动过速发作,结合病史及临床发作特点,考虑为迷走神经性心动过速,予安定和力月西诱导睡眠后成功诱发出左房房性心动过速,消融成功。术后3个月超声示心腔正常。提示该患者为左房迷走神经性房性心动过速致心肌病。  相似文献   

8.
甘云凤  魏潇 《心电与循环》2022,(3):292-294+297
报道重庆市壁山区人民医院2021年4月2日收治的1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酷似心房颤动(下称房颤)伴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病例。患者因晕厥伴低血压入院,心电图提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经电复律、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复查心电图示QRS波群呈多种形态酷似房颤伴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最后诊断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结合相关检查,考虑低钾血症所致室性心动过速,通过补钾等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患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6岁,反复阵发性心悸18年,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左室心尖部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及心脏核磁共振检查见左室心尖部局部变薄、膨出,收缩活动减弱或消失。腔内电生理检查可见室房逆传文氏、室房分离现象,证实为室性心动过速。用美托洛尔25 mg,2次/天预防室性心动过速,随访1个月无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心脏超声检查中症状表现,为超声诊断心肌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病毒性急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观察记录患者心脏结构形态与心肌各部分运动情况。结果患者心律失常主要以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或房性早搏、室性、房性心动过速以及束支传导阻滞等形式表现,分别占17.71%、20.83%、18.75%、14.58%、10.42%、7.29%;同时超声检查还发现患者有心包积液、心功能下降、心腔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增厚以及室壁运动、心肌回声异常等异常现象。结论超声检查虽然缺乏心肌炎特征性表现,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对心肌炎进行鉴别、诊断,仍是一种较为有效可靠地诊断方式,可以有效的、正确的对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8岁,因"反复心悸1年"入院。心悸发作时ECG示室性心动过速。否认家族猝死史。体格检查未见异常。ECG可见V2导联延迟向上的S波,心脏彩超示右室流出道增宽,心脏核磁共振示右室壁内脂肪信号影,符合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由于经济原因,未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口服胺碘酮治疗。随访半年,未再有室性心律失常发作。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3岁.主因“心悸伴乏力10月余,加重伴黑矇1周”入院.心电图示心率54bpm.心脏超声示:二尖瓣+三尖瓣位置换瓣术后;瓣膜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双房显著增大;三尖瓣返流(轻度)、主动脉瓣返流(轻度)、肺动脉瓣返流(轻度)、心包积液(微少量);既往诊断“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扑;慢-快综合征”,规律口服胺碘酮和酒石...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分析我们收治的 16例不同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diopat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 ,I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资料与结果1 临床资料 :患者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 ,心动过速起病年龄 11~ 4 3岁。 16例患者均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及其它导致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的病因。 13例心脏超声及胸片无异常 ;2例右室心尖部室速及 1例左室室速患者心脏超声及胸片提示心脏扩大 ,但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室速控制后前2例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后 1例心脏缩小 ,考虑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achy…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63岁。因间歇性劳力性心悸、黑噱半年入院。每次发作持续数min至10余min不等,无晕厥和胸痛。外院心电图曾记录到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无高血压及冠心病史。体检:BP110/60mmHg。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界稍扩大,心率58次/min,心律齐,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哕音,下肢无水肿。血清电解质和心肌酶检查正常。X线胸片示心外形增大,以右心室为主。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右心室和右心房增大,三尖瓣少至中量返流,左心室和左心房正常。心肌核素灌注显像示左心室心肌灌注正常。心脏磁共振显像示右心室明显增大,右心室壁局灶性变薄,脂肪浸润,左心室正常。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和右股深静脉血栓各1例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例1 女,67岁。因反复心绞痛7个月于1998年10月29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外伤手术史和家族遗传病史。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顺应性减退;静息状态心脏ECT示左室面积大小正常,可疑左室侧下壁中后段心肌缺血;平板运动阳性;胸部平片未见异常。11月5日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考虑此患者为X综合征。术后一般情况良好,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次日患者到卫生间小便后,诉胸闷、右侧胸痛。体检:表情痛苦,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呼吸尚平稳,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的图像特点。方法对5例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ARVC患者中4例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病,1例为家系检查发现。1例猝死、1例心力衰竭、2例晕厥、1例无症状。所有患者均做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部分患者做了心室核素造影和右心室造影。超声心动图表现为:所有患者均右心室扩大,3例右室流出道扩张,1例左室稍大;3例右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1例局限性减弱,1例右室壁瘤形成,2例室间隔运动异常。5例患者三尖瓣、肺动脉瓣均有反流,反流压差较低,前向流速减低。结论ARVC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为右心室扩大、右室流出道扩张、右室壁弥漫性、局限性变薄、运动异常。患者以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猝死为首发症状,在除外其他可引起右室扩大的病变后可提示本病。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0名慢型克山病(KD)患者,16名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以及20名正常人从心脏学形态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心脏功能三个方面进行鉴别诊断探讨。结果表明:(1)KD组心脏均呈普大型,室壁活动多呈弥漫性减弱;ICM组心脏亦均扩大,但程度轻于KD组,多呈现为节段性室壁活动障碍。(2)KD组瓣膜返流发生率较ICM组高,返流程度较ICM组严重。(3)两组收缩与舒张功能均降低。(4)存在MR的病人不能单凭二尖瓣血流变化作为评价舒张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一例患者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发作时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行电生理检查时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替性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室性逸搏心律,立即临时心脏起搏并返回病房,患者房室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再次手术消融左侧隐匿旁道后,患者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消失,体表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者的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房(左房)增大,并随年龄增大,高血压病史延长,左房扩大越明显,发生严重房性心律失常几率也越高。高龄组发生持续性房颤为30.77%,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2)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36例),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5%(85例)。(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房的大小、二尖瓣返流、左室大小以及左室质量指数相关,尤其与左房大小的相关性更明显,室性心律失常与左房、二尖瓣返流、主动脉瓣返流、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左室腔大小相关。结论(1)年龄、高血压病史、左房大小是影响高血压房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二尖瓣返流、左室增大、左室质量指数增高也与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相关。(2)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房性心律失常,高血压离心性心脏扩大比向心性肥厚更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Ⅱ-Ⅲ级,高血压病(Ⅲ期)。超声心动图示:心尖部室壁瘤。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VT)。2005年行冠脉造影示:RCA远端狭窄30%,LCX、LAD正常。入院后VT反复发作,发作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多次经电复律成功。药物治疗反映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