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患者男,23岁。上腹无规律疼痛2年,1988年6月21日因上消化道穿孔两小时住院,经非手术治疗症状消失,后行钡餐造影提示胃小弯溃疡。次年9月8日因再次穿孔24小时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无渗液及食物残渣,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大网膜明显充血,向左上腹包绕,未见穿孔,当时考虑穿孔小已闭合,故关腹。今年1月25日因上消化道穿孔24小时第三次住院  相似文献   

2.
硫酸钡漏出导致腹膜炎称为硫酸钡性腹膜炎。作者从1982年至1992年9月间在川崎医科大学急救中心手术治疗4例硫酸钡性腹膜炎。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52-87岁,平均68岁。3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例直肠癌。穿孔前3例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1例灌肠造影。穿孔部位:2例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处,1例在直肠癌处,1例因十二指肠溃疡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后第二天早晨发生降结肠穿孔。2例结肠、直肠穿孔手术前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穿孔至手术时间4-16小时,平均10小时。术中用温盐水彻底清除洗腹腔,清除硫酸钡。胃穿孔1例行胃切除,十二指肠溃疡1例行大网膜包裹插管术,2例结肠穿孔者行人造肛门手术,4例患者均存活。硫酸钡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发病率约为4%—5.4%,术后5—10年为残胃癌好发间期,本院于1978至1980年间,共收治2例。经手术病检证实,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一:×××,男性,57岁,干部,已婚,患者因上腹经常疼痛,于1966年在本市某院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胃溃疡,每次发作均在门诊保守治疗,病后4年间,曾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黑便2次,于1969年3月在蚌医附院经胃镜检查,报告为萎缩性胃炎,胃小弯溃疡,同年5月住该院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术后腹痛嗳气等症状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4岁,学生。因头昏、乏力3月,柏油样大便伴心慌1周于89年7月入院。中度贫血貌。心率112次,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二肺(一)。腹平软,上腹部轻度压痛,肝脾助下(一),Hb:750g/L,RBC2.7×10~(12)/L,WBC6×10~(?)/L,BPC100×10~(?)/L,大便隐血试验(卅),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正常。消化道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未见异常。给予输血,补液及止血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  相似文献   

5.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在疾病过程中可以引起大出血、急性穿孔和幽门梗阻等并发症。我院自1987—1997年遇到3例患者做完钡餐透视后因进食不当而致急性穿孔,其中男2例,女1例,均经手术得到证实。现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 患者王××,男,36岁。曾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6年,近期症状加重来院就诊。为了解溃疡病变  相似文献   

6.
例1,女,44岁。因呕吐10余天于1983年6月23日入院。吐物内含大量胆汁。体检:消瘦明显,右上腹可触及鸡蛋大包块。钡餐示十二指肠降部与横部交界处钡剂流通完全受阻。临床诊断:十二指肠肿瘤。于7月9日剖腹探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与横部交界处有4×3×3cm 大肿物使肠腔完全阻塞,但胆汁引流通畅,将肿瘤切除行肠吻合术,手术经过良好。病理诊断:十二指肠腺癌。随访于8月14日因全身衰竭死亡。例2,女,49岁。因间断性呕血3月,于1986年2月13日入院。体检:贫血貌,消瘦,右中腹可触及6×8 cm 之包块。化验:Hb73g/L,大便潜血试验(++++)。钡餐造影:示十二指肠横部狭窄,钡餐通过困难。于2月26日手术探查见十二指肠横部有10×8×4 cm 的肿物与胰腺及周围血管紧密粘连,无法切除,而行胃空肠吻合术及幽门成形术。病理诊断:十二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0岁,因腹痛腹泻2月反复加剧,于1980年1月18日入院(住院号80241)。入院诊断:慢性肠炎。经对症处理病情缓解。因自诉一周来有轻度吞咽不适而作上消化道检查。钡餐:未见异常。胃镜:距门齿40cm 贲门部见直径0.3cm 小溃疡,底部黄色,边缘出血,余无异常。在溃疡处取芝麻大组织三块,刷片三张。病理报告:贲门高分化腺癌(见图);刷片查见异型增生细胞。1980年1月30日作近端胃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切除标本见贲门部有0.3×0.5cm 粘膜轻度隆起,表面糜烂。切除标本全部包埋(共56个蜡块,其中33个为胃粘膜席卷)。全部切片经仔细观察,未查见腺癌残留,仅见轻度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灶性轻度异型增生。原活检部位组织块经深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2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例1,男,69岁。因反复黑便3年伴头晕、心悸、乏力1年入院。1985年以来曾因上消化道出血多次住院治疗。间断输血1200ml,但贫血继续加重,Hb 最低30g/L。曾7次胃镜,1次肠镜及上消化道钡餐均未发现出血病灶,1次骨穿报告为轻度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Hb44g/L,大便隐血强阳性。入院后行棉线试验:见十二指肠第二段35~50cm 潜血“(?)”。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及后壁2~3处不规则椭圆形肿块,表面似有溃疡面,渗血较多,肿块最大3×2cm,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有钱  相似文献   

