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心房颤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发症多,至今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外科式迷宫型手术及其改良术式由于创伤大、病死率较高而受限制;经导管线性消融因损伤时间长,且不能取得与外科手术相当的疗效而进展缓慢。1996年Haissaguerre等首先报道并提出局灶性房颤的概念,且成功地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这一重要发现已被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非药物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迷宫手术是最早的房颤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被称为外科治疗房颤的金标准.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辅助下心外膜肺静脉隔离成为外科治疗房颤的新方向.内科导管消融房颤具有里程碑意义,多项随机对照证实导管消融显著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并可以改善预后.植入起搏器等装置治疗房颤其疗效不肯定,目前并不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8 a临床经验及体会. 方法: 以射频消融的方法替代"切和缝",完成迷宫手术即射频消融迷宫术,共施行236例,对其中后166例患者的经典迷宫手术路线进行了改良,包括在右心房下部行三条短线性射频消融,在左心房长径>70 mm、房颤病史>3 a的病例增加左心房消融线路. 结果: 整个射频消融过程耗时13~39(平均21) min. 无手术死亡,无射频消融相关并发症. 手术后2 wk 210例恢复窦性心律,总转复率89%,其中前70例患者有51例恢复窦性心律,转复率73%,后166例患者有159例恢复窦性心律,将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的比例提高到95.7%(P<0.01). 前70例中有63例曾发生手术后心房扑动,但在后166例,行射频迷宫术时在右心房下部加三条短线性消融后,仅有58例患者术后短期内发生心房扑动,占35%,明显少于经典迷宫手术路线组(P<0.01). 结论: 射频消融迷宫术简便易行,与"切和缝"的迷宫手术比较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发症少,手术疗效确切,经过改良路线,房性心律失常并发症减少,房颤窦性转复率高于经典的"切和缝"的迷宫手术.  相似文献   

4.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患者众多且有升高的趋势,由于房颤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治疗房颤一直为热门研究课题。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起搏器置入治疗、电复律、外科手术治疗等。其中以术中双极射频消融术(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效果最佳。但迷宫手术比较复杂,切口较多,并发症较多,对心脏损伤大,并且手术医生成长曲线长,于是衍生出迷宫手术的改良术式:包括射频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外科手术的发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生理学对房颤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型标测技术消融能源的发展,房颤的外科治疗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由Cox迷宫手术的复杂术式逐渐向左迷宫、放射迷宫衍变.减少创伤提高治愈率,成为房颤外科治疗不断追求的新目标.本文概述了房颤外科治疗的各种术式设计原理和房颤根治术新消融技术的应用及其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典的"切与缝"考克斯迷宫Ⅲ手术是外科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金标准,但因其操作复杂而未能被广泛推广。21世纪以来,外科射频消融手术极大促进了房颤的外科治疗,但适应证仍以合并器质性心脏疾患的房颤患者为主,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施行消融治疗。随着微创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外科治疗房颤的范围正突破原有的适应证,向孤立性房颤的治疗领域扩展。  相似文献   

7.
朱栽结  陈远  龙小毛 《中外医疗》2023,(21):194-19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它是美国发病率最高的心律失常类型,在我国的发病率也仅次于室性早搏,而且房颤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近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帮助我们对房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外科治疗房颤的手段也随之不断创新进步。Cox迷宫Ⅲ型手术是房颤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外科医师们又发展出了利用不同能源消融的Cox迷宫Ⅳ型手术、Wolf微创迷宫手术以及杂交消融等多种治疗方法。现对房颤外科治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在瓣膜置换术中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接受双瓣置换+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对术前、术中及术后管理进行探讨.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发生率3/9,其中再次开胸止血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气管插管时间(13.51±8.12)h,重症监护时间(50.01±17.17)h,术后住院时间(13.77±9.86)d.结论 冲洗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房颤效果确切,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房颤的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基础,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从肺静脉口点消融、节段性消融、环肺静脉口的电隔离,到心房基质改良的应用,以及外科改良迷宫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已大大提高了房颤治疗的成功率并显著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1999~ 2 0 0 1年 ,我院开展了射频消融迷宫术 ,成功治愈了 10例房颤病人。现将射频消融迷宫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10例 ,其中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2 2~ 5 7岁 ,平均 4 1岁。均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并房颤 ,所有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射频消融迷宫术 ,同时施行瓣膜置换术。1.2 手术配合1.2 .1 术前准备 ①病人术前常规检查胸部X线片、心脏B超、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与出凝血时间、肝功、肾功、肝炎筛选以及备皮等…  相似文献   

