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睾症的异位睾丸可位于肾脏下极至腹股沟管下端之间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腹股沟管内。我们把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环以上的隐睾症称为高位隐睾症。本院自1982年以来共收治高位隐睾症31例34侧,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例,年龄2.5~28岁,平均5.3岁。其中单侧28例(右侧9例,左侧19例),双侧3例。所有患者的患例阴囊内、腹股沟管区域均不能触及睾丸或包块。31例术前均行B超探查,20例患者于盆腔或腹膜后探及异常椭圆形,低回声包块,检出率为58.8%。睾丸位于内环附近28侧,骼血管上方5侧,左肾下极1侧。2治疗与…  相似文献   

2.
睾丸扭转的诊断和治疗(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们于 1996年以来收治睾丸扭转患者 14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14例。年龄 5~ 2 0岁。左侧 8例 ,右侧 6例。发病到就诊时间 4h~ 2周。 10例在外院曾按急性睾丸炎治疗 1~ 2周。 11例阴囊及睾丸肿胀、疼痛并向同侧腹股沟放散 ,睾丸上抬 ,触痛明显 ,与附睾分界不清 ,提睾反射消失 ,抬高睾丸时疼痛加剧 ;余 3例阴囊空虚 ,腹股沟区可触及肿块并有压痛。就诊晚者血象偏高。 14例均无发热 ,但伴有恶心、呕吐。彩色多普勒动态显像 (CDFI)检查 :2例发病早期就诊者示睾丸血流减慢 ,12例就诊晚者示睾丸明显增大 ,血流消失 ,睾丸坏死。…  相似文献   

3.
精索肿瘤临床少见,恶性者更少,处理上有其特殊之处。本文报道两个附属医院多年来收治的精索肿瘤5例(3例良性,2例恶性),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临床资料年龄29~63岁。3例良性精索肿瘤的局部肿块都有逐渐增大的病程,2例恶性精索肿瘤的肿块逐渐增大,伴有近期迅速增大。肿瘤多数位于精索远端睾丸上方。可与睾丸、附睾分辨,仅转移性腺癌的肿块位于腹股沟管内。  相似文献   

4.
隐睾症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我科于1977~1997年收治隐睾症201例,其中7例(9枚)睾丸恶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年龄24~45岁,平均34.5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5年。双侧恶变2例,单侧5例;右侧恶变3枚,左侧6枚,其中腹股为管型2枚,腹腔内型7枚。术前已婚5例,已育3例。双侧隐睾者均无生育。7例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的局部肿块伴胀痛(5例下腹部,2例区股沟部),1例会并尿道下裂,1例会并左下肢明显浮肿;4例检测甲服蛋白均为阴性。术前5例拟诊为隐睾恶变,2例以腹部包块收住院,行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5.
睾丸血管球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5 5岁。因右侧睾丸肿物17年于 2 0 0 0年 3月 14日入院。于1983年 11月 ,发现右侧睾丸外上方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 ,触痛明显 ,并向右侧腹股沟区放射。无阴囊坠胀不适 ,无发热、腰痛和膀胱刺激征。外院给予消炎治疗无效。之后睾丸肿物缓慢增大 ,触痛加重来诊。我院B超、MRI检查显示右侧睾丸实性占位查体 :右侧阴囊外观增大 ,右睾丸外上方可触及 1.5cm× 1.0cm肿块 ,质中等 ,表面光滑 ,压痛并向右腹股沟区放射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输精管正常 ,左侧阴囊、睾丸附睾正常。入院诊断 :右侧睾丸肿瘤。于 3月 2 1日行右睾丸肿瘤切…  相似文献   

6.
阴囊内肿瘤90%来自睾丸,10%来自附件。在后者中90%为精索肿瘤,原发性附睾肿瘤罕见。我院子1979~1980年收治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及临床表现:本组年龄14~67岁,平均36.6岁。阴囊内肿物伴有坠胀感者4例,肿物发现后逐渐增大时有疼痛者1例。从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者2年。二、体检所见:肿块位于左侧3例,右侧2例。位于附睾头部1例,尾部3例,整个附睾1例。肿块直径<2.0cm3例,2.5cm1例,最大的1例为4.0×  相似文献   

7.
睾丸超声应用以来,曾发现不能扪及的肿块,究竟应该如何进一步诊断和治疗过去未有定论。作者发现上述肿块5例,均为非恶性病变,建议若血清肿瘤标志为阴性、胸部摄片正常者,应定期超声随访。良性肿块将完全消退,而恒定或增大肿块可作局部切除,若冰冻切片提示为癌者作经腹股沟睾丸切除术。为决定这些病人的预后,作者建议一种改良分期法,Ia为经腹股沟切除的非扪及癌;Ib  相似文献   

