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诊法学是研究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以及研究诊察病证方法和探求症状机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中医诊法学》多媒体网络课件对于实现本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1开发背景中医诊法学内容零散繁杂,  相似文献   

2.
《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内经》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认为其特点为:(1)比较“奇恒”,过则为病;(2)内外因并重,正邪盛衰相对而言;(3)整体失衡,动态随机的病理观;(4)类比推理,以外揣内;(5)综合归纳,以“证”命病。文中并认为:《内经》不仅在具体内容上,而且更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奠定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基础,学习《内经》病因病机学说,要掌握其病机思维和病机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点,用以指导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3.
全面论述了《内经》病机学说认识论方法论的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平衡失调,内外并重;整体联系,恒动变化;过则为病,系统直观;类比推理,以外测内;综合归纳,审机定治。同时指出《内经》病机学说为中医的疾病观和认识疾病的独特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学三环节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诊法和辨证.诊法即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辨证即对所收集的病情资料作出判断,得出证名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帮助中医函授学员,在职初、中级中医和青年自学的同志学好《中医诊断学》,现根据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章节的要点、难点提示如下,以供复习时参考。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给防治疾病提供  相似文献   

6.
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医者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排泄物等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位居四大诊法之首。历代医家皆很重视望诊,《灵枢·本脏》指出:“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难经·六十一难》亦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望诊在临床诊断尤其是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读《中国民间局部诊法》书黄惠勇(诊断研究所410007)主题词书评,@《中国民间局部诊法》中医药学文献我国第一部中医局部诊法学专著《中国民间局部诊法》(以下简称《诊法》),由湖南中医学院青年中医学专家彭清华副教授和其导师,我国著名中医诊断学专家、博士...  相似文献   

8.
虚里诊法原理初探袁效涵,范兴文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5004)主题词@虚里诊法,中医诊断学,经络辨证,脏腑,气血,津液虚里位于左侧第四、五肋间心尖搏动处。虚里诊法系指通过诊察虚里的至数、范围、位置、色泽等改变来判断内在脏腑、经脉病证的虚实和愈后,从而...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腹诊,是指以触诊为主,望、闻、问、切(触、按)相结合的对胸腹部位全面诊察的一种直觉诊法~([1])。狭义的腹诊,是指胸腹部的按诊(或触诊),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内容之一,即如清代医家俞根初云:"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2])。"1腹诊的源流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源于《内经》和《难经》。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  相似文献   

10.
<正> 所谓腹证,主要指医生运用腹诊法所诊察到的患者胸腹部证候,而腹诊法则是医生用手触摸、按压患者胸腹部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属祖国医学切诊内容之一,又称切腹或按腹。故腹证是一种以客观发现为主的证候。有关腹证方面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次而《难经》,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腹证始与处方论治密切结合,成为中医“辨证”之“证”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许多《伤寒》《金匮》注本及讲义中对于腹证的认识至今尚未明确统一,注解多失于含混笼统,或多以自觉症状解释之,与临床实际难以符合,给学习上带来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于《伤寒》、  相似文献   

11.
中图分类号R241《中医诊断学》(以下简称《中诊》)是学习中医各专业的基础课,是衔接理论与临床的桥梁。这一学科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疾病的诊察、证候的诊断、疾病种类的识别,因而是一门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基本知识、辨证识病基本技能于一体的专门学科...  相似文献   

12.
诊法源流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法,亦称诊候,即诊察疾病的方法。诊法作为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其内容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不断充实、深化、提高,因而在中医诊疗发展史上,呈现出日益精进的历史轨迹。追溯中医诊法的源流,对于继承拓展中医诊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诊法起源很早...  相似文献   

13.
对《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的几点看法庄泽澄(中医诊断学教研室250014)关键词中医诊断学;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严密性;教材编写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课本,教师执教的依据,因此,教材的编写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所重视。鉴于《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  相似文献   

14.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人们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不仅是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与医学内容密切结合,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古代许多著作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内经》多有雷同,以致使一些学者对《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看法不一。为此,将《内经》与《春秋繁露》、《白虎通》中阴阳五行学说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内经》与《春秋繁露》、《白虎通》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应用方面则有根本差别。《内经》重在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医学理论;并赋予其医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因此,《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既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又是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繁露》和《白虎通》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其自然属性上加上封建道德属性,并加以神化,用以解释社会现象和道德伦常秩序,借以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地位。从而沿着唯心主义神学思想体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古代伤寒研究名著《伤寒明理论》一书的学术成就,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评介:倡用按症类证、横向归纳之法,开创《伤寒论》专题研究的新体例;辨别症状异同,剖析病机特点,为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之早期代表作;运用《内经》、本草理论,阐述仲景方制之法,开中医方剂解释之先河;融会后世学说,提出个人创见,丰富和发展了仲景学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现代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盛增秀[1]等“略论祖国医学体质学说及其实践意义”发表后,随着第一部《中医体质学说》专著的出版,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得以确定──“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自此,这一名词及概念被国内学者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并相继在《中医年鉴》等书籍中得到表述。1理论研究1.1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现 王琦[2]将体质学说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基础理论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主干课程。《中医诊断学》既涉及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涉及基本诊断技能、基本临床辨证思维的训练,但目前随着高校招生的扩大以及医患矛盾的加剧,医学院校均面临着临床学科见习、实习教学中示教难的问题,且由于《中医诊断学》为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给学生学习和掌握诊断技能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改革了《中医诊断学》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将临床见习改为实训教学,在模拟诊室、模拟病房进行临床模拟诊断训练,然后再进行临床实践操作,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缓解了临床实践教学所面临的矛盾。现将一些做法和心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祖国医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医诊断学》是祖国医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和祖国医学同体连枝,唇齿相依。 人类一开始有了医药活动,其中便孕育了《中医诊断学》的一些内容。上古谓:“一针二灸三吃药”,凭病人的什么体征和症状来决定用针、用灸或用药?那就要依靠医生的眼观、口问、手摸来决定,这就是最早的中医诊断学,尽管还十分简单粗糙,但是,它已是《中医诊断学》的雏型。日后,经过无数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反复验证和源源补充,日臻完善,终于形成了这门中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疾病的由基础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衔接课——《中医诊断学》。  相似文献   

19.
切脉是祖国医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内经》、《难经》都有关于诊脉法的阐述。最早诊脉法是三部九候遍诊法,在病人上部(头颈)、  相似文献   

20.
模拟诊疗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的骨干课程,上承中医基础理论,下接临床各科,属桥梁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显而易见,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学生能否掌握中医诊断学中的实践技能,是能否学好并掌握本学科的关键和难点。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