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典范,以六经为物质,以八纲为变化,六经是辨证之体,八纲乃是辨证之用,体用结合,有机联系.互相为用。必须指出的是,“八纲辨证”的思想,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密切结合,紧紧相连而不能相离,“气血辨证”则是贯穿于《伤寒论》“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的辨证核心。在研究《伤寒论》中,如果只谈“六经辨证”,或只谈“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而丢掉“气血辨证”这一核心内容,那就使仲景辨证论治的完善体系支离破碎,相割裂开来。所以,在《伤寒论》的辨证体系中,唯有用“气血辨证”的方法,才能提挈六经,统验八纲,才能使《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所有内容,纲举目张,洞若观火。  相似文献   

2.
八纲辨证是明清时代逐步总结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辨证纲领,它起源于《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著。尤其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为八纲辨证奠定了基础。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它和六经辨证有密切关系。因为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着疾病性质、发展趋向和预后,所以《伤寒论》的六经病证中,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为八纲辨证的思想起源。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历来被推崇为外感病专著 ,其实《伤寒论》并非专论外感病 ,其临床价值亦不囿于诊治外感病。《伤寒论》中贯穿八纲的六经辨证体系 ,揭示、概括了各种病证的病变规律 ,“随证治之”的治则和因证而定的治法方药 ,对临床各科皆有指导意义。笔者在 30年的临证实践中 ,体会到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精神和方法 ,治疗胃病可取得满意疗效。1 六经辨治胃病原理胃病又称胃脘痛 ,以中脘部经常发生痞胀疼痛为主症 ,属内伤杂病范畴。胃脘痛属脏腑之病变。脏腑病证是脏腑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证候。由于各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不同 ,所以反映…  相似文献   

4.
1.六经的基本概念怎样?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关系如何?答: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明等六病简称,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六个纲领。“六经”之名,源出《内经》,但与《内经》所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完善起来的一套综合性辨证大纲.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则是概括了人体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结合参考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致病原因的性质,病位所在的浅深,病势演变的进退缓急,对临床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紧扣其证候特点,从而辨到了病情的性质、病位的所在、寒热的盛衰程度、正邪的消长态势,而予以立法、处方、遣药.所以,六经辨证实际上涵盖了所有的辨证方法在内,如八纲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在此本篇重点阐述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胡希恕先生通过毕生对仲景之学的深入研究,总结出自己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提出《伤寒论》是继承发扬了《伊尹汤液经》与《神农本草经》的经验理论.认为伤寒六经辨证是病位与病情的辨证统一,其实质为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辨方证是六经辨证的继续,是辨证的最尖端.胡先生医案体现了其六经辨证思想.  相似文献   

7.
李骁原  许家栋 《河南中医》2013,33(5):642-643
六经辨证为《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主要方法之一.学者对仲景学术研究众多,但对其核心“六经”的理解却不能统一,使得临床医师及学生难以明晰六经之概念,用之临床效果也不能如古人描述般“效若桴鼓”“一剂知,二剂已”.究其原因,在于源流不清,概念不明.所以,对《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之六纲辨证学说的研究或可成为突破经方研究的利器,并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以及仲景学术思想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纵观《伤寒论》全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处处体现,作者以八纲为视角,探讨六经病、六经辨证及治法与八纲之间联系,从病性、病势、病位等方面入手,分析六经病属性,六经辨证要点与相应治法,使之研究更深入、具体。  相似文献   

9.
杜雨茂教授对伤寒六经本义阐释精确独到,认为伤寒六经是仲景对《素问.热论篇》六经分证的继承和发展,三阴病是对《灵枢.经脉篇》分经论治理论的发展和运用;伤寒六经病的传变顺序应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经辨证应从属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使八纲辨证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八纲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六经辨证实质为八纲辨证,即表里、寒热、虚实和阴阳。除六经辨证外还有气血津液辨证。  相似文献   

11.
罗桂青  李磊 《光明中医》2014,(5):915-917
本文探讨了《伤寒论》中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论渊源以及"六经辨证"一说的由来,认为宋代朱肱提出的"六经辨证"说是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辨证"的误解,《伤寒论》并非以"六经辨证"为纲,张仲景所创立的实际上是"三阴三阳辨证"。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辨证新论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文 《中医药导报》2005,11(12):1-4,7
自晋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宋林亿校正,至明赵开美复刻本刊行于市,为中医学者提供了现行的《伤寒论》读本。历来从医的角度精研细讨,有注解、集注者千余家之多,总离不开六经、八纲之类。随着时代的变迁,本着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观点,敞开思想,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观,就《伤寒论》辨证大胆新论。文章认为,《伤寒论》的指导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是子虚乌有,实为六病分证;对六经传变有新的理解;与阴阳、脏象、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紧密结合,创立了《伤寒论》之辨证新说。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一书以阴阳为总纲统领六病,有机地把八纲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融汇在一起,创立了完整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楷模。严器之在《注解伤寒论序》中曾高度评价说:“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笔者通过初步学习,  相似文献   