8.
成人隐睾恶变一般根据有隐睾症史,检查患侧阴囊无睾丸,隐睾部位肿块质地坚硬等特点可作出诊断。但若忽略病史和缺乏详细的体检,仍易误诊。我院1985年~1990年误诊本病患者6例,其中门诊误诊4例(66.7%),术前误诊2例(33.3%)。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6例,年龄30~43岁,均已婚已育。病史1~12个月。隐睾部位均触及肿块,右侧4例,左侧2例。腹腔4例,腹股沟2例。肿瘤直径为4~16cm。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例,肿瘤破裂出血1例。病理报告均为精原细胞瘤。4例门诊分别误诊为腹腔肿瘤、肾肿瘤、肠梗阻、肝癌破裂;2例术前分别误诊为腹腔肿瘤、肝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隐睾症男童的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EGF,免疫组化法测定EGFR表达。结果(1)5—9岁及10—14岁隐睾症男童血清EG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男童(P<0.01),(2)腹腔隐睾症患者的血清EGF水平比腹股沟管内及腹股沟管外隐睾症患者显著为低,(3)睾丸固定术后6个月血清EGF水平显著增高(P<0.05),(4)2—4岁患者间质细胞中EGFR的表达显著低于5岁以上的患者(P<0.05),(5)腹腔隐睾症及腹股沟管内隐睾症患者的EGFR阳性表达显著低于腹股沟外隐睾症患者(P<0.01)。结论:EGF及EGFR的表达可能和年龄及睾丸位置有关。睾丸固定术可改善隐睾症男童的EGF及EGF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198 0年 1月~ 2 0 0 0年 6月我院共收治睾丸肿瘤1 42例 ,其中经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1 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5例 ,年龄 48~ 80岁 ,平均 65岁。左侧 7例 ,右侧 5例 ,双侧 3例。9例以无痛性睾丸增大为首发症状就诊 ,2例伴有阴囊胀痛或下坠痛 ,1例以发热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5个月后左侧睾丸肿大。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 1 5d~ 1 0个月 ,平均病程为 3个月。3例分别于睾丸肿大前 8个月、1年 7个月及 4年 2个月已确诊恶性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 ,并已施行 2~ 4次化疗。体检 :1 5例患者睾丸质硬 ,其中结节状 8…  相似文献   

11.
隐睾固定术是目前治疗隐睾症的首选方法 ,本院 1 990~ 1 997年共收治各型隐睾症患者 78例 ,共97个隐睾丸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 ,左侧 2 5例 ,右侧 34例 ,双侧 1 9例 ,共 97个睾丸 ,年龄 <3岁 4例 ,3~ 1 0岁 32例 ,1 1~ 1 8岁 2 5例 ,>1 8岁 1 7例。皮下环型 2 4  相似文献   

12.
回缩睾丸 (retractiletestis)又称为移动性睾丸或游走睾丸[1] 。指睾丸可由阴囊回缩到腹股沟管 ,亦能自行降入阴囊内。目前国内报道较少 ,本文回顾十年来共收治 14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4例 ,年龄 5~ 4 7岁 ,平均 2 4 .1岁 ,其中左侧 6例 ,右侧 5例 ,双侧 3例。所有病例睾丸均能在阴囊及腹股沟管之间上下移动。发病时间最短半个月 ,最长 10年。全部病例均有腹股沟及患侧阴囊胀痛 ,无剧烈疼痛 ,可伴有下腹部胀痛不适 ,劳累或剧烈活动后加重 ,休息或平卧后缓解或消失。14例均行手术探查 ,并行睾丸固定术。探查所见 …  相似文献   

13.
1973年~1998年4月共诊治睾丸肿瘤55例,发病年龄1.5~65岁,发病高峰年龄1.5~3以及20~49岁。肿瘤发生于阴囊内睾丸51例,腹股沟部以上睾丸4例。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33例,非生殖细胞肿瘤22例。作者认为应强调睾丸触诊在诊断中的重要性,切忌不必要的活检,并应重视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生。B超是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亦可提示肿块的病理类型。应重视小儿睾丸肿瘤的诊断及隐睾患者术后的监测,本组5例术后发生恶变。治疗原则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依其病理类型选择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行放疗、化疗。化疗可选用DDP、VP16、VCR组合的三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隐睾症16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53~1998年共收治隐睾症16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3例,未降睾丸共173个。左侧62例,右侧91例,双侧10例。年龄1~5岁61例,~10岁73例,~16岁14例,16岁以上15例。其中腹股沟中部型93例,皮下环型54例,腹内型16例。合并腹股沟斜疝48例,睾丸扭转6例,睾丸鞘膜积液8例,外伤感染4例,睾丸肿瘤6例,尿道下裂1例,无并发症114例。治疗:采用改良一期睾丸固定术,固定睾丸162个;切除睾丸11个,其中睾丸肿瘤6个,萎缩睾丸5个。2 讨论在睾丸下降过程中因…  相似文献   

