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粘膜恶性淋巴瘤的构成与本质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48例原发于胃肠、鼻腔、口咽、甲状腺与膀胱粘膜的恶性淋巴瘤。对其中41例进行了免疫学标记。并对全部病例进行了形态学分型。结果:经典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来源的恶性淋巴瘤(MALT-ML)仅占全部病例的1/3,临床上粘膜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晚于女性。B细胞性总体预后优于T细胞性,小细胞性预后优于混合细胞性与大细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PLB)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8例PLB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结果:8例PLB平均年龄51岁。X线片示溶骨性破坏或伴有骨质疏松;组织学观察均为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大细胞性4例,中心细胞性2例、混合细胞性(中心细胞-中心母细胞)和淋巴交细胞样各1例;免疫化显示B细胞6例、T细胞2例。结论:PLB好于50岁左右,X线片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和骨质疏松。病理类型为弥漫性NHL,细胞形态主要是大细胞,免疫表型则以B细胞多见,免疫化有助于PLB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12)
目的 探讨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LBL/ALL)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行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研究153例LBL/AL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临床和随访结果,对其预后与免疫表型、Ann Arbor分期、纵隔肿块、骨髓受累、肝脾肿大、Ki-67指数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多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TdT和CIY99阳性率分别为79.1%(121/153例)和96.3%(131/136例).按免疫表型分为T-、B-LBI/ALL及未定类.(1)T-LBL/ALL占69.3%(106/153例),男75例,女31例,中位年龄17.5(2~68)岁,92例(86.8%)表现为外周淋巴结肿大,其中59例(55.7%)伴有纵隔肿块,91例(85.8%)为Ⅲ~进展期.1年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和8.1%,年龄大于25岁(P=0.049)、Ⅲ~Ⅳ期(P=0.001)是T-LBL/ALL预后不良的指征.(2)B-LBL/ALL占19.O%(29/153例),男18例,女11例,中位年龄14岁(9个月~75岁),17例(58.6%)表现为外周淋巴结肿大,其中13例(44.8%)有骨髓或外周血受累,5例(17.2%)伴有纵隔病变,21例病变处于Ⅲ~Ⅳ期.1年与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36.7%.(3)未定类组为11.7%(18/153例),所检抗体如CD3ε/CD3、CD45RO、CD79a、CD20、髓过氧化物酶(MPO)、CD5、CD56、cyclin D1、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素A(CgA)和突触素(Syn)均阴性.男13例,女5例,中位年龄15.5(4~53)岁,原发淋巴结病变15例(83.3%),7例(38.9%)有纵隔病变.(4)与B-LBL/ALL比较,T-LBI/ALL患者伴有纵隔肿块较为常见(P=0.0003),中位生存期短[分别为(15.0±7.0)个月和(6.0±1.1)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 TdT与CD99是前驱淋巴细胞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T-LBL/ALL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常伴有纵隔占位及浅表或多处淋巴结肿大;B-LBL/ALL易累及骨髓或外周血;T-LBL/ALL预后较差,年龄和临床分期是影响T-LBL/ALL患者生存的重要预后参数. 相似文献
4.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了解其免疫表型在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2008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40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SP法)及PAS、甲苯胺蓝、刚果红特殊染色.结果 患者年龄40~90岁,中位年龄64岁.患者多以疲乏、贫血和出血倾向就诊.淋巴结、脾脏和肝脏肿大比率分别为42.5%、20.0%和12.5%.36例骨髓浸润模式表现为混合型(17例)、弥漫型(15例)和间质型(4例).9例淋巴结,1例结构完全破坏,8例部分破坏,可见扩张的淋巴窦和残存的淋巴滤泡.骨髓组织与淋巴结组织免疫表型结果基本一致.肿瘤性小淋巴细胞表达CD20和CD79a,浆细胞表达CD79a和CD138.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D5,仅4例弱表达CD23.生存分析显示不同的骨髓浸润模式、白蛋白值、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清IgM值对患者生存时间均未见影响.结论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伴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为一种少见的好发于老年人的惰性小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化.