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内动脉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鼻衄和垂体卒中发病的完全包埋在垂体腺瘤内的颈内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术前CT、MRI诊断垂体腺瘤合并卒中,术前MRA检查未发现合并瘤内动脉瘤。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出现大出血后行DSA检查才明确诊断,行颈内动脉闭塞动脉瘤孤立术,术后行药物治疗和?刀治疗,14个月随访,病人生活和工作能力良好。结论 对于鼻衄和垂体卒中发病的垂体腺瘤,术前一定要做血管造影检查排除合并动脉瘤,以免术中出现致命的大出血。  相似文献   

2.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收治1例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生合并垂体生长激素(GH)大腺瘤的患者,在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成功地进行了经口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作者将重点讨论颅底骨质异常增厚合并的垂体腺瘤的经蝶窦入路手术技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1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的罕见病例,提高对颅内多发性原发肿瘤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报道进行讨论。结果包括本病例及文献报道共20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临床表现多样,多为听神经鞘瘤和(或)垂体腺瘤症状的组合,MRI检查为明确病灶的主要手段。治疗通常采用药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手术切除治疗,部分无症状患者可随诊观察。结论听神经鞘瘤和垂体腺瘤并存临床罕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倾向性及遗传基因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相关。随着病例积累和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GF-βR2的基因多态性与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78例,其中合并脑出血患者72例,未合并脑出血患者10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TGF-β1及TGF-βR2的基因多态性,同时分析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脑出血和未合并脑出血TGF-β1基因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 合并脑出血和未合并脑出血TGF-βR2基因型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 合并脑出血患者畸形血管位于深部、畸形血管团<3 cm、供血动脉位于深部、合并动脉瘤的比例分别为69.44%、50.00%、76.39%、33.33%,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出血患者(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F-GF基因GG型、畸形血管位于深部、畸形血管团<3 cm、合并动脉瘤是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OR=2.445、3.013、3.357和2.869,P<0.05)。结论 TGF-GF基因GG型是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GF-β1基因多态性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脑出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动静脉畸形合并存在颅内动脉瘤时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天坛医院1995年-2002年之间所收治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本组20例病人诊断为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其中11例表现为颅内出血:7例为动静脉畸形出血,2例为破裂动脉瘤出血,另有2例出血原因不详。临床上分为四型:(1)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主要供血动脉主干的近端;(2)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的远端;(3)动脉瘤在动静脉畸形内部;(4)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无关。所有的病变均行手术治疗。结论动静脉畸形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建议对这两种病变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垂体腺瘤诊治分析(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垂体腺瘤的发病特点、诊治原则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人(≥60岁)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其他年龄组970例垂体腺瘤患者相比较,对其发生率、临床表现、肿瘤病理类型及手术入路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约占垂体腺瘤患者的10%,其特殊性在肿瘤大小、临床表现、术前合并疾病、手术方式、治愈率、术后严重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垂体腺瘤起病隐袋,多见大型、侵袋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明显,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及多脏器功能减退.术前准备要求高,经颅手术较多,术后并发症多.老年人垂体腺瘤应特殊重视,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异位垂体腺瘤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异位垂体腺瘤发生于蝶鞍以外的异位垂体组织,它常独立存在,与鞍内垂体腺无关。迄今为止,文献中已有40多例异位垂体腺瘤的报道。本文报道2例发生于蝶窦与斜坡内的异位垂体腺瘤,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例1,女,44岁。15年前闭经、泌乳。近3个月出现头痛。鼻塞,偶有脓涕,间断性感觉鼻根部不适。查体见皮肤苍白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介入术中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时,通过迅速注胶栓塞血管畸形及动脉瘤。结果成功栓塞畸形血管团及动脉瘤,病人预后良好。结论介入治疗动静脉畸形并动脉瘤病人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时,通过迅速注胶栓塞责任血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6月16日收治1例垂体腺瘤合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糖尿病病人,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后出现脑脊液漏、尿崩症,经过护理治疗,7月22日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女,64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障碍、双眼视力逐渐减退、模糊4个月于2016年6月16日入院。外院头颅CT显示垂体腺瘤。入院时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0.8。术前白细胞总数13.09×109/L,血红蛋白浓度109 g/L,血小板总数109×  相似文献   

