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39例(72.2%),好转15例(27.8%)。术后随访3~10个月,行鼻内镜检查无鼻腔粘连、鼻中隔脓肿形成、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效果好等优点,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2月~2008年11月对8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成形术,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地获得完全矫正,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随访6~12月无出现鼻梁塌陷现象;鼻中隔偏曲诱发的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均消失。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仔细、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2月~2008年11月对8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成形术,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地获得完全矫正,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随访6~12月无出现鼻梁塌陷现象;鼻中隔偏曲诱发的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均消失.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成形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仔细、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李兰妮 《医学综述》2013,19(18):3424-3426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与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将陕西电子四○九医院2006年8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36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双盲分为两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176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组(187例)行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并发征情况.结果 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组术后发生鼻中隔穿孔8例,鼻中隔摆动23例,鼻梁塌陷7例,鼻小柱退缩5例;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组除1例鼻中隔粉碎性骨折合并偏曲患者术后发生鼻中隔摆动、1例糖尿病患者因术后合并感染造成鼻中隔穿孔外,其他均无鼻梁塌陷、鼻小柱退缩、鼻中隔穿孔、鼻中隔摆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较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从现代微创及功能性手术角度来看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119例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全麻鼻内镜下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手术。结果随访6—18个月,临床治愈90例(75.6%),好转16例(13.5%),无效13例(10.9%),总有效率89.1%。结论鼻中隔偏曲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手术同时在鼻内镜下进行明显提高了鼻窦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中的优越性.方法 对鼻内镜下47例鼻中隔成形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鼻中隔偏曲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所有病例主观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方法简单易行,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好,充分发挥了其功能性、精细性及微创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局部麻醉和浸润麻醉法对7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窥镜下施行鼻中隔矫正术,其中71例并发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者同时进行下鼻甲成形术。结果 手术后3个月内鼻塞、鼻出血、流涕以及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在41.0%~65.8%范围,术后3~12个月痊愈54例(72.0%)、好转14例(18.7%)与无效7例(9.3%),总有效(痊愈+好转)率90.7%(68例)。未见一例并发症。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与肥大下鼻甲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两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行两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治疗23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优缺点。结果:23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随访疗效好,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手术并发症少。结论:鼻内镜下行两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在显示系统直视下手术,照明好,术野清晰,术中损伤少,基本保留了鼻的基本支架,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鼻中隔偏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它与鼻部的许多疾病有关,如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等,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鼻中隔黏骨膜下矫正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当今鼻内镜技术在临床的不断普及和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延伸,已逐渐证明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改良成形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通过对本院近3年的125例不同部位的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改良成行术,旨在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改良成形术的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中隔成形术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 对已确诊为鼻中隔偏曲80例,随机分为两组.40例采取传统额镜反光照明下进行手术,40例采取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分别比较两组术式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传统术式40例,主观治愈率65%,好转35%;鼻内镜下手术40例,主观治愈率87.5%,好转12.5%.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有效,安全,微创,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对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结果:随访3~6个月,42例治愈,4例好转;无鼻中隔穿孔或鼻腔粘连发生。