9.
例1,男,42岁。上腹部不规则疼痛20多年。1975年及1977年曾因大量呕血,黑便住院治疗。平时服药,疗效不显。二次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于1978年5月28日入院。体检:除上腹部轻压痛外余无特殊。胃大部分切除,术中发现:胃窦部小弯侧溃疡,面积4.0×3.5cm,溃疡中心有一淡红色结节性肿块,约1.0×1.0cm。病理诊断:慢性胃溃疡,肌层内异位胰腺,伴异物巨细胞反应。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9a。因双下肢酸痛周余诊断为坐骨神经痛,自买炎痛喜康片30片(每片20mg)于90年6月10日午餐后一次顿服,1h 后觉上腹不适,继之呕咖啡色液与解黑色稍稀大便数次,在外住院经输液等治疗,约1d 后无呕咖啡液,无解黑便,但上腹闷涨痛,进食后尤重一直存在。月后至本院胃镜检为胃角与幽门各有一溃疡,检肝肾功能等均正常,给雷尼替丁等治疗半年余未能好转,乃住院手术,行胃次切毕氏Ⅰ式吻合,检查胃角有一溃疡2×2×0.5cm,幽门处溃疡1×0.5×0.3cm;组织学检为胃粘膜活动性慢性炎伴轻度肠化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4岁,住院号14399。因上腹痛呕吐两年于1978年8月26日入院。每当着凉和食生冷食物后发作,并多在早晨或肌饿时明显,进食后可缓解。近一年来进食后常有呕吐,呕吐物多为食物,但无血。1977年4月曾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报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不全梗阻。既往体健,家中其父因呕血死亡,追问其父与  相似文献   

12.
在全身麻醉手术以后并发急性青光眼,临床較罕見。茲将作者所見一例报告于后。病例報告患者韓××(住17660),女,51岁,石家庄人,于1960年5月8日下午5时急診入院。主訴上腹部剧烈疼(?)、八小时。既往病史:患者近七、八年来常有上腹部疼痛、饱涨返酸、打嗝及烧心之病史,饭后較重,但未曾有呕吐及瀝青样大便。于8日晨9时突有上腹部剧痛,很快蔓延全腹,疼痛不能忍,曾呕吐一次,为食入物,乃急診入院。查体:病人呈急病容,有痛苦表情,头部器官及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全腹呈板状,有(氵弥)漫性压痛与反跳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重复畸形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但胃重复畸形少见。我院于1992年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4岁,因间断性血便1年,近1月来血便3次入院。患儿每次发病时均伴腹痛,多发生于饭后半小时~2小时之间,不吐。大便为柏油样,每次约200ml,不伴发热。查体:贫皿貌,发育营养中等。腹胀,上腹部偏左可触及一张力不大之囊性肿物,边界不清,无压痛,活动度不大。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69g/L,红细胞1.5×10~9/L,中性0.58,淋巴0.4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胃内大量滞留胃液,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业巍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4):34-35,3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手术适应症和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2月~2001年2月29例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1.5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上腹部不适、疼痛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反酸、寒战等消化道症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镜、ERCP协助确诊。29例中采用憩室旷置,Billor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22例.效果满意。3例行憩室切除术,发生严重的十二指肠瘘并发症1例;2例行憩室内翻缝合;1例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结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镜是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首选方法。憩室旷置.Billor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较为安全,疗效确切可靠,是治疗十二指肠憩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6岁,医生,主因柏油样便二个月,于1974年3月7日入院。一年前因柏油样便,急性失血性贫血,考虑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经内科治疗大便潜血转为阴性,二次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而出院。本次出血后在某医院钡餐造影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经治疗不见好转而转入我院内科治疗。体温36.4℃,脉搏72,血压100/60。慢性贫血病容。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触及肿物与肝脾,无肠呜音亢进。大便潜血强阳性,血尿常规及肝功正常。经治疗,仍为多量拍油样便,3月25日转入外科,术前两次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才发现十二指肠降段和横段交界处肠腔内可见一乒乓球大小圆形缺损、边界清晰的阴影,肠腔通过尚佳。诊断:  相似文献   

