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设计适用于高原环境的高原高压氧舱车,以实现对高原病症患者的及时救治.方法:通过论证氧舱治疗需求,确定氧舱结构形式,并依据高原环境特点、车辆空间以及载质量要求等综合因素,设计确定了工作系统和主要设备,并进行了布局设计.结果:设计完成了高原高压氧舱车,并通过了安全性校核.结论:高原高压氧舱车功能齐备,适合高原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介绍高压氧舱设备在运行中如何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对发生后如何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将发生的问题及时正确处理,以提高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高压氰舱设备在运行中突发了火灾事故,应用具有应急系统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设备系统来处理,及时启动舱内消防水喷淋灭火和向舱内吸氧面罩输送新鲜空气。结果高压氧舱设备在运行中突发火灾事故时应用具有应急系统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技术处理,可以保证舱中戴面罩人员正常呼吸,保障其安全。结论空气加压氧舱设备在工作时应注意防范事故苗头,同时又应用具有该应急系统的医用空气加压氧舱设备系统,增强高压氧治疗时的安伞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压氧治疗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高原特殊气候对高压氧治疗安全的影响。从氧舱设备购买、人员岗前培训、科室制度管理、设备管理维护、氧舱操作规程、落实消防制度等方面对高压氧治疗安全管理进行了阐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高压氧治疗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建三舱七门式医用空气加压氧舱群的ICU功能设计、监护抢救设备的配置和氧舱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绝经期综合征的高压氧治疗,以了解高压氧的治疗机制和确切疗效。方法采用山东烟台宏远氧舱厂生产的GY-2800型空气加压氧舱,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治疗压力为2.0ATA,稳压吸氧30min,改吸舱内空气5min,再吸纯氧30min,升、减压各20min,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结果18例患者通过高压氧治疗后,使紊乱的生理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结论高压氧是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婴儿高压氧舱是临床上用于婴儿作高压氧治疗的医疗设备 ,属于单体氧舱 ,其供氧方式采用医用纯氧直接输入舱内 ,在密闭的氧舱内加压加氧 ,形成一个人工的婴儿急救和治疗环境。由于婴儿高压氧舱在工作中舱内氧浓度很高 ,为了防止舱内发生静电火花 ,保证患者和氧舱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一种急诊室专用的多功能急诊抢救车,实现病人转运途中的及时抢救。方法将多功能急诊抢救车配置UPS系统;担架;车的下部具有多个托盘,可以携带呼吸机、氧气瓶、除颤仪、输液泵等抢救设备。结果多功能急诊抢救车的UPS系统,解决了病人在转运途中方便地使用呼吸机、除颤监护仪等带电类医疗设备;抢救车配置的担架可方便病人转运。结论该多功能急诊抢救车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是为了使不易配合、昏迷躁动的婴幼儿患者能够顺利地完成高压氧治疗。方法:我院高压氧科根据婴幼儿特点,自行设计订制了婴儿氧车。结果:婴儿氧车操作简单方便,且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婴儿氧车在使用简便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氧舱内氧浓度的升高。进而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医用高压氧舱是高压氧治疗的必备设备,临床效果十分明显。但前一时期由于氧舱设计制造方面的缺陷及操作使用不当等原因,出现了多起人身伤亡事故,为此,国家卫生部、劳动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对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限期改造。根据有关文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我院对目前使用的高压氧舱进行了改造,主要改造内容及方法介绍如下。(一)空调系统氧舱原设计空调系统采用分体壁挂式双温空调器,空调室内机设在舱内。除将空调室内机控制部分移至舱外,舱内空调室内还余有220V、16W风扇电机一台,温…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9年、2009年引进多人高压氧舱2台,实现了高压氧舱由人工操作向计算机控制的过渡,使其操作更加简便,在患者抢救、术后恢复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高压氧舱为一类高风险设备,它的维修保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医用氧舱特种设备技术人员,现将多年来对高压氧舱维修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及规范,对医用高压氧舱进行使用管理,以确保其使用安全。方法:从资质管理、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及定期检验管理4方面阐述保证医用高压氧舱的结构,分析其工作原理、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的原则。结果:严格落实资质管理、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及定期检验管理能够较大程度地确保高压氧舱的使用安全。结论:医用高压氧舱的使用管理,旨在预防性的确保高压氧舱的使用安全,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一种常压低氧舱,用于低氧试验及入驻高原前的低氧预习服训练.方法:以制氮机为氮源,采用高浓度氮气稀释舱(室)内空气的办法,使舱内空气中的氧浓度从原来的20.9%左右稀释到所需的低氧浓度,创新性地变舱体漏气缺点为优点,建立舱体气体交换模型控制舱内的CO2浓度和维持舱内的O2浓度.结果:设计了大小为5 m×3 m×2.3 m的舱体,模拟海拔高度范围可达0~8 000 m,误差为±25 m.该舱体可满足10人同时进行低氧试验,也可满足4人在低氧状况下进行睡眠试验.舱内CO2体积分数可控制在3000×10-6以内.结论:该舱体设计安全、方便,有望在以后的高原低氧试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高压氧舱内呼吸机QS-2000c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本呼吸机具有气动气控、不同压力下可设置不同参数、功能完备以及舱内气源等特点。治疗患者60余例,有效率达90%。舱内呼吸机扩展了高压氧的应用范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压氧舱应急系统进行改进,使其在高压氧治疗中突发火灾事故时,对舱内人员提供快速、安全的保障。方法:对现有的高压氧舱应急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查找问题所在。对供氧及空气吸入应急开关和消防灭火开关进行了改进,并进一步优化了系统配置。结果:改进后的应急系统设置更加合理,在突发火灾事故中的快速反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改进的目的。结论:改进后的系统可以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使患者安全地接受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患者高压氧治疗装置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不宜使用普通面罩吸氧,而需采用特殊装置进行吸氧。为选用合适的治疗装置用于危重患者的早期高压氧治疗,总结了近几年国内高压氧治疗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患者时采用的普通导管、特制简易吸氧装置、单人纯氧舱、舱内呼吸机等多种治疗装置,并从材质、简易程度、严密性、治疗效果、对舱内氧浓度影响等多方面对各种治疗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parenteral magnesium sulfate (MgSO4) administration o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eizures induced by hyperbaric oxygen (HBO) in awake rats. Sixteen rats chronically implanted with electrocorticographic electrodes were preinjected i.p. with either vehicle or 3 mmol/kg MgSO4 (the latter resulted in serum levels of 3.5-5.5 mmol/liter) and then exposed to 6 ATA O2 in a pressure chamber. The time to develop an electric ichtal seizure was measured and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same animal receiving the alternate treatment 3 days later. Mean and median times after the magnesium treatment were almost double those of vehicle administration. A central anticonvulsive action of magnesium, which should be investigated over the entire HBO range, is indicated.  相似文献   

17.
吸氧阻力在高压氧治疗中或多或少普遍存在,给患者带来不适。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压氧舱肺式供氧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分析了吸氧阻力的形成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时进行肺式供氧器的维护、保养和更换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吸氧阻力,对降低舱内氧浓度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高压氧舱的全面管理,从人员管理、制度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患者和陪护管理、运行管理、感染管理、耗材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高压氧舱用电安全性,保障高压氧舱安全、稳定运行。方法:对高压氧舱的单相220V供电采用隔离电源方式。结果:隔离电源的使用能显著提高高压氧舱的用电安全性,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结论:隔离电源的使用对于保证高压氧舱的安全运行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