骨髓活检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及临床资料(尤其是血清学检查)对于其临床病理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BL)的病理诊断和预后.方法 复习21例PBL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病理诊断依据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2008版)进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行免疫表型检测,选用的抗体有CD20、CD3ε、CD10、bcl-6、MUM-1、CD5、bcl-2、CD23、CD10、细胞周期蛋白D1、CD43和Ki-67等.结果 (1)21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8岁,右乳11例(52.4%),左乳10例(47.6%).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受累乳腺单发、无痛性肿块.Ann Arbor分期:20例为Ⅰ~Ⅱ期(95.2%),1例为Ⅳ期(4.8%).国际预后指数:19例为0~1分,2例为2~3分.东方肿瘤协作组织(ECOG)体力状态评分:19例为0分,2例为1分.(2)21例(100%)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检测:21例均表达CD20抗原,14例(66.7%)表达MUM-1,5例(23.8%)表达bol-6,CD10均为阴性表达,1例(4.8%)表达CD5,13例(61.9%)表达bcl-2.Ki-67阳性指数:10例(47.6%)≤59%,7例(33.3%)为60%~89%,4例(19.1%)≥90%,其中位数为60%.21例均符合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肿瘤.(3)13例(64%)获得随访资料,其1年、3年和5年生存情况分别为11例、7例和3例.结论 该组21例PBL均为DLBCL,且均符合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的肿瘤.其诊断应充分排除系统性淋巴瘤累及乳腺. 相似文献
6.
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免疫表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瘤细胞属性的关系。方法 复习19例NHL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随访、并用SP法行CD45RO、CD20及髓过氧化物酶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CD45RO阳性的病例加作CD8、CD56、TLA-1、CD68免疫表型检测和EBER原位杂交。结果 (1)19例均有脾脏肿大,其中52.6%(10/19)有脾脏占位病变,(2)73.7%(14/19)为B细胞性,滤泡型5例,经济危弥漫型9例;中心母细胞性8例,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性3例,小细胞性4例,10例原发脾脏NHL均为B细胞性;(3)26.3%(5/19)为外周T细胞性,大细胞性4例,小细胞性1例;TLA-1阳性3例,其中CD8阳性和CD56阳性各1例,且均为EBNER1/2阳性,余1例为CD8、CD56、EBER均阴性;均为继发脾脏NHL;(4)73.7%(14/19)有随访,9例生存者中有8例为原发脾脏NHL,生存时间为8个月-10年不等;5例死亡病例均为继发脾脏NHL,生存时间为2-6个月不等。结论 脾脏NHL的临床病理表现与瘤细胞的属性有一定关系。原发脾脏NHL的预后明显优于继发脾脏NHL,对原发脾脏NHL的诊断应从严把握。 相似文献
7.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免疫表型之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和非GCB两个亚型的特征及其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CD10、bc1-6、MUM-1的表达情况,将133例DLBCL分为GCB和非GCB两个亚型。对以下指标的5年总生存率(OS)及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进行了比较:(1)CD10、bc1-6和MUM-1的阳性和阴性病例;(2)GCB亚型与非GCB亚型;(3)不同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组中GCB亚型与非GCB亚型的关系。结果 133例DLBCL中,44例(33.1%)CD10阳性,48例(34.6%)bc1-6阳性,60例(45.1%)MUM-1阳性。CD10阳性DLBCL患者的5年OS及PFS均明显高于CD10阴性患者(P=0.041和0.031);bc1-6阳性DLBCL患者的PFS明显高于bc1-6阴性患者(P=0.044),MUM.1阳性DLBCL患者的5年0s及PFS均明显低于MUM-1阴性患者(P=0.031和0.028)。GCB型54例(40.6%),非GCB型79例(59.4%)。GCB型5年OS及PFS均明显高于非GCB型(P=0.004和0.003)。国际预后指数(IPI)0-1分组及2-5分组中,GCB型5年OS及PFS均明显高于非GCB型(IP10-1分组P=0.019和0.014,2-5分组P=0.006和0.009),其中IPI2-5分组中的非GCB预后最差。结论 DLBCL亚型及其与IPI联合分析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6例ALCL和2例弥温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观察。结果:6例ALCL中,普通型2例、淋巴组织细胞型2例、ALK-变型2例,均可见单型性或多形性的标志性大细胞。普通型和ALK-变型大细胞沿淋巴窦内生长,而淋巴组织细胞型大细胞则呈散在分布;2例DLBCL形态上颇似ALCL;6例ALCL均为T细胞,CD30+,儿童患者共同表达ALK+和EMA+,年长者则ALK-和EMA-。2例DLBCL均为B细胞,ALK+、CD30-和EMA-。结论:不论何型ALCL,均可见CD30+的标志性大细胞,淋巴窦内生长多见于普通型和ALK-变型。ALCK均为T细胞,儿童常有ALK和EMA共同表达,年长者则ALK和EMA-。DLBCL的免疫表型不同于ALCL。 相似文献
9.