16.
陈旭  杨文龙  付世豪 《贵州医药》2002,26(7):650-65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少见。国内杂志报告甚少。2 0 0 2年我院收治一例 ,并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5岁 ,因半年来上腹部不适而求医 ,经胃镜检查见胃体大弯侧有一 2cm× 2cm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包块 ,突入胃腔 ,粘膜完整稍充血。活检报告 :粘膜炎性改变 ,未查见恶性肿瘤细胞。上消化道钡餐示 :胃体上部大弯侧可见 5× 4cm充盈缺损 ,考虑胃大弯平滑肌瘤。患者既往无溃疡病史 ,无呕血及黑便史。诊断为“胃平滑肌瘤”入院。入院后第 5日手术。术中见胃体大弯侧有 4cm× 3cm类圆形包块 ,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  相似文献   

17.
保留幽门及幽门部迷走神经的胃大部切除术治疗高位胃溃疡(附7例报告)冶金部太原十三冶医院(030009)李占科,张际昌长治市第三人民医院赵华善我们应用保留幽门及幽门部迷走神经的胃大部切除术(GPPPV)[1]治疗高位胃溃疡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34~61岁。上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好转后择期手术2例;3例急诊手术,其中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2例为上消化道穿孔.以上5例中有3例术前曾行胃镜检查证实为高位胃溃疡。余2例为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确诊后择期手术者。溃疡直径0.5~15m;溃疡距贲门3.0\5.0cm。二、手术方法:取上腹正中切口,明确溃疡部位和幽门后,自胃大弯侧幽门环上2cm处开始于血管弓内游离至胃网膜主动脉第1~2分支,小弯侧在距幽门9~10cm处开始紧贴胃壁向左游离,保留“鸦爪”支,迷走神经前后主干和肝支,切断支配胃体的迷走神经分交。将溃疡连同胃体向下牵拉,在相应部位切断胃体。若溃疡位置过高或其周围充血、水肿、炎症严重,或者溃疡位于胃底体部,可局部切除溃疡缝合、关闭,在其下方横断上端胃,切除范围不宜过大,缝闭小弯侧,大弯侧留3/~4cm,粘膜下止血,备吻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患者男,64岁。因右腰部隐痛伴体重减轻,恶心呕吐2月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两肾区无叩痛,右上腹隐约可触及边界不清、无压痛的包块。实验室检查包括17-羟、17-酮测定均正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幽门不完全梗阻。B超和CT(平扫)示右肾上极8×10cm~2占位性病变(见插页图1)。腹主动脉造影及选择性右肾动脉造影见右肾上极动脉呈弧形下  相似文献   

19.
噎膈验案一例张××,男54岁,工人,病历号438048.就诊日期:1988年9月6日。近一周来患者咽喉肿痛,音哑,吞咽困难,渐至不能进食,食入即吐,并伴有呛咳。于1988的9月2日到××医院诊治,X线食道钡餐造影报告为“食道钡剂通过困难,粘膜不规则....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0岁。间歇性上腹隐痛、嗳气6个月,伴黑便5天入院。以往因“胃病”在乡卫生院间断服用丙谷胺治疗。无其他病史询出。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阴性。腹平软,中上腹轻压痛,未扪及肿块。肝脾未触及。直肠指诊无异常发现。化验检查: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7.6×10~9/L,中性0.64,淋巴0.34,嗜酸性0.02。大便隐血试验(+++)。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未见异常。钡餐造影:胃小弯溃疡,有恶性变可能。纤维胃镜检查:胃小弯恶性溃疡。活检病理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轻度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