11.
陈勇兵  杨文涛  施立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36-113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常常是瓣膜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药物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治疗效果的不确切性,重新激起人们寻求外科治疗房颤的兴趣.我们采用射频消融部分迷宫术治疗房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射频消融迷宫手术联合应用可达龙治疗风心病房颤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组病人在瓣膜手术时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术中术后应用可达龙;对照组在瓣膜手术时不行射频消融迷宫手术,但同样应用可达龙,观察两组病人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射频消融迷宫手术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7.5%,对照组为6.1%,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术前病人左房内径小、房颤时间短者有利于窦性心律的转复,而术前射血分数、肺动脉收缩压、心功能分级、心胸比对其无明显影响;射频消融迷宫手术后,即使没有恢复窦性心律的病人其室性心率也比术前明显降低。结论射频消融迷宫手术对治疗风心病房颤效果令人满意,对左房内径小、房颤时间短者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二尖瓣置换同期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同期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对术中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进行探讨.结果:2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配合满意.结论:二尖瓣置换同期行钳式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效果确切,清楚了解手术过程,熟悉机器性能和操作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西宁地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及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外科住院的风湿性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36例,分为消融组和对照组(各18例),消融组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及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对照组仅行瓣膜置换术。对两组患者的近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消融组18例患者术后恢复窦性心律16例,房颤心律1例,结性心律1例;随访8个月,15例维持窦性心律,3例阵发性房颤心律。对照组12例术中心脏复跳后即为房颤心律,6例心脏复跳后为窦性心律,术后24h~3天内均转为房颤心律,应用胺碘酮不能恢复窦性心律。两组术后左房内径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消融组术后左房内径小于对照组(33.06±2.88)mm比(36.16±2.43)mm,P<0.05。结论:高原地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及双极射频消融治疗近期疗效确切,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消融手术(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以及两者对于心肌损伤程度的差异性,并分析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首次行消融术治疗的275例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胱抑素C(CysC)及左心房内径(LAD)与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预测价值,同时比较两种消融手术对心肌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冷冻消融组113例,31例复发(27.43%),射频消融组162例,51例复发(31.48%),其术后远期复发率相比(27.43%vs.3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138.21±48.59) min]较冷冻消融组[(115.51±31.28) min]更长(P<0.05)。手术并发症方面射频消融组手术总体并发症为3.7%,冷冻消融组为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所引起的心功能下降、血栓,甚至猝死是导致患者病死、病残的主要原因,所以消除心房颤动、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具有重要意义。迷宫手术是外科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但因其操作复杂、创伤大而难以推广。以射频消融为代表的能量消融技术代替迷宫手术的"切与缝",推动了外科治疗心房颤动的新发展,也为微创技术及杂交技术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进一步扩大了外科治疗心房颤动的范围,更多新技术应用于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亦使迷宫手术更易于推广和接受。  相似文献   

17.
房树坤 《当代医学》2016,(13):18-19
目的 研究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价值.方法 选取房颤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观察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经随访观察窦性心律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00.8±23.1)min,术后均未见患者出现严重疼痛、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无1例患者死亡,且房颤全部转复.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8±1.6)d,出院时患者中窦性心律比例为50.0%,经1.5~4.5年的随访,患者均无未见严重心脏功能异常,无血管栓塞等事件的发生,窦性心律比例91.7%.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房颤的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极及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RHVD)伴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RHVD伴房颤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研究组(n=60,接受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与对照组(n=60,接受单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消融时间为(20.63±8.54)min短于对照组的(28.65±8.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研究组6 min步行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且研究组为(478.40±58.50)m,长于对照组的(425.32±50.63)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率为21.67%,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率为8.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VD伴房颤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理想,优于单极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可缩短消融时间,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维持和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优先选择.除药物治疗外,射频消融日益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房颤发生机制不清楚,很多电生理指标难以量化,使其成为制约房颤消融成功率的瓶颈.通过对房颤机制的研究,逐渐出现了环肺静脉电隔离、节段电隔离、心房线性消融、神经丛消融、心房碎裂电位消融等房颤消融策略.有报道认为永久性房颤在肺静脉电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的基础上对心房碎裂电位进行消融,能增加房颤消融成功率.自Nademanee等[1]2004年提出复杂心房碎裂电位(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CFAE)以来,CFAE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其标测和消融已经作为房颤消融策略的重要附加术式.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高,且房颤及其相关并发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房颤的外科治疗在微创和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精进和手术设备的不断创新,房颤的外科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患有心脏器质性病变,需要接受心脏手术的永久或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应同期接受外科房颤消融,孤立性房颤目前也可以通过微创方法治疗。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杂交消融和机器人手术,特别是对于持续性房颤和持续的孤立性房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