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手术切除患者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病生存期及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77例ⅢA期NSCLC患者VECF表达的阳性率为23.8%,VEGF表达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较表达阴性者短(P〈O.01),COX多因素分析示VEGF的表达为ⅢA期NSCLC患者术后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VEGF为ⅢA期NSCLC患者术后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动态变化规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S)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VEGF的表达率,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别进行统计,其中年龄与性别比较采用£检验,其他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手术前、后比较,血清中VEGF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VEGF水平变化与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有无远处转移等均无明显关系。结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的水平可作为预测NSCLS侵袭、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 (MVD)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在NSCLC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3例NSCLC石蜡切片中MVD和 VEGF 的表达.结果 43例NSCLC石蜡标本中,VEGF阳性率为53.5%(23/43),且与MVD计数具有相关性.MVD计数与NSCLC组织学分化程度、T 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VD、VEGF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术后生存期(OS)缩短(P<0.01);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MVD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MVD高表达患者手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MVD低表达患者的34.247倍(似然比检验,P<0.01).结论 VEGF 对NSCLC肿瘤的血管生成可能起重要作用;MVD与NSCLC的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较强的独立预后因子,MVD高的NSCL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以下简称 V E G F) 表达与肺癌的预后相关性。方法 应用 S P 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V E G F 在60 例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 E G F 阳性表达率为60 % , V E G F阳性表达主要出现在肺癌组织中癌细胞胞浆内, V E G F 表达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复发有关:其中 N1 、 N2( + ) 组 V E G F 阳性率分别为53 % 、80 % ,高于 N0 组(23 % , P< 001) , V E G F 阳性表达率在肺癌复发组(80 % ) 高于无复发组(53 % , P< 005) ;3 、5 年生存率 V E G F( + ) 与 V E G F( - ) 组分别为31 % 、11 % 和88 % 、50 % ;术后生存时间 V E G F 表达( + ) 组远低于 V E G F 表达( - ) 组( 分别为31 ±7 月,64 ±7月, P< 005) 。结论  V E G F是促进肺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是预测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TF和VEGF水平,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血浆TF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肿块组和对照组(P<0.01)。不同性别、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TF和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NM分期Ⅲ、Ⅳ期患者TF和VEGF水平较Ⅰ、Ⅱ期水平显著增高(P<0.01),显示VEGF、TF水平随肺癌TNM分期增加而升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TF和VEGF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402,P<0.01)。结论:TF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血浆水平可作为预后的参考指标。进一步研究TF和VEGF相互作用机制对于阐明肿瘤进展和恶化的实质,寻找有效的干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组织的增殖指数及凋亡指数,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细胞增殖、凋亡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1994年1月至2002年7月在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Ⅰ期NSCLC患者肺癌组织的增殖指数(PI)与凋亡指数(AI)。结果肺癌组织的PI较正常肺组织明显上调,与T分期、分化和吸烟有关;肺癌组织的AI较正常肺组织明显上调,与T分期有关;Ⅰ期NSCLC细胞增殖与凋亡无明显相关。高PI组5年存活率较低PI组明显降低,分别为33.57%和73.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低AI组5年存活率较高AI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1.48%和68.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I为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RR=2.473,95%CI:1.278~4.784,P=0.007)。结论Ⅰ期NSCLC为高增殖、高凋亡的亚组,细胞恶性增殖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细胞增殖与凋亡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VEGF—C及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78例病理分期为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其术后组织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共计234份标本进行检测。结果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R-3 mRNA的表达在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C和VEGFR-3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显示,在淋巴结转移组及病理分期组,VEGF-C或VEGFR-3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论是在癌组织中,还是在癌旁组织中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C和VEGFR-3 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密切相关,提示VEGF-C和YEGFR-3 mRNA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魏萍 《山东医药》2014,(5):12-14
目的 探讨IP方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抑素的影响.方法 对45例SCLC患者行IP方案化疗,采用ELISA法检测其化疗前后的血清VEGF、内皮抑素,同时对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SCLC患者的血清VEGF、内皮抑素均高于对照者(P均<0.01),二者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与否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临床受益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下降、内皮抑素升高(P均<0.01);血清VEGF低于平均值组的中位生存期长于高于平均值组,内皮抑素高于平均值组中位生存期长于低于平均值组(P均<0.05).结论 SCLC患者血清VEGF及内皮抑素的变化对判定化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和7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率(P〈0.01),胰腺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有关(P=0.020,P=0.045),并且与MVD有相关性(r=0.294,P=0.043)。