14.
陈亦人教授所著之《<伤寒论>求是》,集历代医家之精论,汇自身研读之体会,扬长弃短,含英咀华,言人之未言,发人之未发,其发扬古论,融会新知,颇多精妙之处。兹不揣愚蒙,试对其主要学术观点论述如次。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统一是《伤寒论》的精粹陈老认为,《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理论对临床各科均有指导意义,论中虽未明言“八纲辨证”,但其内容已包含于其中,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统一,使《伤寒论》不但对病位有了概括地描述,并且对疾病的性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虽无"胃脘痛"一词,但原文中多处论及"心下痛"、"心下急"、"胸下结硬"、"心中疼热"等,均可指代胃痛,并随证治之。考古今医家胃痛多从脏腑八纲辨治,鲜有从六经辨治者。1笔者则根据《伤寒论》原著之性质、六经辨证之内涵、杂病之概念,分析胃痛六经辨治之可行性;2立足《内经》"五脏六腑咳"理论,提出"六经胃痛"之名;3基于《伤寒论》之典型条文,总结胃痛六经辨治之方法;4针对临床医学之复杂性,提出将六经辨证与脏腑八纲辨证互参,强调中医疾病辨治之极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仲景的《伤寒论》至今仍是学习中医者的必修之课 ,是学习中医者成才所必经的一条道路 ,而其中的六经学说则是研读、掌握《伤寒论》的重要环节。但困难的是 ,历代医家对六经的解说纷纭不一 ,每使学者摇头却步。笔者通过学习《伤寒论》后有几点体会 ,愿和大家一起探讨。1 六经辨证理论的整体性整体性就是系统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整体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系统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构成其整体性。仲景在全面认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之基础上 ,创立了以六经为纲领的辨证论治体系 ,使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首先从生理角…  相似文献   

17.
谢红东  蔡力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22-1424
胡希恕先生是近代著名经方临床大家,在精研《伤寒论》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正本清源,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执简奴繁的作用。笔者有幸跟随胡老高足冯世纶教授学习,得以了解和掌握胡老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本文笔者分别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病,破格救心汤加逆气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桂枝汤加附子黄芪治疗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补中益气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白虎桂枝加人参汤治疗阳明厥阴合病。通过5例不同临床病案,笔者探讨运用先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六经,辨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八纲,再辨方证的方法,即应用胡希恕先生六经八纲辨证治疗杂病畏寒怕冷体悟。  相似文献   

18.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06-1408
针对六经实质和六经辨证地位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结论:六经是表里之部位的假称;六经是阴阳之初中末三个阶段;六经是特定的脏腑证候群;六经辨证来自四大经典之一;六经辨证集理法方药于一身;六经辨证是外感病的诊疗规律;六经辨证能统百病。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八纲是辨证基础,脏腑是辨证核心,其它辨证方法依据外感内伤分类,而六经堪称辨证经典。  相似文献   

19.
董正华  杨轶 《陕西中医》2005,26(6):592-593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疾病辨证论治的专书,创造性地应用了多种辨证思维方法,奠定了中医辨证学基础。在六经病证的论治过程中除贯穿使用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外,还应用了病证辨证、动态辨证、时相辨证、错杂辨证、反馈辨证等多种特殊的辨证方法,为诊治各种疾病提供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从而使六经辨证能够广泛地适应于临床各科。本文主要从辨证思维学角度,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所包含的特殊辨证思维方法作以归纳。  相似文献   

20.
学习和研究《伤寒论》,必定会涉及到"六经病"和"六经辨证"这两个重要概念。与"六经病"及"六经辨证"直接相关的是"六经"。长期以来有关《伤寒论》之"六经"实质的争鸣偏离了文献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学术发展史的根据,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学术认识上的混乱,甚至使得有些人不顾文献事实而加以任意曲解,在客观上阻碍了学术的正常发展。本文以文献为依据,首先探讨了《黄帝内经》中"六经"的概念,并回溯了宋代医家朱肱最初提出"六经病"的基本意义、进而从三阳三阴之名实方面强调了仲景创立三阳三阴辨证方法是用来认识伤寒病之发病特点及其传变规律,最后得出了经脉之"六经"不能取代《伤寒论》三阳三阴的结论。如果以约定俗成的态度将《伤寒论》之三阳三阴病定型为"六经病",则必须将"六经"还原到三阳三阴,用三阳三阴的方法来认识《伤寒论》所论之伤寒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