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69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出现送导管有阻力、导管头端过深、导管头端过浅、导管走行人颈内静脉、导管反折入锁骨下静脉、导管反折入腋静脉等导管异位的情况,并采取热敷,分散注意力,自行复位法,调整穿刺侧上肢位置等复位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61例置管复位成功,1例更换肘部头静脉置管成功,7例改行其他途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结论 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时出现导管异位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因导管异位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发生方式、特征及改进措施.方法:汇总近期441例行PICC患者数据,对发生导管异位的数据予以统计计算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441例患者中,33例发生PICC导管异位,总发生率7.5%.其中左、右上肢静脉异位发生率分别为7.8%和7.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发生率均低于同侧头静脉(P<0.01);发生异位的部位分别是腋静脉15例、颈内静脉9例、右心房5例及其他静脉分支4例.改进方法包括利用手法复位、退管改变体位、边输液边送管等.结论: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的高低与所选择的穿刺静脉、外测量方法、血管解剖变异、患者体位、操作者对血管解剖掌握熟练程度及送管技巧有关.为减少PICC导管异位的发生,置管建议首选贵要静脉,宜选用适合国人测量方法即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2肋,送管时患者的体位有待改进;大多数PICC导管异位可以调整到位.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而且它是一种可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因其优点突出,目前不仅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在其他临床科室也得到广泛应用.我院于2008年6月在PICC置管操作过程中遇到导管反折并误入头静脉的现象,经及时纠正,重新成功置管至上腔静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异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211例病人经多途径置管后,其中28例置管导管头端位于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右心房和腋静脉的病人,对其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对策,并采用连接输液的方法进行导管正位的方法。[结果]28例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正位均获成功。[结论]置管前选择好穿刺部位、置管方式和导管材质,术前做好健康宣教,术中采用有效的体位和娴熟的穿刺技术,异位后及时有效的调管,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危重婴幼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43例2岁以内危重婴幼儿运用24G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结果 43例患儿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35例,2次穿刺成功8例,X线定位后3例导管进入颈内静脉,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2例导管反折进入胸壁静脉,调整后进入锁骨下静脉。结论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危重婴幼儿PICC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选择腋静脉置管提供参考。方法 对295例超声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评价指标包括置管时间、置管长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置管总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置管时间(6.93±3.35)min,置管长度(17.26±0.77)cm,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2%,一次性送管成功率94.42%,置管总成功率97.29%,置管并发症发生率7.80%,导管留置时间(60.69±50.06)d,留置导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7.67%。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可行性,导管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曾敏 《护理学报》2009,16(20):68-70
目的探讨经皮下隧道贵要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危重病患者静脉营养对防止导管性感染以及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的作用。方法选择136例需行静脉营养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经皮下隧道右侧贵要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采用直接右侧贵要静脉穿刺置管。观察1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静脉营养期间穿刺部位血肿、导管阻塞、导管脱出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且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例明显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结论经皮下隧道贵要静脉置管可有效延长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1](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规选择肘部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及头静脉穿刺置管.而对于肘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可选择经颈外静脉置管,因为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暴露明显,穿刺可以在直视下进行,简便易行,既安全又可迅速刺入静脉,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2].2012年3月,本科1例患者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异位入腋静脉,经本院"血管通道委员会"多位专家会诊,进行多方位调整未成功,综合分析其原因及相应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总结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970例病人接受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前进行护患沟通,取得患的信任、合作,认真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本组病人置管期间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经胸前区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为中心静脉置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寻找对老年患者施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部位和护理方法。方法96例老年患者均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经右颈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结果总置管成功率为94.5%。初次置管位置选择右颈静脉,失败后改穿右锁骨下静脉成功共16例;初次置管选择右锁骨下静脉,失败后改穿右颈静脉置管成功5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共2例,均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结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较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省时、安全、可行。加强置管前后护理是施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干群  王婷  江子芳  俞新燕 《护理学报》2010,17(18):62-63
