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容弟生  黄芳群  黄梅铃  徐思萍 《新中医》2013,45(12):159-160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牵引配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推拿手法牵引配合加味当,扫四逆汤治疗,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30例,显效40例,好转53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93.2%。结论:推拿手法牵引配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手法为主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颈椎牵引、手法治疗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总有效率为98.4%。结论:用牵引推拿手法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推拿牵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方法:选择4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卧式牵引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推拿手法治疗,内容同治疗组。结果:参照颈椎病(神经根型)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25例中治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6.0%;对照组23例中,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3.9%。结论:推拿牵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推拿治疗,且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接受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观察周期为2个疗程,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的观察、McGill量表测评等。结果: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34例获得临床痊愈,22例获得好转,总有效率为95.88%。治疗后的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PPI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能够有效地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5.
刘艳 《河南中医》2009,29(10):1007-1007
目的:观察改良式牵引加自重端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改良式牵引加自重端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结论:改良式牵引加自重端提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金英杰  李雪珍 《新中医》2014,46(3):161-163
目的:观察仰卧拔伸牵引配合推拿手法与坐位颌枕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仰卧拔伸牵引配合五区五线十三穴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坐位颈椎颌枕牵引配合五区五线十三穴推拿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2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3.3%、79.2%,高于对照组的90.0%、60.0%,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仰卧拔伸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愈显率较好,优于坐位颌枕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观察组用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对照组单用整脊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推拿牵引配合颈椎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推拿牵引配合颈椎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牵引60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53.34N。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4%。两组疗程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常规推拿牵引配合颈椎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疗效及疗程上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推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单独给予对照组整脊推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积分、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疗效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背部疼痛积分、颈椎生理曲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理想,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颈肩综合症,临床症状多见于颈肩痛、乏力、手指发麻、颈部活动受限等.其发病率在颈椎病中最高,约占到60-65%.因各种传统手法治疗疗效较差,在推拿整脊界倍受关注.笔者自2008年在推拿配合下应用短杠杆微调法治疗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牵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牵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愈5例,显效47例,好转1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4.2%.结论:牵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侧仰卧位推拿结合小关节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侧仰卧位推拿结合小关节整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坐位推拿结合关节整复,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P〈0.05)。结论:侧仰卧位推拿结合小关节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可控性好,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9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和手法组各30例,综合组针刺配合微调等手法予以整复,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手法组采用杠杆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剌组及手法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短杠杆微调手法治疗CSR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仰卧位颈椎定点拔伸推顶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①理筋手法+定点拔伸推顶法,②理筋手法+颈椎牵引。采用"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共收治病例181例,其中治疗组96例,对照组85例。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都增加,两组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仰卧位颈椎定点拔伸推顶法是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结合颈椎的解剖结构特点而形成,能纠正紊乱的颈椎椎体及小关节,临床操作简单,舒适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水针刀松解,配合颈椎牵引,TDP神灯照射疗法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25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96.7%。结论:综合治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地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局部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和束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采用按摩、颈牵引、理疗等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枕颌带牵引和药物治疗,疗程60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穴位敷贴配合针法治疗,对照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NPQ、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镇痛,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0例,2组均采用牵引、超短波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症状积分治疗前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40.00%,对照组为25.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2%,对照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颈椎曲度的改善情况,探讨分析手法作用机理。方法:4家医院将13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组(77例)和牵引对照组(60例),测量治疗前后颈椎X片颈曲值。结果:颈椎曲度改善程度上,手法治疗组亦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效的可能机理之一是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结合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59例采用颈椎牵引结合葛根汤加味内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颈肩疼痛与上肢麻木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8.8%(P〈0.05);治疗后两组颈肩疼痛和上肢麻木的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牵引结合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