结论: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操作精细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军人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德国storz0°鼻窦内镜及手术监视系统,采用三线减张法,于鼻中隔前部切除宽约2mm软骨条,分别于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处、鼻中隔软骨与鼻底犁骨嵴、上颌骨鼻嵴连接处压迫、推移鼻中隔软骨,使之脱位,形成鼻中隔方形软骨顶端连接,前后下三边游离的鼻中隔软骨片,使鼻中隔充分减张,矫正偏曲,切151缝合,膨胀海绵填塞并于48h内撤出,术后2周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鼻中隔偏曲患者98例手术均1次获得成功,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患者主观症状消失者[鼻阻(95/98)、头痛(90/93)、间断性鼻出血(42/44)、嗅觉减退(40/45)]或明显好转者[鼻阻(3/98)、头痛(3/93)、间断性鼻出血(2/44)、嗅觉减退(5/45)]。术后复查见大部分患者(95/98)鼻中隔外形改善良好;术后半年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军人鼻中隔偏曲是影响官兵身体健康及部队战斗力的常见疾病。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保留了鼻中隔的大部分硬质支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严重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以及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关系。方法327例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一并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32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鼻通气、嗅觉功能明显改善,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消失,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均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鼻梁塌陷等。治愈266例(81.3%),好转61例(18.7%);伴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一并同时手术后半年内无复发,窦口开放良好。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仅可以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同时还可以完成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手术治疗,无需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飞行学员应征者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提高鼻科招飞体检合格率的可能性。方法对参加2005—2011年某战区空军招收飞行学员全面体检,除鼻中隔偏曲外,其他各项检查合格者中自愿接受手术的245名应征者,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1个月复检疗效,并做出全面体检结论,全部录取工作结束后随访。结果1)245例中226例达到合格标准(合格率92.24%);19例不合格原因包括术后鼻腔通气不良8例、高位偏曲矫正不良5例、鼻中隔穿孔4例、鼻腔中重度粘连2例。2)单纯中低位偏曲、单纯嵴及棘应征者术后不合格率为4.57%(8/175),明显低于鼻中隔高位偏曲者18.75%(6/32),χ2为6.52(P〈0.05);未合并鼻甲肥大者术后不合格率为5.32%(10/188),明显低于合并鼻甲肥大者15.79%(9/57),χ2为5.32(P〈0.05);在推荐医院实施手术的不合格率为4.65%(8/172),明显低于在应征者自选医院实施手术者15.07%(11/73),χ2为7.77(P〈0.01)。3)随访显示最终录取165名,占手术者的67.35%(165/245),未录取的61例均为非鼻科原因。结论对招收飞行学员中仅鼻中隔偏曲的应征者,采取自愿接受手术、推荐医疗机构和航空鼻科专家实施鼻内镜下微创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提高招飞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赵宏钧  秦琴  余江萍 《医学综述》2014,(10):1912-19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围术期应激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于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的变化。结果术后1 d与3 d观察组血清应激激素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术后1 d各指标水平高于术前及术后3 d,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1 d与3 d血清氧化应激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畸形成形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变化小于传统手术,临床应用价值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中隔偏曲治疗鼻源性头痛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绍欣 《医学综述》2012,18(8):1274-127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对41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及CT诊断后均行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1例鼻中隔偏曲且出现头痛、头昏者进行鼻中隔矫正术,头痛消失或减轻,痊愈率达80.49%,总有效率达95.12%。结论因鼻中隔偏曲而出现鼻源性头痛在鼻内镜下行矫正术,治疗方法较简单、疗效好、对临床有较强的实用性,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邱宏 《中外医疗》2014,(25):64-65
目的观察和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中选取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年。结果实验组显效23例(51.11%),有效16例(35.56%),无效6例(13.33%),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12例(26.67%),有效15例(33.33%),无效18例(40.00%),总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的中隔偏曲患者63例(改良组)及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鼻中隔偏曲患者63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鼻中隔黏膜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改良组治愈率(74.60%)、有效率(95.24%)均高于对照组(47.62%、84.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58.0±7.8)min]、术中出血量[(50.0±6.7)mL]、术后疼痛(7.94%)、鼻中隔黏膜损伤(11.11%)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70.0±7.7)min、(61.0±8.2)mL、20.63%、2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切口两线减张鼻中隔成形术,切口张力低、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佳,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赵伟霞  ;刘申  ;谭清爽 《吉林医学》2014,(35):7841-784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146例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兰州会议疗效评定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53.4%,有效24.7%,无效21.9%,总有效率为78.1%。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前为(10.67±2.48)分,治疗1年后为(5.43±1.07)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下鼻甲手术联合应用治疗常年过敏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手术安全性高,微创,对鼻腔黏膜损伤轻,恢复快,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