目的比较经手臂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6例由上肢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手臂静脉组,36例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颈外静脉组,统计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手臂静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86%(31/36),颈外静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1%(33/36),经比较两组置管成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时间及发生置管并发症例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由颈外静脉置入与手臂静脉置入相比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无差异,可在肿瘤患者因反复化疗或手术原因等致手臂静脉无穿刺适应症或穿刺失败时作为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90-4791
选取收治的65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采用不同导管穿刺患者所引发的感染情况,研究具体护理对策。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感染率低于颈内静脉穿刺和股静脉穿刺(P<0.05);短时间置管感染率低于长时间置管(P<0.05);单腔置管感染率低于双腔导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需严格采用无菌技术,加强穿刺部位皮肤护理,采用单腔置管并缩短置管时间,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颈内静脉与股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8年3-8月对75例深静脉置管术后患者于不同时段进行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穿刺口采样细菌培养及拔管前取导管血、拔管后取导管尖细菌培养,并对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股静脉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颈静脉组;经过等级相关分析,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与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相关关系呈高度相关;导管血(导管头)与穿刺口、管周皮肤细菌阳性关系呈低度相关.置管后3~d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感染除与置管部位有关外,还与体外段导管、管周皮肤细菌污染及置管后时间段密切相关.提示护理工作者要根据置管用途选择适当的置管部位,同时注意穿刺局部及感染高发时段的护理,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外关于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发生静脉炎的原因主要有导管对血管的刺激损伤、导管因素、置管技术、导管尖端位置、置管部位与方式;预防措施包括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合理选择导管及穿刺部位、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正确处理导管、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预防插入不全、早期护理干预等。提出 PICC 置管致静脉炎的护理重点在于预防,只有控制可能引起PICC置管致静脉炎的每个环节,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静脉炎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5.
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2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病急救中的应用,总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7月以来235例经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35例经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中,发生并发症28例(11.91%),其中导管阻塞11例(4.68%)、导管脱出4例(1.70%)、穿刺部位感染8例(3.40%)、静脉血栓形成3例(1.28%)、导管相关性败血症2例(0.85%)。结论:经股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是一种操作容易、护理方便、并发症少的置管方法,适合于基层医院在危重病急救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两种经不同穿刺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和PICC组,每组各40例。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流速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2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导管相关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导管阻塞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流速明显快于PICC组(P〈0.01)。大多数PICC置管可由护士完成,锁骨下静脉置管均由医师操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流速大,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首选导管。PICC导管穿刺更安全、易推广;导管堵塞或感染后,能进行原部位置换,是长期输液和化疗的首选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针穿刺股静脉置管并留管。结果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导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很好地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困难的难题及开放静脉营养供给的通道。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适合于大面积烧伤的补液治疗及静脉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华 《当代护士》2006,(2):71-72
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称为中心静脉置管。因其不仅是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成为大量快速输液、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及胃肠外营养的最佳选择;更重要的是可直接测量中心静脉压,在危重病人监护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泛。1临床资料2001年~2004年12月,我科共行中心静脉置管术208例,男性162例,女性46例,年龄17~93岁;创伤性休克患者42例,感染休克15例,大手术循环动力不稳定患者7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58例,其他23例。其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长21天;发生导管堵塞12例,占手术总数的5.76%;导管脱落20例,占9.6%;穿刺部位感染2例,占手术总数的0.96%;并发全身感染0例;发生气胸1例占总数0.48%;经锁骨下穿刺置管后导管未进入上腔静脉而导管往上行入颈内静脉3例。2穿刺部位在局部浸润麻醉(深昏迷患者无麻醉)下采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经贵要静脉、左颈内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股静脉进行穿刺置管。其中从贵要静脉穿刺置管4例,右颈内静脉置管183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8例,左颈内静脉置管3例。3护理3.1置管前评估置管前评估患者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种静脉置管方法的利弊。方法将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53例患者随机分成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的舒适度、导管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3%和75%;2组患者舒适度分别为89.04%和61.67%;2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分别为(28±0.3)d和(34±0.5)d,股静脉置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容易接受,临床使用方便,易于护理,不影响患者活动,在掌握操作技术、熟悉解剖部位的情况下,对于需要长期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中心静脉置管终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中心静脉置管终止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观察行中心静脉置管5d以上的192例患置管后的局部穿刺口皮肤情况,全身情况,导管情况、细菌培养、出凝血时间。结果 192例置管患中28例(14.58%)局部轻度红肿,经换药处理后症状消失,不影响围管;8例(4.16%)因导管堵塞而终止置管。结论 导致中心静脉置管终止的主要原因是穿刺局部及导管感染、导管堵塞,如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