鼻咽喉部淋巴瘤免疫表型与发病部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喉部淋巴组织丰富,是淋巴瘤的好发部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在此部位的淋巴瘤中占绝对优势。根据WHO关于淋巴瘤新的分类方案,NHL可分为B细胞淋巴瘤和T/NK细胞淋巴瘤两大类,每一大类进一步又分为不同的型,不同的免疫表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鉴于我国淋巴瘤的类型及部位分布与西方国家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Wang WY Ma ZG Li GD Liu WP Zhong L Wang Y Li JM Li L Jiang W Tang Y Liao DY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9):529-534
目的探讨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根据2001年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收集945例DLBCL,以LSAB法作ALK-11染色。对阳性病例再用EnVision法作ALK-11染色,仅EnVision法阳性病例为最终纳入病例。对纳入病例标本用LSAB法加做CD20、CD3、CD30、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粒酶B、T细胞胞质内抗原(TIA)-1和浆细胞(PC)抗体等免疫表型检测,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并收集随访资料。结果9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仅5例表达ALK蛋白。4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34—72岁,全部原发于淋巴结。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2例。5例随访最长32个月,最短4个月。随访截止时死亡4例,死亡病例最长存活时间32个月。表达ALK蛋白的DLBCL包括中心母细胞性2例、免疫母细胞性1例、间变性1例、浆母细胞性1例;2例中心母细胞性、1例免疫母细胞性和1例间变性均表达CD20。浆母细胞性表达K轻链而不表达CD20。5例均检测到IgH基因重排。ALK蛋白表达:在CD20阳性4例中,1例免疫母细胞性为胞膜和胞质阳性,2例中心母细胞性和1例间变性为胞质颗粒状阳性;1例浆母细胞性为胞核和胞质弥漫阳性。结论ALK蛋白阳性表达DLBLC是一种罕见的,临床过程具侵袭性且预后较差的淋巴瘤,可见于浆母细胞性、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性和间变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发现1例ALK蛋白表达于胞膜和胞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P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T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年龄37~81岁,中位年龄69岁;以睾丸无痛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位于左侧6例,右侧10例,双侧1例;肿块最大径2~6 cm。组织学分型:17例PTL中16例(94%)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1例(6%)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免疫表型提示16例DLBCL中14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型,2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型;c-myc与BCL-2或BCL-6抗体共同阳性表达者(c-myc阳性率30%以上且BCL-2阳性率70%以上者)10例。对10例共表达病例行FISH检测,发现仅1例有MYC基因重排,未发现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DHL)。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除1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为阳性外均为阴性。Ann Arbor临床分期:Ⅰ+Ⅱ期15例(88%),Ⅲ+Ⅳ期2例(12%)。17例患者均行患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8例DLBCL患者行CHOP或R-CHOP方案化疗。结论 PTL发病率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DLBCL,以non-GCB型伴c-myc与BCL-2/BCL-6共表达为主,患者预后差。PTL中很少发现伴随MYC和BCL-2同时基因重排的DHL。PTL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检查等。 相似文献
13.