PCNA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EGF、PCNA和MVD都不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血管生成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可能会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关系,评估它在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IF—1α在正常肺组织、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非小细胞肺癌及肺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NSCLC中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部分NSCLC中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HIF—1α在支气管粘膜非典型增生、原位癌、NSCLC及忡癌转移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相似,总阳性表达率为40.0%(68/170),其在正常及良性病变中的总阳性表达率为6.0%(4/6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0),HIF—1α在NSCLC中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仅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正相关(P=0.000)。VEGF在NSCLC中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2),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27)。凋亡指数(AI)在各组织类型和各分化程度的I期肺癌中无明显差异.但生存期≥5年的肺癌患瞢AI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的患者〈P=0.004)。AI与HIF—Id的表达明显正相关(P=0.004)。结论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及良性病变肺组织明显上调.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均密切相关,在NSCLC生长中的作用具有多向性。HIF-1α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肺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与其预后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57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细胞的凋亡现象,探讨该现象与相关基因及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DNA片段标记法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肺癌细胞凋亡现象,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bcl-2以及P53的表达。结果 ①凋亡细胞与ki-67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呈高度相关(P=0.001)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以及P53表达等均无确切关系。②小细胞肺癌中bcl-2的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呈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疗效似已达到平台,而分子靶向治疗以其符合生理、低毒和理论上高效的特点,越来越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热点.文章就分子靶向治疗的作用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因子受体,还有最近发现的EML4-ALK等进行综述,以展示分子靶向药物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52例NSCLC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25例)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27例),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196枚淋巴结组织(2组各9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组98枚中病理阳性淋巴结72枚,阴性26枚)中VEGF.C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患者癌组织VEGF-CmRNA表达水平(0.273&#177;0.179)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0.089&#177;0.087,P〈O.01);阳性淋巴结组织VEGF—CmRNA表达水平(0.207&#177;0.17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淋巴结组织(011&#177;0.107,P〈0.0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阳性与阴性淋巴结组织VEGF—C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207&#177;0.174、0.196&#177;0.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15例患者中14例(93.3%)肺癌组织VEGF—C蛋白表达阳性,46枚阳性淋巴结组织中37枚(8014%)VEGF—C蛋白表达阳性;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5例患者中仅1例(6.7%)肺癌组织VEGF-C蛋白表达阳性,52枚淋巴结组织VEGF-C蛋白表达均为阴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JD〈O.01)。结论VEGF—C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SCLC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NSCL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NSCLC组织、3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MP-9及VEGF,分析MMP-9及VEGF与NSCLC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MMP-9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MMP-9及VEGF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Ⅲ、Ⅳ期者高于Ⅰ、Ⅱ期者(P〈0.05)。NSCLC组织中MMP-9与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51,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MMP-9和VEGF均表达上调,并与NSCLC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P-gp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 P-糖蛋白 (P- g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 SP法检测了 5 9例 NSCL C中 P- gp、VEGF,比较 P- gp、VEGF的不同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 P- gp的阳性表达率为 39.0 %,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 6 7.8%,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二者之间呈正相关 ;并且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较短。结论 在 NSCL C中 P- gp与 VEGF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胰腺癌组织中VEGF、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和7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率(P < 0.01),胰腺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有关(P = 0.020, P = 0.045),并且与MVD有相关性(r = 0.294, P = 0.043).PCNA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VEGF、PCNA和MVD都不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血管生成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可能会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肺癌的细胞生物学预后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癌的预后因子较为复杂,本文就细胞生物学方面的因了,包括肿瘤相关抗原、肿瘤增殖因子、转移、浸润因子、癌遗传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对预后的影响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19.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目前发病率和危险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新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不断出现,但因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使NSCLC的化学治疗走到了“瓶颈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三组研究对象为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96例,支气管、肺良性病变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VEGF的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随临床分期的递增而逐步升高,各期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的VEGF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升高和随临床分期递增而明显升高的改变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和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种改变并不受病理类型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