10.
本中心自1993年底至1999年底使用伽玛刀治疗4020例病人,其中器质性疾病包括脑动静脉畸形(AVM),垂体腺瘤,听神经瘤,脑膜瘤,生殖细胞瘤,松果体区肿瘤,转移瘤及胶质瘤等[1,2]。现就器质性神经外科疾病治疗资料进行讨论。1 脑动静脉畸形  伽玛刀治疗是通过照射畸形血管团使血管内皮增生,血管壁逐渐增厚,最后使全管腔闭合。我们总结527例治疗,认为其适应证为:①病灶血管聚集,直径在3cm以内;②位于脑干、丘脑基底节等重要功能区的脑深部病变;③年老体弱或合并其他脏器病变不能耐受全身麻醉和开颅手术者;④开颅术后残留;⑤栓塞治疗失败或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为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6例老年垂体腺瘤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其临床表现、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并与同期住院的91例非老年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患者病程明显较长,以头痛头晕为主诉、就诊时视野缺损、巨大腺瘤、术前合并其它疾病及无功能腺瘤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P<0.05)。术后数月至数年多数老年患者出现腺垂体功能减退,甚至出现重度骨质疏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结论老年垂体腺瘤患者应早发现,及时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应密切随访,定期监测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2.
(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CChiari畸形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探讨(汪阳等),22CT CT/MRI结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杨坤等),105CT血管造影诊断破裂脑动脉瘤(陈铮立等),151垂体腺瘤经蝶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附25例报告)(成朋贵等),66巨大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视神经显微解剖及功能保护技术的探讨(吕著海等),81神经导航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赵鹏来等),4D导航近红外立体定向辅助导航大鼠模型研究(于国强等),119低钠血症蝶鞍区手术后低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吴明琴),186第三脑室肿瘤第三…  相似文献   

13.
我们见到1例垂体腺瘤合并蛛网膜囊肿造成脑压迫症状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40岁,1982年4月1日入院。1年前开始有鼻塞,性欲减退。按副鼻窦炎治疗,曾一度好转。1982年2月27日患者自感周身不适、头痛、发热。当晚出现呕吐、意识恍惚,进而不省人事。检查见左瞳孔散大,左上睑下垂,右半身瘫痪,按化脓性脑膜炎治疗。2天后意识清楚,能进饮食。右半身瘫  相似文献   

14.
垂体腺瘤患者血浆神经肽Y与垂体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与垂体激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82例垂体腺瘤患者及20例对照组空腹静脉血3ml,进行血浆NPY放免测定分析,并与垂体激素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初步探讨NPY与部分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垂体腺瘤患者、泌乳素细胞腺瘤、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无内分泌功能细胞腺瘤及多分泌功能细胞腺瘤组中血浆NPY与PRL呈负相关。(2)垂体腺瘤患者血浆NPY与ACTH呈正相关。(3)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中NPY与LH呈正相关而与GH呈负相关。(4)NPY在垂体腺瘤组与对照组中血浆含量明显不同,而且部分不同垂体腺瘤组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5)全组垂体腺瘤手术后血浆NPY的含量下降。结论 NPY参与了垂体腺瘤病理生理中下丘脑-垂体轴许多激素的调节,可能与垂体腺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1954年加利福尼亚大学Lawrence放射实验室创始用加速带电粒子作为能源用于定向放射外科。这项技术当初主要用来抑制垂体激素分泌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后来治疗的病种逐渐增多,如前列腺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垂体腺瘤、脑动静脉畸形(AVM)、腔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及松果体瘤等,经治疗的病人迄今已超过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前后的磁共振表现,探讨磁共振在评价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垂体腺瘤患者在我院行伽玛刀治疗后的磁共振资料,随访1~4个月7例;5~8个月27例;9~13个月15例;14~28个月10例;共59例次。讨论磁共振在评价垂体腺瘤经伽玛刀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中的作用。结果 伽玛刀治疗后肿瘤体积不变25例次(42.4%);体积缩小31例次(52.2%),其中合并囊变15例,早期肿瘤内出血2例;体积增大3例次(5%)。结论 磁共振能较好的评价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并反映其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Nd:YAG激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35例激光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其中脑膜瘤13例,胶质瘤6例,动静脉畸形5例,听神经瘤4例,垂体腺瘤3例,脑干肿瘤、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各1例。所用激光能量10~40W,平均25W。结果提示:Nd:YAG 激光对富于血管的肿瘤,特别是脑膜瘤治疗效果最好,对切除脊髓髓内肿瘤以及脑干肿瘤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垂体脓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垂体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经额下入路3例,经鼻蝶入路4例.结果 本组垂体脓肿合并垂体腺瘤2例,合并颅咽管瘤1例,单纯垂体脓肿4例.术后出现尿崩症和低钠血症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3年,均未见肿瘤及脓肿复发;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垂体脓肿容易误诊,综合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手术以经蝶入路为首选,术后予抗炎、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垂体腺瘤伴Rathke囊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病例资料。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经翼点入路行开颅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垂体腺瘤合并Rathke囊肿。1例术后随访13个月复查MRI示未见肿瘤及囊肿复发,1例术后视力较术前好转。结论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临床罕见,鞍区MRI提示垂体腺瘤旁存在囊性信号应考虑合并Rathke囊肿。临床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对于压迫症状明显且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合并蝶窦脓肿的临床特点、手术疗效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垂体腺瘤合并蝶窦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一期清除蝶窦脓肿和二期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并辅以抗生素治疗。结果术中留取脓液培养阳性检出率100%,革兰阳性菌感染6例,其中2例同时伴有真菌感染;革兰阴性球杆菌感染1例。蝶窦脓肿清除术以及抗生素治疗后3~6个月,蝶窦脓肿均痊愈。随访7例,时间2~56个月。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其中1例行醋酸奥曲肽治疗,1例行放疗。结论治疗垂体腺瘤合并蝶窦脓肿,可用分期手术的方法,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