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 复习114例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HE切片,按2004年WHO肾肿瘤分类标准重新分类、随访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14例.肾细胞癌包括5个类型,肾透明细胞癌77例(67.5%)、乳头状肾癌11例(9.6%)、肾嫌色细胞癌14例(12.3%)、Xp11.2易位_/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0例(8.8%)、未能分类肾肿瘤2例(1.8%).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主要表达CK(93.5%,72/77)、CD10(93.5%,72/77)、波形蛋白(75.3%,58/77),乳头状肾癌主要表达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11/11),肾嫌色细胞癌主要表达CD117(11/14),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TFE3、AMACR、CD10和CK的阳性率分别为10/10、10/10、9/10和7/10.结论 肾癌是一组形态学上各有特征的异质性肿瘤,在形态学基础上,CD10、波形蛋白、CD117、AMACR、CK7、TFE3有助于亚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58例睾丸DLBCL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研究,包括形态学复习、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EB病毒编码小RNA(EBER) 1/2原位杂交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58例睾丸DLBCL患者平均年龄62.1岁,中位年龄65岁.多数病程较短,51例(87.9%)就诊时处于临床Ⅰ~Ⅱ期;48例(82.8%)为单侧睾丸受累.12例(20.7%)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少有其他器官累及.52例(89.7%)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中心母细胞样细胞在睾丸间质内弥漫性浸润,并浸润曲细精管.睾丸白膜受侵、血管浸润分别见于14例(24.1%)和10例(17.2%).Hans分型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为主(48/58,82.8%).缺乏EB病毒感染.所有病例行病变睾丸切除,35例(60.3%)接受了术后化疗和(或)放疗.随访率为82.8% (48/58),其中28例(58.3%)患者死亡;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7%、31.6%和27.6%.年龄>60岁、B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高临床分期及未接受术后联合治疗者预后差.结论 睾丸DLBCL确诊时以局部病变为主,低临床分期,有一定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多为非生发中心型DLBCL,预后不良;术后联合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16.
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TCRBCL)的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根据WHO淋巴瘤新分类(2001)回顾性研究245例霍奇金淋巴瘤,发现8例TCRBCL;另有5例会诊病例及3例外检诊断病例,共1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瘤细胞及背景细胞的免疫表型,所用抗体包括CD20、CD79a、CD3、CD8、CD45RO、CDl0、bcl-6、CD21、CD35、CD57、T细胞限制性细胞内抗原(TIA)-1、CD15、CD30、上皮膜抗原(EMA)、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68、潜伏膜抗原(LMP)-1;4例行原位杂交检测EBER;4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瘤细胞IgH基因重排。结果 16例TCRBCL,男8例,女8例,男女比为1:1。年龄10~68岁,平均年龄40.3岁,中位年龄46.5岁。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及肝脾肿大。临床分期Ⅱ期3例,Ⅲ期10例,Ⅳ期3例。组织学上见少数非典型性大细胞散在分布于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背景中。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细胞呈CD20、CD79a、EMA阳性,CD15、CD30阴性;背景小淋巴细胞呈CD3、CD45RO阳性,其中CD8、TIA-1阳性细胞多于CD57阳性细胞;组织细胞呈CD68阳性。CD21、CD35均为阴性反应。所检测的4例均为EBER1/2阴性,4例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均可见单克隆条带。结论 TCRBCL有着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诊断应结合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鉴别诊断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等。 相似文献
17.
18.
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的类型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42例PCML作了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标记和组织学分型。结果原发性皮肤T细胞性淋巴瘤(PCTCL)占69.0%,其中蕈样霉菌病占7.2%(MF)、血管中心性淋巴瘤占9.5%皮下指明脂膜炎样T细胞巴瘤占19.0%,原发性皮肤B细胞性淋巴瘤(PCBCL)占31.0%;PCML男女之比为2:1,中位年龄37岁,PCTCL的发病年龄小于PCBCL( 相似文献
19.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形态学特点、特异性标志物,并探讨AITL中滤泡树突状细胞网的增生状况及其起源.方法 对29例AITL行bcl-6、CD10、CXCL13、CD21染色(EliVision法)及bcl-6/CD3、CD10/CD21及CD10/CD20双重染色,并选取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PTL-U);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肠病性T细胞淋巴瘤(ETTL);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结果 (1)22例(75.9%)AITL表达CD10,对照组除1例PTL-U外均阴性;24例(82.8%)AITL表达CXCL13,所有PTL-u均阴性;而AITL中bcl-6的表达情况和PTL-u及反应性增生病例有一定程度的交叉.(2)29例AITL显示特征性的CD21阳性滤泡树突状细胞网增生,4例具有明显生发中心的病例,2例显示增生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覆盖并超过生发中心.结论 AITL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变化,CD10和CXCL13是AITL特异性标志物,而bcl-6不具有特异性;AITL中增生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可能部分起源于生发中心.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