15.
睾丸表皮样囊肿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睾丸表皮样囊肿少见 ,约占睾丸肿瘤的 1 %。我院自 1 988年 1月至 1 999年 3月收治 5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5例。年龄 2 0~36岁 ,平均 2 7岁。囊肿位于右侧 3例 ,  作者单位 :5 5 60 0 0贵州省凯里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左侧 2例。病史 6个月~ 1 7年。均以偶然发现阴囊内肿物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感染伴疼痛。触诊发现睾丸实质内略硬的肿块 ,表面光滑 ,2例触痛。其中2例位于睾丸上极 ,3例位于睾丸下极。手术方法  5例均行单纯囊肿摘除术。术中见肿块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 5~ 3.0cm ,平均 2 .0cm ,包膜…  相似文献   

16.
出生时,大约86%的睾丸已正常地降入阴囊,余者大部分将在一周岁内下降。在500个男性中约有1例发生隐睾。未下降睾发生的恶变率比正常下降睾丸高30~50倍。作者于1934~1976年间收治睾丸肿瘤1,152例,其中患隐睾癌的,有隐睾症病史及临床症状者有137例(占12%)。单侧或双侧隐睾者44例,其中24例表现为腹股沟肿瘤,14例下腹部肿瘤,6例肿瘤为正常下降的睾丸,其对侧为未下降的睾丸。其他已手术纠正的阴囊内睾丸患瘤93例,其中有同侧隐睾病史者86例,对侧有隐睾病史者7例。隐睾均系3~50年前纠正者,有58例系2~42岁时手术纠正的,11例在5~13岁时行激素治疗,24例在2~30岁时睾丸自行降入阴囊。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2 8岁。以右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2 8年 ,左侧腹股沟区肿块 1 0年为主诉入院。患者 2岁时曾行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 ,1 0年前左侧腹股沟区出现一肿块 ,核桃大小 ,自以为疝复发 ,未引起重视。体检 :左侧腹股沟区有一条 8cm长斜行手术瘢痕 ,瘢痕下可触及一 4cm× 3cm肿块 ,质地中等 ,表面光滑 ,无压痛 ,不活动。阴茎发育正常。阴囊右侧较小 ,其内未触及睾丸、附睾及精索。右侧腹股沟区及右腰区均未触及睾丸状物。阴囊左侧增大 ,外形异常 ,其内可触及 3.0cm× 2 .0cm× 1 .5cm及 2 .5cm× 2 .0cm× 1 .5cm包块各 1个 ,…  相似文献   

18.
睾丸恶性淋巴瘤较少见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睾丸弥漫性肿大 ,肿大睾丸质硬 ,无明显压痛 ,其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我院 1 990~ 2 0 0 2年以来收治睾丸恶性淋巴瘤 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 ,年龄 2 8~ 83岁 ,平均 5 4 .8岁。病程1~ 6个月。右侧 4例 ,左侧 2例 ,双侧 1例 ,均为无痛性睾丸肿大。体检 :包块直径 5~ 1 8cm ,质硬 ,无明显压痛 ,表面光滑或有结节。腹股沟均未扪及淋巴结肿大。 7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睾丸肿块 ,腹股沟及腹膜后均未见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 :5例为非霍奇金病 ,2例为霍奇金病。2   方法与结果7例均行同侧…  相似文献   

19.
<正> 1970~1992年我院对75例92侧隐睾症行睾丸固定术,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年龄:2~63岁,其中1~6岁16例,7~12岁14例,3~18岁15例,19~24岁14例,25岁以上16例。侧别:75例共92侧,其中单侧隐睾58例(左侧23例,右侧35例),双侧隐睾17例。类型:腹内型26侧,腹股沟型48侧,外环型18侧。睾丸大小最大4cm×3cm×2cm,最小0.8cm×  相似文献   

20.
隐睾恶变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隐睾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隐睾恶变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年龄31.8岁;4例发生于腹腔内隐睾,2例发生于腹股沟区隐睾。5例行B超和CT检查,术前确诊为隐睾恶变;1例拟行腹内隐睾复位固定,术中发现睾丸萎缩变硬,切除后病理检查发现恶变。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放疗或化疗或免疫治疗;病理类型为精原细胞瘤4例,胚胎性癌1例,未成熟型畸胎瘤伴胚胎性癌及卵黄囊瘤1例。随访5例,随访时间2~5年,2例死亡,3例无瘤生存。结论:隐睾患者盆腔或腹股沟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应高度怀疑隐睾恶变,B超和CT是诊断隐睾恶变的重要手段,手术加放疗或化疗或免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